目的研究人胆囊细胞系GBC—SD中侧群细胞(side population cells,SP)的耐药特性,并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分选SP、非sP细胞,采用MTT检测2种细胞亚群对5种化疗药物吉西他滨、顺铂、5-氟尿嘧啶、表阿霉素、米托蒽醌的药物敏感性;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吉西他滨处理的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中SP细胞比例的变化,并通过RT—PCR、Western印迹检测SP、非SP细胞亚群中ABCG2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吉西他滨、顺铂、5-氟尿嘧啶、米托蒽醌以对胆囊癌细胞系GBC—SD的IC50浓度分别作用SP、非SP细胞亚群1d后,SP细胞的增殖能力高于非SP细胞,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而表阿霉素处理水平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经过吉西他滨处理3周后,sP细胞的比例显著升高(8.02%±0.13%比0.62%±0.08%,P〈O.05),且SP细胞明显高表达ABCG2基因。结论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中sP细胞具有类似干细胞的耐药特性,耐药基因ABCG2高表达是其耐药的重要机制。
目的:探讨大网膜包裹的胰腺残端捆扎术预防胰漏是胰腺远端切除术(d i s t a l pancreatectomy,DP)术后胰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11-01/2014-02 61例行DP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胰腺残端处理方式分为2组:A组(捆扎组,n=19):采用大网膜包裹胰腺残端捆扎术处理胰腺残端;B组(非捆扎组,n=42):采用手工缝合法和闭合器法联合处理胰腺残端.结果:61例患者中共有18例(29.5%)发生了胰漏,A组有2例(10.5%)发生了胰漏,2例均为B级胰漏,B组有16例(38%)发生了胰漏,其中A级胰漏11例,B级胰漏5例,C级胰漏1例,两组术后胰漏发生率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大网膜包裹的胰腺残端捆扎术能有效预防DP后胰漏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胰腺残端处理方式.
目的:探讨壶腹部肿瘤的诊断及局部切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2013-09我院收治的86例壶腹部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86例患者中,83例胆胰管扩张,B超可见胆胰管扩张83例(83/83,100%),薄层CT扫描可见壶腹部肿块或者胆管壁强化80例(80/86,93.0%),M R C P可见胆胰管扩张或壶腹部肿块69例(69/86,80.2%),52例患者行超声内镜及穿刺活检,可见低回声肿块49例(49/52,94.2%),其中恶性肿瘤40例,穿刺提示恶性7例(7/40,17.5%),77例恶性肿瘤患者术中快速病检提示恶性72例(72/77,93.5%);十二指肠乳头局部切除+胆胰管成形术22例,其中良性9例(5例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局部恶性13例,术后无死亡病例及手术并发症,随访2-32 mo无复发.结论:薄层CT、MRCP及超声内镜具有重要的诊断作用,术中快速病检诊断肿瘤性质准确率高,但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壶腹部肿瘤局部切除+胆胰管成形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低,壶腹部良性肿瘤及局部恶变肿瘤局部切除后效果好,复发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