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宏亮

作品数:35 被引量:86H指数:5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8篇腰椎
  • 7篇内固定
  • 6篇螺钉
  • 6篇关节
  • 5篇术后
  • 5篇椎弓
  • 5篇椎弓根
  • 5篇颈椎
  • 4篇骶骨
  • 4篇后路
  • 3篇胸腰椎
  • 3篇置换术
  • 3篇入路
  • 3篇生物力学
  • 3篇前路
  • 3篇微创
  • 3篇细胞
  • 3篇骨折
  • 3篇关节置换
  • 3篇侧块

机构

  • 34篇徐州医学院附...
  • 4篇徐州医学院
  • 2篇徐州医学院第...
  • 2篇泗洪县人民医...
  • 2篇徐州市肿瘤医...
  • 1篇泗阳县人民医...
  • 1篇新沂市中医医...

作者

  • 34篇陈宏亮
  • 25篇袁峰
  • 24篇郭开今
  • 13篇葛保健
  • 6篇郁有来
  • 4篇赵凤朝
  • 4篇冯虎
  • 4篇唐先业
  • 4篇戈兵
  • 4篇孙伟
  • 3篇尤传飞
  • 3篇段钢
  • 3篇杨小伟
  • 3篇辛兵
  • 3篇王立新
  • 2篇张新珠
  • 2篇周冰
  • 2篇汪洋
  • 2篇朱自强
  • 2篇吕游

传媒

  • 13篇徐州医学院学...
  • 3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医学信息(中...
  • 1篇骨科临床与研...
  • 1篇2010中国...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6
  • 10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脂多糖对人工关节磨屑诱导的骨溶解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促进人工关节松动的可能性。方法采集30例人体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MOs),分组培养。实验分4组(n=30):A组(对照组)仅加入MOs;B组加入MOs+LPS(100μg/L),C组加入MOs+超高分子聚乙烯微粒(UHMWPE);D组加入MOs+UHMWPE+LPS(100μg/L)。培养48 h后,放免法测定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D组TNF-α和IL-6水平分别明显高于A、B、C组(P<0.05);B组与C组之间TNF-α、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S能有效地刺激MOs分泌TNF-α、IL-6,效果与UHMWPE相似,且具有促进UHMWPE刺激TNF-α、IL-6分泌的作用,增强了UHMWPE的溶骨效应。
段钢朱自强陈宏亮戈兵
关键词:脂多糖人工关节磨屑骨溶解
“奇正消痛贴”治疗创伤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奇正消痛贴"治疗创伤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0月至2010年6月治疗并随诊创伤性膝骨关节炎187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95例:以"奇正消痛贴"联合双氯芬酸那缓释片治疗;B组92例:单纯以双氯芬酸那缓释片治疗,比较A组及B组治疗创伤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及B组治疗创伤性关节炎Ⅰ期、Ⅱ期有显著疗效,Ⅲ期疗效可,Ⅳ期疗效不明显。A组治疗创伤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总优良率为76.8%,高于B组60.9%。结论:"奇正消痛贴"对治疗早期创伤性膝骨关节炎具有一定临床疗效,使用安全方便。
陈宏亮段钢戈兵赵凤朝袁峰郭开今
关键词:奇正消痛贴创伤性膝骨关节炎
背侧入路修改斜“T”型锁定钢板治疗小儿桡骨远端骨折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修改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在小儿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科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12例按AO分类为A型的桡骨远端骨折患儿,应用修改斜"T"型锁定加压接骨板进行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级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9±5.8)个月,按改良M ebride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进行功能评价,优10例,良2例,所有病例均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无愈合畸形等并发症。结论修改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符合小儿桡骨远端背侧解剖结构,是治疗小儿桡骨远端骨折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袁峰汪洋葛保健冯虎陈宏亮周冰郭开今
关键词:锁定加压钢板桡骨远端骨折
微创通道下的TLIF手术在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创通道下的TLIF手术在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和价值。方法: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微创通道下应用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18例,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12,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不稳3例,1-2度...
袁峰陈宏亮唐先业孙伟辛兵冯虎郭开今
关键词:TLIF腰椎退行性疾病
新型复合骨水泥材料制备多孔支架的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陈宏亮
淫羊藿总黄酮对金属离子刺激单核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2009年
目的通过观察淫羊藿总黄酮(total flavones o fEpimedium,TFE)对金属离子(Co2+)刺激单核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TFE抑制TNF-α分泌的机制以及防治关节假体的无菌性松动的可能性。方法采集36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分组培养。实验分成6组。A组:仅单核细胞;B组:单核细胞+金属离子;C组:单核细胞+金属离子+帕米膦酸钠10mg/L;D组:单核细胞+金属离子+TFE5mg/L;E组:单核细胞+金属离子+TFE10mg/L;F组:单核细胞+金属离子+TFE20mg/L。单核细胞培养48h后,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TNF-α的含量。结果B组T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A组(P<0.01);C、D、E、F组TNF-α的含量分别明显低于B组(P<0.01);D、E组之间及E、F组之间TNF-α的含量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金属离子可刺激单核细胞使其分泌溶骨性因子TNF-α的量增加。TFE与帕米膦酸钠作用效果相似,可降低溶骨性细胞因子TNF-α的分泌,随着TFE浓度的增加,其降低TNF-α分泌量的作用加强,从而有望成为防治关节假体松动的药物之一。
戈兵郭开今陈宏亮
关键词:淫羊藿总黄酮二膦酸盐金属离子骨溶解假体松动
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因素被引量:12
2013年
腰椎后路内固定术由于其固定坚强、可促进融合等优点而广泛用于治疗腰桁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等腰椎进行性疾病,但随之出现的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病例也日渐增多。有研究发现,年龄、性别、手术时间、糖尿病、肥胖症、皮下脂肪厚度、电刀的使用及缝合技术等与手术切口脂腑液化有关。
宋通渠袁峰郭开今葛保健陈宏亮郁有来
关键词: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后路内固定术皮下脂肪厚度进行性疾病椎管狭窄症
骨髓水肿综合征与股骨头坏死
骨髓水肿综合征(bone marrow edema syndrome,BMEs)最早报道于1959年,是以髓部疼痛伴活动受限为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随着MRI的出现及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骨髓水肿综合征与股骨头坏死在病理、发...
赵凤朝郭开今袁峰葛保健陈宏亮
关键词:骨髓水肿综合征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病理改变
文献传递
经骶1-2侧块螺钉固定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经骶1-2侧块螺钉固定的解剖学特征,探讨该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对27例(男14例,女13例)骶尾椎CT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利用Advantage Workstation 4.2后处理工作站软件测量以第2骶后孔上缘上方5mm为进钉点的经骶1-2侧块螺钉(the sacral 1-2 translateral mass screw,STMS)固定的相关解剖学数据,包括:外倾角(从进钉点到骶骨翼最前上角的连线在水平面上与骶骨正中线的夹角)、上倾角(从进钉点到骶骨翼最前上角的连线与S1椎体上终板在矢状位上的夹角)及钉道长度(从进钉点到骶骨翼最前上角的距离)。对不同性别间及左右侧别间进行统计学分析。在三维图形上观察钉道轨迹,并根据上述测量数据在15例骶骨标本上置入STMS,观察螺钉与椎管、骶前后孔及耳状面关系。结果:平均外倾角男性为30.39°±5.01°,女性为35.81°±4.45°,男性左侧为31.14°±5.25°,右侧为29.64°±4.86°;女性左侧为36.46°±4.94°,右侧为35.15°±4.00°,性别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男性及女性的左右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平均上倾角男性为26.71°±16.50°,女性为19.48°±9.09°;左侧为23.67°±14.81°,右侧为22.22°±12.89°;平均钉道长度男性为54.48±3.01mm,女性为53.02±2.89mm;左侧为53.99±2.78mm,右侧为53.56±3.28mm。上倾角及钉道长度在性别及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三维重建图形上观察钉道位于侧块内,置钉实验中STMS均未穿透至椎管、骶前后孔及耳状面。结论:在S1椎弓根螺钉不能提供有效固定的情况下,术前行CT三维测量以获得进钉参数,经骶1-2侧块螺钉固定技术可以安全的应用于骶骨固定。
尤传飞袁峰葛保健陈宏亮王立新
关键词:骶骨侧块解剖学螺钉内固定
经骶1-2侧块螺钉与骶1前外骶骨翼螺钉的比较研究
2014年
目的:通过测量经骶1-2侧块螺钉与骶1前外骶骨翼螺钉的钉道长度和最大拔出力,比较两者的固定效果。方法对27例(男14例,女13例)骶尾椎CT检查的影像学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利用Advantage worksta-tion 4.2后处理工作站软件测量经骶1-2侧块螺钉与骶1前外骶骨翼螺钉的钉道长度。取8具甲醛溶液固定的湿润成人骶骨标本,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测定骶1椎体骨密度,记录其平均值。在同一骶骨标本左右侧分别随机植入经骶1-2侧块螺钉和骶1前外骶骨翼螺钉。将标本固定于858型MTS材料试验机上,对螺钉施加轴向拔出力,计算最大拔出力。结果经骶1-2侧块螺钉平均钉道长度为(53.78±3.02) mm,骶1前外骶骨翼螺钉为(44.73±2.5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骶1-2侧块螺钉即刻平均最大拔出力为(379.62±73.10) N,骶1前外骶骨翼螺钉为(230.62±98.52)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骶1-2侧块螺钉固定的钉道长度及最大拔出力均优于骶1前外骶骨翼螺钉,可作为临床上一种有效的选择。
尤传飞袁峰陈宏亮邱维胜李林东裴儒徐雷军
关键词:骶骨侧块螺钉内固定解剖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