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峰

作品数:143 被引量:382H指数:10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4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6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6篇颈椎
  • 24篇腰椎
  • 22篇内固定
  • 19篇椎弓
  • 19篇椎弓根
  • 19篇螺钉
  • 17篇手术
  • 17篇脊柱
  • 15篇骨折
  • 14篇关节
  • 13篇枢椎
  • 13篇椎板
  • 12篇后路
  • 9篇结核
  • 9篇脊髓
  • 8篇入路
  • 8篇前路
  • 8篇椎弓根螺钉
  • 7篇细胞
  • 6篇髓型

机构

  • 118篇徐州医学院附...
  • 24篇苏州大学
  • 20篇徐州医学院
  • 3篇徐州医学院第...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徐州市肿瘤医...
  • 2篇泗阳县人民医...
  • 2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苏北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连云港市第一...
  • 1篇扬州大学附属...
  • 1篇赣榆县人民医...
  • 1篇徐州市中心医...
  • 1篇南通大学附属...
  • 1篇新沂市中医医...

作者

  • 141篇袁峰
  • 72篇郭开今
  • 28篇葛保健
  • 23篇陈宏亮
  • 21篇龚维成
  • 21篇杨惠林
  • 20篇冯虎
  • 17篇张志明
  • 13篇郁有来
  • 11篇王业华
  • 10篇辛兵
  • 10篇孙伟
  • 9篇高绪仁
  • 9篇张峻玮
  • 8篇唐天驷
  • 8篇周冰
  • 8篇陆海涛
  • 7篇蒋允昌
  • 6篇赵凤朝
  • 6篇陈向阳

传媒

  • 24篇徐州医学院学...
  • 8篇中国矫形外科...
  • 7篇中国脊柱脊髓...
  • 6篇中华实验外科...
  • 6篇中国组织工程...
  • 5篇齐齐哈尔医学...
  • 5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江苏医药
  • 3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临床医学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解剖与临床
  • 2篇脊柱外科杂志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2篇2010中国...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医学信息(医...

年份

  • 1篇2021
  • 14篇2016
  • 28篇2015
  • 10篇2014
  • 4篇2013
  • 17篇2012
  • 11篇2011
  • 14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11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1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枢椎椎弓根最狭部形态学观察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确定枢椎椎弓根的最狭窄部位并观察其内部结构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32例经GE LightSpeed 16 Pro螺旋CT扫描的成人图像,扫描完成后行内插重建为层厚0.625mm、层距0.3mm,在ADW4.2软件上进行多平面重建处理。在椎弓根狭部复合体内倾中轴线做内倾纵向切面,于纵向切面上确定椎弓根上倾中轴线,沿该上倾中轴线做上倾斜向切面,在该上倾斜面上的最狭窄部作垂直切面即椎弓根的最狭窄部位。结果:如果不考虑上关节突皮质骨,典型椎弓狭部的皮质骨轮廓形状近似钩状,钩身为椎弓狭部的内侧壁,钩尖为椎弓狭部的外侧壁部分,髓腔形状多呈竖置的椭圆形,内侧壁厚度(2.4±0.53)mm明显大于外侧皮质骨厚度(1.2±0.76)mm,椎弓狭部上方骨皮质厚度(2.7±0.76)mm明显小于下方部骨皮质厚度(3.2±0.92)mm,P<0.01。结论:椎弓狭部中段的外侧皮质骨厚度呈菲薄样,经椎弓根狭部复合体螺钉的方向以偏内偏上的安全系数高;对于国人来讲,枢椎的椎弓根内固定螺钉直径多以3~3.5mm较为合适。
袁峰李江山徐凯张志明杨惠林
关键词:枢椎椎弓根CT重建
CSM相邻两节段颈脊髓减压的两种术式疗效比较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比较CSM相邻两节段颈前路椎间隙减压植骨内固定与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按同一标准选择的40例相邻两节段病变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行颈前路椎间隙减压植骨内固定术,B组(20例)行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并发症、脊髓神经功能状态、植骨愈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明显高于A组;术后6月两组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3月、6月B组改善率均高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植骨全部融合,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颈前路椎间隙减压节约手术时间、创伤相对较小;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彻底,手术疗效更佳。
郁有来龚维成辛兵袁峰李强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椎体次全切除
兔骨膜细胞分离培养的方法改进
张峻玮袁峰
基因治疗和骨组织工程促进脊柱融合的研究进展
2009年
如何有效地促进脊柱融合、提高融合率和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等,一直是脊柱外科医生亟待攻克的难题。基因治疗和骨组织工程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希望。本文对基因治疗和骨组织工程应用于脊柱融合的新进展及其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孙伟袁峰郭开今
关键词:基因治疗骨组织工程脊柱融合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缺乏患者外伤性血肿的诊治
2003年
毛海青杨惠林王兆钺袁峰季顺东
关键词:纤溶酶原激活物外伤性血肿
上下颈椎序列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对上下颈椎序列进行测量,探讨并分析其相互关系。方法 CR机上Pacscout软件测量颈椎曲线深度、Oc-C1角、C1-C2 角、C2 -C7角及C1-C7角。颈椎曲线深度<7mm定为颈椎曲度异常,排除颈椎创伤、畸形,共10 9例;≥7mm为颈椎曲度正常,曲度正常组排除颈椎创伤、畸形及颈椎病症状,共4 1例。采用SAS6 .12软件统计包分别行两样本均数差异的t检验,及各角度之间的Person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 C2 -C7角、C1-C7角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 ,C1-C2 角、Oc -C1角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 ;颈椎曲度异常组C1-C2 角与C2 -C7角呈负相关,其直线回归关系为Y =2 7.2 0 0 6 4 5 - 0 .2 2 5 5 6 2X(r =- 0 .32 348,P =0 .0 391)。结论 颈椎序列主要是通过C2 -C7角的变化而变化,颈椎曲度异常时C1-C2 与C2 -C7角度呈负相关,寰枢椎固定融合手术时应注意寰枢椎角度的变化情况.
袁峰杨惠林张志明郭开今姚飞荣
关键词:下颈椎颈椎曲度异常PERSON颈椎创伤组间差正常组
异种皮质骨内固定器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初步报道
2010年
目的探讨异种皮质骨内固定器(HCIF)cage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采用cage治疗的腰椎滑脱症患者临床疗效,并据cage类型分为两组(A组聚醚醚酮PEEKcage,32例;B组HCIF cage,28例),应用术前和术后JOA下腰痛评定标准的评分,Boxall复位指数、相对椎间隙高度、融合率来判断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加以比较,应用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10~36月,平均24月。A、B两组术前和术后JOA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A、B两组在JOA好转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A、B两组患者Boxall复位指数、相对椎间隙高度术前术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与随访终末无显著性差异(P>0.05),A、B两组融合率均达到100%,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EEKcage和HCIFcage均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疗效相近。HCIFcage来源充足,取材方便,有望大量使用于临床。
周宗瑜龚维成袁峰李强高绪仁郁有来
关键词:腰椎滑脱症内固定
经椎弓根弹性环钻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2010年
目的 探讨经弹性环钻行伤椎内植骨的可行性及操作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9年7月采用椎弓根内固定加经弹性环钻伤椎内植骨治疗的4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的胸腰椎X线片,测量伤椎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脊柱后凸Cobb角及矢状位指数.结果 术后随访12~26个月,平均14.8个月,骨折均达到满意复位并愈合,伤椎高度、Cobb角、矢状位指数均得到明显恢复,未发生内固定断裂和螺钉松动现象,也无明显矫正度丢失现象.结论 经弹性环钻行伤椎内植骨重建了椎体高度,增加了脊柱前柱的抗压稳定性,可有效地防止内固定失败和矫正度丢失.弹性环钻使用方便,兼有辅助复位、植骨重建的双重作用.
郭开今李宏伟张新珠袁峰
关键词:脊柱骨折内固定器骨移植
无脊髓损伤的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疗效观察
宋通渠袁峰葛保健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与影像学表现,进一步明确该病症的发病特征、发病规律,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骨科自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4例临床及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遗传...
葛保健孟柏屹袁峰王业华郭开今
关键词:外生骨疣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