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荷英

作品数:28 被引量:121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儿童
  • 8篇神经系
  • 8篇神经系统
  • 8篇中枢神经
  • 8篇中枢神经系统
  • 7篇淋巴
  • 6篇细胞
  • 5篇膜炎
  • 5篇脑膜
  • 5篇脑膜炎
  • 5篇儿童患者
  • 4篇肿瘤
  • 4篇病毒
  • 3篇血细胞
  • 3篇疑似
  • 3篇神经系统感染
  • 3篇神经系统损害
  • 3篇噬血细胞
  • 3篇中枢神经系统...
  • 3篇中枢神经系统...

机构

  • 28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8篇陈荷英
  • 23篇刘钢
  • 15篇胡冰
  • 14篇李绍英
  • 12篇陈天明
  • 11篇胡惠丽
  • 6篇郭欣
  • 2篇高萍芝
  • 2篇江载芳
  • 2篇程华
  • 2篇王殿敏
  • 2篇张二清
  • 1篇周怡
  • 1篇沈叙庄
  • 1篇窦珍珍
  • 1篇张桂芳
  • 1篇申月琳
  • 1篇周春菊
  • 1篇曾津津
  • 1篇胡慧丽

传媒

  • 6篇北京医学
  • 3篇中华实用儿科...
  • 3篇第十一届全国...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2010北京...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循证儿科...
  • 1篇2013北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3
  • 2篇1998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再发性化脓性脑膜炎33例再发病因分析与随访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总结儿童再发性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特征与再发病因。方法总结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间收治的33例再发性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其再发病因。结果男22例,女11例,年龄1岁2月至15岁,平均年龄7岁,2岁以上患儿共28例(84.85%)。化脑再发2次24例,3次4例,4次4例,6次1例,共患化脓性脑膜炎82例次。再发化脑病因包括先天性解剖结构异常共25例(75.76%),头面部、脊柱外伤或术后引起再发化脑5例(15.15%);先天免疫缺陷病3例(9.09%)等,各年龄在不同病因分布无差异(P>0.05);其中先天性内耳畸形合并脑脊液耳漏或耳鼻漏11例(33.33%)和皮毛窦10例(30.3%)是主要的解剖结构异常。结论再发化脑多见于2岁以上儿童,先天性解剖结构异常、头面部外伤、手术及免疫功能缺陷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再发的主要因素。
陈荷英张桂芳李绍英胡冰刘钢
关键词:化脓性脑膜炎病因儿童
儿童化脓性脑膜炎不良预后危险因素探讨被引量:57
2011年
目的探讨影响化脓性脑膜炎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北京儿童医院感染病房临床诊断的化脓性脑膜炎148例患儿进行系统回顾分析,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根据Glasgow临床结局评分标准比较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在病史、临床表现、并发症、辅助检查、治疗等方面的异同。结果发热、精神反应差、抽搐是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单变量回归分析提示住院时间、瞳孔对光反射减弱、瞳孔不等大、血白细胞计数<4×109/L或>12×109/L、脑脊液糖≤1.5 mmol/L、脑脊液蛋白>1 000 mg/L、血钠<135 mmol/L和血钙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年龄、性别、抗生素应用、激素治疗等与预后无明显相关。多变量分析发现,住院时间、瞳孔不等大、入院时末梢血白细胞计数、脑脊液糖和蛋白水平、血钠对预后有指示意义。结论影响化脓性脑膜炎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是瞳孔不等大、入院时白细胞计数<4×109/L或>12×109/L、脑脊液糖≤1.5 mmol/L、脑脊液蛋白>1 000 mg/L、血钠<135 mmol/L。对有预后不良因素者进行更为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预后。
刘钢张二清陈荷英李绍英迟巍江载芳
关键词:化脓性脑膜炎儿童预后不良
14例小儿EB病毒脑炎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EB病毒(EBV)脑炎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4例EBV脑炎临床特点。结果 14例患儿脑脊液和血清EBVCA(衣壳抗原)-IgM均阳性。其中6例进行脑脊液EBVDNA检测,3例阳性。2例具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典型症状,淋巴结及肝肿大2例,单纯淋巴结肿大3例,脾肿大1例,皮疹3例。14例均有发热,抽搐7例,嗜睡7例,昏迷1例,共济失调及构音障碍1例;2例出现EBV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8例脑电图异常。7例头颅MRI异常,病变包括额叶、颞叶、丘脑、基底节、小脑等部位,3例诊断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14例给予抗病毒治疗。5例(包括3例脱髓鞘病及2例噬血细胞综合征)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出院后随访6个月至1年,12例痊愈,存在基底节及丘脑病变的2例患儿出现后遗症,其中1例遗留癫痫,1例左侧肢体活动障碍。结论 EBV脑炎可以缺乏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典型症状,临床表现多样,临床上对合并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皮疹等表现的病毒性脑炎患儿,以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中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患儿,要警惕EBV脑炎可能。EBV脑炎可累及额叶、颞叶、丘脑、基底节、小脑等部位,亦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大多数EBV脑炎预后良好,存在基底节及丘脑病变的患儿易出现后遗症。
陈天明刘钢胡冰陈荷英李绍英
关键词:EB病毒脑炎儿童
儿童EB病毒脑炎1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EB病毒脑炎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7月至2009年lO月北京儿童医院病房收治的14例儿童EB病毒脑炎临床特点。结论:儿童EB病毒脑炎常常缺乏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典型...
陈天明胡冰陈荷英刘钢
关键词:儿童患者发病机制
文献传递
头颅磁共振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色念珠菌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中枢神经系统白色念珠菌病(CNSC)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目前尚无快速、特异性诊断手段。该研究旨在探讨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在CNSC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3年10例CNSC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儿中9例在入院后8d内进行了头颅MRI检查,其中5例同时行增强MRI。9例患儿中,8例呈脑膜脑炎改变,6例伴程度不等的脑萎缩改变,其中1例出现脑积水伴脑脓肿改变,1例伴有脑白质病变。6例患儿在人院后MRI初查时发现感染后脑血管炎表现,包括脑梗死(2例)、静脉窦栓塞(3例)及MoyaMoya样改变(1例)。3例患儿经增强MRI扫描证实存在感染性肉芽肿病变。结合临床,8例患儿在MRI检查后疑诊CNSC。7例患儿在病原学检查结果回报前加用抗真菌治疗。6例患儿抗真菌治疗3~4周后上述MRI病变好转。后经脑脊液培养10例患儿均确诊为CNSC。结论头颅MRI检查,尤其增强头颅MRI,对CNSC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开展病例对照研究。
胡惠丽胡冰陈荷英陈天明李绍英程华刘钢
关键词:头颅磁共振成像脑血管病变儿童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4例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总结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北京儿童医院住院诊治的4例HNL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总结PubMed及CNKI等收录的12例患儿的文献资料。结果4例患儿以发热、淋巴结大起病,头痛3例,意识改变2例,抽搐1例;脑脊液改变与病毒性脑炎相似;2例头颅磁共振成像出现脑实质损害;脑脊液病原学检查2例EB病毒壳抗原(EBV—VCA)-IgM阳性,2例无阳性发现;淋巴结活检均符合HNL典型改变,1例EBV编码的RNA(EBER)检测阳性。文献复习中12例患者经淋巴结活检确诊HNL,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可有头痛、意识障碍。无病原学阳性发现。头颅影像受累部位可有颞叶、海马、尾状核、软脑膜等。结论HNL可以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无菌性脑膜炎、脑炎等,本病多数预后良好,少数可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可复发,有必要长期随诊。EBV在HNL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郭欣陈荷英李绍英胡惠丽陈天明刘钢
关键词: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中枢神经系统儿童
儿童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1例并文献回顾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与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及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相关性.方法:患儿,女,13岁,以不规则发热、颈部腋窝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并伴有头痛、颈抵抗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症状,3次行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
郭欣陈荷英刘钢
关键词: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儿童患者药物治疗
儿童细菌性脑膜炎听力损失573例的特征与转归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细菌性脑膜炎患儿听力损失的特征及转归。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以2010至2016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入院、起病年龄大于28日龄且小于18岁、临床诊断为细菌性脑膜炎的573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患儿的临床信息及住院期间听力评估结果,并对住院期间存在听力损失的患儿进行随访,收集出院后听力复查结果,并通过父母评估孩子听说能力表现量表对随访时听力状态进行评估。按照患儿住院期间听力损失情况分为听力损失组和非听力损失组,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细菌性脑膜炎听力损失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的573例患儿,包括男347例,女226例,起病年龄为29日龄至15.8岁。病原学阳性患者246例,肺炎链球菌脑膜炎92例,占37.4%。住院期间发现听力损失患儿为160例,听力损失发生率为27.9%,涉及240耳。永久性听力损失20例(16.9%),涉及32耳。出现永久性听力损失耳中87.5%(28/32)在住院期间听力评估显示为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肌张力障碍、脑脊液蛋白浓度大于1 g/L、脑脊液糖浓度<1 mmol/L和硬膜下积液是听力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26(1.450~4.059)、1.865(1.186~2.932)、1.544(1.002~2.381)和1.904(1.291~2.809)]。结论听力损失是细菌性脑膜炎常见的后遗症,大部分患儿为暂时性听力损失,出现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的患者发展为永久性听力损失风险更高。
史吉峰刘海红窦珍珍郭凌云冯文雅周怡李颖金欣胡惠丽郑之芃刘冰胡冰陈天明郭欣陈荷英刘钢
关键词:听力随访研究
外周T细胞淋巴瘤合并肿瘤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
@@儿童淋巴瘤分为何杰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NHL)。NHL指过去称为淋巴肉瘤和网状细胞肉瘤,来自造血系统的恶性实体肿瘤。根据细胞来源,分为T细胞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和非T非B淋巴瘤。其发病率占小儿恶性肿瘤5-7%。NH...
郭欣陈荷英刘钢
关键词:外周T细胞淋巴瘤发病机制
误诊为肝炎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4例被引量:7
2003年
陈荷英冯藏蕊
关键词:误诊肝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丙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