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颖

作品数:28 被引量:12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6篇肝炎
  • 8篇慢性
  • 8篇病毒
  • 7篇乙型
  • 6篇乙型肝炎
  • 6篇衰竭
  • 5篇恩替卡韦
  • 5篇肝衰
  • 5篇肝衰竭
  • 4篇毒性肝炎
  • 4篇阴性
  • 4篇预后
  • 4篇综合征
  • 4篇慢性乙型
  • 4篇功能衰竭
  • 4篇肝炎患者
  • 4篇HBEAG阴...
  • 4篇病毒性
  • 4篇病毒性肝炎
  • 3篇隐球菌

机构

  • 28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龙岩市...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安县人民医院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作者

  • 28篇严颖
  • 13篇麦丽
  • 6篇柯伟民
  • 6篇林炳亮
  • 5篇高志良
  • 5篇张晓红
  • 5篇江元森
  • 4篇徐启桓
  • 4篇林潮双
  • 4篇谢俊强
  • 4篇赵志新
  • 4篇张绍全
  • 3篇姚集鲁
  • 3篇朱建芸
  • 3篇李展翼
  • 3篇许文雄
  • 2篇李学俊
  • 2篇刘莹
  • 2篇淦伟强
  • 2篇张英

传媒

  • 5篇中华实验和临...
  • 4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中华传染病杂...
  • 3篇新医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国外医学(内...
  • 1篇贵州医药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国际内科学杂...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年份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3
  • 2篇2002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拉米夫定与胸腺肽α_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 (LAM )和胸腺肽α1(Tα1)两者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选择 6 0例HBVDNA ,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随机分配进入三个不同的治疗组 (LAM组、Tα1组和LAM +Tα1组 )。结果 :治疗 5 2周 ,LAM +Tα1组HBeAg血清转换率 ( 16 /2 8,5 7 1% )与LAM组、Tα1组比较 ,P值分别为 0 0 0 1,0 16 8。LAM +Tα1组抗病毒应答率 ( 82 1% ,2 3/2 8)明显高于LAM组和Tα1组 ;其中 ,联合治疗组持续应答率为 42 9%。治疗过程LAM +Tα1组和Tα1组均未发现HBV前C区变异株或YMDD变异株。治疗后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明显改善 ,肝纤维化程度降低 ,HBsAg的表达减少。治疗过程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Tα1与LAM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副作用少 ,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用药组 ,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方案。
林炳亮黄桂梅张晓红俞洪林周元平严颖
关键词:拉米夫定胸腺肽Α1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研究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3年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3年的疗效.方法 82例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口服恩替卡韦0.5 mg,每日1次,观察治疗前后血清ALT和HBV DNA水平及治疗1、2、3年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HBeAg消失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结果 82例患者治疗1、2、3年时ALT复常率分别为79.3% (65/82)、84.2% (69/82)、92.7% (76/82);血清HBV DNA载量分别为(3.108±1.394)、(2.637±0.571)、(2.670±0.982) log10拷贝/ml;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65.9% (54/82)、81.7% (67/82)、89.0%(73/82).其中60例HBeAg阳性患者治疗1、2、3年时HBeAg消失率分别为18.3% (11/60)、43.3%(26/60)、41.7% (25/60);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16.7%(10/60)、28.3% (17/60)、31.7% (19/60).结论 恩替卡韦初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能有效抑制HBV DNA复制,促进ALT复常,促使HBeAg血清学转换.延长疗程,可增加HBV DNA阴转、HBeAg消失和血清学转换.
麦丽李学俊张绍全严颖杨林
关键词:恩替卡韦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102例预后分析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探讨戊型肝炎病毒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慢重乙肝)发病中的作用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慢重乙肝重叠戊型肝炎(慢重乙肝重叠戊肝)病例的临床表现和预后,并与同期100例慢重乙肝进行比较。结果:慢重乙肝重叠戊肝与慢重乙肝的病死率(11.8%比28.0%)、肝昏迷发生率(33.3%比54.0%)和腹水发生率(52.9%比78.0%)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重乙肝重叠戊肝的预后较单纯慢重乙肝好,可能与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为加重乙肝病变的一过性损伤有关。当戊型肝炎病程过后,病情加重之诱因消除,则较易恢复。
严颖林潮双徐启桓朱建芸姚集鲁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戊型肝炎乙型肝炎预后
病原治疗前脑脊液隐球菌负荷量在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转归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病原治疗前脑脊液隐球菌负荷量与治疗效果及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收集52例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治疗前脑脊液隐球菌计数与临床转归关系的特异度及灵敏度之和的最大值所对应的脑脊液隐球菌计数2125个/ml为分界点,分为脑脊液隐球菌计数<2125个/ml(低量)组31例和脑脊液隐球菌计数≥2125个/ml(高量)组21例,比较抗真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阴转率和临床疗效。结果:抗真菌治疗后低量组的脑脊液隐球菌阴转率为52%,高量组的脑脊液隐球菌阴转率为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量组治愈率48%,好转率23%,总有效率71%;高量组治愈率14%,好转率14%,总有效率29%,两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中,病原治疗前脑脊液隐球菌计数<2125个/ml者相比于≥2125个/ml者,抗真菌治疗后脑脊液隐球菌阴转率高,临床转归好,脑脊液隐球菌负荷量是评估治疗效果和临床转归的一个实用、便捷的参数。
许文雄淦伟强严颖张晓红谢奇峰
关键词: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临床转归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的临床系列研究
江元森李学俊邓友谢俊强庄鹏姚集鲁陈幼明王海霞曾彩虹邝静霞严颖黄仰苏
开展了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肝、肝衰竭疗效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发现人工肝支持系统对缓解病情、提高近期存活率确有较好效果。同时在国内率先开展持续缓慢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浆置换(三种技术同时进行)治疗重肝肝衰竭的组合人工肝技...
关键词:
关键词:人工肝重型肝炎
乙型肝炎并发脑出血23例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
2006年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全球性传染病,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与其相关的疾病,其中器官出血是严重并发症之一。国内报道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可诱发脑出血,并且是导致重型肝炎死亡的重要原因,国外研究报道丙型肝炎病毒是促使脑出血的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3例乙型肝炎并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以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
罗燕李俊严颖林炳亮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脑出血患者病因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器官出血
SOCS-3表达水平对CHC患者Peg-IFN/RBV疗效预测价值的探讨
2015年
目的 通过研究CHC患者基线外周血的SOCS-3表达水平,探讨其对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快速应答的预测价值.方法 68例接受PEG-IFN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CHC患者,于基线时采集患者全血,提取PBMC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OCS-3 mRNA的相对含量.采集临床资料,检测病毒载量、生化指标、HCV基因型.结果 治疗4周时,38例患者获得快速病毒学应答(RVR),与无快速应答(NRVR)的30例患者相比,治疗前外周血的SOCS-3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0112±0.0071和0.0220±0.0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322,P=0.020);RVR与NRVR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HCV基因型、HCV RNA、ALT、AST、TB、ALB、GLB、外周血WBC及PLT比较,无统计差异.SOCS-3低表达组(<0.0072)、中表达组(≥0.0072,<0.0223)及高表达组(≥0.0223),RVR患者分别为12例(80.00%)、23例(56.09%)和3例(25.00%),有统计差异(x2 =8.182,P=0.016).结论 基线SOCS-3表达水平,对慢性丙型肝炎Peg-IFN/RBV治疗RVR有预测价值。
严颖国荣麦丽李展翼朱建芸林潮双赵志新张晓红
关键词:干扰素类治疗学
三种HCV RNA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的结果分析及应用比较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比较3种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的临床应用性能。方法采用国产 A 试剂(磁珠分离法)、国产 B 试剂(荧光探针法)和目前国际临床广泛应用的 C试剂(内标法)同时检测110例丙型肝炎患者临床血液样本及梯度稀释的强阳性标本,从试剂间的相关性、检测灵敏度、特异度等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 和 B、A 和 C、B 和 C 试剂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5、0.917、0.860(P 均<0.01)。在3种方法均有数值的58例标本中,3种试剂所检出的 HCV RNA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在低病毒载量(<103 IU /ml)组中,3种试剂灵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C 试剂灵敏度最高,A 试剂次之,B 试剂最低。当病毒载量在2.00&#215;103~2.00&#215;106 IU /ml 时,3种试剂的定量结果与理论值均有很好的相关性与重复性,其检测浓度的平均值与理论浓度的双对数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3、0.9823、0.9999(P 均<0.01);当病毒载量为2.00&#215;102 IU /ml 时,C 试剂的检测结果最接近,A 试剂次之,B 试剂未能检出。结论C 试剂作为国际上广泛应用于临床 HCV RNA 定量检测的试剂,优势明显;国产 A 试剂总体性能优于 B 试剂,且费用较国外试剂低廉,性价比较高。
淦伟强黄小慧谭雷严颖林潮双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试剂
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阴性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疗效比较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评价在不同肝功能衰竭程度下使用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阴性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HBeAg阴性ACLF患者165例,其中应用拉米夫定(100mg/d)治疗72例,应用恩替卡韦(0.5mg/d)治疗93例。观察患者生物化学指标、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值、HBVDNA载量和病死率,比较两药在不同肝功能衰竭程度患者疗效的差异。率的比较采用y。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治疗前MELD值〉30分患者,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后HBVDNA分别为(3.6±1.1)lg拷贝/mL和(3.7±1.4)lg拷贝/mL(t=0.181,P=0.859);病死率分别为92.0%和91.8%(X^2=0.002,P=0.680)。治疗前MELD值为23-30分患者,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后HBVDNA分别为(3.2±1.1)lg拷贝/mL和(3.2±2.3)lg拷贝/mL(t=0.760,P=0.455);病死率分别为42.9%和54.1%(X^2=0.799,P=0.455)。治疗前MELD值〈23分患者,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后HBVDNA分别为(3.1±1.0)lg拷贝/mL和(2.8±1.5)lg拷贝/mL(t=0.740,P=0.464);病死率分别为3/19和6.3%(X^2=1.227,P=0.455)。治疗前不同MELD值范围患者的病死率比较,拉米夫定组(X^2=26.967,P=0.000)、恩替卡韦组(X^2=41.260,P=0.000)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治疗前的肝功能衰竭程度相似时,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阴性ACLF的短期疗效相当,且不同肝功能衰竭程度显著影响两药治疗后患者的转归。
赖菁严颖麦丽陈焕文郑小燕柯伟民高志良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肝炎E抗原拉米夫定
红外热像图诊断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利用红外热像图协助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方法对4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和35例单纯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腹部红外热像图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病人腹部红外热像图相比有特征性改变,两组间腹部红外热像图温度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红外热像图协助诊断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具有简单易行、无创、费用低廉等特点,有临床应用价值。
麦丽严颖朱建芸张宇峰江元森
关键词: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红外热像图肝硬化合并特征性改变肝硬化腹水实验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