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新钢
- 作品数:23 被引量:119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精品课程建设转型下教材建设对策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精品课程进入到"开放与共享"的课程资源建设阶段。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面临着转型的迫切需要。教材从重视理论知识传播,到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从书本上的文字,到增加网络资源的链接;从纸质形式,到增加音频、视频、动画、交互等"数字化"元素,在以多种形式拓展内容的同时,加强了编著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研讨。"数字化"教材的转型根本在于从"教为主"到"学为主"的教学观念的转变。
- 盖江南姜广峰任新钢
- 关键词:教材特色数字化教材
- 高校学生党员全程化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被引量:10
- 2014年
-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员培养工作,建立党建育人长效机制,着力提高高校学生党员培养质量,是高校党建工作必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新形势下高校党建育人工作中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迫切要求我们创新高校学生党员培养的理念和思路。北京化工大学学生党员全程化培养体系构建的实践工作,为我们探索高校党建育人的有效途径提供了经验。
- 崔春花任新钢
-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
- 浅谈学科建设在研究型大学中的地位及其发展战略被引量:3
- 2007年
- 研究型大学包括多个指标,如科学研究、师资力量等。其中,学科建设是反映研究型大学地位和水平的关键性指标。本文欲就学科建设在研究型大学中的地位及其发展战略谈谈看法,以期给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发展提供参考。
- 任世雄任新钢朱冬香
- 关键词:学科建设
- 日本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全面主义思想分析及启示被引量:4
- 2008年
- 全面主义思想不仅体现在学校的道德教育中,还渗透于社会各个方面,在日本学校的道德教育中尤为凸显,对战后日本国民的培养和塑造、国家的恢复和崛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日本为例,论述道德教育中的全面主义思想,以期对我国新时期青少年道德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任世雄任新钢朱冬香常万里
- 关键词:学校道德教育主义青少年道德教育
-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育人实效性分析被引量:6
- 2010年
- 本文提出一种将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育人实效从定性描述转为定量测量的办法,通过对定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育人实效的定量统计分析数据,基于配对样本T检验法,分析志愿者活动对大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情况,为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育人实效性得出结论性数据,直观反映出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育人实效,为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开辟新的思路,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提供一条新的有效途径,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启示。
- 贠天祥任新钢
-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T检验育人实效思想政治教育
- 以网络为平台 加强研究生德育工作被引量:2
- 2006年
- 为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我校自主开发了研究生德育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该平台由"德育·学术"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和校园文化活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组成。依托这一平台,我校初步探索了研究生德育工作从传统方式向多途径、立体化、更加人性化的方式转变,更好地适应了研究生规模迅速增长和培养方式分散的特点,开创了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 任新钢罗伟
- 关键词:教育网络平台德育工作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信息校园文化
- 大型精密仪器全天候开放使用的实践被引量:17
- 2007年
- 介绍了北京化工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加强大型精密仪器管理,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做法。通过对大型精密仪器管理制度的建立、开放上机人员的培训、管理人员和开放时间的合理配置,逐步实现了学校大型精密仪器全天候开放使用。
- 任新钢李晓林苏建茹何予
- 关键词:大型精密仪器全天候开放
- 基于系统工程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
- 2011年
- 介绍了北京化工大学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相关技术方法,对高校大型精密仪器管理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在管理实践中开启新思路、追求最优化管理的做法和体会,内容涉及管理架构、目标管理、资源配置、内外部环境、绩效考核和信息集成等。
- 高惠玲王海滨李晓林任新钢
- 关键词:开放共享
- 行业特色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3
- 2011年
- 当前,行业特色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新形势。北京化工大学作为一所行业特色高校,坚持依托行业特色,科学定位就业工作,采取"强化指导、开拓市场、就业帮扶、质量反馈"十六字方针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产学研用"良性互动,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倾力打造行业首选招聘高校。
- 任新钢罗伟宋家博
- 关键词:毕业生质量特色高校校友资源专项奖学金
- 科技发展诱发的生态环境负效应及其制度改善被引量:8
- 2007年
- 从科技发展及应用引发自然生态负面效应问题这一现象出发,阐述了科技发展诱发的生态环境负效应表征与相关制度改善的必要性;科技发展是人类认识自然的结果,科技应用是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因此,人类解决科技应用中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也须从根源着手;运用制度分析的方法,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这两个层面,提出解决科技应用造成自然生态环境负面效应问题的策略,通过制度来规范、引导、约束人类对科技发展及应用的方向,从而降低、减轻甚至根本消除或避免科技发展及应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
- 姚水红任新钢
- 关键词:科技观科技伦理公众参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