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飞

作品数:93 被引量:698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现代制剂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0篇医药卫生
  • 5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6篇中药
  • 18篇色谱
  • 17篇液相色谱
  • 17篇相色谱
  • 17篇高效液相
  • 17篇高效液相色谱
  • 16篇色谱法
  • 15篇液相色谱法
  • 15篇高效液相色谱...
  • 10篇制剂
  • 6篇皂苷
  • 6篇降糖
  • 6篇薄层
  • 6篇薄层色谱
  • 5篇电子舌
  • 5篇液相
  • 5篇黄连
  • 5篇感官
  • 5篇薄层色谱法
  • 4篇丹酚酸

机构

  • 93篇上海中医药大...
  • 22篇上海张江中药...
  • 8篇复旦大学
  • 5篇上海健康医学...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上海市黄浦区...
  • 1篇上海医药工业...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江苏康缘药业...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 1篇安徽济人药业...
  • 1篇云南普瑞生物...
  • 1篇上海同田生物...
  • 1篇苏州凯祥生物...
  • 1篇江西普正制药...

作者

  • 93篇吴飞
  • 42篇冯怡
  • 31篇张继全
  • 26篇王优杰
  • 24篇林晓
  • 23篇胡佳亮
  • 23篇洪燕龙
  • 21篇阮克锋
  • 16篇冯怡
  • 9篇杜若飞
  • 8篇赵立杰
  • 7篇丁丽玉
  • 7篇沈岚
  • 5篇张丹
  • 5篇赵春草
  • 4篇刘春林
  • 4篇鲜洁晨
  • 4篇陈群力
  • 4篇杜瑞超
  • 4篇李瑞雪

传媒

  • 11篇中国新药杂志
  • 7篇中成药
  • 7篇中国医药导报
  • 6篇上海中医药大...
  • 6篇中国中药杂志
  • 5篇安徽医药
  • 4篇中国实验方剂...
  • 4篇药学学报
  • 4篇时珍国医国药
  • 4篇中草药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药物分析杂志
  • 2篇中国医药工业...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上海医药
  • 1篇河北中医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8篇2022
  • 10篇2021
  • 9篇2020
  • 16篇2019
  • 5篇2018
  • 8篇2017
  • 9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生物靶标研究进展
2023年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是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最常见的亚型。IBS-D的主要病因包括胃肠道炎症反应、内脏敏感性增加、脑-肠轴异常、肠道微生态紊乱、肠道屏障受损等。在这些病理进程中存在引发IBS-D的关键因子,因此可以寻找IBS-D发病的关键信号通路及关键信号因子,作为治疗IBS-D的生物靶标,通过抑制或调节这些生物靶标,以达到防治IBS-D的目的。研究显示,以中医药途径干预治疗IBS-D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无论是单味中药或是中药复方,均显示对IBS-D的发病机制中的多种关键通路及关键信号因子具有调节作用。本文就中药对治疗IBS-D发病进程中的关键生物靶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IBS-D治疗药物作用机制探索及新药开发提供思路。
吴心悦丁可欣吴飞林晓
关键词:中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胃肠道炎症内脏敏感性
基于表面自由能的粒子设计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7年
随着对表面自由能研究的深入,利用粒子设计过程表面自由能相关参数的变化,探索出许多基于表面自由能性质的粒子设计系统。物料经粒子设计后改变理化属性,表面自由能产生了新的变化。因此,可通过表面自由能性质变化特征指导粒子设计过程。笔者综述了表面自由能性质在微粉化、粒子改性、混合、包衣、制丸与制粒等粒子设计过程的应用。通过表面自由能相关参数构建了色散力-极性力模型和黏附-凝聚模型,并阐述了色散力-极性力模型和黏附-凝聚模型在粒子设计中的应用。
明良山李哲吴飞杜若飞冯怡
关键词:表面自由能
挥发油在中药口服制剂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2年
中药大类成分中挥发油含量低,药效强,但因其具有易挥发、刺激性强等特点,常成为中药制剂稳定性不佳、口感差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常采用环糊精包合、固化吸附等制剂技术对含挥发油的中药制剂进行处理,进而提高其稳定性和患者的临床依从性。本文将从制剂工艺和评价表征的角度出发,对挥发油在中药口服制剂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王琪郑晓吴飞王荣荣林晓冯怡
关键词:挥发油中药口服制剂制剂工艺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栀黄芍药散乙醇提取物中7个成分的含量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用于同时测定栀黄芍药散乙醇提取物中栀子苷、芍药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100-5C18 (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系统,梯度洗脱(0~11 min,15%A~85%B;11~43 min,15%A~85%B→80%A~20%B;43~60min,15%A~85%B),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栀子苷、芍药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线性范围分别为20.11~502.75μg (r=0.999 9),4.02~100.50μg (r=0.999 8),0.20~5.00μg (r=0.999 8), 0.60~15.00μg (r=0.999 8), 0.20~5.00μg (r=0.999 8), 0.40~10.00μg (r=0.999 9), 0.32~8.00μg (r=0.999 9)。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78%,97.96%,100.41%,100.85%,104.98%,101.28%,100.97%;RSD分别为1.8%,1.5%,1.8%,1.6%,2.1%,1.4%,0.8%。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可靠,可用于栀黄芍药散乙醇提取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楚世慈吴飞张磊吴伟胡志强陈佳薇洪燕龙
关键词:栀子白芍HPLC
基于制剂原料物理性质的抗甲方颗粒干法制粒工艺研究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优选抗甲方颗粒最佳干法制粒工艺。方法考察制剂原料的含水量、休止角和压缩度等物理特性筛选干法制粒处方,以一次成型率、脆碎度、溶化性和制粒过程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水平转速、压辊转速和压辊压力3个因素对干法制粒工艺的影响,并对最佳工艺进行验证。结果确定最佳润滑剂及辅料配比分别为0.5%硬脂酸镁和20%的糊精(嘉兴白浪厂家),最佳干法制粒工艺参数:水平转速30 r/min,压辊转速5 r/min和压辊压力7 MPa。结论优选最佳制粒工艺合理可行,制粒过程中胚片出片连续,颗粒色泽均一,硬度适中,成型性较好,干法制粒工艺稳定可行。
李更青吴飞胡佳亮张继全阮克锋冯怡
关键词:正交试验干法制粒物理性质
基于感官评价的中药制剂工艺实验设计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随着中药现代研究的进展,感官评价被重新重视。作为化学成分和物性参数的有效补充,感官指标在中药质量控制及工艺研究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实验设计作为工艺优化的重要工具,可以通过少量实验获得优选的工艺参数及考察不同参数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在工艺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实验设计方法为脉络,以感官指标为检测对象,用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结合感官评价结果的数据处理,本文对近年来感官评价技术在中药制剂工艺研究过程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夏新凤张天翼胡佳亮王优杰吴飞林晓冯怡
关键词:感官评价赋权法
芪贞降糖颗粒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建立芪贞降糖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芪贞降糖颗粒中的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芪贞降糖颗粒中的枸橼酸、特女贞苷进行定量测定。色谱柱分别为Agilent ZORBAX SB-Aq (4.6 mm×250 mm,5μm)、Kromasil 100-5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分别为0.1%磷酸水溶液、甲醇-水(36∶64),检测波长分别为210、224 nm,进样量分别为5.0、10.0μL,柱温均为30℃,流速均为1.0 mL/min。结果黄芪药材的TLC特征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没有干扰;HPLC测得枸橼酸、特女贞苷分别在0.098 28~24.57μg (r=1.0000)、0.022 08~11.04μg(r=1.0000)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18%、96.08%(n=9),且RSD分别为2.3%、2.8%,枸橼酸、特女贞苷平均含量分别为46.9、1.02 mg/g。综合考虑,暂定每袋芪贞降糖颗粒中枸橼酸含量不低于400 mg,特女贞苷含量不低于12 mg。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良好,能够很好地对芪贞降糖颗粒进行质量控制。
钱程丁丽玉王浣清张丹吴飞冯怡
关键词:枸橼酸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
以三七益肾颗粒中热敏性成分指示浓缩工艺可靠性的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索以热敏性成分作为指标监控制剂浓缩工艺稳定性的可行性研究。方法:以三七益肾颗粒作为模型药物,选择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丹酚酸B这2个热敏性成分作为检测指标,系统考察其热稳定性规律,用于浓缩步骤中的工艺参数确定。结果: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丹酚酸B在温度超过70℃后稳定性明显下降,在浓缩过程中温度须控制在不超过70℃。结论: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丹酚酸B为指标对制剂浓缩工艺控制,进而对制剂工艺进行控制,是可行的。
王瀛峰冯怡阮克锋吴飞张继全赵春草
关键词:稳定性羟基红花黄色素A丹酚酸B
知母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0
2015年
知母是常用中药材,主要药效物质是皂苷类化学成分。知母对人体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运动系统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对近年来知母的上述药理作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赵春草吴飞张继全陈群力
关键词:知母药理作用皂苷类抗血栓
基于电子舌表征和化学成分的“谱味”相关性探究川芎辛味物质基础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基于电子舌表征和化学成分的“谱味”相关性探究川芎辛味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电子舌技术表征不同科辛味中药,并根据物质组群可拆分原理表征川芎挥发油、碱性部位与酸性部位,结果作主成分分析。对不同产地川芎挥发油电子舌响应值与气相色谱同步测定的川芎挥发油中6种成分(α⁃蒎烯、4⁃松油醇、阿魏酸、丁烯苯酞、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含量进行双变量“谱味”相关性分析并验证。结果在电子舌主成分分析图中,同科辛味中药距离相近;川芎挥发油与川芎原药材距离相近,挥发油是川芎主要辛味部位;川芎挥发油中丁烯苯酞含量与电极ZZ、JE、BB、GA响应呈极显著正相关,与DA、JB响应呈显著正相关,藁本内酯含量与电极CA响应呈显著正相关,洋川芎内酯A含量与电极DA响应呈显著负相关,而α⁃蒎烯、4⁃松油醇与阿魏酸含量与电子舌响应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与丁烯苯酞3种苯酞类成分是川芎挥发油辛味的物质基础,而另外3种其他类成分非川芎挥发油的辛味物质基础。
杨露萍倪妮洪燕龙吴飞沈岚
关键词:辛味川芎电子舌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