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铁柱

作品数:15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缺血
  • 6篇脑缺血
  • 5篇再灌注
  • 5篇灌注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梗死
  • 3篇动脉
  • 3篇营养因子
  • 3篇再灌注损伤
  • 3篇灶性
  • 3篇神经营养
  • 3篇神经营养因子
  • 3篇缺血再灌注
  • 3篇细胞
  • 3篇脑缺血再灌注
  • 3篇脑缺血再灌注...
  • 3篇急性
  • 3篇急性脑梗死
  • 2篇蛋白

机构

  • 11篇中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辽宁大学
  • 1篇沈阳医学院奉...

作者

  • 15篇周铁柱
  • 4篇车玉琴
  • 3篇胡晓颖
  • 3篇陈雪
  • 2篇付霞
  • 2篇康志伟
  • 2篇张晓光
  • 2篇田沈
  • 1篇王君
  • 1篇崔龙
  • 1篇高连波
  • 1篇李润辉
  • 1篇周环
  • 1篇杨玉鸿
  • 1篇徐传丽
  • 1篇王薇
  • 1篇侯率
  • 1篇林巧
  • 1篇王薇

传媒

  • 5篇中国老年学杂...
  • 4篇中国血液流变...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年份

  • 3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WI检查结合脑TCD、颈动脉超声在判定急性脑梗死诊断分型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MR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结合脑TCD(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TCD)、颈动脉超声(Carotid Artery Ultrasonography, CAU)推断动脉病变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比较,以明确其在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a Ischemic Stroke Subtype,CISS)分型中的价值.方法 对183例疑诊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在发病后1h~3d内行颅脑CT、常规MRI和DWI进行影像学分析,DWI上显示高信号后,采用脑TCD检查颅内脑动脉血流速度、频谱分析,颈动脉超声检查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无狭窄或闭塞;最终经DSA明确颅内外动脉狭窄、侧枝循环评价;将DWI与脑TCD、CAU联合检查(DWI+TCD+CAU)与DSA检查结果比较,分析 DWI+TCD+CAU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 DWI+脑TCD+颈动脉超声与DSA对比,诊断敏感性90.7%,特异性90.9 %.结论 DWI结合脑TCD、颈动脉超声,在急性脑梗死CISS分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周铁柱车玉琴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经颅彩色多普勒
脑梗死出血转化病例分析
2011年
以往关于出血性脑梗死病因分析多局限于脑栓塞后大面积脑梗死,最近国外文献报导脑梗死后脑微出血应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就2例脑梗死出血转化病例进行分析、探讨。
周铁柱
关键词:出血性脑梗死脑出血预后
丁苯酞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发病24h内急性进展性腔隙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 观察丁苯酞联合羟乙基淀粉、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进展性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对92例确诊为发病24h内急性进展性腔隙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丁苯酞联合羟乙基淀粉+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治疗组)32例及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对照组)30例、单用拜阿司匹林组(单药组)30例.经治疗7d后分别进行治疗前后三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认知功能和预后情况比较.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认知功能较对照组和单药组减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单药组减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两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组治疗发病24h内急性进展性腔隙性脑梗死能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
周铁柱
关键词:丁苯酞羟乙基淀粉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疗效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溶栓治疗在时间窗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7例应用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对选择恰当的病人可能是有效的。结论正确地评估溶栓风险,对时问窗内急性脑梗死进行溶栓治疗可能是可行的。
周铁柱
关键词:动脉溶栓静脉溶栓脑梗死尿激酶RT-PA
脑出血继续出血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继续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方法对116例脑出血病例分为继续出血组和非继续出血组,并且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继续出血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非继续出血组,两组差异显著(P<0.01,P<0.05).继续出血组发生丘脑出血及破入脑室的比例明显高于非再出血组(P<0.05);脑出血继续出血组的血肿体积明显大于非继续出血组(P<0.01);继续出血组早期使用甘露醇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继续出血组(P<0.01)。结论血压升高是脑出血继续出血的危险因素之一,丘脑出血的患者容易发生继续出血,脑出血破入脑室容易继续出血,脑出血量大的患者容易发生继续出血,发病早期使用甘露醇的患者易发生继续出血。
王薇周铁柱
关键词:脑出血继续出血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机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IGF-2)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取55只SD大鼠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n=5)、脑缺血再灌注组(n=25)、IGF-2治疗组(n=25),按再灌注时间分为5个亚组,每个亚组5只(6h组、12h组、1d组、3d组、7d组);脑缺血1h后开始再灌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缺血不同时间大脑皮层S100B蛋白,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层缺血中心和周围区神经细胞凋亡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IGF-2治疗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IGF-2治疗组S100B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IGF-2治疗组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5)。结论IGF-2可促进bcl-2蛋白的表达增多,S100B蛋白表达减少,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可能是IGF-2产生脑保护机制的原因之一。
周铁柱康志伟张晓光车玉琴陈雪胡晓颖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S100BBCL-2蛋白大脑皮层
发病24h内症状性颅内外大动脉狭窄或闭塞急诊支架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有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抗血小板药物、扩容等,但是国内对于症状性脑动脉狭窄行支架治疗研究甚少,本文就2例发病24 h内从中获益的患者进行分析。
周铁柱
关键词:症状性脑动脉狭窄
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认知损伤表现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认知损伤表现。方法连续选择近期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51例,入选对象病情平稳后接受了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估,并按有无合并MS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151例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MS患者74例(49.01%,合并MS组),另有77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未合并MS(对照组)。合并MS组的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回忆、语言等因子分和MMSE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MS患者认知功能损伤表现较重。
崔龙杨玉鸿王君林巧周铁柱田沈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代谢综合征
联合应用骨髓基质细胞(BMSCs)与Bcl-2基因治疗大鼠脑缺血后GDNF表达的研究
最新研究表明,骨髓基质细胞(BMSCs)是骨髓内除造血干细胞之外的非造血干细胞,可诱导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因此许多动物实验利用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而发现促进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Bcl-2基因具有抗凋亡作用...
周铁柱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基因治疗
文献传递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区环氧酶2表达的影响
2009年
目的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PI)大鼠海马环氧酶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立体定位下侧脑室注射GDNF,观察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组、GDNF组大鼠海马COX-2表达。结果GDNF组海马COX-2表达明显减少,与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GDNF可能通过减少海马COX-2表达,增强对局灶性缺血脑组织的保护能力,加速中枢神经损伤的修复。
周铁柱付霞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环氧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