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骨折
  • 8篇胫骨
  • 6篇固定术
  • 5篇胫骨平台
  • 5篇微创
  • 5篇内固定
  • 5篇骨折固定
  • 5篇骨折固定术
  • 3篇胫骨近端
  • 3篇近端
  • 3篇钢板
  • 2篇折手
  • 2篇折手术治疗
  • 2篇生物力学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平台骨折
  • 2篇胫骨内侧
  • 2篇胫骨内侧平台
  • 2篇胫骨平台骨折

机构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罗从风
  • 10篇姜锐
  • 10篇曾炳芳
  • 6篇胡承方
  • 2篇仲飙
  • 1篇程方庆
  • 1篇陆男吉
  • 1篇皇甫小桥

传媒

  • 5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第二届华东地...

年份

  • 4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生物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07年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仍然是骨科医生极富挑战性的课题,其复杂的病理变化使得治疗方法的选择非常困难。手术治疗虽已成为多数骨折的首选,但是固定方法目前仍有争议。随着治疗理念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新的固定方法及固定器材不断应用于临床,为这类骨折提供了一些新的解决方法。基于生物力学实验基础上的力学性能评价为这些固定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客观依据。该文回顾了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相关的生物力学研究文献,对文献中常用的实验方法、评价指标及不同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性能比较进行了分析。
姜锐罗从风曾炳芳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骨折内固定生物力学
锁定加压钢板微创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初步报告被引量:62
2006年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经肱骨前侧入路微创穿皮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4年2月-2005年1月间,使用LCP经肱骨前侧入路微创穿皮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18-75岁(平均48岁)。根据AO分型:A型3例,B型10例,C型4例。结果经14-25个月(平均19.1个月)随访,17例患者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9-14周(平均11.3周)。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前屈135°-180°(平均174°),后伸20°-40°(平均38°),外展70°-90°(平均87°);肘关节前屈115°-135°(平均133°),后伸-10°-0°(平均-1°);手臂肩残疾问卷表(DASH)评分6-44分(平均11分)。术后3例出现并发症:1例GustiloⅢB型开放性骨折发生浅表感染,经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桡神经麻痹,3个月后症状完全消退;另有1例出现明显的肩肘关节功能障碍。无继发骨折移位及内固定物失效或断裂。结论LCP经肱骨前侧入路微创穿皮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可以提供稳定的固定,骨折愈合率较高,神经血管结构相对安全;更适合于粉碎性或骨质较差的肱骨干骨折。
罗从风姜锐胡承方陆男吉仲飙曾炳芳
关键词:肱骨干骨折锁定加压钢板
“骨折脱位型”胫骨内侧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评估"骨折脱位型"胫骨内侧平台骨折三种内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性能,以指导临床应用。 [方法]21具 Synbone 人工骨制备"骨折脱位型"胫骨内侧平台骨折模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以内侧单钢板+ 拉力螺钉(MSP)...
姜锐罗从风曾炳芳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骨折脱位生物力学
文献传递
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劈裂骨折被引量:109
2007年
目的 探讨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劈裂骨折的手术方法、骨折类型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7月~2005年7月,采用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11例胫骨平台后侧劈裂骨折患者,男8例,女3例;年龄29~48岁,平均37.6岁.其中后内侧劈裂骨折3例,后外侧劈裂骨折4例,后内、后外侧同时累及4例.结果 11例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7.4个月)随访,骨折均获愈合.X线愈合时间平均为14.1周(11~16 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16.2周(13~24 周).术后即刻Rasmussen评分平均为16.8分,术后12个月膝关节HSS评分平均为85.4分(68~95 分),优良率为90.9%.术后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平均为1.8°~122.3°.所有患者术后即刻及术后12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内、外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例患者出现切口裂开,1例患者发生切口皮缘部分坏死,均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患者术后出现小腿内下方感觉麻木.无螺钉松动、断裂及内固定失败等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劈裂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但要熟悉腘窝区解剖结构、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
罗从风姜锐仲飙胡承方曾炳芳
关键词:胫骨平台后侧入路劈裂骨折钢板
胫骨内侧平台骨折手术治疗失败的原因分析被引量:44
2006年
目的分析胫骨内侧平台骨折手术治疗失败的原因,并为内侧平台骨折提出具体分型,以指导治疗,减少并发症。方法对1998年6月~2004年9月间手术治疗失败的17例胫骨内侧平台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骨折类型、固定方法、骨折复位质量及术后康复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分析造成手术失败的可能原因;同时根据内侧平台骨折的影像学资料及临床特点进行具体分型。结果17例失败患者伴有严重的膝关节功能障碍,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41分(24~54分)。手术治疗失败原因:手术方法不当4例,固定方法选择不当11例,术后康复治疗错误2例。结论骨折复位不良、固定方法选择不当、对软组织情况及肢体力线缺乏足够的认识与重视及术后错误的康复治疗均是胫骨内侧平台骨折手术失败的原因,根据具体的骨折类型及软组织条件制订适当的治疗计划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罗从风姜锐周曼瑜胡承方程方庆曾炳芳
关键词:胫骨内侧平台骨折固定术并发症
胫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被引量:10
2006年
胫骨近端骨折对膝关节结构和功能影响很大,其预后与病人生存质量密切相关。手术治疗现在已成为多数胫骨近端骨折的首选,但由于胫骨近端特殊的解剖形态及损伤的多元性,其并发症发生率仍然较高。随着治疗理念及内固定器材的发展,手术方法也不断得到改进。该文回顾总结了胫骨近端骨折的各种手术治疗方法,并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姜锐罗从风曾炳芳
关键词:胫骨骨折内固定微创
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胫骨近端骨折被引量:45
2005年
目的总结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经验,讨论应用指征及手术技巧。方法分析2003年11月~2004年6月间应用LISS治疗的22例高能量胫骨近端骨折,其中男16例,女6例,平均年龄41.8岁(22~69岁)。按AO分型:41-A型7例,41-C型15例。其中9例合并其它骨折,5例为开放性骨折(GustiloⅢA3例,ⅢB2例)。结果平均随访15个月(12~17个月)。22例完全愈合;2例发生浅表感染,经保守治疗痊愈;患者完全负重时间15.2周(12~18周);X线愈合时间14.5周11~17周)。1例术后6个月随访出现关节面复位丢失,无固定失效及力线不正;关节活动度平(均为2°(0°~15°~98.6°(60°~120°;按照Johner-Wruhs胫骨骨折临床疗效评价法,术后6个月功能优))13例,良7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为90.9%。结论LISS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特别是干骺端粉碎的骨折具有较好的力学稳定性,骨折愈合率高,软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作为新型的固定系统其有特殊的手术技巧及指征,临床应用时应充分理解。
罗从风姜锐曾炳芳
关键词:胫骨近端骨折内固定
微创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被引量:48
2006年
目的应用微创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ing system,LISS)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探讨其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2003年12月至2004年6月应用LISS技术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41例,男29例,女12例;年龄24 ̄67岁,平均40.6岁。胫骨近端骨折28例,股骨远端骨折13例。多发伤22例(53.7%),陈旧性骨折6例(14.6%),翻修手术1例。新鲜骨折均采用关节面切开复位、干骺端闭合复位及经皮钢板固定技术;陈旧性骨折及翻修手术采用有限切开及经皮钢板固定技术。结果单侧LISS手术时间平均87.2min。全部病例随访13~21个月,平均16个月。3例股骨远端骨缺损患者平均于术后21.3周(19~24周)行植骨术,植骨术后22.3周(18~24周)骨折愈合。其余患者愈合时间平均15.1周(11~23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16.8周(12~25周)。术中发生螺钉脱落1例,提拉复位装置断裂1例,工具断裂1例,螺钉未能按计划置入2例。术后发生关节面复位丢失1例,无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及失败病例。按照Rasmussen骨折复位评分标准,优31例、良10例。术后1年关节活动范围2.4°~95.6°。术后1年HSS评分平均88.4分(58~98分),其中优27例、良10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90.2%。结论LISS为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常规方法难以处理的骨折。但其手术理念及手术技术与传统手术不同,还需要一定病例与随访的积累才能确定其疗效。
罗从风姜锐胡承方皇甫小桥曾炳芳
关键词:膝关节骨折
改良双钢板法与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3
2006年
目的比较改良双钢板法与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1月~2004年11月间应用改良双钢板法(48例)及LISS(36例)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4例(SehatzkerⅤ型24例,SehatzkerⅥ型60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关节功能、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及后倾角(PA)变化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获得平均16.2个月(12~23个月)随访。改良双钢板组平均手术时间143min,术中失血量320mL,9例发生并发症,X线愈合时间平均为15.1周(11~23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16.8周(12~25周),术后1年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63~98分,平均87.4分。LISS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127min,术中失血量290mL,6例发生并发症,X线愈合时间平均为13.8周(9~17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14.1周(11~18周)。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65~97分,平均89.6分。两组间上述内容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3个月及1年的TPA和PA度数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大部分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单侧LISS固定可以起到与改良双钢板相似的治疗效果,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仍需要加用内侧辅助钢板固定。
姜锐罗从风胡承方曾炳芳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微创内固定系统力线
内侧双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近端骨折脱位
<正>目的前瞻性研究内侧双钢板技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5月到2005年11月间,采用内侧双钢板技术治疗42例胫骨近端骨折脱位患者, 男25例,女17例;年龄24~70岁,平均47岁。采用膝关节...
罗从风姜锐胡承方曾炳芳
关键词:骨折脱位膝关节钢板固定术胫骨平台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