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肾病
  • 4篇肾炎
  • 4篇肾脏
  • 3篇肾病综合征
  • 3篇卧床
  • 3篇腹膜
  • 3篇腹膜透析
  • 3篇腹膜炎
  • 2篇蛋白
  • 2篇预后
  • 2篇致病
  • 2篇致病菌
  • 2篇肾活检
  • 2篇肾囊
  • 2篇肾炎患者
  • 2篇综合征
  • 2篇细胞
  • 2篇疗法
  • 2篇疗效
  • 2篇疗效比较

机构

  • 21篇新乡医学院第...
  • 2篇新乡市中心医...
  • 1篇辉县市人民医...

作者

  • 21篇张燕
  • 9篇张连云
  • 8篇郭明好
  • 7篇刘云
  • 7篇刘向东
  • 6篇杨军
  • 3篇许清玉
  • 2篇和青松
  • 2篇马海军
  • 2篇张玲玲
  • 1篇贺德栋
  • 1篇郭小刚
  • 1篇任继鹏
  • 1篇张少利
  • 1篇田瑞卿

传媒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外医疗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医学信息(内...
  • 1篇中华脑科疾病...

年份

  • 3篇2014
  • 9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69例
2010年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的肾囊肿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B超引导下穿刺注入无水乙醇治疗肾囊肿69例。结果59例肾囊肿均获得穿刺成功,术后随访1个月~2年,有效率100%,治愈率92%。结论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入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肾囊肿,方法简便易行、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可作为肾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张连云刘云张燕郭明好
关键词:肾囊肿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疗法
羟苯磺酸钙联合奥美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伴蛋白尿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联合奥美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DN )的蛋白尿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就诊于本院的DN伴蛋白尿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沙坦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羟苯磺酸钙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患者的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尿α1-微球蛋白(α1-MG)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24hUAER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奥美沙坦治疗DN的蛋白尿有良好疗效,安全性好。
刘向东艾子敏张燕马海军张连云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蛋白尿药物疗法羟苯磺酸钙
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高危因素的特发性膜性肾病46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比较激素联合不同免疫抑制剂治疗高危因素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疗效,以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随机将2001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确诊的46例高危因素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分为3组,分别给予甲基泼尼松龙与环磷酰胺、环孢素A或霉酚酸酯中的一种联合使用,总疗程12个月,比较各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前3组患者血压、血肌酐和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无显著性(P>0.05)。(2)甲基泼尼松龙+环磷酰胺、甲基泼尼松龙+环孢素A和甲基泼尼松龙+霉酚酸酯总缓解率分别为53.3%、80.0%和43.8%,甲基泼尼松龙+环孢素A与其余两组比较总缓解率较高,且有显著性(P<0.05);甲基泼尼松龙+环磷酰胺和甲基泼尼松龙+霉酚酸酯两组之间总缓解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高危因素的特发性膜性肾病,可明显地提高患者的蛋白尿缓解率,其中甲基泼尼松龙+环孢素A总缓解率较高,且优于其他免疫抑制剂,但其复发率较高,肾脏药物不良反应大,临床选用时需谨慎。
杨军刘云张燕郭明好张玲玲
关键词:膜性肾病免疫抑制剂高危因素
肾小管间质损害在IgA肾病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分析肾小管间质损害在IgA肾病(IgAN)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评分结果将500例IgAN患者分为4组:无病变组,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统计分析4组患者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结果肾小管间质损害在IgAN患者中极为常见,达85.40%。轻度损伤者占47.00%,中度损伤者占21.80%,重度损伤者占16.60%,无病变者仅占14.60%。肾间质损害与肾活检前检测指标关系:随着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加重,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呈上升趋势,血肌酐水平及24 h尿蛋白均呈上升趋势,而肌酐清除率及血清白蛋白呈下降趋势(均P<0.01)。肾小管间质损害与病理参数:随着组织学级别上升,肾小管间质损害呈加重趋势;随着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加重,系膜增殖程度、球性硬化、节段损害、血管壁增厚程度及玻璃样变性程度均呈加重趋势;肾小管间质损害呈加重趋势。血管无病变患者中以肾小管间质损害为主,而血管病变患者中则以肾小管间质中度及重度损害较为多见。结论肾小管间质损害是IgAN中极为常见病理改变,且其损害程度可能直接影响IgAN患者病情、肾功能及预后。肾小管间质损害与肾小球及血管病变3个因素相互影响促进,共同促进IgAN进展,决定预后。
杨军刘云郭明好张燕
关键词:IGA肾病肾小管间质损害终末期肾衰竭病理预后
甲泼尼龙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百草枯模型组、甲泼尼龙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分别在第1、3、7天取各组大鼠舌下静脉血,检测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Cr)水平,在第7天分离各组大鼠肾组织观察病理结果变化,免疫组化SABC法染色,观察肾脏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表达情况。结果血BUN和血清C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百草枯模型组第3、7天水平升高(P<0.05),与百草枯模型组比较,甲泼尼龙治疗组第3、7天水平降低(P<0.05)。大鼠肾脏病理改变:与对照组比较,百草枯模型组改变有结构紊乱、变性坏死、炎症细胞浸润、充血水肿等;与百草枯模型组比较,甲泼尼龙治疗组改变显著减轻。肾小管细胞MIF表达:与对照组相比,百草枯模型组MIF表达增多(P<0.05);与百草枯模型组相比,甲泼尼龙治疗组MIF表达减少(P<0.05)。结论甲泼尼龙可能是通过减少MIF表达,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百草枯对大鼠肾脏的损伤。
张燕许清玉刘向东张连云
关键词:甲泼尼龙百草枯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霉酚酸酯和环磷酰胺治疗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和环磷酰胺治疗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2001年6月至2011年6月的42例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并确诊为紫癜性肾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激素联合霉酚酸酯,另一组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3、6、9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血浆白蛋白变化。结果:治疗3、6、9个月临床完全缓解率霉酚酸酯组与环磷酰胺组分别为38.1%和33.3%、61.9%和47.6%、80.9%和66.7%(P>0.05);临床部分缓解率霉酚酸酯组与环磷酰胺组分别为42.8%和38.1%、28.6%和33.3%、14.3%和23.8%(P>0.05);总缓解率(完全+部分缓解)霉酚酸酯组与环磷酰胺组分别为80.9%和71.4%、90.5%和80.9%、95.2%和90.5%(P>0.05)。治疗6、9个月时尿蛋白缓解率霉酚酸酯组高于环磷酰胺组,分别为80.6%与53.8%(P<0.05)、和91.2%与66.4%(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肉眼血尿均消失,治疗6个月时血尿缓解率霉酚酸酯组高于环磷酰胺组(67.9%与38.7%,P<0.05);9个月时两组血尿缓解率相近(93.5%与90.8%,P>0.05)。霉酚酸酯组8例出现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上呼吸道感染和轻度肝损害。环磷酰胺组12例出现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白细胞下降、轻度肝损害、上呼吸道感染和脱发。结论:霉酚酸酯和环磷酰胺联合中等量激素治疗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紫癜性肾炎临床完全缓解率均较高,但前者在缓解蛋白尿和血尿方面更有优势,且不良反应较少。紫癜性肾炎对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敏感,预后良好。
杨军刘云张燕张玲玲
关键词:霉酚酸酯紫癜性肾炎泼尼松
狼疮性肾炎130例临床和病理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狼疮性肾炎患者128例病例资料,在B超下行肾活检,进行病理分型。标本分别做直接免疫荧光、光镜和电镜检查,并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128例患者中,以Ⅳ型最多62例占48.44%;其次是V型和II型,分别为21例、12例,占16.41%和9.38%,III型、III+V型和Ⅳ+V型相对少见,分别为13例、8例、7例,占10.16%、6.25%和5.47%。Ⅱ型多表现为隐匿性肾炎;Ⅲ型多表现为肾炎综合征;IV型和V型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Ⅱ型荧光沉积部位以系膜区(Ms)为主,V型和Ⅳ+V型荧光沉积部位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壁(GCW)为主,Ⅲ型和Ⅳ型荧光沉积部位以(GCW+MS)为主。Ⅳ型和Ⅳ型的AI和CI评分要高于其他类型。结论不同类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均有一定的特点,这对于狼疮性肾炎的分型诊断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张连云郭明好刘云张燕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肾活检
非典型脑膜瘤患者MRI表现
2012年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肿瘤,约占颅内肿瘤15% ~20%[1] .非典型脑膜瘤(atypical meningioma,AM)是介于良性脑膜瘤(benign meninginoma,BM)和恶性脑膜瘤(malignant meniginoma,MM)之间的间变性肿瘤,其病理学及组织学特征亦介于BM 以及MM 之间.AM 影像学特征表现多种多样,WHO 分类将其分为Ⅱ级[2] .本文回顾性分析手术后病理证实的非典型脑膜瘤患者MRI 表现,报道如下.
任继鹏张燕
关键词:非典型脑膜瘤AM瘤周水肿MRI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MMP-9和TIMP-1的浓度及意义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观察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o protein-ase-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1)的浓度与肾组织中MMP-9、TIMP-1表达的相关性,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清MMP-9、TIMP-1对肾脏纤维化的判断价值。方法:通过肾组织活检病理检查,将入选慢性肾炎的病例分增生组(A组)15例,纤维化组(B组)15例,另选10例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C组。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A、B两组MMP-9、TIMP-1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且进行半定量分析,比较它们之间有无差别。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A、B、C三组MMP-9、TIMP-1在血清中的浓度,比较它们之间有无差别。观察A、B两组MMP-9、TIMP-1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在血清的浓度有无相关性。结果:A、B两组MMP-9在肾小球和肾间质少见表达,主要在肾小管上皮细胞浆中表达增高,两组之间表达的强度有显著差异性;A组TIMP-1在肾小球中少见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增强。B组TIMP-1在肾小球中有少量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较A组进一步增强,两组之间表达的强度有显著差异性(P<0.05)。血清中MMP-9、TIMP-1浓度在A、B组显著高于C组,血清中MMP-9在A、B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性,血清中TIMP-1在A、B、C三组间两两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慢性肾炎患者血清中MMP-9、TIMP-1浓度与肾脏组织中MMP-9、TIMP-1的表达呈正相关。MMP-9、TIMP-1的相关性分析P值小于0.01。血清MMP-9、TIMP-1参与了肾脏纤维化的进展,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清中MMP-9、TIMP-1的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脏纤维化程度。
刘向东艾子敏张燕马海军张连云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68例次持续性非卧床腹透腹膜炎临床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透(CAPD)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性,为其防治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次CAPD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致病菌及其耐药性。结果培养阳性51例次,阳性率达750%。致病菌中G+菌占28例次,G-菌16例次,真菌7例次,G+阳性率最高的为表皮葡萄球菌,G-菌中阳性率最高的为大肠杆菌。从耐药性看,对于G+菌万古霉素均敏感,头孢唑啉耐药达21.7%,丁胺卡那21.4%,头孢他啶33.3%,头孢哌酮/舒巴坦26.6%,亚胺培南/西司他丁0,头孢唑啉、丁胺卡那、头孢哌酮/舒巴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治疗上应当结合临床和药敏,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头孢唑啉和头孢哌酮/舒巴坦、丁胺卡那可考虑作为经验治疗用药。同时应进一步提高透出液培养阳性率,以指导治疗,离心法值得推荐。对于霉菌性腹膜炎或难治性腹膜炎,即适当的抗生素应用大于5天,而腹膜炎临床病情仍不能控制者需及时拔管治疗。这样可防腹膜衰竭,待腹膜感染控制可再次置管,以免减少腹膜透析退出率。
张连云和青松刘向东张燕郭明好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炎致病菌耐药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