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志鹍

作品数:6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日变
  • 2篇日变化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下垫面
  • 2篇高寒草甸
  • 2篇CO2通量
  • 2篇草甸
  • 1篇东南
  • 1篇月变化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生长
  • 1篇数据质量控制
  • 1篇水汽
  • 1篇水汽通道
  • 1篇太阳辐射
  • 1篇碳排放
  • 1篇通量
  • 1篇湍流
  • 1篇湍流通量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气象局成...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6篇朱志鹍
  • 5篇马耀明
  • 4篇李茂善
  • 2篇孙方林
  • 1篇王永杰
  • 1篇杨耀先
  • 1篇胡泽勇
  • 1篇陈学龙
  • 1篇仲雷
  • 1篇王宾宾

传媒

  • 4篇高原气象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纳木错(湖)地区湍流数据质量控制和湍流通量变化特征被引量:21
2012年
利用中国科学院纳木错多圈层综合观测研究站2009年全年的大气湍流观测资料,应用Foot-print模型分析了青藏高原非均匀下垫面湍流观测数据的数据质量、质量评价及不同下垫面对湍流通量的贡献。结果表明:纳木错(湖)地区因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差别,导致地表通量分布不均匀,草地对地表通量的贡献最大;对不同大气层结状态,观测站周围200m范围内的地表通量贡献各不相同,上风向通量贡献源区较大,湍流发展较充分。在不稳定状态和中性状态下,纳木错地区地表通量数据质量较高,即白天观测的通量数据质量较高;在稳定状态下数据质量较低,即夜间的通量数据质量较差;纳木错地区的湍流通量受湖陆风和大气稳定性影响较大。
李茂善杨耀先马耀明孙方林陈学龙王宾宾朱志鹍
关键词:湍流通量非均匀下垫面
青藏高原那曲高寒草甸生态系统CO_2净交换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16
2015年
利用2008年中国科学院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下称那曲站)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腹地的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通量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那曲站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90%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在生长季,生态系统白天碳吸收和夜间碳排放速率均达到最强,最大吸收速率和最大排放速率分别为5.3和1.7μmolCO_2·m^(-2)·s^(-1),与低海拔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相比要偏小;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汇作用较为明显,年吸收量为151.5 gCO_2·m^(-2)(即41.3gC·m^(-2));5-9月生态系统呼吸占总初级生产力的比重约为76%,这表明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碳,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消耗;在高寒草甸植物生长旺盛的月份,白天生态系统与大气间CO_2净交换(NEE)受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影响,表观光量子产率α为-0.0255±0.0105μmol CO_2·mol^(-1)photons。在生长季,尽管在昼夜温差相近时,NEE变化较大,但是随着昼夜温差的增大,NEE绝对值趋向增大,即昼夜温差越大越有利于生态系统吸收CO_2。生长季末期的降水事件促进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碳排放,对生态系统的碳平衡有重要的影响。
朱志鹍马耀明胡泽勇李茂善孙方林
关键词:高寒草甸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不同下垫面CO<,2>通量的变化特征分析
本论文利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纳木错圈层相互作用综合观测研究站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的涡度相关观测资料,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峰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的移动观测点-曲宗站2005年5月至2006年3月的涡度相关...
朱志鹍
关键词:青藏高原草地生态植物生长太阳辐射
青藏高原纳木错地区CO2通量的日变化及季节变化分析
本文利用涡度相关观测系统2005年9月12日至2006年9月11日在西藏当雄县纳木错东南岸的商寒草原CO2通量进行连续的观测的资料,分析青藏高原纳木错地区的CO2通量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纳木错地区的紫花针茅...
朱志鹍马耀明李茂善仲雷王永杰吕雅琼
关键词:高寒草原CO2通量日变化涡度相关法碳排放
藏东南地区鲁朗河谷近地层气象要素变化特征被引量:15
2010年
依据位于藏东南雅鲁藏布大峡谷分支—鲁朗河谷的中国科学院藏东南高山环境综合观测站(29°45′N,94°44′E,海拔3326m)架设的边界层气象塔2007年一整年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初步分析了该地区的气候特征,并与珠穆朗玛峰北坡河谷的气象数据作了简单比较。结果表明:鲁朗河谷年平均地面气温为5.55℃,1月平均地面气温最低,8月平均温度最高。由于观测站处于高山峡谷之中,年平均风速只有1.70m.s-1,风速、风向主要受周围地形影响,山谷风显著。地面气压年变化呈双峰型,归属于低地到高山的过渡型。近地表大气的年平均相对湿度是73.53%。
王永杰马耀明朱志鹍李茂善
关键词:藏东南气象要素近地层水汽通道
珠穆朗玛峰北坡高寒草甸生态系统CO_2通量日变化与月变化特征被引量:8
2007年
采用涡度相关法,对珠穆朗玛峰北坡高寒草甸生长季与非生长季(2005年5~7月、10月、n月及2006年2月、3月)的CO2通量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在生长季,CO2通量存在明显的日变化,08:00~19:00(北京时,下同)为CO2净吸收,20:00-09:00为CO2净排放。6月,CO2通量峰值出现在11:00左右为一0.61g·m^-2·h^-1;而7月,C02通量峰值出现在14:00,达到-0.86g·m^-2·h^-1。从月变化来看,5月为CO2净排放,月总量为89g·CO2·m^2,6月和7月均为CO2净吸收阶段,月吸收总量分别为70g·CO2·m^-2和104g·CO2·m^2;而1O月,植物枯黄,生态系统转为碳排放,月排放量约为50g·CO2·m^-2,与次年3月份月总量(52g·CO2·m^-2)接近,而11月份与次年2月份的月排放量接近(分别是23g·CO2·m^-2,25g·CO2·m^-2)。非生长季(2月)CO2通量日变化振幅很小,除14:00-19:00少量的CO2净排放外(0.14g·m^-2·h^-1左右),其余时间CO2接近零。
朱志鹍马耀明李茂善仲雷
关键词:高寒草甸CO2通量日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