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柴学

作品数:58 被引量:282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成像
  • 14篇磁共振
  • 13篇双能量
  • 12篇血管
  • 9篇磁共振成像
  • 8篇颅内
  • 8篇病理
  • 7篇双源CT双能...
  • 7篇肺灌注
  • 7篇肺栓塞
  • 6篇影像
  • 6篇造影
  • 6篇灌注成像
  • 6篇肺灌注成像
  • 6篇X线
  • 5篇血管造影
  • 5篇血管造影术
  • 5篇造影术
  • 5篇文献复习
  • 5篇细胞

机构

  • 36篇南京医科大学...
  • 23篇南京军区南京...
  • 3篇东南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南京江北人民...

作者

  • 56篇柴学
  • 23篇肖朝勇
  • 22篇卢光明
  • 20篇张龙江
  • 18篇黄清玲
  • 16篇刘文
  • 15篇周长圣
  • 14篇赵艳娥
  • 7篇宋坤
  • 6篇王娟
  • 6篇王晓
  • 5篇朱海青
  • 5篇郑玲
  • 5篇胡君
  • 4篇李宗鸿
  • 4篇张帆
  • 4篇胡小波
  • 4篇黄伟
  • 3篇肖舟
  • 3篇邱婷

传媒

  • 7篇临床放射学杂...
  • 5篇中国医学影像...
  • 5篇中国临床医学...
  • 5篇临床神经外科...
  • 4篇临床神经病学...
  • 3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中华精神科杂...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国际医学放射...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7篇2009
  • 1篇2008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D-TOF-MRA最大密度投影法与多平面重建法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3D-TOF-MRA的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及多平面重建法(MPR)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0例临床怀疑脑动脉瘤的病例行3D-TOF-MRA检查,并分别用MIP及MPR法诊断,以3D-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D-DSA共检出86个动脉瘤。MIP诊断出动脉瘤72个,MIP诊断脑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分别为83.7%、98.9%、98.6%、86.5%;MPR诊断出动脉瘤73个,MPR诊断脑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分别为84.9%、98.9%、98.6%、87.4%;MIP+MPR诊断出动脉瘤80个,MIP+MPR诊断脑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分别为93.0%、98.9%、98.8%、93.8%。结论:3D-TOF-MRA的MIP与MPR两种后处理方法有很强的互补性,联合应用能提高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
刘献伟杨小庆刘文肖朝勇柴学马清曹季祥曹平许云黄清玲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成像数字血管减影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
CTA、MRA与DSA在颅内动脉瘤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MR血管成像(MRA)与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在颅内动脉瘤检查中的应用及其互补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经DSA证实,并同时经过CTA、MRA检查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影像资料。结果:44例患者中,CTA检查阴性为4例,而MRA则为6例,分别漏诊了4例和6例动脉瘤患者,CTA、MRA检查的敏感性分别为90.9%、85.7%。结论:CTA及MRA的安全性、方便性较DSA高,同时对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及特异性较高,二者可作为DSA的辅助检查手段。
桑雁童峥嵘柴学肖朝勇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CTAMRADSA
输血传播病毒感染致脑内多发肉芽肿性炎1例
2023年
患者男,56岁,头晕3个月,外院发现颅内占位;2年前因头顶皮肤外伤接受清创缝合术,1年前该处局部出现结节样增生伴破溃不愈。查体:头顶部6.8cm×5.7cm范围内皮肤色红,粗糙,无触痛,皮温正常。常规8种传染病组合实验室检查均为阴性。颅脑CT:双侧额叶和右顶叶见多发稍低密度影,周围见明显水肿及占位效应(图1A)。
郑大锐张旭莲薛晨戚文章宋坤柴学黄清玲
关键词:输血传播病毒诊断显像肉芽肿性炎
单次对比增强双源双能量CT血管成像评估颅内出血及其原因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随着双源CT在临床的推广应用,双源CT双能量成像已成为研究热点。文中探讨单次对比增强的双源双能量CT血管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对评估颅内出血及其原因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双源CT头颅常规平扫(conventional nonenhanced CT,CNCT)及对比增强双能量CT扫描(80 kV/400 mA和140 kV/95mA)。利用Liver VNC软件进行对比增强双能量CT数据处理得到虚拟平扫(virtual nonenhanced CT,VNCT)数据,与CNCT检出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比较,分析CNCT和VNCT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平均CT值、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及病灶检出率的差异。利用双能量CTA判断颅内血管异常,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所检出的病变比较诊断符合率。结果双能量VNCT的图像质量低于常规平扫(Z值=-6.576,P<0.01),但可满足临床诊断要求。VNCT的正常脑组织及出血区CT值、信号噪声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及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低于CNCT(P<0.01)。VNCT和CNCT对病灶的检出结果相似。在43例临床疑有脑血管病变的患者中,双能量CTA检出25例患者为动脉瘤,4例为动静脉畸形,3例为烟雾病,11例为阴性,与DSA或手术证实结果完全一致。双能量CTA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常规DSA(P<0.01)。结论从双源双能量CT中获得VNCT平扫图像可用于诊断颅内出血,图像质量可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双能量CTA与DSA的诊断符合率很高。应用该技术可减少每次平扫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柴学张龙江盛会雪金征宇张兆琪卢光明
关键词:双能量虚拟平扫颅内出血信号噪声比
小骨窗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分析及DTI技术应用初探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小骨窗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与内科保守治疗相比,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方面的优势;并初步探讨DTI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观察组)入院后6 h内行小骨窗微创治疗,与同时期行内科保守治疗的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比较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微创治疗组患者于术后第1 d、第7 d复查头颅CT了解血肿清除情况。术后1个月行DTI锥体束成像,通过锥体束损伤情况评估患者肢体功能预后。结果观察组35例患者小骨窗微创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后再出血及死亡病例;术后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率在70%以上。术后1个月行DTI锥体束成像显示锥体束均存在不同程度损伤。6例患者以锥体束受压为主,术后肢体功能明显改善;24例患者锥体束受压、破坏同时存在,术后肢体功能有所改善;5例患者以锥体束破坏为主,术后肢体功能无改善。结论小骨窗微创治疗与传统内科保守治疗相比,可以显著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且手术效果满意。DTI技术能够形象直观地显示锥体束损伤情况,对肢体功能预后进行评估。
左常阳张卫金浩柴学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DTI预后
MRI形态学测量对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及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MRI形态学测量对帕金森病(PD)、多系统萎缩(MSA)和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PD及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患者的MRI图像进行形态学测量,并计算桥脑/中脑面积比(P/M)、小脑中脚/小脑上脚宽度比(MCP/SCP)及磁共振帕金森指数(MRPI)。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相关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PD组中脑面积、MCP宽度、SCP宽度均显著高于MSA-P及PSP组,MSA-P组桥脑面积、MCP宽度、P/M、MCP/SCP及MRPI均显著低于其他组别。PSP组P/M、MCP/SCP及MRPI值均显著高于其他组别。MRPI在PSP与非PSP者中完全无重叠。ROC分析显示,当MRPI截断值为4.52时,鉴别PD和MSA-P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8.5%和61.9%。MRPI及P/M值鉴别PSP与非PS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可达100%。结论 MRI形态学测量能为PD、MSA和PSP鉴别诊断提供客观的量化依据。
于静王晓胡君李宗鸿胡晓柴学黄清玲肖朝勇刘卫国
关键词:帕金森病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多系统萎缩MRI
中枢神经系统肠源性囊肿(附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肠源性囊肿(enterogenous cyst,EC)的MRI及病理学特点,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EC患者的资料。结果:3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加增强检查。2例EC位于颈段硬脊膜下脊髓腹侧,1例EC位于左侧脑室三角区。其中2例信号均匀,1例混杂信号影,并有液平面。增强后显示3例病灶均无强化。显微镜下见囊壁由单层或复层柱状上皮细胞构成。结论:中枢神经系统EC有其特征性的MRI表现,MRI检查对其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最终确诊依据病理检查。
柴学王娟陈璐肖朝勇刘文袁哲星
关键词:肠源性囊肿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成像
平均心率、心率变异性和钙化负荷对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准确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对照,评价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准确性以及平均心率、心率变异性和钙化负荷对CTCA诊断准确性的影响。资料与方法2006年12月至2008年9月,113例患者同时进行了CTCA与CAG。以CAG为参照,评价CTCA诊断≥50%和>75%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准确性。按心率、心率变异性和钙化积分将患者分组,评价不同亚组CTCA的诊断准确性,对敏感性和特异性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以患者为分析单位,CTCA诊断≥50%和>75%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93.3%;88.5%、96.2%;以血管为分析单位,CTCA诊断≥50%和>75%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0%、98.0%;84.8%、98.5%;而以节段为分析单位,CTCA诊断≥50%和>75%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9%、99.5%;83.0%、99.7%。平均心率对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无明显影响,而心率变异性和钙化积分对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有影响。结论无论是以患者、血管还是节段为分析单位,CTCA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方面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平均心率对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无明显影响,而心率变异性和钙化积分对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有影响。
张龙江卢光明王璟江时森刘斐柴学周长圣黄伟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血管造影术
室管膜下瘤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室管膜下瘤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特点。方法对9例室管膜下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本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2∶1,平均年龄54岁;术后随访10~109个月,均无转移和复发。MRI检查示,肿瘤位于侧脑室内8例、右颞叶1例,T1WI呈等信号6例、低信号及高信号各1例,T2WI高信号6例、等信号2例;增强扫描轻度增强、无明显强化各4例。病理检查示,瘤组织胶质纤维丰富,瘤细胞成簇状分布其间;除1例右颞叶肿瘤无微囊结构外,其余均有微囊形成。免疫组化检查:瘤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表达,突触素(SYN)、上皮膜抗原(EMA)、神经元特异性核心抗原(Neu-N)为阴性;Ki-67标记指数4%1例,1%~3%8例。结论室管膜下瘤多发于老年男性,进展缓慢,预后较好。其大多发生在侧脑室内,发生在脑实质的少见。认识其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特点有利于诊断及治疗。
宋坤王娟柴学刘文张巧全周金宝张玉梅朱海青
关键词:室管膜下瘤影像学病理
钆增强双能量CT诊断肺栓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评价含钆的MR对比剂进行双源双能量cT肺动脉成像(CTPA)用于诊断肺栓塞的可行性。方法(1)用不同稀释浓度的碘对比剂和钆对比剂进行体外双源双能量CT成像,测量不同管电压条件下各样本的cT值。(2)10只新西兰大白兔以3和5ml/kg分2组注射含钆对比剂进行双能量CT扫描,测量不同管电压下肺动脉的强化值。6只家兔在次日经股静脉注射明胶海绵栓子制作急性肺栓塞模型,2h后行双能量CT扫描。分别于2次扫描前经耳缘静脉或股静脉抽血2~3ml行肾功能检查。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用于分析不同组别肺动脉强化值的差别。结果(1)同含碘对比剂相似,80kV管电压条件下含钆对比剂的CT值高于140kV和平均加权120kV。(2)在管电压分别为140、80、平均加权120kV时,双能量cT定量测量显示5ml/kg组家兔主肺动脉[cT值分别为(463,1±118.0)、(664.2±188.0)、(522.9±137.7)HU]和肺动脉1级分支[CT值分别为(445.1±82.3)、(606.7±207.2)、(493.4±117.3)HU]CT值均高于3ml/kg组[主肺动脉CT值分别为(258.1±55.1)、(384.0±92.3)、(295.4±73.6)HU,肺动脉1级分支CT值分别为(245.0±73.2)、(309.1±94.2)、(263.8±78.5)HU;P值均〈0.05]。80kV图像肺动脉主干和1级分支的CT值明显高于140kV和平均加权120kV(肺动脉主干:F=6.004,P=0.005;1级分支:F=4.374,P=0.018)。6只栓塞组家兔CTPA显示两下肺动脉强化突然截断,对应的钆图显示钆含量降低,表现为蓝色伪彩色,正常非栓塞肺组织表现为红黄色伪彩色。3和5ml/kg组肌酐增加率分别为6.7%和20.6%。结论含钆MR对比剂具有与含碘对比剂相似的X线衰减特征,可用于对比增强的双能量CT肺成像中,同时提取出的CTPA以及显示肺灌注信息的钆图能够用于肺栓塞的诊断。
张龙江路莉周长圣陈波罗松赵艳娥柴学王梅卢光明
关键词:造影剂钆DTPA肺栓塞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