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力

作品数:31 被引量:12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核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会议论文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4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10篇房颤
  • 8篇心房
  • 8篇心房颤动
  • 7篇动脉
  • 7篇主动脉
  • 7篇主动脉夹层
  • 7篇夹层
  • 5篇急性主动脉夹...
  • 4篇企业
  • 4篇住院
  • 4篇住院死亡
  • 3篇信息化
  • 3篇死亡率
  • 3篇企业信息
  • 3篇企业信息化
  • 2篇动脉组织
  • 2篇心房颤动患者
  • 2篇信息化成功
  • 2篇信息化组织
  • 2篇血管

机构

  • 14篇中国医学科学...
  • 8篇清华大学
  • 8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30篇田力
  • 19篇杨艳敏
  • 18篇黄毕
  • 16篇朱俊
  • 11篇王娟
  • 11篇张晗
  • 9篇梁岩
  • 8篇邵兴慧
  • 6篇樊晓寒
  • 3篇冯广迅
  • 2篇张良
  • 2篇张澍
  • 2篇路天怡
  • 2篇谭慧琼
  • 2篇陈强
  • 2篇苏文君
  • 2篇王晓建
  • 2篇刘忠
  • 2篇宋宁
  • 2篇李建东

传媒

  • 5篇中国心脏大会...
  • 4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中国输血杂志
  • 2篇中国分子心脏...
  • 2篇当代电力文化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2006年全...
  • 1篇全国发电信息...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5
  • 9篇2014
  • 9篇2013
  • 1篇2006
  • 3篇2004
  • 1篇1990
  • 1篇1989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急诊心房颤动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我国急诊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1年随访的全因死亡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2008年11月至2011年10月在全国20家医院连续入选任何原因急诊就诊中有房颤诊断的患者。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治疗情况,并进行1年随访,记录全因死亡事件,根据是否生存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房颤患者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人选2016例房颤患者,其中死亡组279例,生存组1737例,1年全因死亡率为13.8%。死亡组年龄显著高于生存组[(76.1±11.6)比(67.2±13.1)岁,P〈0.01],而体质指数显著低于生存组[(23.7±3.6)比(22.3±3.4)kg/m2,P〈0.01];永久性房颤在死亡组所占的比例高(62.1%比44.6%,P〈0.01),房颤血栓危险度(CHADS:)评分2分以上者在死亡组所占比例更高(71.8%比47.5%,P〈0.01);既往心力衰竭病、脑血管意外、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糖尿病、痴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史在死亡组所占比例更高(51.2%比35.1%、26.3%比17.6%、26.7%比17.9%、21.0%比14.6%、6.0%比1.6%、21.4%比10.1%,均P〈0.01)。死亡组患者利尿剂、地高辛、其他抗凝药(肝素等)的应用比例高于生存组(50.9%比42.2%、41.3%比34.7%、10.0%比5.9%,均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随着CHADS:评分的增高,患者死亡率亦随之增高。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HR=1.053,95%CI:1.040~1.066)、永久性房颤(HR=1.374,95%CI:1.003~1.883)、心力衰竭史(HR:1.385,95%CI:1.009—1.901)、脑血管意外史(HR=1.345,95%CI:1.009~1.795)、既往COPD史(HR=1.379,95%CI:1.030—1.848)、未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治疗(HR=1.955,95%CI:1
王娟杨艳敏朱俊张晗邵兴慧黄毕田力
关键词:心房颤动死亡率急诊室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和住院死亡的关系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浓度对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住院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入选2012-02到2013-01期间连续入选我院急诊,且由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血管成像确诊为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患者133例,男96例,平均年龄(52.0±10.7)岁,平均住院日为(12±10)天,同时检测入院时血浆D二聚体浓度。依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死亡事件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19)和存活组(n=114),依据血浆D二聚体浓度将患者分为D二聚体≥20μg/ml组(n=36),D二聚体<20μg/ml组(n=97)。血浆D二聚体浓度对住院死亡的预测价值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确定。结果:133例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住院期间死亡19例,死亡率为14.3%。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D二聚体浓度的均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D二聚体浓度≥20μg/ml组的住院死亡率明显高于D二聚体浓度<20μg/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 P<0.00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浓度≥20μg/ml增加住院死亡风险(HR:4.845;95%CI,1.840~12.76;P=0.001)。调整年龄、收缩压、入院血小板计数和疼痛至入院时间后,血浆D二聚体≥20μg/ml是住院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HR,3.399;95%CI,1.252~9.229;P=0.016)。当把手术干预进入回归模型时,D二聚体浓度≥20μg/ml不再与住院死亡相关(HR:1.185,95%CI,,0.354~3.968;P=0.783),而入院血小板计数仍和住院死亡相关(HR:0.987;95%CI,0.977~0.998;P=0.021)。结论:对于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干预治疗前较高的入院D二聚体浓度和住院死亡风险增加相关。入院血小板计数也可以作为评估发生住院死亡风险的参考指标。
田力樊晓寒朱俊梁岩李建东杨艳敏
关键词:D二聚体
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房颤动相关
目的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冠心病和房颤(AF)发生相关,然而在明确诊断的冠心病患者,RDW和AF的关系尚不明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同期两组急诊留观连续病例共190例: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OMI)合并AF97例,单...
万槐斌王娟黄毕张晗田力邵兴惠杨艳敏朱俊
关键词:陈旧性心肌梗死心房颤动红细胞分布宽度
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对于企业信息化成功的意义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涉及到企业各种业务流程、各级组织机构、所有岗位员工的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除了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外,更要依靠强有力的组织管理措施。“企业信息化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文中根据参与多家电力企业信息...
康立辉田力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
心房颤动伴或不伴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3
2018年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伴或不伴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2008-11至2011-10在全国20家医院连续入选急诊的房颤患者2 015例,根据是否伴有心衰将患者分为伴心衰组(n=753)和不伴心衰组(n=1 263)。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及院内治疗情况。对所有患者进行1年随访,记录全因死亡事件。使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不伴心衰组比,伴心衰组男性少,心率慢,体重指数(BMI)低,既往高血压史及甲状腺功能亢进史患者比例低,钙拮抗剂及胺碘酮使用率低,CHADS2积分高,既往心肌梗死、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左心室肥厚、吸烟史、左心室功能障碍、痴呆/认知功能障碍、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瓣膜手术及大出血史患者比例高,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地高辛、阿司匹林及华法林的使用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 991例随访成功,随访期间,与不伴心衰组比,伴心衰组节律控制药物及氯吡格雷使用率低,室率控制药物及华法林使用率高,死亡及大出血发生率高(P均<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心衰是房颤患者1年死亡事件的危险因素(HR=1.50,95%CI:1.17~1.92,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不伴心衰组中,年龄(HR=1.09,95%CI:1.07~1.11,P<0.001)、心率(HR=1.011,95%CI:1.005~1.017,P<0.001)、房颤作为入院次要诊断(HR=1.63,95%CI:1.13~2.35,P=0.01)及合并COPD(HR=2.18,95%CI:1.47~3.22,P<0.001)与1年死亡率呈正相关;而在伴心衰组中,年龄(HR=1.05,95%CI:1.03~1.07,P<0.001)、BMI(HR=0.92,95%CI:0.88~0.96,P<0.001)、收缩压(HR=0.991,95%CI:0.984~0.998,P=0.012)及房颤作为入院次要诊断(HR=2.50,95%CI:1.48~4.21,P=0.001)与1年死亡率呈正相关。结论 :伴或不伴有心衰的房颤患者在基线资料及院内治疗方面存在差异,心衰是房颤患者1年死亡事件的危险因素,两组患者1年死亡事�
冯广迅杨艳敏朱俊梁岩张晗邵兴慧王娟田力黄毕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力衰竭死亡率
核燃料循环工业体系规划模型研究
田力
综合利用RCM,建立新一代电厂设备维护管理体制
计算机化的资产管理与维修管理系统(CMMS和EAM)在我国的推广已经有近8年的历史了,随着各种国外的软件产品进入中国,相关的概念和理论也进入人们的视线.但是这些理论的含义和彼此的关系如何,在软件产品中又是如何体现的,在建...
董杰王海晨徐帆田力
关键词:RCMCMMSEAM软件系统
文献传递
入院时收缩压水平对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住院死亡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入院时收缩压水平对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住院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组2012-02至2013-05就诊于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并经CT证实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183例,采集患者入院时的基...
黄毕杨艳敏樊晓寒朱俊梁岩田力张晗邵兴慧王娟万槐彬
关键词:收缩压主动脉夹层住院死亡
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住院死亡的预测因素和候选诊断生物标志物
目的: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是较常见的主动脉急症,A型AAD患者比B型患者面临更高的住院死亡率。已有许多研究报道了D二聚体浓度对AAD的辅助性鉴别诊断意义,但D二聚体浓度对住院死亡的预测价值存在争议,本研究探索血浆...
田力
关键词:住院死亡生物标志物急性主动脉夹层血管生成素2
心衰与非心衰的心房颤动患者现状及死亡风险分析
张晗张朝阳杨艳敏朱俊邵兴慧王娟田力黄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