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亮
- 作品数:26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重组融合蛋白Tumstatin-TNF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的表达
- 目的tumstatin是由Ⅳ型胶原α3链的中间3股螺旋区域C-端12个氨基酸和非胶原区1(NC1)232个氨基酸,共244个氨基酸组成。对体外、体内新生血管形成和肿瘤移植瘤模型的研究表明重组tumstatin显著抑制血管...
- 赵亮
- 关键词:肿瘤抑素肿瘤坏死因子重组融合蛋白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 文献传递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肺癌细胞株MDR1、MRP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肺癌细胞中多药耐药基因1(MDR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伏瑞斯特(SAHA)、曲古抑菌素A(TSA)刺激肺癌细胞A549、SK-mes-1,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DR1和MRP1基因,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DR1、MRP1蛋白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2、3、4(HDAC1、2、3、4)和组蛋白H3甲基化(2MeH3K9)。结果 SAHA和TSA可以提高SK-mes-1、A549细胞中MDR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抑制MRP1基因和蛋白表达(P均<0. 05); SAHA和TSA抑制了HDAC3、HDAC4表达,提高了2MeH3K9表达(P均<0. 05)。结论 SAHA和TSA促进了肺癌细胞中MDR1表达并抑制了MRP1表达,其中涉及的机制可能是SAHA和TSA同时促进了组蛋白的乙酰化和甲基化,从而调控了MDR1和MRP1的不同表达。
- 石斌王昊赵亮冯晓俊
- 关键词:曲古抑菌素A肺癌多药耐药基因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
- 重组人肿瘤抑素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构建重组人肿瘤抑素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的稳定表达。方法以人胚肾293细胞为材料,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合成人tumstatinc DNA,将该cDNA克隆到pGEM-T载体获得重组质粒pGEM-T/tumstatin。以pGEM-T/tumstatin为模板扩增含Ⅳ型胶原信号肽sig基因的sig-tumstatin基因片段,sig-tumstatin片段经酶切后,插入经同样酶切的pIRESneo3质粒,利用克隆PCR、限制性内切酶消化以及序列测定对获得的sig-tum-statin基因片段及重组载体进行验证。将重组sig-tumstatin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到CHO-K1对其表达状况进行检测。结果所获得的sig-tumstatin片段(822bp)序列与报道的序列完全一致。酶切鉴定的结果表明含重组人肿瘤抑素的pIRESneo3/sig-tumstatin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转染重组pIRESneo3/sig-tumstatin的CHO-K1分泌表达了重组人tum-statin。另外,从生长曲线结果来看,转染了pIRESneo3/sig-tumstatin真核表达载体和空载体的CHO-K1比未转染的CHO-K1细胞的生长速度要慢一些。结论成功地构建了重组人tumstatin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能稳定表达tumstatin的CHO-K1,为开展下一步的实验奠定了基础。
- 赵亮罗以勤孔建新聂江玲姚丽娟董行濮跃晨马筱玲
- 关键词:真核细胞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NP、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与临床观察分析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中B型钠尿肽(BNP)、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为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快速免疫荧光法分别测定对29例AMI患者治疗前后和29名正常对照者血浆中BNP水平进行检测,通过血凝仪进行D-D、Fib测定,D-D采用免疫比浊法,Fib采用凝固法。结果AMI患者血浆中BNP、D-D、Fib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ib:P<0.05,D-D:P<0.05,BNP:P<0.01),正常对照组与AMI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ib:P<0.01,D-D:P<0.01,BNP:P<0.01),BNP与D-D在AMI治疗前水平呈正相关(r=0.825),治疗后呈明显的下降趋势(r=0.507),AMI经溶栓和相应的支持治疗后Fib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P>0.05),而BNP、D-D水平虽然下降明显,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BNP:P<0.01,D-D:P<0.01)。结论AMI患者血浆中BNP、D-D、Fib水平的变化说明其参与了AMI的发生、发展,特别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和(或)破裂及血栓形成。因此BNP、D-D、Fib等3项指标的观察分析对AMI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 赵亮罗以勤孔建新濮跃晨马筱玲
- 关键词:B型钠尿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心肌梗死
- Tumstatin-EGFP在CHO细胞中的表达和活性分析
- 2008年
- 目的分析融合蛋白tumstatin-EGFP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活性。方法经过酶切和测序正确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neo3/STL-EGFP、PIRES-neo3/sig-EGFP和空载体稳定转染CHO细胞后,用Western blot从细胞上清液中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通过生长曲线分析外源基因的导入对CHO细胞生长的影响,MTT法和管状形成抑制试验评估tumstatin-EGFP融合蛋白的tumstatin样活性,体外靶向试验验证tumstatin能否携带融合蛋白特异性结合内皮细胞。结果获得了稳定转染的CHO细胞系。生长曲线表明转染后的较未转染的CHO细胞生长缓慢,MTT试验和管状形成抑制试验分别证实了融合蛋白tumstatin-EGFP具有抑制内皮细胞增殖,明显抑制血管管状结构的形成的作用;体外靶向试验也验证了tumstatin-EGFP能够特异性结合内皮细胞。结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在CHO细胞获得稳定表达,融合蛋白tumstatin-EGFP的表达不影响tumstatin和EGFP各自的生物学活性,并且在体外tumstatin能特异性携带EGFP靶向内皮细胞,为进一步tumstatin及其融合蛋白的研究奠定基础。
- 姚丽娟罗以勤孔建新赵亮濮跃晨马筱玲
-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质类
- 肝癌患者血清中tumstatin与endostatin含量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 目的建立快速敏感的ELISA方法检测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抑素(tumstatin)与内皮抑素(endostat in)。方法对38例肝癌患者及38例正常人进行血清tumstatin与endostatin测定并与进行比较。结果...
- 赵亮
- 文献传递
-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 2009年
- 目的构建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α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的稳定表达。方法以pGEM-T/sig-tumstatin为模板,扩增与TNF带重叠区的型胶原信号肽sig基因片段,以PBV220-TNF为模板,扩增与sig带重叠区的TNF基因片段,以上述2个扩增产物片段为模板,重叠区扩增拼接法(SOEing)扩增得到sig-TNF。sig-TNF片段经酶切后,插入经同样酶切的pIRE Sneo3质粒,利用克隆PCR、限制性内切酶消化以及序列测定,对获得的sig-TNF基因片段及重组载体进行验证。将重组sig-TNF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到CHO-K1,并对其表达状况进行检测。结果所获得的sig-TNF片段(558bp)序列与报道的序列完全一致,酶切鉴定结果表明含人肿瘤坏死因子的重组pIRE Sneo3/sig-TNF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转染重组pIRE Sneo3/sig-TNF的CHO-K1分泌表达了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α。转染了pIRE S-neo3/sig-TNF真核表达载体和空载体的CHO-K1和未转染CHO-K1细胞的生长速度没有差别。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α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能稳定表达rhTNF-α的CHO-K1,为开展下一步的实验奠定了基础。
- 赵亮罗以勤姚丽娟孔建新濮跃晨孙安源张林杰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真核细胞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 Tumstatin转基因巨核细胞在NOD/SCID鼠体内产生抗新生血管作用血小板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了解tumstatin转基因巨核细胞在非肥胖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鼠体内生成血小板情况及其抗新生血管作用。方法制备的tumstatin转基因巨核细胞注入NOD/SCID鼠体内,定期取血,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转基因血小板产生情况;激光共聚焦法检测血小板的tumstatin表达;内皮细胞管状结构形成试验检测血小板的抗血管生成作用;血小板聚集试验检测转基因血小板的聚集功能。结果 tumstatin转基因巨核细胞输注NOD/SCID鼠后的第3天,外周血可检测到人血小板;血小板表达tumstatin;这种转基因血小板可显著抑制内皮细胞管状结构形成并保持正常的聚集功能。结论 tumstatin转基因巨核细胞可在NOD/SCID鼠体内产生有抑制血管形成且保持正常聚集功能的血小板,为进一步抗肿瘤研究奠定基础。
- 任荟蓉罗以勤李娟周明赵亮姚丽娟
- 关键词:TUMSTATIN巨核细胞血小板
-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快速免疫荧光法分别测定175例HF(NYHA Ⅲ、Ⅳ)患者和59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浆BNP水平,并进行对照分析。并对31例NYHA~级的患者于住院治疗5~10天重复测定,探讨B型脑钠肽在评价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和近期愈后中的价值。结果HF组总体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YHA级心功能时血浆BNP明显训于对照组(P<0.01),且Ⅰ、 Ⅱ、Ⅲ、Ⅳ级组间血浆BNP依次递增(P<0.01)。HF在控制后明显低于HF在控制前(P<0.01)。其中好转出院的31例NYHA心功能~级的患者治疗后BNP平均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级(312.3±215.7pg/ml和661.5±326.4pg/ml,P<0.01)、级564.8±314.5pg/ml和1169.6±565.1pg/ml,P<0.01)。结论血BNP浓度在心功能不全患者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加重,血液BNP浓度增加。血浆BNP的浓度变化对HF的诊断、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价有重要价值。
- 孔建新赵亮罗以勤姚丽娟潘健濮跃晨
- 关键词:心力衰竭B型尿钠肽免疫荧光法
- 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肺癌tumstatin表达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 目的利用Taqman技术,建立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技术,对肺癌患者肺癌组织中tumstatin mRNA表达进行定量检测及初步临床应用评价。方法在tumstatin基因设计一对引物和一条Taq...
- 周明罗以勤姚丽娟赵亮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