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剑峰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月骨
  • 2篇脱细胞
  • 2篇小梁
  • 2篇活性剂
  • 2篇骨小梁
  • 2篇骨移植
  • 2篇骨移植材料
  • 2篇MICROC...
  • 2篇表面活性
  • 2篇表面活性剂
  • 1篇异种
  • 1篇异种骨
  • 1篇英文
  • 1篇骨组织
  • 1篇CT扫描
  • 1篇MICRO
  • 1篇病变

机构

  • 4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清华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华信医院

作者

  • 4篇陶剑峰
  • 2篇陈磊
  • 2篇王海华
  • 2篇孙磊
  • 2篇熊革
  • 2篇江健
  • 1篇杰永生
  • 1篇田伟
  • 1篇高新生
  • 1篇张友乐

传媒

  • 2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医药生物...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Kienbock病病变月骨的显微形态学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摘要】目的研究Kienbock病患者病变月骨的显微形态学特点。方法使用MicroCT对17例Kienb/3ck病患者的月骨标本进行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测量并统计滋养孔数量和直径。将横断面图像重建后,分别选取4个兴趣区,计算各兴趣区内骨小梁参数,分析骨小梁结构特点,并与正常月骨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所有病变月骨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连续性的破坏,表现为类似于远端关节面分离的青枝骨折。在对病变月骨远端关节面不同部位骨小梁参数的统计分析中发现,中段骨小梁的骨组织体积、密度、骨小梁分离度和结构模型指数均与掌、背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病变月骨与正常月骨中央骨小梁参数时发现其在骨组织体积、密度、骨组织表面积、骨小梁厚度、分离度和骨小梁模式因子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月骨掌侧滋养孔数量显著多于背侧(P〈0.05),病变月骨掌侧滋养孔的直径小于正常月骨,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Kienbock病患者的病变月骨在显微结构方面既表现出骨质破坏和骨小梁重塑的特点,也表现出相对于正常月骨的血运破坏和血管再生的迹象。
熊革肖滋润王海华陶剑峰杜传超
关键词:月骨骨小梁MICROCT
复合表面活性剂处理生物源性骨组织作为骨移植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应用新型的表面活性剂处理生物源性骨组织,对其进行脱细胞效果及生物安全性评价,以期得到一种更安全、可靠的骨植入材料。方法2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B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AE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以及蒸馏水以重量比13:7:80的比例配制复合表面活性剂。以新鲜的牛松质骨为原料,复合表面活性剂脱脂脱细胞的两步法工艺,制备新型生物源性骨植入材料。对其进行组织学和表面超微结构观察,同时对表面活性剂处理的生物源性骨植入材料进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溶血试验、细胞毒性试验的生物安全性评价。通过骨长期植入试验观察表面活性剂生物源性骨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采用吸光度测量法界定骨材料中表面活性剂的残留量。结果复合表面活性剂生物源性骨颜色呈乳白色,无肉眼可见杂质,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可见骨陷窝内细胞结构消失,骨小管空虚,胶原纤维排列整齐。生物安全性实验表明:按GB/T16886.11-1997急性全身毒性试验合格,溶血试验<5%,细胞毒性试验0级。复合表面活性剂生物源性骨组织中表面活性剂的残留量低于0.1g/L。骨长期植入实验表明:4周时可见骨组织周围纤维组织生成,骨小梁内有细胞爬入,植入材料与宿主骨融合良好。8周时植入材料部分被机体吸收,24周后被机体完全吸收。结论复合表面活性剂处理的生物源性骨移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骨植入材料。
陈磊孙磊江健陶剑峰
关键词:脱细胞表面活性剂骨移植
MicroCT扫描正常月骨的显微形态学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应用MicroCT对正常月骨进行扫描和三维重建,分析正常月骨骨小梁的显微结构特点。方法使用MicroCT对5例新鲜的正常月骨标本进行扫描,以DataViewer软件对扫描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确定并统计滋养孔。以CTAnalyser软件对横断面图像进行重建,分别选取9个兴趣区(200×200×40,pixel^3),计算各兴趣区内骨小梁骨组织密度(BV/TV)、骨组织表面积(BS)、骨面积体积比(BS/B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分离度(Tb.sp)、结构模型指数(SMI)、异向度(DA)等参数,分析骨小梁结构特点。结果MicroCT扫描数据经过三维重建后能够清晰显示正常月骨骨小梁的显微结构,我们发现冠状面上月骨骨小梁由远端向近端呈放射状分布,垂直于桡月关节面与头月关节面。放射状骨小梁为板层状,通过横形与斜形棒状骨小梁组成复杂的网状结构。头月关节面软骨下骨小梁为平行于关节面的板层状结构,十分致密,并向掌、背侧延伸,通过一处移行带转化为网状骨小梁。该结构与掌、背侧远极骨小梁的B、r/Tv、BS/BV、SMI、D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b.T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构与掌侧远极Tb.S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背侧远极11).S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月骨标本的掌侧滋养孔平均为(2.80±0.84)个,平均直径(1.87±0.21)mm;背侧滋养孔平均(1.60±1.52)个,平均直径(1.27±0.21)mm。掌、背侧滋养孔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掌、背侧滋养孔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MicroCT可以获得正常月骨骨小梁的精细显微图像,并可用于分析月骨的滋养孔,正常月骨远侧关节面的掌、背侧骨小梁结构明显弱于中央部位。
肖滋润熊革陶剑峰杜传超王海华张友乐
关键词:月骨骨小梁MICROCT
用复合表面活性剂制备更安全的异种骨移植材料(英文)被引量:5
2010年
背景:表面活性剂脱细胞的效果和骨移植材料的生物安全性与表面活性剂的选择有较大关系。因此,实验采用新型的复合表面活性剂制备脱细胞骨移植材料。目的:应用新型表面活性剂处理生物源性骨组织,并进行脱细胞效果及生物安全性评价,以期得到一种更安全、可靠的骨植入材料。方法:2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以及蒸馏水以质量比13∶7∶80的比例配制复合表面活性剂。以新鲜的牛松质骨为原料,复合表面活性剂脱脂脱细胞两步法工艺,制备新型生物源性骨植入材料。结果与结论:复合表面活性剂生物源性骨颜色呈乳白色,未见杂质,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可见骨陷窝内细胞结构消失,骨小管空虚,胶原纤维排列整齐。生物安全性实验表明:按GB/T16886.11-1997标准急性全身毒性试验合格,溶血试验<5%,细胞毒性试验0级。复合表面活性剂生物源性骨组织中表面活性剂的残留量低于0.1g/L。骨长期植入实验表明:植入材料与宿主骨融合良好,24周后被机体完全吸收。说明复合表面活性剂处理的生物源性骨移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骨植入材料。
陈磊孙磊陶剑峰江健高新生杰永生田伟
关键词:脱细胞表面活性剂骨移植骨移植材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