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伍贵富

作品数:149 被引量:618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5篇期刊文章
  • 33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4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62篇体外反搏
  • 44篇血管
  • 40篇体外
  • 36篇动脉
  • 31篇增强型体外反...
  • 25篇心脏
  • 23篇心肌
  • 20篇冠状
  • 19篇内皮
  • 19篇冠状动脉
  • 18篇心病
  • 18篇冠心病
  • 15篇骤停
  • 14篇血流
  • 13篇心血管
  • 12篇心脏骤
  • 12篇心脏骤停
  • 12篇梗死
  • 11篇心肺
  • 11篇心肌梗死

机构

  • 104篇中山大学附属...
  • 54篇中山大学
  • 13篇广东医学院附...
  • 8篇广州医学院第...
  • 8篇广东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医学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广东海洋大学
  • 2篇深圳市孙逸仙...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嘉应学院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卫生部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中山市陈星海...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147篇伍贵富
  • 38篇郑振声
  • 37篇杜志民
  • 32篇胡承恒
  • 24篇马虹
  • 24篇廖晓星
  • 21篇戴刚
  • 19篇胡春林
  • 18篇罗初凡
  • 17篇魏红艳
  • 16篇李欣
  • 15篇何小洪
  • 14篇方典秋
  • 14篇李怡
  • 14篇刘荣
  • 13篇熊艳
  • 13篇陈国伟
  • 12篇罗景云
  • 10篇冯铭哲
  • 10篇谢强

传媒

  • 12篇新医学
  • 9篇中山大学学报...
  • 8篇心血管病学进...
  • 7篇岭南心血管病...
  • 6篇中华急诊医学...
  • 4篇现代临床医学...
  • 4篇中华心血管病...
  • 4篇中华生物医学...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3篇中华老年医学...
  • 3篇中国循环杂志
  • 3篇中国心血管杂...
  • 3篇首届中山国际...
  • 2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医用生物力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2篇中华高血压杂...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0
  • 5篇2019
  • 8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7篇2012
  • 10篇2011
  • 9篇2010
  • 13篇2009
  • 17篇2008
  • 9篇2007
  • 18篇2006
  • 9篇2005
  • 2篇2003
  • 3篇2002
1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心病患者体外反搏治疗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指脉的关系
陆丽郑振声伍贵富吴伟康张苗青谢焕娣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致重度肺动脉高压一例被引量:1
2017年
1临床资料女性患者,35岁,因"活动后心悸、气促1个月余,加重伴全身水肿1周。"于2016-12-28入院。患者1个月余前爬2层楼梯后出现心慌、气促,伴双眼黑曚约10 s,休息后明显缓解。1周前患者发现双下肢水肿,逐渐蔓延至腹部、颜面部,晨起水肿明显,午后减轻。无胸痛、胸闷,无头晕、头痛、晕厥,无咳嗽、咳痰、咯血,无夜间阵发呼吸困难及端坐呼吸,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便、小便、食欲、睡眠正常。
袁朝汉张焕基郭攸胜吴奋生伍贵富
关键词: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重度肺动脉高压全身水肿活动后心悸双下肢水肿端坐呼吸
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体外反搏的疗效探讨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terpulsation EECP)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疗效。方法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且介入治疗成功的患者共469例,其中85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体外反搏治疗(EECP组),另384例子单纯药物治疗(药物组)。临床随访6—72个月,部分行超声心动图和冠脉造影复查,比较两组随访病例临床终点事件、左室功能和造影结果的差异。结果(1)基线资料:对EECP组81例(95%)和药物组350例(91%)成功进行了随访,两组存临床资料、造影特征和介入治疗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终点事件:EECP组心绞痛复发率显著低于药物组(8.6%比17.4%,P〈0.05);EECP组总的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药物组(18.5%比35.4%,P〈0.01)。(3)超声心动图:两组基线室壁运动指数和左室射血分数相似,但复查时EECP组明显优于药物组(P〈0.01)。(4)冠状动脉造影:两组再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ECP组出现侧支循环患者数明显多于药物组(17.9%比5.1%,P〈0.05),复查时病变血管参考内径[(3.29±0.61)mm比(3.06±0.50)mm,P〈0.05]和支架内最小腔径[(3.02±0.59)mm比(2.67±0.62)mm,P〈0.01]均显著大于药物组。结论对于介入治疗成功的冠心病患者,增强型体外反搏可减少心绞痛复发,改善预后和心功能,并可能有预防再狭窄的作用。
罗初凡杜志民胡承恒伍贵富张苗青
关键词:体外反搏冠状动脉疾病血管成形术
长期体外反搏对冠状动脉闭塞犬的促血管新生作用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索长期体外反搏对冠状动脉闭塞犬心肌微血管和血管新生作用的影响以及对循环和心肌局部血管内皮生长网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Beagle犬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反搏组(n=6),均用心导管法建立定向冠状动脉闭塞模型3d后,反搏组接受体外反搏处理,每日1h,持续共6周(每只犬反搏总时间28—30h)。血管细胞成分免疫标记技术比较心肌微血管的差异和血管新生作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犬血清VEGF水平动态变化。免疫组化SP法(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免疫组化染色超敏法)测定心肌组织局部VEGF的表达。RT-PCR检测心肌组织局部VEGF mRNA的表达。结果(1)图像分析证实,反搏组犬缺血心肌组织内的微血管的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α-actin:(11.8±5.3)支/HP比(3.4±1.2)支/HP,P〈0.05;FⅧ-r-Ag:(15.2±6.3)支/HP比(4.9±2.1)支/HP,P〈0.05]。(2)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后,两组犬的血清VEGF水平开始升高,在24h均达到一峰值水平,随后VEGF水平下降,约在1周时降至最低。之后两组犬的血清VEGF水平有轻微增加,但组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反搏组犬缺血心肌组织的VEGF表达范围较广泛,但绝大部分仍分布于心肌细胞,少数分布于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相反,在对照组,心肌VEGF阳性表达的范围和强度均不及反搏组。(4)免疫组化图像分析发现,反搏组犬心肌VEGF表达的面积[(0.0353±0.0090)mm^2比(0.0036±0.0008)mm^2,P〈0.01]、吸光度指数[(3.0391±0.5121)比(0.3473±0.0840),P〈0.01)]均高于对照组;对两组心肌组织VEGF mRNA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反搏组犬心肌VEGF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增加73.5%.结论长期体外反搏治疗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和新生血管形�
谢强伍贵富杜志民胡承恒方典秋戴刚郑振声
关键词:体外反搏微血管血管新生心肌缺血
体外反搏治疗血清对培养内皮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经体外反搏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基因表达的调控效应。方法分别取接受体外反搏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4和36h时间点的血清,用于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用cDNA基因芯片检测3个治疗时点反搏前、后血管内皮细胞基因表达谱。结果反搏前后比较,有10个基因(核转录因子、真核转录启动因子-4、平滑肌的肌球蛋白重链、α2-肌动蛋白、微管蛋白β肽链、组织相容蛋白G、黑色素黏附分子、神经介素B受体、蛋白激酶4K2、血小板凝血酶敏感蛋白-1)的表达在3个治疗时点上出现显著改变。在1h点均为上调,在24h、36h时点均为下调。结论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患者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有调控效应,并随体外反搏治疗时间的增加呈抑制其表达的趋势。
何小洪汤庆伍贵富郑振声何建桂方典秋马虹朱振宇
关键词:体外反搏内皮细胞血清
心血管预防与康复的新靶点:血管内皮及其非药物保护策略
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环节是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早期,甚至在形态学上尚无任何可见的血管内膜增厚之前,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效应既已明显减弱。这与内皮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和前列环素(PGI)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伍贵富
文献传递
深圳市社区35至59岁高血压患者现况及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
李小玲田华伟杨长贵伍贵富贾楠
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及左室重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背景:以往心肌梗死后心肌修复实验多集中于骨髓干细胞,甚少报道涉及富含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及内皮祖细胞的脐血干细胞,而以其作为种子细胞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尚未确定。目的:探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和左室重构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11/2007-09在中山大学动物试验中心完成。材料:脐血来源于足月分娩的健康产妇,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提供。Wistar雄性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细胞移植组,15只/组。方法:采用羟乙基淀粉沉淀联合ficoll-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前细胞行BrdU标记。模型组、细胞移植组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造模成功后,细胞移植组在梗死区周边注射脐血单个核细胞悬液,模型组注射DMEM培养基,培养4周。假手术组仅开胸并在左前降支下过线。主要观察指标: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结构,以左心导管检测血流动力学改变,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和BrdU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心肌胶原含量变化及移植细胞存活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细胞移植组左室壁厚度增加,室壁活动度明显改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球形指数增大,左室舒张末压显著下降,左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明显增快,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假手术组心肌细胞间仅见少量胶原纤维,呈条索状与心肌纤维平行排列;与模型组比较,细胞移植组心肌细胞肿胀程度及排列情况均有所改善,细胞移植组胶原容积分数明显降低(t=3.81,P=0.001)。模型组梗死区及其周边和假手术组均未检测到BrdU阳性细胞,细胞移植组胞核呈BrdU阳性的细胞散在分布于梗死区,部分阳性细胞参与到血管壁的组成。结论:在未使用免疫抑制
王小庆胡承恒伍贵富杨燕华何小洪杜志民刘东红
关键词:脐血单个核细胞心肌梗死心功能
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心脏骤停犬血管内皮的影响
目的 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干预心脏骤停(CA)犬后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及颅内微循环的变化,探讨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心外膜电致颤诱发16只比格犬CA,经心肺复苏(CPR)至自...
刘荣廖晓星李欣胡春林黄国庆戴刚伍贵富
心阻抗血流图在体外反搏最佳充、排气时间调节中的应用研究
伍贵富
关键词:体外反搏血流动力学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