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莺

作品数:16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测、科研三结合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1篇地震
  • 5篇地震序列
  • 5篇震源
  • 3篇震源参数
  • 2篇地震波
  • 2篇地震波衰减
  • 2篇地震定位
  • 2篇地震观测
  • 2篇地震活动
  • 2篇地震震源
  • 2篇定位法
  • 2篇震波
  • 2篇震前
  • 2篇震源机制
  • 2篇视应力
  • 2篇台网
  • 2篇发震
  • 2篇发震构造
  • 2篇MS8
  • 2篇M

机构

  • 15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云南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16篇傅莺
  • 5篇龙锋
  • 3篇吴朋
  • 3篇唐淋
  • 2篇管勇
  • 2篇黄春梅
  • 2篇张致伟
  • 2篇程万正
  • 2篇赵敏
  • 1篇宫悦
  • 1篇曹家敏
  • 1篇苏金蓉
  • 1篇黄晓萍
  • 1篇朱介寿
  • 1篇王宇航
  • 1篇范军
  • 1篇蒋长胜
  • 1篇祁玉萍
  • 1篇王世元
  • 1篇谢蓉华

传媒

  • 3篇四川地震
  • 3篇中国地震
  • 2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震研究
  • 1篇地震学报
  • 1篇震灾防御技术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22年芦山M_(S)6.1地震序列的精确定位及发震构造
2023年
2022年6月1日在四川芦山发生了M_(S)6.1地震。为厘清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与2013年4月20日芦山MS7.0地震是否相同,文中基于2013年4月20日-2022年7月1日四川地震台网记录到的芦山地区的震相数据,采用多阶段地震定位方法进行了精确定位,最终获得了6992次M_(L)≥1.0地震事件的精确定位结果,定位误差为:水平向0.5km,垂直向0.7km,走时残差0.18s。主震的精确位置为(30.382°N,102.943°E),震源深度为15.6km。定位结果显示,2022年芦山M_(S)6.1地震序列整体位于2013年芦山MS7.0地震序列北东端的西南侧,余震密集区NE-SW向长约10km,NW-SE向长约8km。整个芦山地震序列震中分布区域的长轴呈NE向,沿其走向的震源深度剖面显示,2022年6月1日芦山M_(S)6.1主震和MS4.5最大余震的震源深度约为15km,与2013年芦山MS7.0主震的震源深度相当。M_(S)6.1地震序列位于长轴的北东端,并未突破MS7.0地震的破裂终止点而进入大邑地震空段。沿芦山地震序列震中分布区域短轴的震源深度剖面显示,M_(S)6.1地震序列发生在一条新的反冲断层上,该破裂面略呈弧形向NW突出,位于既有的芦山MS7.0发震构造的北西侧,倾向SE,与2013年芦山MS7.0北段的反冲断层近平行,水平间距约5km,在底部连接至2013年芦山MS7.0地震的主断面。同时,文中采用CAP(Cut and Paste)方法反演得到此次芦山M_(S)6.1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为逆冲型,最佳双力偶解分别为:节面I,走向221°、倾角40°、滑动角105°;节面Ⅱ,走向22°、倾角52°、滑动角78°;矩震级MW5.7,矩心深度为14km,与初始破裂深度一致,结合精确定位余震分布及断裂走向结果判定节面Ⅱ为其发震断层面。根据精确定位结果、震源机制解及震源区构造特征推测,此次芦山M_(S)6.1地震为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一条走向NE-SW、倾向SE的反冲断裂发生逆冲错动所致。文中也讨论了2次芦山MS7.0和M_(S)6.1地震的关系,认为从空间关系�
傅莺胡斌赵敏龙锋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发震构造
马边—大关构造带震源参数及应力状态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利用2000~2009年马边—大关构造带上的115次3级以上中小地震波形资料,计算了地震震源机制解和视应力等震源参数。根据震源机制解分析,马边—大关构造带平均主应力方向为NWW—SEE,错动类型显示,走滑型和倾滑型的地震所占比例相当。地震活动丛集的3个区段荥经—峨边、马边—盐津、鲁甸—巧家的平均主应力方向分别为NWW—SEE、NW—SE、NWW—SEE,呈现局部构造应力场方向特征。马边—大关构造带视应力分布不均匀,高值出现在云南大关—盐津一带地下20km区域,而利店断裂及以北的地区视应力值相对较低。分析认为马边—大关构造带南段未来存在潜在的强震危险性。
阮祥程万正乔惠珍张致伟傅莺
关键词:震源机制视应力应力分布
2018年12月16日兴文5.7级地震序列定位
2019年
利用“多阶段定位”法对2018年12月16日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发生的M5.7地震序列进行定位,结果显示,序列不是由简单的一次性破裂形成,发震构造较为复杂;深度统计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发生于上地壳浅层的破裂事件。
宫悦赵敏龙锋傅莺
关键词:发震构造
汶川Ms8.0震前震后活动性研究
<正>龙门山两侧的构造单元地壳厚度和速度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定位使用朱介寿等提供的分区速度模型(龙门山西侧和东侧两部分),采用Hypo2000对汶川地震前后龙门山地区30°~34°N,100°~106°...
黄晓萍朱介寿曹家敏傅莺
文献传递
四川地区一维地壳速度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本文以四川地震台网2009~2014年的编目报告为基础,选择定位精度为1且记录台站数大于30的地震,筛选去除其中因定位深度误差或者空隙角偏大而造成的异常结果,验证了数据的合理性和稳定性;优选出47个地震,对其重新判读,结合折合走时调整以及Hyposat批处理方法,得到了适应四川地区地震的平均速度模型;并利用人工爆破事件、PTD方法的地震定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使用不同模型时的结果差异。
王宇航唐淋黄春梅傅莺蒋波管勇
新国家标准震级标度与传统震级标度对比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使用四川省地震台网2013年4月以来的宽频带数字地震资料,对新国家标准震级标度与传统震级标度中的4类震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ML与传统ML、MS(BB)与MS7之间的差别最小,相关性最高;所有事件的新mb均大于或等于传统mb;大部分事件的新ML大于传统ML;m B(BB)大于m B的事件多于m B(BB)小于m B的事件;MS(BB)小于MS7的事件数量与MS(BB)大于MS7的事件接近;新ML较传统ML更符合区域地质实际状况,新mb较传统mb更便于测量,MS(BB)较MS7、m B(BB)较m B更适应当前的宽频带数字地震资料,其测定结果更稳定。新国家标准震级标度充分考虑了我国震级测定的历史连续性,很好地继承和衔接了传统震级标度,在可操作性和资料适用性方面有极大提高。
唐淋祁国亮苏金蓉黄春梅傅莺颜利君
关键词:震级标度震级偏差量规函数
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地震精定位被引量:1
2018年
选用四川及云南地震台站资料,采用多阶段地震定位法(Hypo2000+Velest+HypoDD),对四川境内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的道孚南至巧家段2010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7787次地震进行了精定位。精定位后,震源位置精度明显提高,震中分布与地震断裂带线性展布较一致。定位结果显示,鲜水河断裂带东南段地震分布相对密集,鲜水河南段与安宁河断裂带、小金河断裂带及以东的大凉山断裂带交叉区域相对密集。深度剖面图沿活动断裂带地震活动分段活动特征明显,横跨鲜水河、安宁河和大凉山等断裂的剖面呈现出石棉附近多断裂交汇处的断层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地震明显分为深、浅两丛。15~20km深度范围地震非常稀少,这与朱艾斓提出的14~19km塑性流变的层厚和位置较一致。
傅莺龙锋王世元
2008年攀枝花6.1级地震序列精定位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四川和云南区域数字地震台网震相到时资料,并结合Hypo2000+Hypo DD对2008年8月30日攀枝花MS6.1地震序列进行了定位。定位结果表明,地震序列的震中在空间上呈近SN向展布,余震密集区长度约为30km,主震震源深度约为14km。序列深度的分布范围主要为0~4、5~20km,而4~5km范围显示为明显的少震层。沿序列长轴的深度剖面显示,余震区中段存在1个不规则的少震的"空区",为1955年634级地震的破裂区,该地震发生在空区的南端。分析认为,2008年8月30日攀枝花MS6.1地震是因汶川8.0级地震后的应力调整造成未破裂的小凹凸体发生破裂所致。余震密集分布区沿垂直于破裂长轴的两个剖面则显示了在其北端地震震源分布更深,且断层面向NW倾斜,与已知的红格断裂的倾向一致。
傅莺龙锋
联合概率法在合并相邻台网地震目录中的应用:以2014年鲁甸序列为例被引量:5
2018年
中国目前实行的区域地震台网独立运行机制,使得在相邻不同台网的交界地区可能存在多个版本的地震目录和震相观测报告,影响了地震活动性分析与研究.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概率的方法,可标明两个或多个相邻台网目录中相同的事件,合并它们的震相数据开展重新定位,并重构不同台网交界地区的统一地震目录.该方法的思路与分析步骤是:首先,计算获得不同台网之间具有最小发震时刻差异的两两地震的时空强差异分布,查找并剔除独立地震,计算事件合并的联合概率;其次,基于联合概率分析合并不同台网的地震目录和震相观测报告,对合并事件进行重新定位和定位误差分析,并基于G-R关系检验重构目录的完整性.本文以2014年鲁甸地震序列为例的初步应用结果显示,震相合并之后的地震定位精度相比之前单个台网的结果,特别是相比四川台网的目录,定位精度提高非常显著,合并后的目录与之前相对完整的云南目录接近,但相比由两个台网目录简单拼凑而成的目录更加准确.此外,研究还发现在目录合并过程中,对于4级以上的中强震,应选择MS而不是以ML震级标度;震相合并后被复用台站记录的到时信息可用于检测不同台网间的震相拾取是否存在系统偏差.本文提出的方法使得在相邻不同台网的过渡区形成一个统一且尽可能准确可靠的地震目录成为可能.
龙锋蒋长胜祁玉萍刘自凤傅莺
关键词:地震目录地震定位
汶川8.0级地震前紫坪铺水库小震活动及震源参数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利用区域和水库地震台网记录的数字地震波资料,研究了汶川8.0级地震前的2000年1月1日-2008年5月11日紫坪铺水库区的地震活动及震源参数。结果表明:汶川8.0级地震前该区域小震活动持续,地震活动水平为ML2-3,自2005年9月紫坪铺水库蓄水以来,特别是2008年2月地震活动明显增加,但从长期的序列来看,地震活动频次和强度仍在区域地震活动的正常起伏范围。汶川8.0级地震发生前近3个月内,中小地震的视应力差值Δσapp普遍大于0,计算得到的视应力总大于其拟合值。汶川8.0级地震震中位于低应力区,而相对较高的视应力差值分布在震中以东地区,局部出现视应力增加的现象。
张致伟程万正张永久谢蓉华傅莺
关键词:紫坪铺水库震源参数视应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