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卫华

作品数:18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焦作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疗效
  • 4篇基因
  • 3篇胰腺
  • 3篇食管
  • 3篇食管静脉曲张
  • 3篇曲张
  • 3篇胃癌
  • 3篇乌司他丁
  • 3篇乌司他丁治疗
  • 3篇疗效观察
  • 3篇静脉
  • 3篇静脉曲张
  • 3篇静脉曲张出血
  • 3篇癌基因
  • 3篇P53
  • 3篇RAS癌基因
  • 3篇出血
  • 2篇豆状核
  • 2篇豆状核变性
  • 2篇胰腺炎

机构

  • 18篇焦作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8篇冯卫华
  • 4篇朱晓慧
  • 1篇冯百芳
  • 1篇张艳鹤
  • 1篇冯玉荣
  • 1篇刘定军
  • 1篇程计林
  • 1篇聂爱玲
  • 1篇岳冬珍
  • 1篇崔瑞芳
  • 1篇张锋
  • 1篇穆晓霞
  • 1篇马长明
  • 1篇刘玉兰
  • 1篇常文娟
  • 1篇王慧
  • 1篇高琳琳

传媒

  • 3篇河北医学
  • 3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河南医药信息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上海医学
  • 1篇肝脏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水电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3
  • 4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善得定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2009年
目的研究善得定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分别使用善得定和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其止血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善得定组显效率46.7%,总有效率83.3%;垂体后叶素组显效率25%,总有效率50%。两组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善得定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冯卫华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善得定
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1999年
分析16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表明发病年龄为15.8±8.3岁,首发症状以神经系统(56.25%)和消化系统(25%)为主;在疾病过程中有80%以上患者仍表现为上述两系统症状,其中以肢体震颤和肝损害为多见。几乎100%的患者出现血清铜和铜蓝蛋白含量减低、24小时尿铜含量升高及眼K-F环阳性;62.5%的患者经D-青霉胺等治疗有效。结论:肝豆状核变性主要发生于青少年,以神经和消化系统为主要表现;血清铜、铜蓝蛋白、尿铜及眼K-F环是其特征性改变。
刘玉兰冯卫华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2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24例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病年龄(16.2±8.1)岁,首发症状以神经系统症状和消化系统症状为主,分别占62.5%和25.0%,以肢体震颤和肝损害多见。患者均出现血清铜和铜蓝蛋白含量减低、24h尿铜含量升高及角膜色素环阳性;66.7%患者D-青霉胺等治疗有效。结论:肝豆状核变性青少年多发,以神经和消化系统为主要表现;血清铜,铜蓝蛋白,尿铜及角膜色素环是其特征性改变。
冯卫华朱晓慧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
步长胆石利通片治疗胆石症疗效观察
2003年
冯卫华
关键词:步长胆石利通片药物治疗胆石症气滞型
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8例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并发症有腹痛、发热、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转氨酶升高等。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是治疗肝癌安全、有效的微创疗法,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发生,可提高疗效。
冯卫华朱晓慧聂长中
关键词:肝癌介入治疗并发症
晕海宁对防治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晕海宁对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6例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2例;A组术前口服晕海宁,B组、C组在术中未灌注化疗药物前肝动脉内分别注射格拉司琼,甲氧氯普胺;观察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A,B组分别与C组比较,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4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晕海宁对防治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恶心、呕吐疗效好,不良反应轻,且价格低廉,有可能成为治疗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恶心、呕吐的一线方案。
冯卫华朱晓慧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善得定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疗效观察
2002年
冯卫华聂爱玲岳冬珍
关键词:善得定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疗效
慢性HBV感染患者TIM-3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抗病毒治疗疗效关系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粘蛋白域蛋白-3(TIM-3)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关系。方法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消化二区2017年1月-2018年6月296例慢性HB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乙肝164例(乙肝组),肝硬化83例(肝硬化组),肝细胞癌49例(肝癌组),并纳入32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入组研究对象外周血单核细胞TIM-3、谷丙转氨酶(ALT)、HBV脱氧核糖核酸(DNA)表达水平;并将乙肝组按照疗效分为疗效较好组及疗效较差组,比较治疗前后TIM-3表达水平及TIM-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四组外周血单核细胞TIM-3及ALT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表达水平最低,肝癌组表达水平最高(P<0.05);肝硬化组、肝癌组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低于乙肝组(P<0.05);乙肝疗效较好组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TIM-3表达水平均低于疗效较差组(P<0.05);乙肝组不同疗效患者rs11741184基因型CC、CG、GG分布频率及等位基因C、G分布频率和rs13170556基因型AA、GA、GG分布频率及等位基因A、G分布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血单核细胞TIM-3表达水平与慢性HBV感染诊疗过程中肝损害情况密切相关,但TIM-3基因多态性在慢性HBV感染的调控作用有待进一步探究。
常文娟王慧张艳鹤冯卫华杨记康
关键词:慢性基因多态性疗效谷丙转氨酶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60例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观察其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用药前后血尿淀粉酶和白细胞计数等临床检验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病例中无无效及加重者。结论乌司他丁是治疗急性胰腺炎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冯卫华朱晓慧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乌司他丁疗效
猪苓多糖联用乙肝疫苗治疗乙型肝炎
2002年
冯卫华
关键词:猪苓多糖乙肝疫苗乙型肝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