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文娟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焦作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脂肪
  • 2篇脂肪性
  • 2篇慢性
  • 2篇肝硬化
  • 1篇代谢
  • 1篇蛋白-2
  • 1篇蛋白2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亚群
  • 1篇医院感染
  • 1篇乙肝
  • 1篇乙肝肝硬化
  • 1篇脂肪变
  • 1篇脂肪厚度
  • 1篇脂肪性肝病
  • 1篇上消化道
  • 1篇上消化道出血
  • 1篇皮下

机构

  • 7篇焦作市人民医...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7篇常文娟
  • 3篇张艳鹤
  • 3篇王慧
  • 2篇崔婷婷
  • 1篇石书伟
  • 1篇闫文锋
  • 1篇靳菲菲
  • 1篇耿直
  • 1篇乐忠宏
  • 1篇冯卫华
  • 1篇张洁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血清肝素结合蛋白对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BP)对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148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分为炎症组和非炎症组,每组7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炎症组患者的血清HBP,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非炎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低于非炎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肝素结合蛋白对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指标。
常文娟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慢性HBV感染患者TIM-3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抗病毒治疗疗效关系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粘蛋白域蛋白-3(TIM-3)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关系。方法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消化二区2017年1月-2018年6月296例慢性HB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乙肝164例(乙肝组),肝硬化83例(肝硬化组),肝细胞癌49例(肝癌组),并纳入32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入组研究对象外周血单核细胞TIM-3、谷丙转氨酶(ALT)、HBV脱氧核糖核酸(DNA)表达水平;并将乙肝组按照疗效分为疗效较好组及疗效较差组,比较治疗前后TIM-3表达水平及TIM-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四组外周血单核细胞TIM-3及ALT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表达水平最低,肝癌组表达水平最高(P<0.05);肝硬化组、肝癌组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低于乙肝组(P<0.05);乙肝疗效较好组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TIM-3表达水平均低于疗效较差组(P<0.05);乙肝组不同疗效患者rs11741184基因型CC、CG、GG分布频率及等位基因C、G分布频率和rs13170556基因型AA、GA、GG分布频率及等位基因A、G分布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血单核细胞TIM-3表达水平与慢性HBV感染诊疗过程中肝损害情况密切相关,但TIM-3基因多态性在慢性HBV感染的调控作用有待进一步探究。
常文娟王慧张艳鹤冯卫华杨记康
关键词:慢性基因多态性疗效谷丙转氨酶
非肥胖型与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代谢特征和肝脂肪变程度比较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比较非肥胖型与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代谢特征和肝脂肪变程度差异。方法2015年1月~2021年6月我院诊治NAFLD患者274例,根据体质指数(BMI)=25 kg/m^(2),将其分为非肥胖型66例和肥胖型208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行磁共振仪检查,应用仪器自带软件计算肝脏脂肪含量(LFC)和腹部皮下脂肪厚度(ASFT),使用FibroTouch测量肝脏受控衰减参数(CAP),使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将肝脂肪变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结果非肥胖型NAFLD患者BMI为(23.4±1.4)kg/m^(2)、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为24.2(19.6,35.8)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水平为25.0(18.7,32.3)U/L,甘油三酯为(1.9±0.4)mmol/L,高密度脂蛋白为(1.3±0.4)mmol/L,空腹血糖为(5.0±0.7)mmol/L,空腹胰岛素为7.0(4.8,9.4)μU/mL,HOMA-IR为1.6(1.1,2.3),尿酸为376.5(294.3,430.5)μmol/L,与肥胖型组【分别为(28.6±3.0)kg/m^(2)、88.4(55.4,160.5)U/L、71.5(64.4,141.6)U/L、(2.8±0.6)mmol/L、(1.1±0.3)mmol/L、(5.8±0.8)mmol/L、10.4(7.7,14.2)μU/mL、2.5(1.8,3.4)和442.3(346.4,484.5)μmol/L】比,差异显著(P<0.05);LFC为8.2(6.2,13.4)%,ASFT为(19.2±5.7)mm,CAP为(233.2±40.5)dB/m和CIMT为0.6(0.6,0.7)mm,与肥胖型组【分别为14.6(10.0,18.6)%、(24.6±8.2)mm、(284.6±46.0)dB/m和0.8(0.6,0.9)mm】比,差异显著(P<0.05);Ⅰ级肝脂肪变发生率为43.9%,显著高于肥胖型组的26.0%,而Ⅲ级肝脂肪变发生率为22.7%,显著低于肥胖型组的40.4%(P<0.05)。结论与肥胖型NAFLD患者比,非肥胖型患者代谢紊乱程度和肝脂肪变程度显著较轻。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如何加强对这部分患者的监管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王慧汤展常文娟芦超
关键词:肝脂肪变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以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观察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以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3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65例,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给予保肝药物治疗,对照组:恩替卡韦0.5mg/次,口服,1次/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0.6g/次,肌肉注射,1次/日。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肝纤维化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水平,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肝纤维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8.46%,高于对照组61.54%(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能够提高患者的肝功能、延缓肝纤维化,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缓解乙肝肝硬化,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常文娟王慧张艳鹤
关键词:乙肝肝硬化还原型谷胱甘肽恩替卡韦肝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
Wnt诱导分泌蛋白-2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Wnt诱导分泌蛋白-2(WISP-2)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8年6月收集的112例胃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WISP-2蛋白的表达。采用携带WISP-2基因和空载体的慢病毒感染胃癌细胞株MKN-28,建立WISP-2过表达细胞株(WISP-2组)和对照细胞株(对照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分析两组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异种肿瘤移植模型分析两组细胞在体内的生长;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两组细胞的凋亡水平;采用Transwell分析两组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两组细胞WISP-2蛋白、凋亡相关蛋白与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WISP-2蛋白的表达水平(89.43±7.51)较癌旁组织中WISP-2蛋白表达水平(193.42±12.09)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19,P<0.05)。WISP-2组细胞增殖(1.21±0.14)明显低于对照组(1.79±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6,P<0.05)。WISP-2组细胞在裸鼠中的肿瘤体积[(1029.32±101.58)mm3]明显小于对照组[(1930.60±198.44)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1,P<0.05)。WISP-2组细胞凋亡水平(21.45±4.91)较对照组(3.41±0.56)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9,P<0.05)。WISP-2组细胞迁移数量[(231.23±19.32)个]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迁移数量[(98.21±10.3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3,P<0.05)。WISP-2组细胞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水平(1.94±0.34、1.53±0.19)较对照组Caspase-3和bax表达水平(0.98±0.24、0.55±0.10)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3、3.018,P<0.05)。WISP-2组细胞黏着斑激酶(FAK)蛋白表达水平(0.58±0.10)较对照组细胞FAK蛋白表达水平(1.27±0.17)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0,P<0.05)。结论WISP-2蛋白在胃癌组
崔婷婷闫文锋石书伟常文娟
关键词:胃癌迁移
老年慢性胃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胃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UGIB)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3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老年慢性胃炎合并UGIB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慢性胃炎合并UGIB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结果108例老年慢性胃炎合并UGIB患者中,医院感染发生率25.93%(28/108),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60.71%(17/2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70岁(OR=3.347,95%CI:1.586~7.062),住院时间长(OR=1.369,95%CI:1.080~1.735),合并糖尿病(OR=2.656,95%CI:1.419~4.974)和侵入性止血方式(OR=4.080,95%CI:1.729~9.626)是老年慢性胃炎合并UGIB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感染组病死率和再出血率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10.71 vs.1.25%;14.29%vs.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09、5.491,均P<0.001)。结论老年慢性胃炎合并UGIB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高;高龄、住院时间长、合并糖尿病以及侵入性止血方式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积极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预防,以改善患者预后,减少病死率和再出血率。
崔婷婷张洁常文娟耿直乐忠宏
关键词:慢性胃炎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医院感染
余甘子鞣质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小鼠脂质代谢及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研究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鞣质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小鼠脂质代谢及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余甘子鞣质低、高剂量(200、400 mg·kg^(−1))组及非诺贝特(阳性药,50 mg·kg^(−1))组,每组10只。对照组小鼠常规饲料喂养,其余各组小鼠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MAFLD小鼠模型;ig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给药8周。处死小鼠,收集血液、肝脏、粪便。计算肝脏系数;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试剂盒法检测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肝组织中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脂肪酸合成酶(FASN)、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mRNA和蛋白表达量;PCR扩增法检测实验前后小鼠粪便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含量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余甘子鞣质干预后小鼠肝脏系数显著降低(P<0.05、0.01),小鼠肝组织脂肪变程度减轻;小鼠血清中ALT、AST、TG、T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0.01);肝组织中SREBP-1、FASN、ACC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0.01);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余甘子鞣质能够通过SREBP-1/FASN/ACC通路调节脂质代谢、改善肠道菌群平衡,改善MAFLD。
张艳鹤郑亚云芦超常文娟靳菲菲李锦秀张超
关键词:鞣质肠道菌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