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茂
- 作品数:29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同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更多>>
- 恶性淋巴瘤细胞遗传学研究概况被引量:2
- 1993年
- 恶性淋巴瘤(ML)是发生于免疫系统的一类常见而复杂的恶性肿瘤。一般根据肿瘤细胞形态学特点、免疫特征、淋巴结病理结构特征及临床资料等进行分类。目前已有一些广泛使用的组织学及免疫学分类系统。然而与该肿瘤有关的许多临床及生物学特征还有待进一步认识。迄今为止,与白血病有关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深化了人们对该领域的认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ML中染色体的异常也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有理由相信。
- 汪俊华刘树茂
- 关键词:淋巴瘤细胞遗传学
- HerbimycinA联合α-干扰素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肿瘤细胞体外作用的实验研究
- 2001年
- 目的 :为了研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Herbim ycin A(HMA)的作用。方法 :采用不同病期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细胞和 K5 6 2细胞株进行体外培养 ,加入不同浓度的 HMA及 α-干扰素。结果 :HMA或 α-干扰素单独应用能明显抑制 CML 细胞增殖 ,但不能诱导 CML 细胞凋亡 ,两者联合应用能明显促进 CML 细胞凋亡 ,且能获得明显的遗传学缓解。当加入外源性巯基化合物阻断 HMA与酪氨酸激酶结合时可完全消除这种作用。结论 :HMA联合α-干扰素在 CML的治疗如化疗或自身骨髓移植的体外净化中具有应用价值。
- 王萍金润铭周东风费洪宝邹萍刘树茂
- 关键词:白血病慢性BCR/ABL融合基因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儿童与少年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 1989年
- 对33例15岁以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了细胞遗传学研究,21例(63.6%)有获得性染色体异常。15例为t(8;21),主要属M_2亚型。2例检出近四倍体克隆,皆属M_6.21三体,1q三体,t(15;17)和复杂异常各1例。前两者属M_2,皆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演变而来,后两者分属M_3和M_5。
- 费洪宝杨爱德刘树茂田虹田虹
- 关键词:白血病细胞遗传学染色体儿童
- 失业保险金与终止劳动合同补助费不能划等号
- 2003年
- 刘树茂
- 关键词:劳动合同失业保险金生活补助费《失业保险条例》
- 执着追求卓越贡献──祝贺裘法祖院士从医55周年
- 1994年
- 刘树茂薛德麟
- 关键词:晚期血吸虫病论文专辑名誉校长
- PCR-RNA转录本分子杂交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检测
- 1998年
- 目的为了快速、敏感地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微小残留病。方法以T细胞受体γ链基因重排为标志基因,将确诊时标本扩增后的PCR产物转录成放射标记的RNA探针,而不同病期标本的PCR产物转录成待测RNA,待测RNA与探针杂交后经RNaseA消化,之后再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放射自显影。结果急淋细胞系DNA对数稀释试验表明本方法的敏感度在10-5水平。1例急淋完全缓解期微小残留病也被成功地检测出来。而当探针和待测RNA并非来自同一个体时,交叉杂交的结果为阴性。
- 梁欣荃费洪宝肖燕刘树茂杨爱德
- 关键词:白血病ALL微小残留病聚合酶链反应
- BCR/ABL基因转录水平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病程关系的探讨
- 1998年
- 应用细胞原位杂交方法,对29例处于不同病期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粒)患者肿瘤细胞中BCR/ABL融合基因的转录水平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急变期组(n=5)和加速期组(n=7)患者的白血病细胞中该融合基因的转录水平明显高于慢性期患者组(n=17)(P<0.01),而急变期组和加速期组之间该mRNA的水平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白血病细胞中BCR/ABL融合基因的转录水平与病程进展关系密切,采用细胞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白血病细胞中BCR/ABL融合mRNA的水平,不仅可用于慢粒及慢粒急变的辅助诊断,而且可早期预测急变的发生。
- 马文彬刘树茂费洪宝金润铭何美娟邹萍
- 关键词:白血病粒细胞性BCR/ABL基因转录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被引量:2
- 2002年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主要;因为细胞的凋亡受抑制而致病,其特征性的遗传学改变是9号与22号染色体间的易位并形成 Ph染色体,该易位产生一个 BCR/ABL融合基因,其表达产物为具有高酪氨酸激酶活性的 BCR/ABL融合蛋白 P210BCR,ABL,后者被认为是 CML发病的分子基础。本文综述了 P210BCR/ABL融合蛋白通过抑制骨髓前体细胞的凋亡而在CAL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并由此推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除莠霉素(herbimycin A)在CML的治疗中可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王萍金润铭刘树茂费洪宝
-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脱噬作用易位遗传学发病机制
- pH阳性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附一例儿童病例研究报告
- 1997年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是一种慢性骨髓干细胞克隆增生性疾病,其发病率甚低且常不伴有pH染色体,临床以持续性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超过600×109/L及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增生为特征,常伴有血栓性并发症及出血症候。本文报道一例具有显著血小板增多的女性患儿,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瘀斑及双手微血管栓塞性表皮坏死,血生化检查显示乳酸脱氢酶(LDH)及碱性磷酸酶(ALP)轻度升高,总胆固醇(Chol)降低,二磷酸腺苷(ADP)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血小板聚集不良,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增大;骨髓细胞遗传学检查显示典型pH易位,即t(q;22)(q34;q11),间期细胞原位杂交显示bcr/abl转录本在粒及巨核系表达增强,尤以后者更显著。研究结果显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可以具有pH染色体并可存在bcr/abl融合基因的异常表达。
- 金润铭费洪宝何美娟马文斌肖燕刘树茂陈万新
- 关键词:血小板增多PH染色体儿童
- 提高医学科技研究水平,为保障人民身心健康作出新贡献
- 1995年
- 提高医学科技研究水平,为保障人民身心健康作出新贡献武汉同济医科大学,武汉430030刘树茂1991年以来,在卫生部和湖北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一系列指示精神,不断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加强和促进科技发展...
- 刘树茂
- 关键词:重点学科身心健康卫生科技重点实验室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