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红进

作品数:16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帕金森
  • 9篇帕金森病
  • 7篇基因
  • 7篇PARKIN...
  • 6篇突变
  • 5篇帕金森病患者
  • 5篇病患
  • 4篇蛋白
  • 4篇鱼藤
  • 4篇鱼藤酮
  • 4篇细胞
  • 3篇多巴
  • 3篇多巴胺
  • 3篇突触
  • 3篇突触核蛋白
  • 3篇能神经
  • 3篇核蛋白
  • 3篇Α-突触核蛋...
  • 2篇点突变
  • 2篇多巴胺能

机构

  • 15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市普爱医...

作者

  • 16篇刘红进
  • 15篇孙圣刚
  • 11篇梁直厚
  • 10篇王涛
  • 7篇乔娴
  • 7篇童萼塘
  • 6篇曹学兵
  • 4篇冯媛
  • 4篇彭海
  • 3篇彭海
  • 3篇王岚
  • 2篇曹非
  • 2篇曹学兵
  • 1篇张振涛
  • 1篇魏文宁
  • 1篇刘仲萍
  • 1篇徐岩
  • 1篇孙莉
  • 1篇王建明
  • 1篇杨卉

传媒

  • 2篇中国康复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武汉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Neuros...
  • 1篇第九次全国神...

年份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格尔德霉素诱发热休克蛋白反应抑制α-突触核蛋白异常聚集和细胞毒性作用
目的:探讨格尔德霉素诱发热休克蛋白反应抑制异常α-突触核蛋白聚集,促进其降解,减轻其细胞毒性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鱼藤酮作用于NGF诱导的PC12细胞建立α-syn胞浆内聚集的细胞模型,MTT法检测GA不同浓度 (20n...
王岚孙圣刚曹学兵张振涛乔娴刘红进
文献传递
早发性帕金森病parkin基因的一个新的点突变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观察不同亚型帕金森病 (Parkinson’sdisease ,PD)患者中是否存在parkin基因新的突变以及突变的分布 ,探讨 parkin基因在PD发病机理中的可能作用。 方法  70例患者被分为早发性PD和晚发性PD ,70名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以基因组DNA为模板 ,扩增parkin基因的全部 12个外显子 ,然后行单链构象多态性 (single stran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 ,SSCP)电泳观察 ,对泳动异常者进行DNA序列测定 ,以确定外显子中存在的突变及其分布。结果  70例患者中有 4例SSCP泳动异常 ,测序证实 1例早发性PD患者的外显子 7存在 1个未曾报道过的新的点突变位点Gly2 84Arg。 结论 parkin基因点突变也是我国早发性PD患者的致病原因之一。
王涛梁直厚孙圣刚曹学兵彭海曹非刘红进童萼塘
关键词:帕金森病PARKIN基因点突变
帕金森病患者parkin基因外显子纯合性缺失及其功能学的意义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观察不同亚型帕金森病 (PD)患者中 parkin基因外显子 2~ 10的缺失分布 ,探讨parkin基因在PD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6 3例患者被分为早发性PD和晚发性PD。以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 ,扩增parkin基因第 2~ 10号外显子 ,然后行琼脂糖电泳 ,观察外显子纯合性缺失的分布。结果 :6 3例PD患者中发现外显子 2、4纯合性缺失各 1例 ,外显子 3纯合性缺失 2例 ,这些缺失均出现于早发性PD组。结论 :parkin基因外显子 2~ 4的纯合性缺失是我国早发性PD患者的致病原因之一。
王涛梁直厚孙圣刚彭海刘红进童萼塘
关键词:PARKIN基因外显子纯合性缺失功能学
散发性早发帕金森病患者Parkin基因的突变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观察我国散发性早发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中是否存在parkin基因的突变以及突变的形式和分布,探讨parkin基因突变在PD发病机理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病例组由35例散发性早发PD患者组成,7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以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parkin基因的全部12个外显子,然后分别采用琼脂糖电泳法观察外显子的大片段缺失及其分布和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DNA序列测定法确定外显子中点突变的存在和分布。结果:(1)在35例PD患者中发现外显子2、4缺失各1例,外显子3缺失2例;(2)4例SSCP泳动异常,测序证实1例患者的外显子7存在1个未曾报道过的新的点突变位点Gly284Arg。结论:parkin基因外显子缺失和parkin基因点突变也是我国早发性PD患者的致病原因之一。
梁直厚王涛孙圣刚曹学兵彭海刘红进童萼塘
关键词:PARKIN基因发病机理琼脂糖电泳法SSCP
帕金森病患者parkin基因点的突变(英文)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观察不同亚型帕金森病(PD)患者中是否存在parkin基因新的突变以及突变的分布,探讨parkin基因在PD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70例患者被分为早发性PD和晚发性PD,7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以提取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parkin基因的全部12个外显子,然后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电泳观察,对泳动异常者进行DNA序列测定,以确定外显子中突变的存在及其分布。结果70例患者中发现4例SSCP泳动异常,测序证实在1例早发性PD患者的外显子7中存在一个未曾报道过的新的点突变位点Gly284Arg。结论parkin基因点突变也是我国早发性PD患者的致病原因之一。
王涛梁直厚孙圣刚曹学兵彭海曹非刘红进童萼塘
关键词:帕金森病PARKIN基因基因突变点突变
鱼藤酮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建立的研究被引量:26
2004年
目的 探讨鱼藤酮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 采用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 ,然后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及黑质 纹状体的酪氨酸羟化酶免疫活性变化、海马病理学变化。结果 经过 1~ 8周观察 ,鱼藤酮处理大鼠出现明显的行为学、黑质 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免疫活性变化 ,海马无明显病理学变化 ,模型显示出帕金森病的典型特征。结论 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的方法可成功制作帕金森病大鼠模型。
冯媛梁直厚王涛乔娴孙莉刘红进孙圣刚
关键词:鱼藤酮帕金森病动物模型
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重启细胞周期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重启细胞周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蛋白酶体抑制剂 lactacystin处理神经元样分化的PC12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早期凋亡细胞和细胞周...
张振涛曹学兵孙圣刚王岚乔娴刘红进
文献传递
鱼藤酮致大鼠脑内α-突触核蛋白的表达分布变化
2006年
目的研究鱼藤酮所致的帕金森病大鼠的脑内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 ASN)分布。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鱼藤酮和/ 或溶剂(对照组)皮下注射,4 周后取脑组织,对黑质部位HE 染色,光镜下观察Lewy小体形态;对黑质、海马、纹状体等脑区进行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 TH)、ASN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在对照组大鼠脑内,ASN 广泛分布于各脑区,尤其在皮质、纹状体、海马等纤维投射丰富的区域。鱼藤酮处理的大鼠脑中,黑质TH阳性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减少、纹状体区TH阳性纤维脱失,黑质部位可见Lewy小体样结构;ASN阳性染色在各个脑区均有增强但各个脑区增强程度不一,黑质部位神经元胞浆和胞核内均有ASN明显聚集,纹状体可见ASN聚集围绕在细胞周围。海马部位偶见ASN在胞浆中点状聚集,胞核中无明显改变。结论在鱼藤酮皮下注射导致的帕金森病大鼠的脑内,ASN在多个脑区中表达增加,而在黑质纹状体部位聚集最为明显,蛋白分布由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突触末端向胞浆和胞核扩展。
冯媛梁直厚王涛乔娴刘红进孙圣刚
关键词:Α-突触核蛋白鱼藤酮帕金森病黑质
鱼藤酮对SH-SY5Y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环境毒素鱼藤酮对人多巴胺能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以及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chondrialATP-sensitivepotassiumchannel,mKATPchannel)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先用0、5、20、100nmol/L浓度的鱼藤酮单独处理SH-SY5Y细胞,观察鱼藤酮与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的量效关系;然后在此4组中分别按加和不加mKATP通道抑制剂5-羟葵酸(5-Hydroxydecanoate,5-HD)0.5mmol/L和(或)激活剂二氮嗪(Diazoxide,DZX)1.0mmol/L与不同浓度鱼藤酮共同作用,观察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检测采用罗丹明绿色荧光负载、流式细胞仪测量荧光强度的方法。[结果]5、20和100nmol/L鱼藤酮作用24h分别导致SH-SY5Y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至对照组的91.76%、71.21%和49.65%,膜电位下降程度与鱼藤酮剂量相关;DZX单独作用使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了13.45%,DZX与5和20nmol/L鱼藤酮共同作用分别下降至对照组的75.32%和66.06%,比同浓度鱼藤酮单独作用更加明显;5-HD可抵消DZX的上述作用,5-HD与5nmol/L鱼藤酮共同作用时可减轻鱼藤酮引起的细胞膜电位下降。[结论]鱼藤酮可以引起SH-SY5Y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小剂量鱼藤酮(5和20nmol/L)能开放mKATP通道,该作用可被5-HD逆转;与DZX相比,小剂量鱼藤酮只能激活某一类型的mKATP通道,这是它导致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的机制之一。大剂量鱼藤酮降低线粒体膜电位的机制中mKATP通道的作用较小。
梁直厚冯媛王涛乔娴刘红进孙圣刚
关键词:鱼藤酮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
鱼藤酮致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早期凋亡模型的研究
2005年
目的 :探讨鱼藤酮引起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早期凋亡的时间和浓度规律 ,为进一步研究其机制建立平台。方法 :不同浓度鱼藤酮作用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系SH SY5Y细胞不同时间 ,用四唑盐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低剂量 ( 5nmol/L和 2 0nmol/L)鱼藤酮处理 4 8h内对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 (P >0 .0 5) ;超过 10 0nmol/L的鱼藤酮明显抑制细胞活性 (P <0 .0 5) ,并且抑制的程度呈剂量依赖性。 2 0nmol/L及更高浓度的鱼藤酮作用 2 4h可以引起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 (P <0 .0 5)。结论 :采用2 0nmol/L鱼藤酮作用 2 4h可以建立鱼藤酮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早期凋亡模型。
冯媛王涛梁直厚乔娴刘红进孙圣刚
关键词:PD凋亡神经细胞多巴胺神经退行性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