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娜
-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通过基因表达芯片数据库研究PRAM1基因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 2018年
- 目的:研究PRAM1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的临床表型及其预后价值。方法:以48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基因表达芯片为研究平台,结合临床资料总结PRAM1基因在多种AML亚型中的表达特征。利用正常人干细胞表达芯片,研究PRAM1基因在各阶段血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规律。通过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验证临床样本表达芯片结果,并找到可以上调PRAM1基因的药物。结果:首先发现PRAM1基因在inv(16)AML中表达最高,在t(15;17)M3中表达最低,在其他类型中表达基本一致。依据美国NCCN指南,利用基因突变分类,PRAM1基因在伴发CEBPAdm突变的AML(cytogenetically normal AML,CN-AML)中高表达,而且PRAM1基因的高低表达可以对CN-AML进一步分层,且无事件生存率(event-free survival,EFS)有统计学意义;其次PRAM1基因在成熟细胞和粒单祖细胞中表达较高。地西他滨和西达本胺可以上调PRAM1基因,其中西达本胺的效果较好。结论:PRAM1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有一定表达规律,在t(15;17)M3中表达最低,PRAM1基因高表达是CN-AML预后较好的标志。PRAM1基因在成熟粒细胞中表达较高,而且西达本胺可以上调该基因的表达,因而可作为治疗靶点。
- 吕娜钱坤刘静王莉莉李永辉于力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西达本胺
- 地西他滨体外对小鼠急性粒-单核白血病细胞WEHI-3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探讨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去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对于小鼠急性粒-单核白血病细胞WEHI-3的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急性粒-单核白血病细胞(WEHI-3)采用小剂量地西他滨0.25μmol/L连续体外处理3 d。采用瑞氏吉姆萨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变化,AnnexinV-PI法检测WEHI-3不同时间的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情况,Q-PCR检测处理前后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地西他滨处理后,WEHI-3细胞体积明显增大,胞质增多,形态不规则,染色质浓缩、边缘化;PBS处理的WEHI-3细胞G1期占39.64%,S期占49.43%,G2期占8.74%,地西他滨处理后WEHI-3细胞G1期增加至78.02%,S期减少至15.86%,G2期减少至2.91%,可见地西他滨处理后WEHI-3被阻滞于G1期;经地西他滨处理后WEHI-3细胞中MMD、TSG101、TAF7L、CITED2 mRNA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均<0.01)。结论地西他滨可上调MMD、CITED2、TAF7L、TSG101基因表达,诱导小鼠急性粒-单核白血病WEHI-3细胞凋亡、细胞周期阻滞。
- 肖秧王佳关伟杨二娜王茂全陈国凤陈国凤周薇张娟李永辉吕娜王立新李永辉
- 关键词:地西他滨细胞周期
- 全基因组CpG位点甲基化捕获测序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标志物及临床意义分析
- [目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组异质性高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目前,临床及遗传学特征不能完全准确地评估预后.DNA甲基化具有预后意义,但其临床检测尚未深入研究.本文采用一种新的全基因组CpG位点甲基化捕获测序方法(M...
- 李艳吕娜李永辉于力
- 全机器人辅助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护理配合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 探讨全机器人辅助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手术的护理配合流程,提高护士的手术配合质量.方法 通过配合6例行全机器人辅助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手术,对术前物品准备、术中体位摆放和手术配合及围手术期器械进行护理管理.结果 6例手术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配合满意.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的手术间布局,熟练的手术操作步骤,密切的术中配合是确保全机器人辅助手术成功的关键.
- 王涛吕娜李凤云
- 关键词:膀胱肿瘤护理膀胱切除术原位回肠膀胱术
- CD19等相关表面分子mRNA表达在t(8;21)AML中的临床特征研究
- 吕娜于力
- FLT3-ITD突变AML中联合突变的分子遗传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 吕娜陈筱素于力
- 沉默缺氧诱导因子1α可抑制携带C-kit基因突变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
- 2020年
- 目的探讨抑制C-kit基因突变阳性的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对C-kit表达及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HIF1α特异性抑制剂棘霉素处理两种携带C-kit基因突变的t(8;21)AML细胞系Kasumi-1和SKNO-124h,以二甲基亚砜处理的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细胞中HIF1α、C-kit基因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AnnexinV-PI双染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体外克隆形成能力。结果棘霉素能明显抑制Kasumi-1和SKNO-1细胞中HIF1α基因和C-kit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且该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同时细胞增殖被抑制、细胞凋亡增加。结论棘霉素靶向抑制HIF1α可通过下调C-kit表达抑制携带C-kit基因突变的t(8;21)AML细胞增殖,该作用与棘霉素诱导的细胞凋亡有关。
- 陈泽张继彬吕娜李永辉周薇关伟高晓宁
- 关键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缺氧诱导因子1Α细胞增殖细胞周期
- 全机器人辅助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护理配合
-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创技术广泛应用于泌尿外科.目前,全世界有400多家医院成功开展了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手术通过机器手操作,滤除生理震动,避免了操作者呼吸和生理颤抖对术中操作的影响,机械手臂有7°活动自由度,可媲...
- 王涛吕娜李凤云
-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分子学特征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分子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借助双脱氧链终止测序方法研究52例老年AML患者的分子学特征,结合临床资料分析51个血液病相关基因的突变情况及临床意义,并对39例接受DCAG方案化疗的患者进行疗效分析。结果:老年AML患者有较高的突变频率[98.1%(51/52)],不同的突变基因之间存在一些共存或互斥现象。突变个数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表观遗传学突变DNMT3A、TET2(P<0.01)及FLT3-ITD(P<0.05)发生率亦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c-KIT突变在低危核型组AML最常见(P<0.01),而NPM1和DNMT3A等突变则常见于中危组(P<0.05),尤其在核型正常的AML中多见。接受DCAG方案化疗的老年AML患者有较高的完全缓解率[71.8%(28/39)]。结论:老年AML患者具有特定的分子学特征,甲基化相关基因突变发生率较高,这对临床诊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汪变红关伟吕娜金香淑李停于力靖彧
- 关键词: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基因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