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脱位
  • 22篇先天
  • 22篇先天性
  • 19篇小儿
  • 18篇髋脱位
  • 18篇关节
  • 16篇先天性髋脱位
  • 12篇髋关节
  • 11篇小儿先天性
  • 10篇手术
  • 10篇关节脱位
  • 8篇髋关节脱位
  • 8篇儿童
  • 6篇小儿先天性髋...
  • 5篇手术治疗
  • 4篇外科
  • 4篇先天性髋关节
  • 4篇先天性髋关节...
  • 4篇截骨
  • 3篇术后

机构

  • 36篇吉林大学中日...
  • 5篇吉林大学第二...
  • 4篇白求恩医科大...
  • 2篇天津医院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长春工业大学
  • 1篇吉林工业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三九集团
  • 1篇长春市第二医...
  • 1篇吉林省乾安县...
  • 1篇通化铁路医院
  • 1篇通化矿务局

作者

  • 43篇孙丹舟
  • 14篇唐成林
  • 11篇季晓风
  • 10篇刘玉槐
  • 9篇赵宝林
  • 5篇段德生
  • 5篇孙莉
  • 4篇李柱田
  • 4篇张满江
  • 4篇姜鸿志
  • 3篇任晓阳
  • 2篇许则民
  • 2篇张志银
  • 2篇冷双全
  • 2篇卢德恩
  • 2篇李振宇
  • 2篇陈伟
  • 2篇陈庆玉
  • 1篇张翘
  • 1篇王亚军

传媒

  • 12篇白求恩医科大...
  • 8篇中国矫形外科...
  • 4篇中华小儿外科...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3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中华医学研究...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国骨伤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 1篇第二届海峡两...
  • 1篇第一次全国小...

年份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7
  • 6篇1996
  • 3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3
  • 4篇1992
  • 1篇1990
  • 4篇1989
  • 1篇1986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两种克氏针内固定方法稳定性的力学研究
2004年
目的判定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后,交叉和平行穿克氏针两种内固定方法的稳定性。方法采用6只幼猪肱骨髁部作为模型,人为地造成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后分两组先后行交叉和平行克氏针内固定,并进行生物力学实验研究。结果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后,交叉克氏针内固定较平行克氏针内固定有明显的力学稳定性。结论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后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在力学上有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肯定。
孙莉孙丹舟王亚军
关键词: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稳定性内固定术生物力学
先天性髋脱位4种手术疗效的比较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 4种术式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CDH)疗效。方法 随访采用翻转造盖术2 4例 (30髋 )、插入造盖术 2 3例 (30髋 )、Salter截骨术 2 5例 (30髋 )和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术 2 4例 (2 7髋 )治疗CDH患者 96例 117髋。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 5年 10个月 ,疗效从临床功能和X线形态两方面评估 ,术后髋臼指数 (AI)的改善分别是 (2 0 2± 7 2 7)°、(2 1 9± 6 33)°、(15 0± 4 5 6 )°、(11 4±5 1)°,术后臼头指数 (AHI)分别是 (0 92± 0 2 4 )°、(1 0 0± 0 18)°、(0 80± 0 19)°、(0 82± 0 14 )° ;四种术式临床优良率分别是 90 %、86 7%、73 4 %和 6 6 6 % ,共发生再脱位 3例 ,关节僵硬 10例 ,股骨头坏死 7例。结论 临床疗效及对髋臼形态改善翻转、插入造盖术优于Salter截骨术和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术 ;翻转造盖术、插入造盖术安全有效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首选术式。
臧虎唐成林张翘孙丹舟
关键词:骨科手术方法
小儿双侧先天性髋脱位两侧同时手术122例244髋报告
2004年
目的为了缩短治疗时间,减少经济负担和痛苦,便于同步功能练习。方法笔者从1983~1998年5月末,共为双侧先天性髋脱位两侧同时手术122例244髋。结果半年以上平均2年半随访81例162髋,髋关节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无关节僵硬发生,X线片显示位置好,无股骨头坏死发生。参考国内疗效评定标准,皆属优良。结论小儿双侧先天性髋脱位两侧同时手术是可行的。笔者所在科室,目前对5岁以下双侧先天性髋脱位,如无特殊情况,基本常规行两侧同时手术。
孙丹舟季晓风唐成林赵宝林
关键词:小儿同期手术X线检查
复入真臼翻转假臼大造盖治疗大龄儿和成人先天性髋脱位(介绍一种独创新术式)
目的:为了使假臼形成的大龄儿或成人先天性髋脱位获较满意疗效,作者设计了此复人真臼翻转假臼大造盖的术式:即"V"形凿除真、假臼间之骨嵴达臼底深度,弧形下翻假臼, 上方截骨裂隙嵌入2枚取自髂前上棘上方的45°~60°三角形大...
孙丹舟孙莉
关键词:先天性髋脱位
文献传递
Salter氏骨盆截骨术后外固定方法的改进及力学原理的探讨
孙丹舟姜鸿志段德生
关键词:切骨术骨盆关节脱位固定术矫形外科手术
小儿先天性髋脱位术后关节僵硬被引量:10
1996年
1986年7月~1995年2月近10年间收治的小儿先天性髋脱位术后关节僵硬54例(60髋),应用先天性髋脱位疗效评定标准综合评定先天性髋脱位术后关节僵硬。41例(44髋)获得随访,最长9年,最短4个月(平均4.5年),依据先天性髋脱位疗效评定标准,再治疗结果为:优27例(29髋),良12例(13髋),可2例(2髋)。小儿先天性髋脱位术后关节僵硬与患者年龄偏大、手术中具体操作、术后功能练习有直接关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术前牵引、正确的手术操作及术后及时的功能练习是预防小儿先天性髋脱位术后关节僵硬的关键措施,一经发现关节僵硬,需尽早处理,主要应手术松解,对时间短者也可行手法松解。
唐成林孙丹舟任晓阳
关键词:先天性髋脱位儿童关节僵硬
先天性髋脱位原位造盖不可取被引量:1
1992年
作者通过5例8个髋先天性髋脱位原位造盖的治疗情况观察,从解剖学和生物力学观点阐述了该术式的不合理性;从临床实用价值,指出不宜提倡。
孙丹舟
关键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造盖术
股直肌挛缩症七例报告
1989年
本文报告作者在近3年内遇到股直肌挛缩症7例。主要临床表现是不能同时完成伸髋屈膝的动作。7例均行手术治疗。作者强调股直肌起始处松解要充分,术后要施行伸髋屈膝位的髋人字石膏固定。
孙丹舟刘玉槐杨有庚李振宇
关键词:股直肌挛缩症
复入真臼翻转假臼大造盖治疗大龄儿和成人先天性髋脱位(介绍一种独创新术式)
2005年
为了使假臼形成的大龄儿或成人先天性髋脱位获较满意疗效,笔者设计了此复入真臼翻转假臼大造盖的术式:即“V”形凿除真、假臼间之骨嵴达臼底深度,弧形下翻假臼,上方截骨裂隙嵌入2枚取自髂前上棘上方的45°~60°三角形大骨块,使真假臼连成具有充分宽度拱形结构之大臼,能充分覆盖复位后的股骨头。术后可用双向皮牵引;成人可用纵向骨牵引,侧方布带牵引。经12年21例临床实践,其中12例获得平均5年以上随访,其中1例41岁例屈髋稍受限(60°)外,其余11例站、蹲功能基本正常,且走路无痛。结论:通过“V”形凿除真、假臼之间的骨嵴深达臼底,下翻假臼使其和真臼连成一大臼,充分容纳(或经股骨短缩的)复位的股骨头,取得满意效果。为假臼形成的大龄或成人髋脱位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路。
孙莉孙丹舟
关键词:先天性髋脱位
俄罗斯卡尔梅克地区脑性瘫发病考察报告
1995年
俄罗斯卡尔梅克地区脑性瘫发病考察报告孙丹舟,李柱田,陈庆玉,卢德恩1993年,我们一行四人,应俄罗斯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残疾儿童家长协会的邀请,曾去该地区对当地脑性瘫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考察。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卡尔梅克是俄罗斯联邦的一个自治共和国,位于俄...
孙丹舟李柱田陈庆玉卢德恩
关键词:脑性瘫痪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