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鸿

作品数:37 被引量:96H指数:8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4篇绦虫
  • 34篇棘球绦虫
  • 27篇多房棘球绦虫
  • 19篇脾细胞
  • 16篇疫苗
  • 16篇小鼠
  • 15篇细胞
  • 12篇重组BCG-...
  • 11篇免疫
  • 9篇免疫小鼠
  • 8篇重组BCG
  • 8篇细胞因子
  • 7篇亚群
  • 7篇脾细胞亚群
  • 7篇细胞亚群
  • 7篇细粒棘球绦虫
  • 7篇EM
  • 6篇小鼠脾细胞
  • 5篇重组BCG-...
  • 4篇凋亡

机构

  • 36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37篇王鸿
  • 36篇李文桂
  • 31篇朱佑明
  • 1篇张长碧
  • 1篇唐君
  • 1篇杨梅

传媒

  • 7篇中国地方病学...
  • 6篇重庆医科大学...
  • 5篇中国病原生物...
  • 4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免疫学杂志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地方病通报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09
  • 7篇2008
  • 18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CD-Em10对泡球蚴感染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pCD-Em10免疫对泡球蚴感染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pCD-Em10肌肉注射免疫BALB/c鼠,免疫后8周用Em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18周剖杀小鼠,计算减蚴率;取脾并分离脾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脾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用EmAg或ConA刺激培养脾细胞,收集脾细胞培养上清液,用试剂盒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液的IL-2、IFN-γ、TNF-α和IL-4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细胞的凋亡发生率,同时设有BCG和PBS对照。结果:pCD-Em10免疫组的减蚴率为71.17%,脾CD4+T细胞亚群显著增加,IFN-γ和TNF-α水平升高,IL-4水平降低,脾细胞凋亡发生率明显低于PBS对照组。结论:pCD-Em10可诱导泡球蚴感染小鼠产生一个保护性的免疫反应。
李文桂朱佑明王鸿
关键词:多房棘球绦虫免疫应答
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Ⅱ//3和BCG-Em14-3-3疫苗构建及其免疫机制研究
目的 构建多房棘球绦虫rBCG-EmⅡ//3和rBCG-Em14-3-3疫苗;分析重组质粒pBCG-EmⅡ//3和pBCG-Em14-3-3在BCG和大肠杆菌Top10中表达效率;动态观察rBCG...
王鸿
关键词:多房棘球绦虫保护力免疫机制
文献传递
多房棘球绦虫混合重组BCG-EmⅡ/3和BCG-Em14-3-3疫苗免疫小鼠后脾细胞亚群的动态观察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动态观察多房棘球绦虫混合重组BCG-EmⅡ/3和BCG-Em14-3-3疫苗免疫小鼠后脾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将疫苗采用鼻腔内接种免疫BALB/C鼠,在免疫后0、2、4、6、8、10、12、14、16和18周各剖杀4只小鼠取脾,分离脾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脾CD_4^+和CD_8^+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同时设有PBS对照。结果:疫苗接种组的脾CD_4^+和CD_8^+T细胞亚群分别在免疫后2~12周和2~18周升高,分别在免疫后6和10周达最高水平。结论:CD_4^+T细胞亚群数目在多房棘球绦虫混合重组BCG-EmⅡ/3和BCG-Em14-3-3疫苗免疫早期(2~6周)显著增加,
李文桂王鸿朱佑明
关键词: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脾细胞亚群
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Ⅱ/3疫苗诱导小鼠脾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多房棘球绦虫(Em)重组BCG-EmⅡ/3疫苗免疫和Em原头节攻击后小鼠脾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将Balb/c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3组:疫苗皮下注射组、疫苗鼻腔内接种组、对照组。免疫后8周用Em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18周杀鼠取脾,分离脾细胞,分别用原液、Em抗原(EmAg)、刀豆蛋白A(ConA)或植物血凝素(PHA)培养,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2(IL-2)、1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结果疫苗皮下注射组原液培养条件下IL-2、IFN-γ、TNF-α和IL-4水平分别为(34.6±2.7)、(34.5±2.8)、(265.0±0.0)、(9.8±2.6)ng/L,与对照组[(25.0±1.9)、(30.0±0.0)、(10.0±0.0)、(12.5±2.7)n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疫苗鼻腔内接种组原液培养条件下上述4种指标分别为(32.5±2.2)、(33.6±2.7)、(130.0±0.0)、(10.4±2.7)n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疫苗皮下注射组原液培养条件下TNF-α水平明显高于疫苗鼻腔内接种组(P〈0.01)。EmAg、ConA(或PHA)刺激培养条件下,上述4种指标明显高于相同组别的原液培养(P〈0.01),且ConA(或PHA)刺激培养条件下,上述4种指标明显高于相同组别的EmAg刺激培养条件(P〈0.01)。结论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Ⅱ/3疫苗诱导小鼠产生辅助T淋巴细胞(Th)1型免疫反应,从而对抗Em原头节攻击感染。
李文桂王鸿朱佑明
关键词:棘球蚴病细胞因子类
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诱导BALB/c小鼠的保护力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多房棘球绦虫(Em)重组BCG-Em14-3-3疫苗免疫后对受攻击感染BALB/c小鼠的囊重和抗体及其亚类的影响。方法将5×106克隆形成单位(CFU)和5×105CFU疫苗分别采用皮下注射和鼻腔内接种免疫BALB/c鼠1次,免疫后8周每鼠用50个Em原头节攻击感染,感染后18周剖杀小鼠,分离泡球蚴并称重,计算囊重抑制率;收集鼻腔内接种组鼠血清,测定IgG及其亚类和IgE水平。试验设有空载体、卡介苗(BCG)和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结果疫苗皮下注射和鼻腔内接种组小鼠的囊重抑制率分别为82.35%和59.41%;疫苗鼻腔内接种组攻击后18周的鼠血清IgG、IgG2a、IgG2b和IgE水平均较接种前高(P<0.05或P<0.01),吸光度(A490)值分别为0.090±0.006、0.026±0.002、0.024±0.003和0.031±0.019,IgG1和IgG3水平低于接种前(P<0.05或P<0.01),A490值分别为0.042±0.011和0.156±0.004。结论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的保护力,表现为血清IgG、IgG2a、IgG2b、IgE水平升高和棘球蚴生长受抑制。
李文桂王鸿朱佑明
关键词: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保护力
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以多房棘球绦虫(Em)重组BCG-Em14-3-3疫苗免疫小鼠再以Em的续绦期幼虫泡球蚴的原头节攻击后,鼠脾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将疫苗采用皮下注射和鼻腔内接种分别免疫BALB/c小鼠,免疫后8周用Em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18周杀鼠取脾分离脾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的凋亡,同时设空载体、BCG和PBS对照组。结果:疫苗接种组小鼠脾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低于感染对照组;鼻腔内接种组脾细胞的凋亡率显著低于皮下注射组。结论:泡球蚴的感染可引起小鼠脾细胞发生凋亡,Em重组BCG-Em14-3-3疫苗接种可抑制感染小鼠脾细胞的凋亡。疫苗鼻腔内接种是一种较好的免疫途径。
李文桂王鸿朱佑明
关键词: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脾细胞凋亡
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诱导小鼠脾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免疫和Em原头节攻击后小鼠脾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将疫苗采用皮下注射和鼻腔内接种分别免疫BALB/c鼠,免疫后8周用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18周杀鼠取脾,分离脾细胞,用EmAg或ConA刺激培养,收集脾细胞培养上清液,用试剂盒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液的IL-2I、FN-γ、TNF-α和IL-4水平,同时设有空载体、BCG和PBS对照。结果:疫苗接种组的IFN-γ和TNF-α水平升高,IL-4水平降低;鼻腔内接种组的TNF-α水平高于皮下注射组。结论: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诱导小鼠产生一个TH1型反应,从而对抗Em原头节攻击感染。
李文桂王鸿朱佑明
关键词:多房棘球绦虫细胞因子
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免疫小鼠后脾T细胞亚群的动态观察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动态观察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免疫小鼠后脾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将疫苗采用鼻腔内接种方法免疫BALB/c鼠,在免疫后0、2、4、6、8、10、12、14、16和18周各剖杀4只小鼠,取脾,分离脾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脾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同时设PBS对照。结果疫苗接种组小鼠脾CD4+和CD8+T细胞亚群分别在免疫后2~12周和2~18周开始升高,分别在免疫后6和10周达最高水平,百分比分别为32.0%±1.6%和8.4%±0.8%。结论CD4+和CD8+T细胞亚群在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诱导的小鼠抗Em原头节攻击感染的保护性免疫机制中起关键作用。
李文桂王鸿朱佑明
关键词: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
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Ⅱ/3疫苗免疫小鼠后脾细胞亚群的动态观察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动态观察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Ⅱ/3疫苗免疫小鼠后脾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将疫苗采用鼻腔内接种免疫Balb/c鼠,在免疫后0、2、4、6、8、10、12、14、16周和18周各剖杀4只小鼠取脾,分离脾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脾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同时设有PBS对照。结果疫苗接种组的脾CD4+和CD8+T细胞亚群分别在免疫后2~10周和2~18周升高,分别在免疫后4周和10周达最高水平。结论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Ⅱ/3疫苗可诱导小鼠脾CD4+和CD8+T细胞亚群的增殖。
李文桂朱佑明王鸿
关键词:多房棘球绦虫脾细胞亚群
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免疫小鼠后脾细胞因子的动态观察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动态观察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免疫小鼠后脾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将疫苗采用鼻腔内接种免疫BALB/C鼠,在免疫后0、2、4、6、8、10、12、14、16和18周各剖杀4只小鼠取脾,分离脾细胞,用EmAg或ConA刺激培养,收集脾细胞培养上清液,用试剂盒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液的IL-2、IFN-γ、TNF-α和IL-4水平,同时设有PBS对照。结果:疫苗接种组的IL-2、IFN-γ、TNF-α和IL-4分别在免疫后4~8周、2~8周、2~8周和6~10周升高,分别在免疫后6、6、4~6和8周达最高水平。结论: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在免疫早期(2~8周)即可诱导小鼠产生一个TH1型保护性免疫反应。
李文桂王鸿朱佑明
关键词: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细胞因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