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窦宝信

作品数:21 被引量:196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关节
  • 8篇置换术
  • 7篇髋关节
  • 6篇全髋
  • 6篇全髋关节
  • 6篇人工全髋关节
  • 6篇关节成形术
  • 6篇关节置换
  • 6篇成形术
  • 5篇手术
  • 5篇髋臼
  • 5篇膝关节
  • 4篇术后
  • 4篇微创
  • 4篇骨头
  • 3篇全膝关节
  • 3篇全膝关节置换
  • 3篇全膝关节置换...
  • 3篇全髋关节置换
  • 3篇全髋关节置换...

机构

  • 2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北京小汤山疗...

作者

  • 21篇窦宝信
  • 11篇周乙雄
  • 9篇张洪
  • 8篇徐辉
  • 7篇周一新
  • 6篇郭晓忠
  • 6篇殷建华
  • 6篇黄德勇
  • 6篇李为
  • 4篇康倩
  • 4篇刘庆
  • 3篇黄野
  • 2篇张春雨
  • 2篇郭盛杰
  • 2篇李玉军
  • 1篇孙伟
  • 1篇田伟
  • 1篇李志宇
  • 1篇王金城
  • 1篇史振才

传媒

  • 6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2006年骨...
  • 1篇北京医学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华医学全科...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3
  • 2篇2001
  • 1篇1997
  • 2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骨盆内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被引量:44
2001年
目的介绍经髂腹股沟入路在骨盆内壁行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方法1997年10月~2001年4月,共有51例患者(53髋)因髋臼发育不良造成髋关节疼痛而接受经髂腹股沟入路髋臼周围截骨术(Berneseperiacetabularosteotomy)。患者平均年龄30.6岁(13~48岁,其中1例13岁患者的髋臼骨骺已完全闭合),男∶女=1∶10。术前患者平均疼痛3.4年(3个月~15年);髋关节活动度正常或基本正常(235°~360°,平均300°)。术前X线片显示CE角?15°~15°,平均1.1°;臼顶倾斜角为15°~55°,平均28°;髋关节间隙正常或轻度狭窄。53%的髋关节伴有不同程度的半脱位(Shenton线不连续)。结果24例(24髋)有12~38个月(平均26个月)的随访结果。24髋术后疼痛明显减轻,髋关节活动度保持正常。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79.8分(64~83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3.8分(75~100分)。术后CE角平均为40°(20°~60°),臼顶倾斜角平均为9°(0°~20°),Shenton线不连续率降为33%。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包括股神经损伤1例,膀胱功能障碍1例,切口疝2例。结论骨盆内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可以获得良好疗效。该术式的特点为:在保持骨盆环和髋外展肌完整的基础上,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髋关节畸形,恢复髋关节的解剖关系。
张洪徐辉康倩窦宝信黄德勇
关键词:成人髋臼发育不良
AML假体在人工髋关节股骨侧翻修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 回顾性分析AML假体在人工髋关节股骨侧翻修中的应用经验,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ML假体对35例人工髋关节术后股骨侧假体松动、股骨骨缺损Paprosky分型Ⅰ~Ⅲb型的患者进行了翻修。结果平均随访17个月,所有病例的X线表现均无明显变化,无假体下沉、移位和原有骨缺损进一步加重,Harris评分平均由37分提高到92分。结论人工髋关节术后股骨侧假体松动者中,针对PaproskyⅠ~Ⅲb型骨缺损的翻修,AML假体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李玉军张洪周乙雄窦宝信殷建华徐辉李为郭晓忠张春雨周一新黄德勇
关键词:髋关节关节成形术翻修假体
人工全髋关节不稳定的影响因素及防治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不稳定的影响因素,以期防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方法 1995—2005年收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脱位患者19例,其中男8例,女11例;年龄54—78岁,平均62.1岁。原发病包括股骨颈骨折4例,病理性股骨颈骨折1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5例,骨性关节炎4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2例,人工关节翻修术后3例。8例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3—6周,1例在闭合复位时死亡,10例在闭合复位失败后或有明确脱位原因的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结果 8例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3—6周后获得成功。2例患者经闭合复位后再次失败,采用手术切开复位获得成功。8例闭合复位不成功直接手术切开复位获得成功。术后随诊2年,未再出现脱位现象。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82分(72—96分)。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脱位由多种因素造成,强调以预防为主,全面分析和研究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使关节周围组织张力、关节位置和头臼间的匹配关系达到最佳,并选用合适的假体,才能彻底避免髋关节不稳定的发生。
徐辉张洪黄德勇周一新殷建华周乙雄窦宝信郭盛杰
计算机辅助与传统方法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下肢机械轴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对比计算机辅助下(导航)全膝关节置换术及同期传统方法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下肢轴线的差异。方法连续无选择病例30例39膝在计算机导航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并与同期采用传统方法连续无选择的全膝关节置换术29例39膝进行对照。分别拍摄术后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双下肢全长X线片,分别记录两组的术后下肢轴线与股骨及胫骨解剖轴线的关系,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导航组术后机械轴范围176°-185°,平均180.3°±1.79°。传统组术后机械轴范围176°-187°,平均181.32°±2.51°。两组样本,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t=2.4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术后机械轴偏差0°(180°)导航组10/39膝(25.64%),传统组9/39膝(23.08%),经卡方检验,χ2=0.0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偏差≤±1°(179°-181°)导航组27/39膝(69.23%),传统组16/39膝(41.03%),X。=6.27,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偏差≤±3°(177°-183°)导航组36/39膝(92.31%),传统组29/39膝(74.36%),χ2=4.52,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偏差≥±4°(≤176°或≥184°)导航组为3膝(7.69%),传统组为10膝(25.64%),χ2=4.51,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计算机辅助下(导航)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下肢机械轴明显优于传统方法。边缘值(大于184°及小于176°)明显低于传统组。
郭晓忠窦宝信刘庆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外科手术
小切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初步经验
微创手术是骨科手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小切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它重要的组成部分。自2005年2月我们开始进行小切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至今,共38例,其中女34例,男4例共52膝,其中包括双膝14例。 年龄43-75...
徐辉窦宝信张洪周乙雄
关键词:微创手术小切口膝关节全膝关节置换术关节功能
文献传递
微创技术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 探讨微创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优点及手术风险。方法 2005年2月至2006年4月,对54例患者(70膝)行小切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女48例(63膝),男6例(7膝)。年龄43-75岁,平均62.4岁。切口长度9—13cm,平均10.5cm。所有患者均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炎,术前关节活动度为伸0°~25°(平均-10.5°),屈80°-135°(平均100°)。手术采用膝正中切口,髌旁内侧入路。不翻转髌骨,利用皮肤的可移动性和膝关节屈伸活动的特点,采用特殊手术器械,完成股骨和胫骨的截骨。通过改变手术操作顺序以尽快创造出操作空间,尽可能减少对髌上囊和后关节囊等软组织的切除和剥离。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皮肤坏死或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为70min(55-150min)。手术切口长度平均为10.5cm(9~13cm)。前35膝术后平均引流530ml(200-800m1),后35膝引流为380ml(200-460ml),平均输血500ml(0-1000m1)。术后第2天即开始进行主动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患者术后平均下床时间为5.6d(4-8d),术后9-14d出院,出院时关节活动度平均为100°(90°~120°)。术后末次随访,关节活动度为伸5°-5°(平均0°),屈95°~125°(平均115°)。术前膝关节学会评分为46~69分[平均(51±7)分],术后为82-98分[平均(91±5)分]。结论 微创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最主要的优势在于股四头肌损伤小,膝关节主动活动的时间较早,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相对较快,且不增加手术风险。
徐辉窦宝信张洪郭盛杰
关键词:外科手术微创性膝关节关节成形术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研究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长期疗效。方法 对 1983~ 2 0 0 0年间行胫骨高位截骨术的 10 7例 (15 6膝 )膝骨关节炎患者随诊 ,测量术前及复查时拍摄负重位X线片角度并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好的临床效果在术后 1~ 5年为 88% ,5~ 10年为 75 % ,10年以上为 6 3%。 1例在术后 8年做全膝置换术。结论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近期效果显著 ,中远期效果能较好的保持。截骨后行内固定有利于患者早期活动及恢复。
周乙雄姚力康倩徐辉窦宝信黄德勇
关键词:胫骨高位截骨术膝关节骨关节炎
皮质类固醇与骨坏死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0
2005年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骨坏死发生的时间、发生率与皮质激素用量的关系.方法对551例SARS患者进行骨坏死普查,男131例,女420例,年龄21~59岁,平均(33±9)岁.其中12例未用激素,539例应用剂量不等的皮质激素(80~30 000 mg).从停药至普查的时间为3~9个月.全部患者行双髋、双膝、双踝、双肩及双腕MRI检查及X线摄片,部分患者做CT扫描.股骨头坏死按ARCO分期,膝关节坏死按Lotka分期,肩关节坏死按Gruess分期.采用独立检验、秩和检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2例未用激素者,未检出骨坏死.539例应用激素者检出骨坏死176例(32.7%),其中累及股骨头为130例210髋、累及膝关节98例130膝、累及肱骨头21例36肩、累及踝关节16例26踝(距骨,跟骨)、累及腕关节11例17腕(月骨,舟状骨)、髌骨3例4膝、髂骨1例1处、长骨干(股骨,胫骨)梗死18例.股骨头坏死除11例15髋为Ⅱ期外,其余均为Ⅰ期.ⅠA为45髋、ⅠB为77髋、ⅠC为73髋.膝及肩关节坏死均为Ⅰ期.单关节受累34例,双关节受累45例,多关节受累93例,单纯骨干梗死4例.激素用量:发生骨坏死组为(5842±4988) mg,未发生骨坏死组为(2719±2571) mg(P<0.0001);用药时间:发生骨坏死组为(39±17) d,未发生骨坏死组为(27±15) d(P<0.01);激素冲击用量:发生骨坏死组为(340±207) mg/d,未发生骨坏死组为(211±160) mg/d(P<0.01);激素冲击治疗时间:发生骨坏死组为(28±13) d,未发生骨坏死组为(18±11) d(P<0.01).检出骨坏死的时间均在用药后6个月以内.结论应用剂量不等皮质激素的SARS患者约1/3发生骨坏死,骨坏死常为多灶性,发生时间早;MRI为早期诊断骨坏死的金标准,对大剂量激素应用者宜尽早用MRI监测.
李子荣孙伟屈辉周乙雄窦宝信史振才张念非程晓光王大力郭万首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骨坏死皮质类固醇LOGISTIC回归分析SARS患者
股骨头髓心减压加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股骨头坏死被引量:29
2005年
目的探讨股骨头髓心减压加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 方法 1998年6月~2004年8月,采用股骨头髓心减压加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Ⅰ~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2例39髋,其中男17例,女5例.年龄22~60岁.术前疼痛时间2~12个月,平均6.5个月.所有患者于术前及术后15 d,3个月和6个月行双髋关节功能、常规X线片、ECT、CT和MRI检查. 结果患者均获随访3~74个月,平均31.4个月.17例临床症状缓解明显,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78分升至术后91.6分.18例X线片显示髋关节形态基本保持完好,无明显坏死进展.ECT、CT和MRI检查均见植骨成骨征象.有2例4髋于1年半后改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另有3例4髋症状有所加重,但未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结论股骨头髓心减压加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手术损伤小,术后关节功能2~4周即可恢复或超过术前水平,临床症状改善.其短期疗效肯定,中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郭晓忠窦宝信周乙雄李玉军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髓心减压
后方稳定型全滕人工关节置换术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探讨后方稳定型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Posterior Stabilized Knee Arthroplasty,简称PSKA)治疗膝关节疾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1995.7—2000.7月,共计PSKA(Insall—Burstein Ⅱ,或Scorpio)52例(60膝),男8例(9膝),女44例(51膝),其中双侧8例。年龄34~78岁,平均63岁。术前诊断膝关节OA50膝,RA7膝,AS2膝,创伤性关节炎1膝,伴骨质缺损7膝。术前X线测量膝内翻畸形34膝,膝外翻畸形5膝,屈曲畸形28膝,无畸形8膝,有膝关节手术史5膝。47例(55膝)随访7~60mo,平均31mo。结果:根据HSS膝关节百分评分系统进行评估,术前平均45分,术后平均87分,活动范围(ROM)术前平均86°,术后平均115°,其中优:31膝,良:18膝,中:4膝,差:2膝,手术优良率89%。结论:PSKA可增加膝关节ROM和最大屈曲度,井限制其向后半脱位。它不但用于原发的膝关节疾病,还应用于膝关节翻修术的患者。髂骨并发症在PSKA最常见,应给予重视。
李为殷建华周乙雄窦宝信张洪周一新
关键词:疗效分析骨质缺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