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成华

作品数:150 被引量:767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6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3篇肿瘤
  • 49篇腹膜
  • 42篇腹膜后
  • 38篇腹膜后肿瘤
  • 37篇直肠
  • 35篇手术
  • 26篇外科
  • 25篇切除
  • 20篇肉瘤
  • 18篇切除术
  • 18篇肠癌
  • 17篇直肠癌
  • 16篇细胞
  • 15篇原发性
  • 15篇术后
  • 14篇血管
  • 14篇复发
  • 11篇疗效
  • 10篇预后
  • 9篇原发性腹膜

机构

  • 72篇中国人民解放...
  • 50篇北京大学国际...
  • 29篇北京世纪坛医...
  • 12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北京市羊坊店...
  • 1篇复旦大学
  • 1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49篇罗成华
  • 26篇苗成利
  • 24篇李荣
  • 16篇廖代祥
  • 14篇蒋彦永
  • 11篇于军辉
  • 8篇宋少柏
  • 8篇陈凛
  • 8篇陈伟达
  • 7篇张展志
  • 7篇李向红
  • 6篇刘永学
  • 6篇张国华
  • 6篇温春燕
  • 6篇刘刚
  • 5篇臧传波
  • 4篇郑伟
  • 4篇何远翔
  • 4篇李蕊
  • 4篇郑梦利

传媒

  • 11篇中华普通外科...
  • 9篇中国微创外科...
  • 6篇中华胃肠外科...
  • 6篇解放军医学杂...
  • 4篇外科理论与实...
  • 4篇北京国际肛肠...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腹部外科
  • 3篇中国实用外科...
  • 3篇军医进修学院...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癌症
  • 2篇医药与保健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年份

  • 11篇2023
  • 4篇2022
  • 7篇2021
  • 6篇2020
  • 8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7篇2013
  • 8篇2012
  • 10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9篇2006
  • 3篇2005
  • 14篇2004
1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吡格列酮体外对大鼠心肌肥大的改善作用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探讨噻唑烷二酮 (TZD)类药物吡格列酮在体外对心肌肥大的影响。方法 新生大鼠的原代培养心肌细胞和非心肌细胞 ,以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刺激建立体外心肌肥大模型 ,并用不同浓度的吡格列酮作用细胞。采用RT PCR法检测心肌肥大特征性基因心钠肽 (ANP)和脑钠肽(BNP)的mRNA表达 ,以MTT比色法和3 H TdR参入实验检测非心肌细胞增殖情况 ,以3 H 亮氨酸参入实验检测心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 ,并用软件分析心肌细胞表面积。结果 肥大模型出现后 ,心肌细胞表面积、ANP和BNP的mRNA表达以及蛋白合成速率增加 ;非心肌细胞增殖活跃 ,但ANP和BNP的mRNA表达没有变化。吡格列酮可以逆转这些变化 ,同时下调非心肌细胞的ANP和BNP的mRNA表达 ,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吡格列酮体外对大鼠心肌肥大有改善作用 。
伍仕敏叶平周新王琼罗成华刘永学
关键词:吡格列酮心肌肥大ANPBNP
骨骼肌转移肿瘤罕见性及其机理被引量:4
1999年
恶性肿瘤晚期可广泛转移至机体几乎所有器官,但骨骼肌转移瘤占所有恶性肿瘤血源性转移的1%以下,多数尸解报道亦提示骨骼肌内很少发现转移瘤生长,既使见到转移瘤亦为数稀少。上述现象与骨骼肌占机体比重大、其血流丰富相矛盾,提示骨骼肌对肿瘤转移极具抵御性。目前关于骨骼肌转移瘤罕见性的机理研究尚很肤浅,骨骼肌收缩的机械性因素及骨骼肌细胞分泌的抑瘤因子可起一定作用,但这些研究尚待深入。
罗成华
关键词:罕见性骨骼肌肿瘤转移
腹膜后脂肪肉瘤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其他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腹膜后脂肪肉瘤预后中的作用及其他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09例腹膜后脂肪肉瘤确诊病例。分析患者手术前外周血NLR的高低,将其分为高NLR组(NLR>2.78)和低NLR组(NLR≤2.78),比较两组的生存率。进一步分析NLR相关的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因子,分析腹膜后脂肪肉瘤其他预后相关因素,包括患者病史、肿瘤及手术实施情况。结果高NLR组和低NLR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0%和84.6%(P=0.016)。高NLR组患者的肿瘤恶性程度更高(P=0.033),其次NLR的高低与患者的免疫力、炎性反应和肝功能密切相关(P=0.001, P=0.000)。此外,高NLR组中去分化型和高分化型腹膜后脂肪肉瘤分别占62.07%和13.79%,低NLR组中去分化型和高分化型腹膜后脂肪肉瘤分别占40%和48.75%(P=0.004)。在其他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预后因素中,吸烟史和饮酒史的患者预后更差(P=0.032, P=0.004),同时男性和女性患者的5年生存期分别为45.5%和84.6%(P=0.006)。另外,手术切除状态结果分析显示,分块切除、姑息切除和完整切除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90%和20%(P=0.027)。结论 NLR可作为腹膜后脂肪肉瘤预后指标,术前NLR>2.78提示患者预后不良。有吸烟和饮酒史的患者腹膜后脂肪肉瘤预后不良率更高,姑息切除手术的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分块切除和完整切除手术患者。
付亚莉梅世文魏星罗成华林莉梁军
关键词:腹膜后脂肪肉瘤预后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M2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
2022年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M2(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 melastatin 2,TRPM2)是人体中一个重要的Ca^(2+)通透性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通常表达于正常细胞胞膜和溶酶体膜上,并在氧化应激中发挥重要的离子调节作用。但近年发现,TRPM2也在多种恶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舌/喉鳞状细胞癌,肺癌,乳腺癌,胃癌,胰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和T细胞白血病)中高表达,能通过调节细胞线粒体功能和自噬促进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能量而促进其生存能力,通过调节抗氧化物水平增强细胞对氧化刺激的耐受力而表现出化疗抵抗作用。同时,在肿瘤细胞膜上该通道大量激活又对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发挥协同作用。此外,TRPM2能通过激活多种不同的分子的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总之,根据肿瘤的不同,TRPM2对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调控机制也不同,甚至具有复杂的双重作用。所以,对TRPM2的生化及分子机制的研究必将使我们对肿瘤的发生发展的认识更加全面。本文将从TRPM2蛋白质的结构,生理功能及肿瘤机制等不同角度系统阐述TRPM2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李向冀肖萌萌罗成华
关键词:恶性肿瘤氧化应激
复杂性直肠阴道(尿道)瘘的外科处理
<正>~~
罗成华
文献传递
超低位直肠癌ISR及结肠拉出旷置重建
廖代祥罗成华陈小兵
腹盆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CT特征
2023年
目的分析腹盆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增强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2例腹盆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增强CT表现,定量评估肿瘤的强化特征。结果12例病灶最大径10.1~31.7 cm,平均(15.7±6.7)cm。11例跨盆膈生长,病灶与邻近结构分界不清。CT平扫病灶密度明显低于肌肉,增强扫描不均匀渐进性强化,高密度区动脉期11例呈轻微或轻度强化,静脉期10例呈轻中度强化,低密度区12例两期均呈轻微或轻度强化。10例可见分层征或漩涡征。8例可见明显强化的小血管影。结论腹盆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增强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年轻女性发现跨盆膈生长肿物,不均匀渐进性强化,多见分层征或漩涡征及明显强化的小血管影,认识以上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提高诊断水平。
孙侠张璇罗成华郭勇赵殿江
关键词:黏液瘤会阴X线计算机
一例腹膜后肿瘤术后复发再手术后并发肠瘘的护理被引量:1
2015年
腹膜后肿瘤(retroperitoneal tumors)是一类发生在腹、盆部之腹膜后广阔间隙的肿瘤,我们收治1例腹膜后肿瘤术后复发再手术后并发的肠瘘,现报道如下. 病例介绍 患者,女,39岁,因“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术后近3个月,2次手术后复发1月余.”患者3年前因腹膜后平滑肌肉瘤在外院行手术治疗,术后恢复可,未做化疗,1年前患者出现腹胀、便秘、再次就诊于原医院,考虑肿瘤复发,性吉他滨+多西他赛化疗周期,化疗效果差,肿瘤增大,半年前就诊于外院,行腹膜后肿瘤切除+左侧输尿管部分切除+乙状结肠切除+部分回肠切除.
马丽丽毛文娟苗成利罗成华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4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9年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腹膜后肿瘤外科于2014年12月至2017年9月共收治4例术后病理确诊为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M)患者,其中男性1例,女性3例,年龄为30~49岁,平均年龄39岁,均无基础疾病,4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见表1。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均不典型,大部分表现为下腹部不适,偶有腹痛腹胀,可伴有泌尿系症状或便秘。术前完善腹盆腔增强CT扫描,肿瘤主要部分位于盆腔。
邹博远苗成利罗成华
关键词: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手术治疗激素治疗
隐丹参酮对人纤维肉瘤HT-1080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CTS)是从丹参中分离出的二萜醌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阿尔茨海默病等药理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CTS对人纤维肉瘤HT-108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以终浓度分别为5、10、20、40和80μmol/L CTS处理HT-1080细胞48h后,CCK-8法检测其对HT-1080细胞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蛋白质印迹法分析Bcl-2、Bax、cleaved Caspase-3、cleaved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Cyclin D1、Cyclin E、p21^(waf1/cip1)和p27^(kip1)的表达。结果 CCK-8实验结果显示,10~80μmol/L CTS可抑制HT-1080细胞活性,且呈剂量依赖性。流式结果显示,0、10、20和40μmol/L CTS作用HT-1080细胞48h,G_0/G_1期细胞比例分别为(48.2±2.5)%、(53.5±2.2)%、(59.7±2.8)%和(66.3±2.4)%,F=29.705,P<0.00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2±1.6)%、(15.7±2.4)%、(26.5±2.8)%和(38.4±2.5)%,F=122.591,P<0.001。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凋亡相关蛋白Bax、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PARP表达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调;细胞周期素Cyclin D1和Cyclin E表达下调,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p21^(waf1/cip1)和p27^(kip1)表达下降。结论 CTS可阻滞HT-1080细胞于G_0/G_1期并诱导其凋亡,从而抑制HT-1080细胞增殖。
陈伟达罗成华苗成利
关键词:隐丹参酮纤维肉瘤增殖凋亡细胞周期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