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醒政 作品数:23 被引量:121 H指数:6 供职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 中山市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682例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无中转传统气管切开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ICU床旁682例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术中无中转传统气管切开术的体会。方法回顾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人医院ICU床旁682例PD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50例患者带气管插管进行手术,32例在无人工气道下手术。选择导丝扩张钳技术portex法操作。结果682例患者全部在床旁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中转传统气管切开手术,无死亡病例。手术过程中未发生大出血、气管严重损伤、气胸等并发症。术中出血5~60mL;手术时间2-15min。结论严格掌握PDT适应证、禁忌证,细化PDT中的各操作环节,是避免或降低PDT并发症发生及中转手术的关键。 罗醒政 刘力新关键词: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 传统气管切开术 中转手术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2016年 气管插管是最常用的人工气道建立方法,是成功进行有效呼吸道管理的前提和重要保证。但总有部分患者由于解剖异常、病情、环境及医源性等因素而导致插管困难或失败.影响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先后为38例尝试各种气管插管失败的患者施行了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现报道如下。 罗醒政 王涛 刘力新关键词: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困难气管插管 呼吸道管理 人工气道 ICU腹腔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预后风险因素分析 腹腔感染(intra-abdominalinfections,IAIs)是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中仅次于肺部感染的第2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入住ICU的IAIs通常合并有脓毒症或脓毒症休... 罗醒政关键词:腹腔感染 病原学特征 病原菌 预后 ICU 危重病患者24h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24 h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2007-01/2010-10入ICU后24 h内死亡的54例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危重病患者24 h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死亡原因中最多的是外伤,占59.2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心率,pH值,乳酸是所有患者24 h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损伤严重程度(ISS)是外伤患者24 h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心率是所有患者24 h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率、pH值、乳酸等3个因素均与组织灌注有关,采用各种措施保证组织灌注可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简志刚 池锐彬 罗醒政关键词:危重病 死亡率 感染性休克早期心肌损伤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早期心肌损伤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我院收治感染性休克早期合并心肌损伤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早期是否应用美托洛尔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按照2012年国际脓毒症指南进行了规范化治疗;观察组: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早期通过静脉注射美托洛尔使心率下降20%左右,持续维持6 h。观察记录2组患者心功能状态、血流动力学、入选后24 h复苏液体量及血管活性药物剂量以及心律失常情况。结果:①2组患者给药前心功能状态、血流动力学、氧代谢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2组患者入选后24 h液体复苏量和血管活性药物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给药后心率和心脏指数分别为(96±18)次/min、(3.3±1.6)L/(min·m^2),比给药前(126±20)次/min、(3.9±2.4)L/(min·m^2)明显降低(P<0.05)。④观察组给药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嵌顿压、肺循环阻力指数、体循环阻力指数、每搏量指数等)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⑤观察组给药后血乳酸水平(9.4±3.5)mmol/L比给药前(13.5±4.3)mmol/L明显降低(P<0.05);而2组治疗前、后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美托洛尔能够安全、有效地降低感染性休克早期心肌损伤患者的心率和心输出量,但对循环功能和全身组织灌注影响小,不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率。 池锐彬 林婷 周卉芬 罗醒政 刘力新关键词:感染性休克 心肌损伤 美托洛尔 安全性 甲状腺峡部切开在甲状腺肿大患者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7年 气管切开术是常用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我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自2007年1月~2016年5月行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PDT)近700例;传统气管切开术(OT)65例,术中发现8例患者甲状腺峡部肿大,在无法应用常用方法显露气管前壁的情况下,采取甲状腺峡部切开法显露气管,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池锐彬 罗醒政 刘力新关键词:气管切开术 甲状腺峡部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高降钙素原水平脓毒症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对高PCT水平脓毒症患者的影响。方法:41例重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早期CBP组,比较2组患者入院后0、24、48、96h血清PCT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住ICU时间以及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前血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存在显著正相关(r=0.604,P<0.01)。早期CBP组治疗后24 h和48 h的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早期CBP组ICU住院天数相对较短、28 d病死率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与脓毒症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PCT水平越高,病情越危重。对高PCT水平脓毒症患者,尽早给予CBP治疗,可以减轻组织器官的损伤。 罗醒政 王涛 郭敏 刘力新 简志刚关键词:降钙素原 脓毒症 连续性血液净化 连续性血液滤过 胸主动脉瘤破裂入左肺一例 被引量:1 2014年 患者,男,76岁.因"突发咯血2小时"入住我院呼吸内科.起病时咯鲜血约300ml,伴胸背部疼痛不适,无胸闷、发热等症状.入院查体: P 98次/分,R 23次/分,Bp 146/79mmHg.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8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全腹未扪及异常包块,肝脾肋下未及. 罗醒政 区淑华 刘力新关键词:胸主动脉瘤 肺隔离术在抢救活动性大咯血患者中的价值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肺隔离术在救治活动性大咯血患者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例活动性大咯血患者经行肺隔离术后继续出血情况、插管前后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指标、出血量、气道峰压的变化及治疗结果。结果肺隔离术后可满意分隔患肺及健肺,健侧通气良好;1 h内患侧继续出血量介于550~1 000 mL;肺隔离术前后血气分析指标、血乳酸、气道内峰压均有显著改善并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隔离术在活动性大咯血患者中可有效分隔健肺与患肺,避免气道梗阻并至少保证健肺通气,为后续治疗的安全性提供了保证。 简志刚 池锐彬 罗醒政 王涛关键词:肺隔离术 大咯血 抢救 uNAG联合血肌酐预测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rine 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u NAG)联合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 Cr)在成人重症患者中预测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入选2015年9月~2016年1月入住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成人重症患者共124例。按照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的AKI诊断标准(KDIGO标准),将患者分为非AKI组和AKI组,比较各组间u NAG及s Cr水平,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u NAG、s Cr及两者联合后对AKI诊断的预测能力。结果 (1)124例重型患者中有34例发生AKI,AKI发生率为27.4%。(2)AKI组患者u NAG(Z=-6.579,P<0.001)和s Cr(Z=-5.160,P<0.001)水平显著高于非AKI组。(3)15例患者发展为重症AKI(12.1%),重症AKI组u NAG和s Cr水平均明显高于非AKI组(u NAG:Z=-5.353,P<0.001;s Cr:=-4.846Z,P<0.001)和轻症AKI组(u NAG:=-1.994,Z P=0.046;s Cr:Z=-2.880,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u NAG及s Cr预测AKI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O.884和0.808,两者联合预测AKI的AUC为0.933,明显高于单一指标(Delong法,u NAG+s Cr比u NAG:Z=1.979,P=0.048;u NAG+s Cr比s Cr:=3.270,Z P=0.001)。(5)整个研究队列的死亡率为9.7%,肾脏替代治疗率为4.0%,AKI组的肾脏替代治疗率明显高于非AKI组(χ2=7.238,P=0.020),住ICU时间明显更长(Z=-2.547,P=0.011)。结论 u NAG是预测重症患者发生AKI的敏感指标,其与s Cr联合后可进一步提高预测重症患者发生AKI的效能。 池锐彬 罗醒政 邓宇珺 陈纯波 简志刚 刘力新关键词:重症患者 急性肾损伤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血肌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