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醒政

作品数:23 被引量:121H指数:6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山市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气管
  • 6篇气管切开
  • 6篇气管切开术
  • 6篇切开
  • 6篇切开术
  • 5篇危重
  • 4篇重症
  • 4篇危重病
  • 3篇血清
  • 3篇预后
  • 3篇肾损
  • 3篇肾损伤
  • 3篇皮穿刺
  • 3篇重症患者
  • 3篇危重病患者
  • 3篇经皮穿刺
  • 3篇梗阻
  • 3篇ICU
  • 3篇病患
  • 3篇穿刺

机构

  • 15篇南方医科大学...
  • 8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23篇罗醒政
  • 15篇池锐彬
  • 14篇刘力新
  • 10篇简志刚
  • 7篇王涛
  • 3篇雷玲
  • 3篇魏远辉
  • 3篇梁美华
  • 2篇区淑华
  • 2篇邓宇珺
  • 2篇周卉芬
  • 2篇陈纯波
  • 1篇古伟光
  • 1篇陈超杰
  • 1篇李炬带
  • 1篇林婷
  • 1篇郭敏
  • 1篇袁婕
  • 1篇邹启明

传媒

  • 4篇临床急诊杂志
  • 3篇内科急危重症...
  • 2篇临床内科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 2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82例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无中转传统气管切开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ICU床旁682例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术中无中转传统气管切开术的体会。方法回顾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人医院ICU床旁682例PD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50例患者带气管插管进行手术,32例在无人工气道下手术。选择导丝扩张钳技术portex法操作。结果682例患者全部在床旁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中转传统气管切开手术,无死亡病例。手术过程中未发生大出血、气管严重损伤、气胸等并发症。术中出血5~60mL;手术时间2-15min。结论严格掌握PDT适应证、禁忌证,细化PDT中的各操作环节,是避免或降低PDT并发症发生及中转手术的关键。
罗醒政刘力新
关键词: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传统气管切开术中转手术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6年
气管插管是最常用的人工气道建立方法,是成功进行有效呼吸道管理的前提和重要保证。但总有部分患者由于解剖异常、病情、环境及医源性等因素而导致插管困难或失败.影响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先后为38例尝试各种气管插管失败的患者施行了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现报道如下。
罗醒政王涛刘力新
关键词: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困难气管插管呼吸道管理人工气道
ICU腹腔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预后风险因素分析
腹腔感染(intra-abdominalinfections,IAIs)是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中仅次于肺部感染的第2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入住ICU的IAIs通常合并有脓毒症或脓毒症休...
罗醒政
关键词:腹腔感染病原学特征病原菌预后ICU
危重病患者24h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24 h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2007-01/2010-10入ICU后24 h内死亡的54例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危重病患者24 h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死亡原因中最多的是外伤,占59.2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心率,pH值,乳酸是所有患者24 h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损伤严重程度(ISS)是外伤患者24 h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心率是所有患者24 h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率、pH值、乳酸等3个因素均与组织灌注有关,采用各种措施保证组织灌注可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简志刚池锐彬罗醒政
关键词:危重病死亡率
感染性休克早期心肌损伤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安全性探讨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早期心肌损伤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我院收治感染性休克早期合并心肌损伤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早期是否应用美托洛尔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按照2012年国际脓毒症指南进行了规范化治疗;观察组: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早期通过静脉注射美托洛尔使心率下降20%左右,持续维持6 h。观察记录2组患者心功能状态、血流动力学、入选后24 h复苏液体量及血管活性药物剂量以及心律失常情况。结果:①2组患者给药前心功能状态、血流动力学、氧代谢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2组患者入选后24 h液体复苏量和血管活性药物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给药后心率和心脏指数分别为(96±18)次/min、(3.3±1.6)L/(min·m^2),比给药前(126±20)次/min、(3.9±2.4)L/(min·m^2)明显降低(P<0.05)。④观察组给药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嵌顿压、肺循环阻力指数、体循环阻力指数、每搏量指数等)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⑤观察组给药后血乳酸水平(9.4±3.5)mmol/L比给药前(13.5±4.3)mmol/L明显降低(P<0.05);而2组治疗前、后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美托洛尔能够安全、有效地降低感染性休克早期心肌损伤患者的心率和心输出量,但对循环功能和全身组织灌注影响小,不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率。
池锐彬林婷周卉芬罗醒政刘力新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心肌损伤美托洛尔安全性
甲状腺峡部切开在甲状腺肿大患者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气管切开术是常用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我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自2007年1月~2016年5月行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PDT)近700例;传统气管切开术(OT)65例,术中发现8例患者甲状腺峡部肿大,在无法应用常用方法显露气管前壁的情况下,采取甲状腺峡部切开法显露气管,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池锐彬罗醒政刘力新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甲状腺峡部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高降钙素原水平脓毒症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对高PCT水平脓毒症患者的影响。方法:41例重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早期CBP组,比较2组患者入院后0、24、48、96h血清PCT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住ICU时间以及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前血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存在显著正相关(r=0.604,P<0.01)。早期CBP组治疗后24 h和48 h的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早期CBP组ICU住院天数相对较短、28 d病死率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与脓毒症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PCT水平越高,病情越危重。对高PCT水平脓毒症患者,尽早给予CBP治疗,可以减轻组织器官的损伤。
罗醒政王涛郭敏刘力新简志刚
关键词:降钙素原脓毒症连续性血液净化连续性血液滤过
胸主动脉瘤破裂入左肺一例被引量:1
2014年
患者,男,76岁.因"突发咯血2小时"入住我院呼吸内科.起病时咯鲜血约300ml,伴胸背部疼痛不适,无胸闷、发热等症状.入院查体: P 98次/分,R 23次/分,Bp 146/79mmHg.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8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全腹未扪及异常包块,肝脾肋下未及.
罗醒政区淑华刘力新
关键词:胸主动脉瘤
肺隔离术在抢救活动性大咯血患者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肺隔离术在救治活动性大咯血患者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例活动性大咯血患者经行肺隔离术后继续出血情况、插管前后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指标、出血量、气道峰压的变化及治疗结果。结果肺隔离术后可满意分隔患肺及健肺,健侧通气良好;1 h内患侧继续出血量介于550~1 000 mL;肺隔离术前后血气分析指标、血乳酸、气道内峰压均有显著改善并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隔离术在活动性大咯血患者中可有效分隔健肺与患肺,避免气道梗阻并至少保证健肺通气,为后续治疗的安全性提供了保证。
简志刚池锐彬罗醒政王涛
关键词:肺隔离术大咯血抢救
uNAG联合血肌酐预测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rine 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u NAG)联合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 Cr)在成人重症患者中预测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入选2015年9月~2016年1月入住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成人重症患者共124例。按照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的AKI诊断标准(KDIGO标准),将患者分为非AKI组和AKI组,比较各组间u NAG及s Cr水平,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u NAG、s Cr及两者联合后对AKI诊断的预测能力。结果 (1)124例重型患者中有34例发生AKI,AKI发生率为27.4%。(2)AKI组患者u NAG(Z=-6.579,P<0.001)和s Cr(Z=-5.160,P<0.001)水平显著高于非AKI组。(3)15例患者发展为重症AKI(12.1%),重症AKI组u NAG和s Cr水平均明显高于非AKI组(u NAG:Z=-5.353,P<0.001;s Cr:=-4.846Z,P<0.001)和轻症AKI组(u NAG:=-1.994,Z P=0.046;s Cr:Z=-2.880,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u NAG及s Cr预测AKI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O.884和0.808,两者联合预测AKI的AUC为0.933,明显高于单一指标(Delong法,u NAG+s Cr比u NAG:Z=1.979,P=0.048;u NAG+s Cr比s Cr:=3.270,Z P=0.001)。(5)整个研究队列的死亡率为9.7%,肾脏替代治疗率为4.0%,AKI组的肾脏替代治疗率明显高于非AKI组(χ2=7.238,P=0.020),住ICU时间明显更长(Z=-2.547,P=0.011)。结论 u NAG是预测重症患者发生AKI的敏感指标,其与s Cr联合后可进一步提高预测重症患者发生AKI的效能。
池锐彬罗醒政邓宇珺陈纯波简志刚刘力新
关键词: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血肌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