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永庆

作品数:124 被引量:663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7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9篇肺癌
  • 33篇手术
  • 32篇细胞
  • 28篇切除
  • 28篇小细胞
  • 27篇非小细胞
  • 26篇细胞肺癌
  • 26篇小细胞肺癌
  • 26篇非小细胞肺癌
  • 24篇肿瘤
  • 24篇外科
  • 18篇气管
  • 17篇支气管
  • 16篇胸腔
  • 16篇胸腔镜
  • 16篇切除术
  • 14篇术后
  • 12篇预后
  • 11篇支气管镜
  • 11篇气管镜

机构

  • 122篇中日友好医院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中日友好临床...
  • 1篇北京市海淀医...
  • 1篇北京中日友好...
  • 1篇北京大学中日...

作者

  • 122篇郭永庆
  • 90篇刘德若
  • 87篇石彬
  • 81篇田燕雏
  • 63篇梁朝阳
  • 63篇宋之乙
  • 39篇葛炳生
  • 37篇李福田
  • 34篇张海涛
  • 28篇赵凤瑞
  • 24篇王在永
  • 24篇张真榕
  • 24篇鲍彤
  • 20篇强光亮
  • 20篇陈京宇
  • 19篇肖飞
  • 18篇寿延宁
  • 13篇冯宏响
  • 12篇马千里
  • 12篇辛育龄

传媒

  • 20篇中日友好医院...
  • 13篇中华外科杂志
  • 13篇中华胸心血管...
  • 10篇北京医学
  • 8篇中国胸心血管...
  • 7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中国肺癌杂志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肿瘤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第六届全国胸...
  • 2篇第十届全国胸...
  • 2篇第十七届全国...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级医刊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肿瘤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8
  • 4篇2017
  • 10篇2016
  • 11篇2015
  • 10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12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8篇2003
  • 4篇2002
  • 8篇2001
  • 5篇2000
  • 2篇1999
1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移植术后的中医辨证治疗(附1例病例报告)
<正> 作者于1996年8月15日在重庆为一名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右上肺周围型肺癌的患者作了同种异体右侧单肺移植手术,术后在西药抗排异、抗感染为主治疗的同时,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患者术后存活48天,是国...
仝小林赵凤瑞蒋耀光范士志郭永庆李福田陈建明
文献传递
胸部手术后的多系统并发症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胸部手术后发生多系统并发症 (如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血糖、应激性胃出血 )的危险因素 ,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 1 996年~ 2 0 0 1年我科完成的 1 1 0 3例胸部手术 ,其中肺手术 71 4例、食管手术2 82例、纵隔手术 1 0 7例。术前所有患者心电图、血压、血糖结果均达到手术标准 ,无消化道溃疡病史及症状。术后常规监测记录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血糖及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及缓解情况。结果 :本组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血糖、应激性胃出血的发生率为 7.98%、3 .72 %、0 .73 %和 0 .2 7% ,多数患者经治疗在术后 3~ 7d内缓解。肺手术 ,特别是全肺切除和切除心包、心包内阻断和 /或结扎肺血管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年龄、术前心电图异常是心律失常的相关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史者术后高血糖发生率显著增加。应激性胃出血见于食管手术后患者。结论 :手术方式、年龄、术前基础病变均为相关危险因素。积极治疗 ,疗效良好。
梁朝阳鲍彤王在永李福田郭永庆石彬宋之乙田燕雏
关键词:胸部手术多系统并发症术后预防措施
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评价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效果,探讨影响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的因素以及预防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6月至2005年6月78例接受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及程度的因素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围手术期处理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肌无力症状完全缓解21例,明显改善38例,改善11例,无变化8例。病程长短、血清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水平、Osserman 分期和胸腺病理类型均是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在围手术期处理方面,新方案疗效明显优于旧方案。结论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可行性。
张海涛刘德若郭永庆葛炳生田燕雏石彬梁朝阳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肌无力危象
肺癌心包内处理血管的全肺切除手术59例被引量:40
2001年
目的 探讨心包内处理血管的全肺切除术在提高肺癌手术疗效中的作用。方法 对 5 9例肺癌病人行心包内处理血管的全肺切除术 ,此术式占同期全肺切除术 41 8% (5 9/141例 )。结果 手术死亡 2例 (3 4% ) ,主要并发症 13 6 %。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6 0 % (4 9/5 7例 ) ,31 6 % (18/5 7例 )和2 6 3% (15 /5 7例 )。 3例小细胞肺癌无 1例生存逾 3年。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与标准全肺切除术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预后与标准全肺切除术亦相近。结论 心包内处理血管的全肺切除是安全的 ,可提高肺癌切除率 ,改善生活质量 ,提高 5年生存率。
郭永庆赵凤瑞梁朝阳李福田葛炳生张海涛
关键词:肺肿瘤全肺切除术
胸腔镜辅助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左心房瘤栓根治性切除1例被引量:1
2017年
患者男,53岁.咳嗽、胸闷1月余.胸部增强CT(图1)示左肺下叶中心型肺癌并阻塞性肺炎,左心房受累.超声心动图示自左下肺静脉延伸出团块样肿物侵入左心房顶部,直径约0.8 cm,左心房径3.7 cm.全身PET-CT提示左下肺近肺门部恶性肿瘤,SUV均值3.6,肺门、纵隔淋巴结未及代谢增高征象,无远处转移.
肖飞鲍彤郭永庆叶志东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性切除胸腔镜辅助瘤栓胸部增强CT阻塞性肺炎
经纤维支气管镜冷冻治疗中、晚期中央型肺癌被引量:4
2008年
石彬刘德若郭永庆田燕雏宋之已
关键词:晚期中央型肺癌经纤维支气管镜冷冻治疗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症手术机会
硬式支气管镜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经硬式支气管镜冷冻外科治疗中、晚期中心型肺癌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入组患者48例,其中33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从45-83 岁(平均年龄69.5 岁),38例为中晚期肺癌不适合手术,10例为术后局...
田燕雏王在永陈京宇刘德若郭永庆葛炳生M.O.Maiwand
关键词:硬质支气管镜中心型肺癌微创外科冷冻外科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对孤立性肺结节恶性概率预测模型的验证、比较和改良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分析影响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恶性概率的危险因素,对已有的SPN恶性概率预测模型进行验证、比较和改良。方法纳入2017年3~9月在中日友好医院接受诊治、术后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的117例SPN患者,其中男59例、女58例,年龄24~83(59.10±11.31)岁。分析影像学上结节最大径、所处部位、毛刺状、分叶征、钙化灶等特点,记录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等血清学检验结果,应用单因素分析模型分析临床资料与术后病理良恶性诊断的关系,应用不同SPN恶性概率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得到各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并进行比较,探索模型改进方法。结果 117例患者中经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93例(79.5%),良性肿物24例(20.5%),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结节最大径、血清CEA和Cyfra21-1水平、毛刺状、分叶征及钙化表现在良、恶性SPN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现有的SPN恶性概率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得出的AUC值分别为0.813±0.051(Mayo模型)、0.697±0.066(VA模型)和0.854±0.045(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模型)。结论患者年龄、结节最大径、血清CEA和Cyfra21-1水平、毛刺状、分叶征及钙化表现是判断SPN良恶性的可能危险因素。北大人民医院模型对SPN良恶性鉴别的准确性较高,更适合国人。将血清学检查指标如CEA和Cyfra21-1整合入模型并调整年龄所占权重可能会提高预测模型的准确性。
鲍彤肖飞郭永庆石彬宋之乙梁朝阳孙宏亮刘德若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肺癌
Ⅲ_A-N_2期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生存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影响根治性手术治疗的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因素,并分析不同亚组的生存率差异。方法回顾中日友好医院200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行肺癌根治术,并经病理证实为ⅢA-N2期的92例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并用Kaplan-Meier曲线及Log-rank检验分析生存率差异,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类型(P=0.001)、术后治疗(P=0.011)、纵隔淋巴结转移数量>3(P=0.010)、纵隔淋巴结跨区域转移(P=0.010)、纵隔淋巴结多区域转移(P=0.013)是影响生存率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纵隔淋巴结转移数量>3(P=0.007)和跨区域转移(P=0.046)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原发肿瘤在左肺下叶、右肺下叶者最易出现跨区域转移,发生率分别为53.3%和48.0%;其次是左肺上叶(31.6%)、右肺中叶(14.3%)和右肺上叶(11.5%)。结论纵隔淋巴跨区域转移和纵隔淋巴结转移数量>3是独立的生存预后因素,作为ⅢA-N2期NSCLC的一种亚组特征,提示肿瘤侵袭性更高和预后不良。任何部位的肺癌均可发生纵隔淋巴结跨区域转移,下叶肺癌的跨区域转移发生率最高。
强光亮梁朝阳余其多肖飞温焕舜冯宏响张真榕马千里石彬郭永庆刘德若
关键词:纵隔淋巴结转移
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外科治疗的肺功能评价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肺癌行肺叶切除的手术风险和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月至2005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度COPD合并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3例;平均年龄(65.0±5.4)岁。病理分型:鳞癌2l例,腺癌11例;病理分期:Ⅰ期2例,II期5例,IIIa期24例,IIIb期l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肺叶切除术。结果术前患者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和动脉氧分压平均值分别为(64±9)%和(85±12)mmHg,术后分别为(62±10)%和(87±11)mmHg,虽然FEV1略有下降,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者。结论中度COPD患者仍有一定的肺功能储备,可耐受肺叶切除手术。
梁朝阳刘德若石彬宋之乙郭永庆田燕雏李福田葛炳生
关键词: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肺功能评价外科治疗肺叶切除手术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