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宏利

作品数:96 被引量:223H指数:9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14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 16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7篇蛋白
  • 24篇基因
  • 21篇联蛋白
  • 21篇膜联蛋白
  • 16篇细胞
  • 10篇肿瘤
  • 10篇肠癌
  • 9篇直肠
  • 9篇融合蛋白
  • 9篇结直肠
  • 8篇凋亡
  • 8篇基因表达
  • 7篇直肠癌
  • 6篇医药
  • 6篇尾蚴
  • 6篇囊尾蚴
  • 6篇蜂毒
  • 5篇医药生物技术
  • 5篇猪囊尾蚴
  • 5篇细胞凋亡

机构

  • 92篇第二军医大学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南京军区福州...
  • 3篇南京市中医院
  • 2篇吉林大学第二...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军需大...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长征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青海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福州总医院

作者

  • 96篇颜宏利
  • 54篇孙树汉
  • 20篇张毅
  • 16篇郭瀛军
  • 14篇陈蕊雯
  • 13篇王玉招
  • 11篇杨湘越
  • 9篇宋立华
  • 9篇章意亮
  • 7篇邓安梅
  • 6篇王芳
  • 6篇高远舰
  • 6篇张慧琴
  • 5篇陆一鸣
  • 5篇刘凡
  • 5篇印惠荣
  • 5篇贺艳
  • 4篇施敏凤
  • 4篇洪毅
  • 4篇梅倩

传媒

  • 30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中国肿瘤生物...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第18次全国...
  • 2篇2005全国...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中国临床营养...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福州总医院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12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09
  • 3篇2006
  • 10篇2005
  • 14篇2004
  • 4篇2003
  • 6篇2002
  • 3篇2001
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nnexin32的酵母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杨湘越张毅颜宏利陈蕊雯武圣明孙树汉
关键词:酵母表达免疫原性细胞凋亡菌种
早发性肝癌HBV高频整合位点的发现及功能研究
HBV感染是肝细胞癌(HCC)发生的重要原因。但长期以来有两个现象令人困惑:同样是感染乙肝病毒,20%左右的人发病年龄低于30岁,40%以上的HBV携带者发病年龄大于70岁或终生不发生HCC。其次,HCC发病具有明显的家...
颜宏利
膜联蛋白家族新成员Anx B1的基因表达、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
孙树汉郭瀛军颜宏利陈蕊雯胡振林张毅吴丹王庆敏
1997年9月1日~2003年10月30日,由国家九五“863”计划、国家十五“863”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进行了研究。 以猪带绦虫囊尾蚴克隆到的膜联蛋白B1(Annexins B1)为研究对象,用20000...
关键词:
关键词:膜联蛋白囊虫病核酸疫苗生物合成基因表达生物活性
膜联蛋白32与低分子质量单链尿激酶融合基因的构建及高效表达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构建膜联蛋白32(annexin32,Anx32)和低相对分子质量单链尿激酶(ScuPA32k)的融合基因,并在大肠杆菌系统内作表达。方法:利用重叠区扩增法进行基因拼接,然后在谷胱甘肽S转移酶原核表达系统内表达,Western印迹验证表达产物。结果:重叠区扩增得到 1.8 kb融合基因,该基因在原核表达系统内得到高效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 26%,Western印迹证明表达产物正确。结论:用重叠区扩增法进行基因拼接快速、简便。
颜宏利孙树汉陈蕊雯杨湘越
关键词:基因拼接基因表达大肠杆菌
中国优生及辅助生殖的挑战与出路被引量:8
2017年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给我国日益增长的不孕不育患者带来了希望,但同时也增加了后代出生缺陷甚至成人疾病的发生风险。本文阐述了影响优生的配子、胚胎、母源因素以及辅助生殖安全性,旨在强调提升下一代健康水平应以配子/胚胎健康为本,可借助基因组学新技术降低遗传性出生缺陷发生率,防控胚胎发育源性成年病风险。
孙方臻孙鹿希黄秀英张慧琴印惠荣颜宏利刘燕敏孙颖浩
关键词:辅助生殖技术先天畸形基因组学表观遗传
血栓靶向溶栓融合蛋白mAnxB1ScuPA及其构建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栓靶向溶栓融合蛋白mAnxB1ScuPA及其编码基因与构建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编码膜联蛋白B1的基因和编码单链尿激酶144-411位氨基酸的基因的融合基因mAnxB1SeuPA,...
孙树汉丁飞翔贾音郭瀛军刘音颜宏利
文献传递
绦虫膜联蛋白家族分子结构特点、功能与进化的分析
目的:研究绦虫Annexin B家族与其他膜联蛋白的相关性及生物学功能。从Swiss-Prot和NCBI-Structure数据库中已知的膜联蛋白氨基酸序列中,根据物种的分类挑选68个,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绦虫Annex...
王凯慧李卡郭瀛军孙树汉章亚男陆一鸣颜宏利
关键词:绦虫进化
文献传递
大肠癌早期诊断和中医药防治研究
金黑鹰范怡梅颜宏利王建东朱雅谈瑄忠赵振陈艳张春
1、该团队是国内最早研究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在收集家系的基础上,总结中国人HNPCC临床特征,制定了非典型中国人HNPCC的家系筛选标准、提出了以免疫组化结合MSI检测筛选中国人HNPCC家系的方法,成...
关键词:
关键词:大肠癌中医药防治
改良超长激素替代方案改善胚胎种植失败患者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改良超长激素替代方案对既往胚胎种植失败再行冻融胚胎移植(FET)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于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着床失败再次行FET的患者669例,根据本次FET周期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分为2组:改良超长激素组(n=184)患者接受改良超长激素替代方案,单纯激素组(n=485)患者接受单纯激素替代方案。回顾性分析2种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2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不孕年限、移植胚胎数、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超长激素组的优质胚胎率低于单纯激素组(50.9%vs 64.8%,P<0.01),但囊胚移植率高于单纯激素组(57.4%vs 18.3%,P<0.01);改良超长激素组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单纯激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8%vs 23.8%,46.7%vs 35.9%;P均<0.05)。临床妊娠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囊胚移植率和优质胚胎率是临床妊娠的独立影响因素。按照移植胚胎胎龄进行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卵裂期胚胎移植周期中,虽然单纯激素组的优质胚胎率高于改良超长激素组(67.5%vs 58.0%,P<0.05),但两组的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3.0%vs 16.7%;34.9%vs 32.0%;P均>0.05);在囊胚移植周期中,单纯激素组与改良超长激素组的优质胚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7%vs 45.5%,P>0.05),改良超长激素组的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单纯激素组(39.6%vs 27.2%,56.9%vs 40.2%;P均<0.05)。结论对于既往胚胎种植失败再次行FET助孕的不孕患者,改良超长激素替代方案可提高胚胎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
刘苡萱张慧琴冯书改朱旻印惠荣松迪颜宏利许亚军洪毅罗婷吕妍张青施敏凤
关键词:胚胎移植激素替代疗法囊胚
利用生物信息学鉴定新发现的膜联蛋白亚家族anx32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对抗原基因cC1进行结构分析和初步功能研究。方法:利用网上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cC1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分析,同源建模预测三级结构。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检测重组蛋白GST-anx32的抗凝血活性。结果:cC1在核酸水平和氨基酸水平均与膜联蛋白基因同源,具有4个同源结构区域,且每一个同源区域均具有膜联蛋白的典型motif“G-X-G-T(38 residues)-D/E”。抗凝血实验表明大肠杆菌表达的谷胱甘肽转移酶-cC1融合蛋白具有很强的抗凝血活性。结论;抗原基因cC1具有膜联蛋白家族的典型特征,但与已知的31个亚家族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低于48%,因此是一个新的膜联蛋白亚家族成员,命名为膜联蛋白32(anx32)。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理功能及核酸疫苗pcDNA3-γcC1诱导囊尾蚴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打下了基础。
颜宏利孙树汉陈蕊雯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膜联蛋白同源建模抗凝药抗原基因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