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灵

作品数:14 被引量:224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The Canadia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gency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黄旗海
  • 3篇沉积环境
  • 2篇动力地貌
  • 2篇钻孔沉积物
  • 2篇湖泊
  • 2篇降水
  • 2篇降水量
  • 2篇古降水量
  • 2篇海岸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砂质海滩
  • 1篇山地
  • 1篇苏北盆地
  • 1篇盆地
  • 1篇剖面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青藏

机构

  • 13篇南京大学
  • 5篇江西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北京大学
  • 3篇临沂师范学院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作者

  • 14篇魏灵
  • 7篇贾玉连
  • 6篇毛龙江
  • 4篇朱大奎
  • 4篇张振克
  • 4篇张永战
  • 3篇申洪源
  • 3篇易朝路
  • 3篇王朋岭
  • 3篇季小梅
  • 2篇杨競红
  • 2篇徐军
  • 2篇郭伟
  • 2篇王颖
  • 2篇李书恒
  • 1篇李亚兵
  • 1篇张海荣
  • 1篇罗清
  • 1篇郭盛乔
  • 1篇朱诚

传媒

  • 4篇第四纪研究
  • 2篇地理科学
  • 1篇地理学报
  • 1篇中国地质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冰川冻土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海洋开发与管...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南岛东部铜鼓岭岸段港湾岸滩沉积特征被引量:5
2008年
海南岛东部铜鼓岭岬角南、北两侧的淇水湾和月亮湾海岸海滩均为中粗砂海滩,其中值粒径和平均粒径主要分布在0~2Ф之间,反映了海南岛东部动力作用整体较强。月亮湾近岸20 m水深处沉积物的中值粒径主要分布在-1^-3Ф之间,主要以砾石为主;10~20 m水深处沉积物中值粒径分布在-1~0Ф之间,以极粗砂为主;铜鼓岭南部淇水湾,以粗砂为主,部分区域出现细砂,反映海滩受到的动力条件不如北部月亮湾海岸海滩显著。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铜鼓岭岬角对东北向(主风向)风浪的阻挡和岬角南部港湾有宽广的珊瑚礁平台对波浪的消能。而且,淇水湾海岸北部和南部也有差异,北部珊瑚礁平台受到破坏,对波浪的消浪较弱,从而表现同一海滩滩面物质分布的南北差异。
毛龙江张永战许叶华魏灵黎刚朱大奎
关键词:沉积环境动力地貌港湾海岸
慕士塔格新冰期以来冰碛物风化成土特征被引量:2
2006年
对慕士塔格西坡冰碛物粒度及磁化率分析表明:<1 mm的冰碛物以4~6φ(0.063~0.016 mm)含量为主,平均粒径(Mean)在2~6φ之间,分选系数(δ)在1~3之间,峰态系数(Kg)为1.5~3.5,偏度(SK)系数在-2~2之间;磁化率分别与时代较老的冰碛土的粘土,和时代较新的冰碛土的粗砂成正相关。土壤发育过程和风力作用是影响冰碛物演化的重要因素,原生冰碛物保留的平均深度在30 cm以下。
李亚兵易朝路魏灵程功弼
关键词:冰碛物粒度磁化率慕士塔格
利用封闭湖泊流域进行古降水量重建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被引量:6
2004年
回顾了利用封闭湖泊流域进行古降水量重建的简单历史,重点论述了其理论与方法的特点及发展源流;在此基础上,结合作者近几年在青藏高原开展的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对季风区进行此项研究的可能方法、理论依据及其初步应用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其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及未来的改进方式。
贾玉连马春梅朱诚魏灵王朋岭
关键词:古降水量季风区
人类活动对海岸海洋环境的影响——以海南岛为例被引量:10
2009年
通过对海南岛南部三亚湾海岸海洋和东部铜鼓岭海岸海洋环境的调查和研究,探讨了人类活动对海岸海洋环境的深刻影响。结果表明,海南岛三亚湾岸段处于中等开发状态,存在生活污水排放和城市建筑违规等环境问题;东部铜鼓岭岸段处于初级开发状态,环境问题主要是养殖排污。人类活动对海岸海洋环境带来负面效应的同时,也在充分利用海岸海洋资源。因此,根据海岸海洋环境特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减少人类活动对海岸海洋环境的负面影响,扩大人类活动对海岸海洋环境的正面效应。
毛龙江张永战张振克魏灵朱大奎
末次冰期间冰阶(40~22kaBP)内蒙古黄旗海古降水量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末次冰期间冰阶(40~22kaBP),黄旗海最高古湖面稳定在1310~1318m之间,比现代湖面约高50m,湖泊面积达到450~515km2(平均为466km2),是现代湖面101km2(1950~1961年平均值)的4.4~5.1倍,湖泊补给系数7.8~9.1。利用逐次逼近法寻找古流域的现代气候相似区域,从而确定相关参数定量重建古降水量;在此基础上,附加另外两个过程,检验了重建结果的可靠性。重建结果认为:40~22kaBP古湖面稳定存在时,黄旗海流域的古降水量可达479~497mm/a,比现在年平均值(353mm/a)高约126~144mm/a。
申洪源贾玉连魏灵
关键词:黄旗海古降水量逐次逼近法
海南岛三亚湾海滩研究被引量:34
2006年
海南岛三亚湾及其周边海滩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一类是岩礁海岸海滩,发育于基岩和珊瑚礁岛波影区或珊瑚礁平台后侧,多为背叠式砂砾滩,滩窄、坡陡,具有数道陡坎,在岛礁背风侧常发育不同阶段的连岛坝,如白排人工岛西南端海滩、鹿回头湾大洲后侧及对岸的海滩、鹿回头湾和小东海海滩;另一类是沙坝海岸海滩,发育于向外海敞开的大沙坝的向海侧,海湾内砂质沉积物丰富,形成滩脊式或背叠式砂质滩,滩面宽坦,物质较细,如三亚湾和大东海海滩。因湾口朝向与湾内岛礁分布发育情况不同,湾内受常浪和台风强浪作用的强度与频率不同,加之现代泥沙补给情况的差异,这一类海滩的形态结构亦不尽相同。如三亚湾西侧近岬角处,波能辐聚,动力强,侵蚀作用突出,滩面呈近直线形倾斜,并形成两道陡坎;三亚湾中部,受岛礁保护,滩面宽阔,波浪消能空间充足,物质丰富,发育滩脊型海滩,滩面呈上凸形,基本稳定;三亚湾东侧,虽有岛礁掩蔽,但由于人为修建的绿地草坪带和水泥碎砖石小径等,建设高度过低,束狭了激浪带的自由作用宽度,减小了波浪消能范围,破坏了海滩的整体结构,同时阻断了沙坝向海滩的供沙,使滩面坡度加大,物质粗化,局部与小径相接处形成侵蚀陡坎、椰树等倾斜,呈侵蚀状态。
毛龙江张永战魏灵朱大奎
关键词:砂质海滩动力地貌
长沙新开铺剖面纹层沉积序列及其反映的古洪水事件被引量:4
2004年
对湘江下游新开铺ESR年代为24.1~32.4kaBP河流沉积剖面140个纹层中264个样品进行了粒度组成分析,C-M图显示:样品主要落入 、 、 与 区,远离河流、浊流与远洋悬浮沉积区.粒度组成接近于洪水平流层沉积,沉积环境可能为边滩、心滩等河漫滩.基于河漫滩平流沉积发育特点与剖面沉积物粘土含量稳定,砂与粉砂的含量呈负相关及纹层内部粒度变化等特点,认为出现在各纹层内部(包括低部)而不是顶部的"砂"含量增加与C值(粒度组成达到1%含量的Φ值)变小事件,可以作为划分洪水期次的标准;在140个纹层中识别出了128次古洪水沉积事件和16次明显的坡面径流冲刷蚀余事件.
魏灵易朝路贾玉连罗清
关键词:纹层粒度组成沉积动力C值古洪水事件
青藏高原山地湖泊扩涨与山地关系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基于1∶10万与1∶50万地形图,考察了青藏高原的山地湖泊及其流域的河流(水文)、雪线、冰川高度、各高度山地面积与湖泊面积之间的关系。高原湖泊的规模与流域山地(其高度,中、西部湖拔大于500~750m,东部大于250m)存在密切关系。揭示山地降水是湖泊水的主要来源,其质(低温)与量是维持湖泊一定规模与稳定存在的主要因素。由于山地湖泊存在这种特殊的水文特点,因此,地质历史时期的暖湿期,高原山地湖泊比之低地、丘陵湖泊,扩涨规模可能更为显著。40~23kaB.P,高原山地湖泊异乎寻常地扩涨,可能是降水在暖期季风雨增加时,在山地区增高更甚,更多的低温水流贮湖泊造成的。
胡忠贾玉连张海荣张彪魏灵
关键词:青藏高原
海南岛三亚湾现代沉积环境被引量:14
2007年
海南岛三亚湾海滩沉积物主要以中细砂为主,中值粒径在2.0-2.5Φ之间,为细砂质,少量样品在1.0-2.0Φ之间,属中砂质,适合于海滩旅游。近岸海底沉积物总体分布较细,为砂-粉砂-黏土的组合,仅仅在海湾西侧靠近岬角处,以中粗砂为主。近岸海底沉积物是低海平面时古河道的堆积物,能够为现代海滩提供很好的砂源,为确保海滩的稳定性提供了物质前提条件。但是,由于近20年的海岸开发,海滩东部受到人类开发活动的深刻影响,人为排放的有机物污染使海滩部分出现泥化和变黑,而且,由于人为的违规建筑物紧逼高潮线和大潮高潮线,破坏海滩的整体形态,改变海岸的动力条件,进而破坏了海滩旅游资源。
毛龙江张永战张振克魏灵季小梅朱大奎
关键词:沉积环境
苏北平原2.58Ma以来的海陆环境演变历史——宝应钻孔沉积物的常量元素记录被引量:42
2006年
苏北盆地是一个以箕状断陷为特点的复合型沉积盆地。文章根据2004年夏采集的苏北盆地宝应钻孔(BY1)97m沉积物的124个样品11种常量元素S iO2,A l2O3,TiO2,Fe2O3,MgO,MnO,CaO,K2O,Na2O,P2O5和SO2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探讨了海相沉积环境与陆相沉积环境的元素分布特点、成因、相互之间的联系和物质来源。根据沉积物常量元素含量的垂向变化,结合沉积相、岩性特征、有孔虫分析、古地磁及14C定年,分析了苏北盆地2.58M a以来不同阶段海陆交互作用下的常量元素变化特点,反映了苏北平原在第四纪曾经历了4次海水淹覆,海-陆交互堆积作用明显,经滨浅海→泻湖→湖泊→洼地,最后由河流冲积物覆盖成陆。
杨競红王颖张振克J.-P.Guilbault毛龙江魏灵郭伟李书恒徐军季小梅
关键词:苏北盆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