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东

作品数:210 被引量:1,153H指数:16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78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9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7篇皮瓣
  • 54篇缺损
  • 50篇外科
  • 43篇显微外科
  • 36篇动脉
  • 29篇手术
  • 27篇软组织
  • 26篇穿支
  • 24篇组织缺损
  • 23篇骨折
  • 22篇软组织缺损
  • 21篇外科手术
  • 18篇支皮瓣
  • 18篇穿支皮瓣
  • 17篇再植
  • 17篇显微外科手术
  • 16篇皮瓣修复
  • 14篇足趾
  • 14篇关节
  • 13篇拇指

机构

  • 166篇广东省第二人...
  • 35篇广东医学院
  • 16篇广东医科大学
  • 15篇南方医科大学
  • 10篇南华大学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开滦总医院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广州血液中心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山东省立医院
  • 2篇衡水市第四人...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胜利油田中心...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市番禺区...
  • 1篇锦州市中心医...
  • 1篇肇庆市第一人...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07篇黄东
  • 106篇吴伟炽
  • 54篇牟勇
  • 53篇张惠茹
  • 50篇黄永军
  • 48篇黄国英
  • 43篇林浩
  • 36篇刘晓春
  • 33篇江奕恒
  • 19篇祝李霖
  • 18篇毛莉颖
  • 17篇余超群
  • 13篇伍庆松
  • 12篇蔡絮吟
  • 11篇孙大炜
  • 9篇申宽宏
  • 8篇葛军委
  • 8篇卓日波
  • 8篇吴又明
  • 8篇孙锋

传媒

  • 46篇中华显微外科...
  • 29篇实用手外科杂...
  • 28篇中国临床解剖...
  • 21篇广东医学
  • 10篇现代医院
  • 6篇中华创伤骨科...
  • 5篇中国修复重建...
  • 5篇中华医学会手...
  • 4篇中国内镜杂志
  • 3篇广东医学院学...
  • 3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手外科杂...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10篇2018
  • 13篇2017
  • 23篇2016
  • 22篇2015
  • 15篇2014
  • 18篇2013
  • 10篇2012
  • 12篇2011
  • 15篇2010
  • 15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9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2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并发骨筋膜综合征的骨感染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并发骨筋膜综合征(CS)的骨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6-2018年本院收治84例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并发CS的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常规进行持续灌注冲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技术(VSD)进行治疗,并将2组手术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同时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换药次数、感染控制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组织愈合病理学评分、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均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7.62%、88.10%,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并发CS的骨感染患者而言,VSD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可有效促进骨感染创面愈合,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积极控制感染,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进一步增强临床疗效.
林潮炫黄东
关键词: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骨筋膜综合征骨感染负压封闭技术临床疗效
游离髂骨复合组织瓣修复内踝骨与皮肤缺损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游离髂骨复合组织瓣修复内踝骨与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13-03—2015-09对7例内踝骨质缺损合并三角韧带以及内踝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带旋髂浅动脉髂骨复合组织瓣重建内踝和三角韧带,修复内踝部皮肤及皮下组织缺损。结果 7例均获得随访9~31个月,平均25个月。内踝创面皮瓣全部成活,伤口愈合良好,游离移植髂骨瓣未出现骨质吸收,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1~17周。重建内踝形态良好,踝穴稳定,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皮瓣外观及质地满意。结论游离髂骨复合组织瓣修复内踝骨与皮肤缺损,可获得满意的踝关节外观及功能。
刘增兵王世辉刘永峰黄永军刘晓春黄东
关键词:髂骨复合组织瓣
骨膜游离修复骨损伤的研究进展
2010年
江钦文黄东
关键词:骨损伤骨膜骨缺血性坏死自体骨移植骨折愈合
骨膜联合同种异体骨治疗兔骨缺损模型的实验研究
2014年
目的通过实验动物研究观察骨膜联合同种异体骨治疗骨缺损的效果,探讨其可行性及修复机制。方法以新西兰大白兔为研究对象,分为3组,即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通过X线、HE染色及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骨膜联合同种异体骨修复骨缺损的效果及其可能机制。结果 X线检查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骨缺损处均已修复,空白组骨缺损处未修复;HE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新生骨小梁排列良好,仍有少量异体骨残留,对照组新生骨小梁排列整齐,空白组未见明显新生骨小梁;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术后实验组Spp-1、BMP-2基因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ColⅠα1基因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膜联合同种异体骨能够有效地促进骨缺损的修复。
毕志伟黄东张大卫牛国庆欧阳海洋李宇明
关键词:骨膜同种异体骨骨缺损新西兰大白兔
缝匠肌穿支肌皮瓣修复膝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报道缝匠肌穿支(肌)皮瓣修复肢体组织缺损的临床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应用缝匠肌穿支(肌)皮瓣修复肢体组织缺损,其中带蒂转移修复6例,游离移植修复2例。结果所有带蒂及游离皮瓣均成活,颜色红润,质地与周围皮肤相近且有感觉。皮瓣供区疤痕较隐蔽,患者比较满意。结论用缝匠肌穿支(肌)皮瓣修复肢体组织缺损效果理想,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供区。
黄东孙锋吴伟炽张惠茹牟勇黄国英
关键词:缝匠肌软组织缺损显微修复
顺行交锁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肱骨干骨折的效果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顺行交锁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肱骨干骨折患者12例,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17~63岁,平均(37.5±5.4)岁。骨折按AO/ASIF分型,B型2例,C型1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顺行交锁髓内钉,骨折均采用闭合复位。术后2~3 d即开始行保护下主动功能锻炼,出院后门诊定期随访。采用Neer疗效评分系统评估肩关节功能,采用Mayo肘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患肢肘关节功能。结果本组12例术后均获得平均(16.0±4.3)个月的随访。所有病例均无伤口并发症及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骨折无畸形愈合、延迟愈合及不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0.0±2.5)周。所有病例均无骨折深部感染,其中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患侧肩关节疼痛,均于骨折愈合后提前取出髓内钉。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患侧肩关节功能情况进行评定:优9例,良3例;按Mayo肘关节评分标准评定,本组病例肘关节功能均为优。结论顺行交锁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肱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是治疗不稳定型肱骨干骨折较理想的一种术式,该术式成功的关键是骨折的满意复位及恰当的置钉及锁钉技巧。
何家强余超群黄东陈伟沈焕武
关键词:肱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微创
不同部位拇指缺损的再造31例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拇指缺损的再造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不同方法对不同部位拇指缺损进行冉造::其中应用第1、2足趾趾甲瓣互换或联合躅趾腓侧皮瓣嵌入第2足趾狭细颈部改形后再造拇指Ⅲ°-Ⅳ°缺损6例,采用(足+母)趾末节移植再造拇指未节10例,采用躅趾趾尖部再造拇指指尖15例.结果 再造的拇指拿部成活,随访3个月~3年,再造的拇指与正常的拇指相似,指甲、指纹生长良好,两点辨别觉4~6mm、结论应用跚趾末节、躅趾趾尖部和第1、2足趾趾甲皮瓣互换或者躅趾腓侧皮瓣改形第2足趾分别再造拇指未节缺损、指尖部缺损和拇指Ⅲ。~Ⅳ。缺损临床效果好,外观更加逼真.拇指的功能恢复好,、
黄东牟勇吴伟炽张惠茹
关键词:拇指足趾
电视宫腔镜340例分析被引量:4
1998年
总结该院1996年6月~1997年6月开展电视宫腔镜诊断与治疗340例。其中IUD并发症及取器困难129例,异常子宫出血164例,不孕不育症47例。在IUD中,镜下见子宫内膜出血占695%,IUD形态或位置异常占493%。镜下对常规取器困难者顺利取出IUD及其残、断片。异常子宫出血组中月经过多的镜下及病理诊断顺位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422%)、子宫肌瘤(284%)、子宫内膜出血(119%)、子宫内膜息肉(119%)、子宫内膜癌(28%)。闭经或月经过少病例主要病因为:子宫内膜萎缩(333%)、子宫粘连(311%)。在不孕不育组中,子宫粘连占170%。术中对子宫粘连进行镜下分离。结论:宫腔镜能准确及时地发现IUD出血的原因,并成功地取出断环、残片。在异常子宫出血的病例中,宫腔镜结合B超能够明确地诊断各类子宫肌瘤,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能明确地诊断子宫内膜功能性疾病及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癌。宫腔镜是诊断和治疗子宫粘连的理想方法。
黄东蔡絮吟
关键词:宫腔镜妇科
Suture Endobutton与跖肌腱重建Lisfranc韧带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通过Suture Endobutton与跖肌腱重建Lisfranc韧带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评价两种方法对恢复Lisfranc关节稳定性的作用,为临床治疗Lisfranc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0例成人新鲜尸体小腿标本,依次制备Lisfranc韧带完整模型、损伤模型及损伤后的Suture Endobutton或跖肌腱重建模型,并分别给予轴向或外展载荷,记录内侧楔骨(C1)~第2跖骨(M2)基底的平均位移变化。结果轴向载荷和外展载荷下,完整模型C1~M2的平均位移变化分别为(0.70±0.05)mm、(1.21±0.10)mm,损伤模型为(1.59±0.07)mm、(3.73±0.11)mm,Suture Endobutton重建模型为(0.84±0.04)mm、(1.29±0.06)mm,跖肌腱重建模型为(1.01±0.05)mm、(1.34±0.05)mm。轴向或外展载荷下,完整模型和重建模型C1~M2间位移变化明显小于损伤模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模型的位移变化略大于完整模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ture Endobutton与跖肌腱重建模型之间位移变化相似,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任一模型外展载荷时的C1~M2位移变化大于轴向载荷。结论 (1)在恢复Lisfranc关节稳定性上,Suture Endobutton与跖肌腱的重建方法提供的生物力学强度相似;(2)相对于轴向载荷的位移变化,外展载荷的实验结果差异更加明显,推荐使用外展载荷进行Lisfranc关节相关力学试验。
徐世明徐世明蔡慧郭春丽孙大炜孙大炜卓日波
关键词:SUTUREENDOBUTTON跖肌腱生物力学
趾背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应用趾背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大小与形状,设计以趾背动脉为血管蒂的趾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8例10指。趾背皮瓣切取最大面积为3.5 cm×2.5 cm。结果 8例10指游离移植的趾背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6个月,移植的趾背皮瓣颜色与手指相同,皮瓣薄,不臃肿,质地与手指相近,指纹生长良好,皮肤两点辨别觉恢复至6~8 mm。供足功能无影响。结论 趾背皮瓣是修复手指较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之一,具有外形美观、功能恢复好、成活率高、可满足患者心理需求等优点。
牟勇黄东吴伟炽胡春兰
关键词:显微外科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