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商宏伟

作品数:15 被引量:60H指数:6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54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外循环
  • 10篇体外循环
  • 5篇细胞
  • 4篇体外循环后
  • 3篇凋亡
  • 3篇黏膜
  • 3篇细胞凋亡
  • 3篇小肠
  • 3篇CPB
  • 3篇肠黏膜
  • 2篇蛋白
  • 2篇动物
  • 2篇血气
  • 2篇血气变化
  • 2篇粘膜
  • 2篇肿瘤
  • 2篇转流
  • 2篇黏膜屏障
  • 2篇基质
  • 2篇肠粘膜

机构

  • 10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解放军第25...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5篇商宏伟
  • 10篇肖颖彬
  • 9篇刘梅
  • 7篇陈林
  • 2篇倪海峰
  • 2篇任文琦
  • 2篇孙盛斌
  • 1篇周金生
  • 1篇肖娟
  • 1篇王锡峥
  • 1篇杨宗英

传媒

  • 3篇中国体外循环...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国外医学情报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6
  • 8篇2005
  • 1篇2002
  • 1篇199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体外循环后血浆二胺氧化酶活性变化与肠屏障损伤的关系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观察探讨体外循环(CPB)过程中大鼠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变化规律及其与肠损伤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体外循环模型,按时点采血测定血浆DAO活性和D-乳酸、脂多糖(LPS)的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PB后血浆DAO活性呈现双峰升高,第1峰值在CPB转流结束后即刻,时相上早于血浆LPS和D-乳酸的升高;第2峰值在CPB结束后3h,在肠损伤指标变化峰值之后。结论:CPB过程中肠粘膜屏障受到缺血和再灌注二次损伤的打击,血浆DAO活性作为反映肠损伤的指标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对CPB术后病情判断和并发症防治提供参考。
商宏伟肖颖彬陈林刘梅
关键词:心肺转流术
肺癌脑转移患者脑脊液ctDNA样本EGFR-T790M突变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近年来,通过对肺癌组织标本行多基因检测,选择靶向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已被广泛接受[1]。基于基因检测结果指导靶向治疗的有效率越来越高。目前,以肿瘤组织为样本的检测仍然是金标准,但是很多晚期复发的肺癌患者很难再次获得组织标本,此时,外周血中的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tumor DNA,ctDNA)成为一种理想的检测样本,其可以反映全身多处病灶的DNA状态,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案[2]。但是,由于存在血脑屏障等因素,脑部病灶的信息很少在外周血中体现,所以使用外周血ctDNA作为检测样本时很难反映颅内病灶的具体信息,影响了对颅内病灶的治疗决策。对于存在脑转移瘤的患者,脑脊液ctDNA作为检测样本能更好地体现颅内肿瘤的基因状态,指导临床对颅内病灶的靶向治疗[3-4]。我院收治1例肺癌脑转移患者,使用第1代EGFR-TKI耐药后,先后采用外周血和脑脊液作为样本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完全不同,血液检测呈阴性,而脑脊液检测出EGFR-T790M突变,说明脑脊液检测在肺癌脑转移患者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病案摘要患者男性,55岁。2014年8月开始出现咳嗽、咳痰伴胸闷、憋气症状。患者曾在当地医院行胸部CT检查,结果提示右侧胸腔积液。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水细胞学检查发现可疑肿瘤细胞,免疫组化结果示:CEA(+),D2-40(+/-)。外院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见明显肿物。2014年9月30日因上述症状加重入我院诊治。入院后进行胸部增强CT检查示:右肺中叶软组织肿块并中叶不张,纵隔淋巴结肿大;右侧胸膜增厚,不除外转移;PET-CT检查示:右肺中叶占位性病变,代谢活跃,考虑为肺癌可能性大。纵隔内4R、6、7等多组淋巴结转移。右侧胸膜扩散,伴右侧胸腔积液。左顶叶及左侧小脑半球多发略高密度结节影,代谢活跃,考虑为转移瘤。多发骨转移瘤,累及右侧第4~5肋、�
商宏伟马光耀孙盛斌
关键词:肺癌脑转移脑脊液
与人类癌症有潜在联系的遗传病毒
1999年
路透社8月讯:美国研究者近期在澳大利亚报告了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和人类乳腺相关的初步证据。一位新奥尔良的研究者说,除了小鼠以外的脊椎动物,包括人类在内,含有一种与小鼠乳腺肿瘤病毒(已知导致实验小鼠癌症发生病毒)
商宏伟
关键词:内源性逆转录病毒肿瘤病毒癌症脊椎动物实验小鼠新奥尔良
大鼠体外循环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 建立大鼠体外循环 (cardiopulmonarybypass ,CPB)动物模型。方法 选用体质量 3 5 0~ 5 0 0g的SD大鼠10只 ,经颈动、静脉插管建立CPB ,并且自行设计改进CPB环路元件 ,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气变化。结果 成功建立大鼠CPB动物模型 ,CPB中血流动力学稳定 ,氧合器氧合性能完全符合CPB标准要求。结论 采用本方法建立的大鼠CPB模型操作简单、安全、经济实用 ,是进行CPB基础研究的理想模型。
商宏伟肖颖彬刘梅倪海峰
关键词:CPB动物模型体外循环血流动力学氧合器血气变化
多发性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与保守治疗对比分析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比较多发性肋骨骨折内固定手术和保守治疗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多发肋骨骨折病例,比较内固定术和保守治疗病例的疼痛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疗满意度等方面情况。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41例,内固定手术组18例,保守治疗组23例,内固定手术组在疼痛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满意度等优于保守治疗组。结论多发肋骨骨折手术治疗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疼痛,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值得推广。
任文琦商宏伟
关键词:多发性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保守治疗
体外循环早期小肠粘膜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bypass,CPB)早期大鼠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规律及其意义。方法建立大鼠CPB模型。分别对CPB组、假手术组(shamoperation,SH)和正常组(normal,N)大鼠于术后3h、6h、12h和24h取回肠末端粘膜进行光镜、电镜观察,并用TUNEL方法研究肠上皮细胞凋亡。结果HE染色CPB组见较多的凋亡细胞分布于小肠黏膜上皮层;CPB后24h有少数的肠粘膜断裂;所有切片未见明显的炎症及坏死现象。电镜显示凋亡小体形成。TUNEL法见大量呈棕褐色的阳性细胞核,分布位置同HE染色。CPB后3h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CPB后6h达到峰值。结论CPB早期大鼠肠粘膜上皮细胞出现大量凋亡,这些变化可能是CPB后肠道细菌及内毒素易位的细胞学基础。
商宏伟肖颖彬刘梅陈林
关键词:体外循环小肠粘膜细胞凋亡
大鼠非经胸体外循环模型的建立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建立大鼠非经胸体外循环(CPB)模型。方法选体重350~500g雄性SD大鼠10只,采用颈动脉灌注、腔静脉右心房引流建立CPB,转流时间1h,监测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变化。结果9只大鼠顺利建立CPB,1只死于大出血。CPB期间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60~80mmHg,平均灌注流量(85.0±12.5)ml·kg-1·min-1,动脉血气正常。CPB停止后心肺功能顺利恢复。结论本方法建立的大鼠CPB模型操作简单、经济实用,是进行CPB基础研究的理想模型。
商宏伟肖颖彬刘梅陈林倪海峰肖娟
关键词:CPB体外循环血气变化转流动脉血气颈动脉灌注
细胞凋亡在体外循环肠屏障功能障碍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2005年
①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在大鼠体外循环(CPB)早期肠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②方法 建立大鼠CPB模型。分别对 CPB组、假手术组(SO)和正常组(N)大鼠于术后3、6、12和24小时取回肠末端黏膜进行光镜、电镜观察,并用TUNEL方法研究肠上 皮细胞凋亡情况。③结果 CPB组大鼠除24小时时相点光镜下观察发现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外,其他时相点肠黏膜均保持完整,电 镜观察可见CPB各时相点均可见典型凋亡细胞;TUNEL法显示CPB组各时相点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较SO组显著增加(P<0. 01),并于CPB结束后6小时达到峰值,凋亡细胞主要分布在肠黏膜隐窝部。④结论 大鼠CPB后早期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明显增 加,上皮细胞凋亡增加可能是CPB后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基础。
商宏伟肖颖彬刘梅陈林
关键词:体外循环细胞凋亡肠屏障
细胞凋亡在体外循环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在大鼠体外循环 (CPB)早期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CPB模型。分别对CPB组、假手术组 (SO)和正常组 (N)大鼠于术后 3、6、12、2 4h取回肠末端黏膜进行光镜、电镜观察 ,并用TUNEL方法研究肠上皮细胞凋亡。结果 CPB组大鼠除了 2 4h时相点光镜下观察发现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外 ,其它时相点肠粘模均保持完整 ,电镜观察可见CPB各时点均可见典型凋亡细胞 ;TUNEL法显示CPB组各时相点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较SO组显著增加 (P值 <0 0 1) ,并于CPB结束后 6h达到峰值 ,凋亡细胞主要分布在肠黏膜隐窝部。结论 大鼠CPB后早期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明显增加 ,上皮细胞凋亡增加可能是CPB后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基础。
商宏伟肖颖彬刘梅陈林
关键词:CPB肠黏膜屏障上皮细胞凋亡时相
体外循环对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 观察大鼠体外循环(CPB)围术期肠黏膜通透性的变化以及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CPB模型,按照CPB后不同时间进行分组,分别采血测定血浆D-乳酸和脂多糖(LPS)的浓度并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CPB 1h后血浆D-乳酸和LPS开始升高,CPB结束后1h达到峰值,CPB后8h恢复正常。二者变化趋势一致,呈正相关(r=0. 8312 ,P <0 .0 5 ) ;CPB后小肠绒毛顶端上皮脱落,固有层白细胞聚集。结论 CPB术后早期肠黏膜屏障功能就已经受到损害,通透性增加。血浆D 乳酸浓度变化可用来判断肠黏膜屏障损伤程度。
商宏伟肖颖彬陈林刘梅
关键词:体外循环肠黏膜通透性组织病理变化白细胞聚集小肠绒毛固有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