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建奇

作品数:46 被引量:540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3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18篇气候
  • 13篇降水
  • 9篇夏季
  • 8篇环流
  • 7篇年代际
  • 7篇气候预测
  • 6篇涛动
  • 6篇气候模式
  • 6篇大气环流
  • 5篇气候变化
  • 5篇夏季降水
  • 5篇变暖
  • 5篇春季
  • 4篇统计降尺度
  • 4篇年代际变化
  • 4篇气温
  • 4篇全球变暖
  • 4篇耦合气候模式
  • 4篇南极涛动
  • 4篇季风

机构

  • 46篇中国科学院大...
  • 12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成都信息工程...
  • 6篇中国气象局培...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黑龙江省气象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南京水利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中国气象局北...
  • 1篇国家气象信息...

作者

  • 46篇孙建奇
  • 16篇王会军
  • 9篇陈活泼
  • 6篇袁薇
  • 5篇马洁华
  • 5篇华维
  • 5篇范可
  • 5篇于恩涛
  • 4篇姜大膀
  • 3篇敖娟
  • 3篇郎咸梅
  • 3篇张颖
  • 2篇高玉中
  • 2篇陈海山
  • 2篇祝亚丽
  • 2篇汪君
  • 2篇高学杰
  • 1篇李宁
  • 1篇杨晓光
  • 1篇裴军林

传媒

  • 8篇大气科学
  • 6篇科学通报
  • 5篇气候与环境研...
  • 3篇大气科学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气象学报
  • 1篇气象科学
  • 1篇自然杂志
  • 1篇冰川冻土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地学前缘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第一届中国大...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2006年西太平洋台风活动频次的气候预测试验被引量:38
2006年
这是首次利用气候模式对我国2006年夏季西太平洋地区台风活动频次的实时气候预测的报告.根据这个初步的预测试验结果分析,西太平洋地区夏季(6~10月)对流层低层为异常辐散区而高层为异常辐合区,大气顶向外长波辐射为正距平,对流活动异常偏弱;同时,该地区对流层上下层纬向风的切变幅度异常偏大;海洋温度的距平值很小.综合这些气候背景条件,今年西太平洋的台风生成数量将可能比正常年份偏少一些.当然,由于台风生成发展的复杂性,这一预测还有不确定性.
王会军郎咸梅范可孙建奇周广庆
关键词:气候预测
耦合模式对冬春季节南、北极涛动的季节气候预测能力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研究评估了耦合气候模式对冬、春季北极涛动(AO)和南极涛动(AAO)的预测效能。结果表明,模式对于北极涛动和南极涛动的模拟能力都是比较强的,其中,对冬季的模拟能力要强于春季。冬季,几乎所有的模式都能很好地模拟出对流层内北极涛动的空间分布形态特点,空间相关系数很高。春季,大部分模式的模拟结果仍然是比较好,与再分析资料结果的空间相关性比较高。对于南极涛动,模式在全年对流层各个层次上都能比较好地刻画其空间分布,且模式在850hPa等压面上的空间模拟效能要稍强于海平面。相对来说,冬季的模拟效果也稍强于其他季节,但是,差异不显著,模式与模式的差别也比较小。另外,模式对于北极涛动和南极涛动的时间序列模拟能力有限,时间序列相关系数只有少数几个模式达到显著性水平。
钱卓蕾王会军孙建奇
我国夏季降水及相关大气环流场未来变化的预估及不确定性分析被引量:18
2012年
利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IPCCAR4)的15个耦合气候模式在不同排放情景下的模拟结果,对我国夏季降水及相关大气环流场的未来时空变化特征与模式之间的不确定性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夏季降水表现出较强的局地特征。其中,我国东部和高原地区的降水在21世纪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而且这种趋势随着变暖的加剧而增强,同时模式模拟结果之间的一致性也更好,表明这一结果的可信度较高。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新疆南部地区表现为持续的降水减少趋势,而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变化则呈现出先减少(21世纪初)后增加的特征,不同模式对降水这些局地特征的模拟也都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其他地区夏季降水在21世纪的变化不大,同时模式模拟的一致性也较差。多模式模拟的我国未来百年夏季降水的这些变化特征在温室气体高、中、低不同排放情景下基本一致,A2情景预估结果变化最大,A1B次之,B1相对最小。东亚夏季大气环流场的预估结果显示,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大部分模式的模拟结果都表明,东亚夏季风环流有所增强,从而使得由低纬度大洋和南海地区向我国大陆的水汽输送增加,造成该地区大气含水量的增多,从而为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增加提供有利条件。此外,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增强,其变化对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也明显增大。这些环流场及其不确定性的分析结果进一步加强了我国夏季降水未来变化预估结果的可信度。
陈活泼孙建奇陈晓丽
关键词:降水大气环流不确定性
气候预测的若干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
王会军范可孙建奇姜大膀高学杰
由于东亚地区气候变化异常复杂,其预测准确度较低,很难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防灾减灾的需要,因此相关研究是中国的重大科学课题。气候预测也是一个国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该项目从中国重大需求出发、紧扣国际科学研究前沿,在2000...
关键词:
关键词:气候变化
中国西南地区5月降水与阿拉伯海季风关系的年代际变化被引量:1
2021年
本文利用1960~2017年中国西南地区115个台站观测降水资料和日本气象厅发布的55年再分析资料集,研究了中国西南地区5月降水变异的主导模态及其与阿拉伯海季风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西南地区5月降水的第一主导模态主要表现为全区一致的变异特征;该模态与同期5月阿拉伯海季风强度异常关系密切,但两者的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生了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在1960~1976年,阿拉伯海季风异常所引起的低层大气环流和水汽输送异常主要集中在阿拉伯海到孟加拉湾一带;阿拉伯海季风异常所引起的大气环流不能到达中国西南地区,因此它对中国西南地区5月降水的影响偏弱。但在1981~2017年,阿拉伯海季风异常可以导致整个北印度洋到南海地区的大气环流异常,进而引起中国西南地区水汽和垂直运动的变化,最终对该地区5月降水产生显著的影响。进一步的研究显示,阿拉伯海季风与中国西南地区5月降水关系的变化可能与季风自身的年代际变率有关。阿拉伯海季风在20世纪70年代末之前变率偏弱,其引起的环流异常也偏弱;相反在20世纪70年代末之后,其变率增强,它引起的大气环流异常也偏强,可以延伸到中国西南地区,进而影响到西南地区的5月降水。因此,季风变率的强弱可能在季风对西南地区5月降水的影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经皓童孙建奇于水华维
关键词:降水年代际变率
中国地区1~3℃变暖的集合预估分析被引量:20
2009年
有关气候变化的生物地球化学影响、关键脆弱性和风险性评估研究表明,如果年平均地表气温在现有的水平上继续升高1℃,2℃和3℃,那么由于人类活动而引发的全球气候变化将会对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粮食产量、淡水资源、生物多样性、人口死亡率等产生不同程度的重要影响.为此,基于17个气候模式在20世纪气候模拟试验和SRESB1,A1B和A2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排放情景下的数值模拟结果,通过多模式集合方法评估了以上3个变暖值在中国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的上升速度存在着很大的地域差别,低(高)排放情景下各变暖值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早),低(高)变暖值的发生时间在各排放情景之间差别相对较小(大);就地域分布而言,各变暖值在中国北方和青藏高原地区出现的时间要明显早于江淮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姜大膀张颖孙建奇
关键词:地表气温变暖气候模式
我国极端高温事件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的联系被引量:77
2011年
利用1957~2004年全国181个气象台站观测逐日最高气温,分析了我国年平均极端高温事件(Ex-treme Hot Events,EHE)日数、强度、最早发生日期(EHE Onset Date,EHE-OD)和最迟发生日期(EHETermination Date,EHE-TD)的气候态及年代际变化的时空特征。气候态分析结果显示,EHE的主要高发区位于我国东南部和新疆地区,其年际变率的较大区主要位于我国东部,新疆地区相对较小。我国EHE在过去48年中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其中发生日数与强度变化一致,EHE-OD和EHE-TD的变化相类似。按照EHE的时空变化特征,可将我国分为南部、中部、北方东部和北方西部4个区。南部地区EHE的多发期主要集中在20世纪60和80年代,中部地区为60和90年代,北方地区为90年代。进而对造成这4个区域EHE发生异常的年际和年代际大气环流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其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大气环流型是一致的。对北方地区而言,影响因子主要是对流层中高层的位势高度异常;而影响我国中部和南部地区的因子,除了其上空中高层的位势高度异常外,低层冷暖平流输送的作用也非常重要,这两个因子的共同作用造成该地EHE的异常。
孙建奇王会军袁薇
关键词:极端高温事件大气环流年代际变化位势高度
一种提取多模式最优信息进行降水集合预测的方法、装置和介质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取多模式最优信息进行降水集合预测的方法、装置和介质,将观测降水进行模态分解为空间分布和对应的时间系数,筛选得到与第i个模态相关的第j个模式的预测信息,以及第i个模态的时间系数的预测结果;采用逐步引入和逐步...
马洁华孙建奇
西部干旱区未来气候变化高分辨率预估被引量:11
2015年
利用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WRF,基于CMIP5计划中MIROC5输出结果,进行了我国高分辨率(30 km)的历史模拟及未来预估。针对我国西部干旱区,在模式验证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区域未来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历史模拟结果显示WRF对我国西部干旱区有较好的模拟能力,模拟结果较MIROC5有明显改进。21世纪西部干旱区将持续增暖,末期的增温幅度明显高于中期。和全国平均相比,西部干旱区21世纪增温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空间分布上,年平均气温变化的主要特征是新疆南部增温高于新疆北部,山区的增温高于盆地。气温季节变化主要表现为夏季增温集中在山区,而冬季增温则更多集中在盆地。西部干旱区降水在21世纪总体呈现减少趋势,夏季降水减少更为明显,这和全国平均的降水增加并不一致。空间分布上,降水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山区降水减少,其中夏季山区降水减少十分明显,而盆地降水则略有增加。
于恩涛孙建奇吕光辉陈活泼向伟玲
关键词:西部干旱区气候变化高分辨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气科学学科二级申请代码下设研究方向与关键词解读:D0502气候与气候系统被引量:1
2023年
为了推动我国基础研究的高质量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学科布局和申请代码进行了优化调整。按照科学基金改革的总体部署,2019年以来大气科学学科开展了申请代码调整工作并设置了15个二级申请代码。本文从申请代码调整的背景、逻辑框架、内涵构成等方面对二级申请代码D0502“气候与气候系统”的7个研究方向及其对应的关键词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对近两年D0502申请代码下的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的总体申请情况进行了分析,以帮助相关科研人员及时把握D0502申请代码的发展趋势,并充分理解研究方向与关键词的内涵和逻辑关系,从而为项目申请时更准确地选择相应的研究方向与关键词提供参考。
陈海山孙建奇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关键词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