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黎明

作品数:39 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世纪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细胞
  • 23篇儿童
  • 17篇髓母细胞瘤
  • 17篇细胞瘤
  • 17篇母细胞
  • 17篇母细胞瘤
  • 13篇预后
  • 12篇患儿
  • 10篇肿瘤
  • 9篇化疗
  • 7篇白血
  • 7篇白血病
  • 6篇急性
  • 5篇疗效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细胞
  • 5篇急性淋巴细胞
  • 5篇儿童髓母细胞...
  • 4篇疗效分析
  • 4篇白血病患儿

机构

  • 35篇北京世纪坛医...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作者

  • 39篇孙黎明
  • 35篇杜淑旭
  • 33篇孙艳玲
  • 33篇武万水
  • 25篇李苗
  • 18篇龚小军
  • 16篇任思其
  • 15篇张金
  • 10篇唐泓
  • 10篇李舒婷
  • 7篇李春德
  • 3篇王淑梅
  • 3篇邱晓光
  • 3篇支文靖
  • 3篇田永吉
  • 2篇刘巍
  • 2篇金红芳
  • 2篇杜军保
  • 1篇汪寅
  • 1篇徐庆中

传媒

  • 7篇实用儿科临床...
  • 5篇山东医药
  • 5篇中华实用儿科...
  • 4篇中国当代儿科...
  • 4篇中国循证儿科...
  • 3篇临床儿科杂志
  • 3篇中国小儿血液...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年份

  • 4篇2023
  • 7篇2022
  • 7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碱化水化对大剂量甲氨喋呤药物代谢的影响及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孙艳玲李苗武万水唐泓曹峻梅孙黎明支文靖
关键词: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甲氨喋呤
大脑内含有神经毡和菊形团的胚胎性肿瘤伴髓上皮瘤和间叶分化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伴髓上皮瘤和间叶分化大脑内含有神经毡和菊形团的胚胎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在左侧颞顶叶的含有神经毡和菊形团的胚胎性肿瘤伴髓上皮瘤和间叶分化进行组织学、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患儿男性,5岁。头颅CT示左侧颞顶叶肿瘤性病变伴钙化,左侧颞骨骨质破坏,考虑左颞顶叶占位。光镜下瘤组织由疏密相间区域构成,致密区域见原始小圆核或短梭形瘤细胞呈片状密集分布,核染色质深,异型性明显,见核分裂象伴多灶性坏死,可见横纹肌样细胞,部分区域见柱状上皮构成的原始神经管样结构或Homer-Wright菊形团形成伴结缔组织增生;稀疏区见分化良好的胶质神经毡样基质内有小型神经元样瘤细胞或节细胞样瘤细胞散在分布。免疫组化:原始神经管样结构基底部vimentin(+),原始瘤细胞和横纹肌样细胞nestin、INI-1和p53(+),横纹肌样细胞NF、Syn、MAP2和Cg A(+),Ki-67为局灶20%,原始神经管样结构CK和EMA(-),横纹肌样细胞SMA(-),横纹肌样细胞GFAP和NSE灶(+),小型神经元样瘤细胞S-100和Neu N(+),Olig2(-/+),β-catenin和desmin(-)。结论大脑内含有多量神经毡和真性菊形团的胚胎性肿瘤伴髓上皮瘤和间叶分化确诊依赖于影像、组织学和免疫组化,需要与髓母细胞瘤、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室管膜母细胞瘤和脉络丛乳头状癌鉴别。
杜雪梅昌红孙黎明徐庆中汪寅
关键词:胚胎性肿瘤髓上皮瘤神经毡
细胞体外药敏试验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临床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分析在临床危险因素分型基础上,依据细胞体外药物敏感性确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儿童ALL的可行性。方法留取50例ALL患儿治疗前骨髓/外周血液标本,行细胞体外药敏试验;将白血病细胞对泼尼松(PRED)、长春新碱(VCR)、门冬酰胺酶(ASP)3种药物敏感程度进行积分(PVA积-分)。每种药物的积分为1分(高度敏感)、2分(中度敏感)、3分(不敏感/耐药),3种药物总积分分为3+4分(高度敏感)、5~7分(中度敏感)、8+9分(不敏感/耐药);临床按传统危险因素分型之后,依据PVA积-分为患儿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 50例患儿全部完成诱导缓解治疗,完全缓解(CR)率100%。中位随访时间63个月。复发、死亡14例,无事件生存(EFS)率64.3%;PVA积-分3+4分24例,死亡1例,EFS率96.1%;PVA积-分5~7分15例,死亡4例,EFS率79.7%(t=3.737,P=0.002);PVA积-分8+9分11例,死亡9例,EFS率54.2%(t=2.448,P=0.028)。结论在危险因素分型基础上,依据PVA积-分确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不仅避免标危ALL患儿因耐药使化疗方案强度不足,CR之后易复发,导致生存期缩短,而且可避免高危ALL患儿因过强化疗后的治疗相关毒性及死亡。PVA积-分是对ALL传统危险因素分型的补充。
孙黎明李苗杜淑旭武万水支文靖唐泓孙艳玲
关键词:药物敏感试验四甲基偶氮唑蓝法
HIT2000方案治疗3岁以下儿童髓母细胞瘤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 评价分析<3岁儿童髓母细胞瘤HIT 2000方案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HIT 2000方案治疗的<3岁髓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38例<3岁髓母细胞瘤患儿,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5例、疾病稳定6例、疾病进展或复发19例.5年无事件生存率、总体生存率分别为(43.9±8.8)%、(49.5±9.1)%;M0组和M+组,DMB/MBEN组和CMB、LC/A组,SHH组和G4组之间3年或5年无事件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R0组和R+组、放疗组和未放疗组之间的5年无事件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3例患儿行放疗,放疗期间均未出现放射性脑坏死及继发第二肿瘤,1例出现放射性肺损伤.所有患儿均化疗,化疗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3例,口腔黏膜溃疡5例,经对症处理后预后良好.没有患儿因放、化疗而死亡.结论 HIT2000方案治疗3岁以下儿童MB疗效较好,疾病预后与M分期、病理分型及分子分型有关,化疗耐受可,可作为3岁以下儿童MB治疗方案之一.
武万水刘晶晶孙艳玲杜淑旭李春德李苗龚小军任思其张金孙黎明
关键词:髓母细胞瘤化疗放疗儿童
异环磷酰胺+奈达铂+依托泊苷治疗复发性髓母细胞瘤临床观察
2021年
目的观察异环磷酰胺+奈达铂+依托泊苷(简称INE方案)治疗复发性髓母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复发髓母细胞瘤患儿46例,均接受INE方案化疗:异环磷酰胺2000 mg/(m^(2)·d)+奈达铂30 mg/(m^(2)·d)+依托泊苷100 mg/(m^(2)·d)治疗3 d,同步水化3000 mL/(m^(2)·24 h),每3周1次,3周为1个治疗周期。观察并记录患儿治疗起效时间、治疗有效反应(包括病情缓解和病情稳定,每2~3个周期复查全脑全脊髓MRI评估)率、肿瘤进展时间(治疗开始至肿瘤再次进展时间)。Kaplan-Meier法计算1、3、5年生存率。结果平均随访时间33.4个月。平均治疗起效时间1.7个月,治疗期内治疗有效反应率82.6%,54.3%患儿6个月无肿瘤进展事件。患儿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1.0%+6.8%、23.3%±7.7%、5.8%±5.1%。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结论INE方案在短期内可使复发性髓母细胞瘤患儿的病情缓解,生存期延长。
武跃芳杜淑旭孙艳玲李苗武万水孙黎明
关键词:化学疗法异环磷酰胺奈达铂依托泊苷髓母细胞瘤肿瘤复发
G4型髓母细胞瘤患儿预后影响因素及生存状况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儿童G 4型髓母细胞瘤(MB)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0年8月儿科收治的G4型MB患儿(随访至2022年8月)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体生存(OS)率和无进展生存(PFS)率,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率差异,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纳入145例G4型MB患儿,男106例、女39例,中位确诊年龄7.5(5.7~9.6)岁。M0期91例,M+期54例(M1期1例、M2期12例、M3期41例);病理分型为经典型127例、促纤维增生/结节型(DN)8例、大细胞/间变型(LC/A)8例、广泛结节型(EN)1例、未分型1例。中位随访时间为47.9(36.5~59.3)月,复发37例。患儿5年OS率和PFS率分别为(80.8±3.4)%和(55.4±4.7)%。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M+期、MYCN扩增、Chr12 p+变异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期、MYCN扩增的G4型MB患儿预后相对较差。Chr12 p+可能与患儿预后相关,但仍有待更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进行证实。
武跃芳孙艳玲武万水杜淑旭李苗孙黎明
关键词:预后影响因素儿童
儿童髓母细胞瘤神经轴外转移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总结儿童髓母细胞瘤神经轴外转移的病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0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616例髓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11例出现了神经轴外转移。描述性分析患儿的起病年龄、神经轴外转移的部位及时间、病理及分子分型、治疗及预后情况。采用t检验分析神经轴外转移患者和非转移患者的血生化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截至2020年2月,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3~69个月)。随访的616例患儿中有11例出现了神经轴外转移,发病率约为1.8%,其中男8例,女3例。确诊时的中位年龄为6岁(2~10岁),出现神经轴外转移时的中位年龄为7岁(2~12岁)。神经轴外转移多发生在术后0.5~38.0个月,转移部位依次为骨(6例)、骨髓(3例)、肺(3例)、盆腔(2例)和腹腔(1例)。另外,神经轴外转移患儿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为(2298.00±1570.70)U/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为(201.00±68.34)μg/L,均高于未发生轴外转移的患儿[(249.50±46.28)U/L和(22.80±7.12)μg/L,均P<0.05]。神经轴外转移患儿部分接受化疗,但大多选择终末期姑息治疗,生存期多低于10个月。结论尽管髓母细胞瘤患儿发生神经轴外转移的发生率很低,但其预后极差,多在1年内死亡;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骨,其次为骨髓和肺,可能与脑脊液播散及LDH、NSE水平增高有关。
刘妍杜淑旭孙艳玲龚小军李苗张金李舒婷任思其王圆武万水孙黎明
关键词:儿童髓母细胞瘤
微生态制剂对髓母细胞瘤患儿化疗所致胃肠功能紊乱和免疫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初步探讨微生态制剂对髓母细胞瘤患儿化疗所致胃肠功能紊乱的保护作用及抗炎机制。方法 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儿童血液肿瘤科接受化疗的髓母细胞瘤患儿共200例,所有患儿均经CT、MRI和病理明确诊断,确诊后完全切除肿瘤,均接受HIT-2000/GPOH方案化疗。其中男106例,女94例,年龄2~18岁,中位年龄7.2岁。单纯化疗患儿88例,放疗后继续化疗患儿112例,所有患儿2周内无抗生素及微生态制剂服用史。根据年龄、性别、体重、体表面积配对分为两组:(1)试验组:化疗前1周开始常规给予整肠生口服(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批号S10950019,每次1粒,每日3次),至化疗结束;(2)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口服,未服用任何微生态制剂。观察患儿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情况,并于化疗前1天和结束后第1天抽取患儿外周血,测定血清ET、TNF-α、IL-1β、IL-6、CRP等水平的变化。两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或t检验。结果本课题中约75%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功能紊乱,给予整肠生干预后试验组患儿的胃肠紊乱发生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53,P〈0.05);放疗后继续化疗的患儿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率较单纯接受化疗的患儿显著增加(达83.93%,χ^2=10.823,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化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患儿血清各炎症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化疗后患儿血清ET、CRP、TNF-α、IL-1β、IL-6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ET=23.451,tCRP=33.246,tIL-1β=27.453,tIL-6=29.372,tTNF-α=16.223,P〈0.05);其中放疗后继续化疗的患儿血清ET、CRP水平与单纯接受化疗的患儿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ET=4.396,tCRP=4.216,P〈0.05)。给予整肠生制剂干预后患儿血清ET、CRP和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ET=7.905,tCRP=7.670,tIL-1β=10.459,tIL-6=9
杜淑旭任思其唐泓龚小军孙艳玲李苗张金李舒婷武万水孙黎明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化学治疗髓母细胞瘤胃肠功能紊乱炎症
SHH型髓母细胞瘤患儿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2022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SHH(sonic hedgehog)型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患儿的临床特点,探讨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10月儿科收治的SHH型MB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Kaplan-Meier法计算总体生存率及无事件生存率,组间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99例SHH型MB患儿。中位年龄6.0(3.3~6.0)岁,≥3岁75例,<3岁24例;男62例,女37例;M_(0)66例,M_(+)33例;手术全切72例,近全切27例。病理分型以促纤维/结节型(DMB)为主,肿瘤起源部位以中线部位(四脑室、后颅窝、小脑蚓部)多见,2例存在SUFU胚系变异。中位随访时间3.2(2.2~4.1)年,3年EFS率(61.0±5.0)%,3年OS率(72.2±4.6)%,39例(39.4%)出现进展或复发。<3岁DMB、广泛结节型MB(MBEN)的3年OS率分别为(80.0±10.3)%、(57.1±18.7)%,其中12例M_(0)、无MYCN扩增及SUFU胚系变异者仅行化疗未放疗。Cox回归模型分析发现M^(+),存在TP53变异或MYCN、GLI2扩增,病理分型为大细胞/间变型者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SHH型MB患儿的预后与M分期、病理分型、TP53变异、MYCN或GLI2扩增相关。病理分型为DMB及MBEN的婴幼儿无上述危险因素且无SUFU胚系变异者预后较好,可不放疗。
高文超孙艳玲李苗任思其杜淑旭武万水孙黎明
关键词:髓母细胞瘤预后儿童
初诊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髓母细胞瘤患儿生存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儿童髓母细胞瘤(MB)初诊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其生存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入组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儿科的61例初治MB患儿, 检测初治时患儿外周血常规、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定量, 根据外周血常规结果计算得出NLR, 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最佳临界值, 将患儿分为高NLR组(≥2.07)21例和低NLR组(<2.07)40例。分析2组患儿无进展生存(PFS)和总体生存(OS)情况。若生存分析存在差异, 则进一步比较2组患儿临床特征、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定量的差异, 若存在差异, 则分析NLR与其相关性。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 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组间比较采用χ^(2)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生存分析发现, 高NLR组MB复发率(38.1%比10.0%, χ^(2)=6.879, P=0.016)和死亡率(19.0%比0, χ^(2)=8.154, P=0.011)高于低NLR组。高NLR组患儿的PFS中位时间(12个月比19个月, χ^(2)=9.775, P=0.002)和OS中位时间(19个月比20个月, χ^(2)=8.432, P=0.004)短于低NLR组。2组患儿临床特征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高NLR组T淋巴细胞[(67.93±6.37)%比(73.38±8.08)%, t=2.886, df=48.865, P=0.006]、T辅助细胞(Th)[(30.86±5.53)%比(34.29±7.44)%, t=2.037, df=51.981, P=0.047]、T抑制细胞(Ts)[(27.39±5.50)%比(30.84±6.58)%, t=2.164, df=47.581, P=0.035]的百分比均低于低NLR组。NLR与T淋巴细胞(r=-0.303, P=0.018)、Ts(r=-0.260, P=0.043)存在负相关性。结论初治时NLR较高的MB患儿预后相对较差, 这种预后差异可能与T淋巴细胞、Ts等免疫细胞相关。
万露露武万水杜淑旭唐泓龚小军李苗张金任思其李舒婷王圆刘妍高文超刘晶晶武跃芳孙艳玲孙黎明
关键词:髓母细胞瘤免疫预后儿童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