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修复术
  • 2篇腔内
  • 2篇腔内修复
  • 2篇腔内修复术
  • 2篇STANFO...
  • 1篇动脉
  • 1篇植入
  • 1篇植入物
  • 1篇治疗时机选择
  • 1篇适应证
  • 1篇随访
  • 1篇随访结果
  • 1篇中期随访
  • 1篇中期随访结果
  • 1篇主动脉
  • 1篇主动脉瘤
  • 1篇临床病例
  • 1篇临床病例分析
  • 1篇假体
  • 1篇假体和植入物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篇季瀛豪
  • 1篇蒋俊豪
  • 1篇石赟
  • 1篇杨珏
  • 1篇符伟国
  • 1篇郭大乔
  • 1篇董智慧
  • 1篇王玉琦
  • 1篇陈斌

传媒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病例分析及腔内修复术中期随访结果
目的:回顾总结近5年来本中心收治的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病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报告腔内修复术中期随访结果   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血管外科从2003年2月到2008年2月间收治的StanfordB型主动脉夹...
季瀛豪
关键词:腔内修复中期随访
文献传递
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的指征和治疗时机选择被引量:23
2009年
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的指征和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对2004年2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464例进行分析。男性391例,女性73例;年龄26~88岁,平均56.6岁。分析导致急性主动脉夹层破裂的危险因素并评价急性组(n=298)和慢性组(n=166)的腔内治疗效果。结果夹层破裂组中反复或持续性胸背痛和胸腔渗出的发生率(83.3%和94.4%)高于非破裂组(10.4%和14.1%,P〈0.01)。破裂组降主动脉平均最大径(49.4mm)大于非破裂组(35.1mm,P〈0.01)。合并内脏和下肢动脉缺血的病例在腔内修复术后症状体征和相关指标都得到明显改善。急性组近端假腔消失率51.7%高于慢性组的19.5%,而远端假腔开放率59.2%低于慢性组的79.3%(P〈0.01)。24例壁间血肿或假腔完全血栓形成病例中有4例出现夹层复发。结论近端假腔持续开放的急性夹层应行腔内修复术,而壁间血肿或假腔完全血栓化的急性病例可暂予密切随访。对于有反复或持续性胸背痛、胸腔渗出和降主动脉直径〉4.5cm等破裂先兆的病例或短时间内无法好转的主动脉分支血管缺血者,应立即行腔内修复术。
蒋俊豪季瀛豪郭大乔陈斌杨珏董智慧石赟王玉琦符伟国
关键词:主动脉瘤假体和植入物适应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