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朝敏

作品数:27 被引量:312H指数:10
供职机构: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卫生厅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小肠
  • 8篇小肠结肠炎
  • 8篇结肠
  • 8篇坏死
  • 8篇坏死性小肠结...
  • 8篇肠炎
  • 7篇儿童
  • 7篇肺炎
  • 5篇新生大鼠
  • 5篇重症肺炎
  • 4篇肠损伤
  • 4篇肠组织
  • 3篇新生儿
  • 3篇新生鼠
  • 3篇选择素
  • 3篇双歧杆菌
  • 3篇评分
  • 3篇菌群
  • 3篇可溶性
  • 3篇可溶性P选择...

机构

  • 18篇福建医科大学
  • 15篇福建省妇幼保...
  • 2篇浙江省宁波市...
  • 1篇福建省疾病预...
  • 1篇宁波市妇女儿...
  • 1篇鹤壁煤业集团...

作者

  • 27篇宋朝敏
  • 14篇王程毅
  • 11篇吴斌
  • 10篇王红
  • 7篇黄妙辉
  • 6篇杨长仪
  • 6篇郑启安
  • 4篇王世彪
  • 2篇许能锋
  • 2篇张荣娜
  • 2篇林希
  • 2篇王行富
  • 2篇陈晓冰
  • 2篇蔡文红
  • 2篇刘光华
  • 1篇修文龙
  • 1篇夏品苍
  • 1篇潘玮
  • 1篇卓玲
  • 1篇孙国云

传媒

  • 3篇中国微生态学...
  • 3篇中国小儿急救...
  • 3篇中国新生儿科...
  • 3篇中华实用儿科...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中国循证儿科...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国外医学(儿...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特征与儿童危重病例评分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7
2016年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临床特征与儿童危重病例评分(PICS)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PICU住院的重症MPP患儿,根据PICS分为极危重组(〈70分)、危重组(~80分)和非危重组(〉80分),从病史中截取年龄、性别、发热时间,入院48 h内实验室检查指标,ECG和胸部X线和CT描述。对上述指标行3组间的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其临床特征与PICS的相关性。结果 114例重症MPP患儿进入本文分析,男61例,女53例。合并心血管系统损害29例,消化系统损害23例,神经系统损害18例,血液系统损害27例。非危重组77例,危重组30例,极危重组7例,3组年龄、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异常ECG比例、合并2个及以上系统损害比例、合并2种及以上病原感染、病程〉12 d比例、前白蛋白、D-二聚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2种及以上病原感染比例(OR=7.147,95%CI:1.435~35.59)、D-二聚体水平(OR=1.507,95%CI:1.054~2.156)与PICS呈正相关,前白蛋白水平与PICS呈负相关(OR=0.914,95%CI:0.845~0.990)。结论 儿童重症MPP合并2种及以上病原感染、D-二聚体、前白蛋白水平和PICS相关。
王程毅王世彪刘光华宋朝敏陈钦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危重评分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速尿治疗哮喘30例被引量:9
2003年
张逢博宋朝敏孙国云
关键词:哮喘氧驱动雾化吸入速尿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分析总结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为其防治提供临床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PICU收治的1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男9例,女6例,年龄〈2岁10例(66.7%),-5岁2例(13.3%),-10岁3例(20.0%)。起病始发症状以多尿、多饮、多食伴消瘦的典型病例仅3例,呼吸道感染6例,腹泻6例。15例患儿均有脱水体征,14例出现呼吸深大或不规则,呕吐6例,抽搐7例,脑水肿6例。辅助检查有白细胞计数异常(14例升高,1例减低),尿酮体阳性,pn减低,血糖升高,血钠减低(11例)。脑水肿6例,心电图改变4例,脑电图异常9例,肺炎支原体感染2例,甲型H1N1流感感染1例。15例全部收入PICU,给予液体复苏,普通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7例给予碳酸氢钠,6例给予甘露醇。15例患儿全部好转或痊愈出院,尿酮体转阴时间18—96h,平均51h。结论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早期给予适度液体复苏、合理胰岛素、合理补碱等综合治疗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王程毅郑启安宋朝敏潘玮黄蕊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儿童
可溶性P选择素在儿童重症肺炎DIC前状态的诊断价值
王程毅宋朝敏郑启安
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不完全川崎病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不完全川崎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符合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不完全川崎病诊断标准的有68例,选取同时期普通病房临床资料完整符合肺炎支原体感染无合并川崎病的病例13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不完全川崎病的危险因素,并对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指标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血红蛋白、白蛋白是保护性因素,发热持续时间>7天、混合2种以上病原感染、血小板计数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不完全川崎病危险因素;ROC曲线临界值分别为血红蛋白<101 g/L(AUC=0.869,95%CI=0.814-0.912)、血小板计数>403×10^9/L(AUC=0.840,95%CI 0.783-0.888)、白蛋白<40.5 g/L(AUC=0.830,95%CI 0.772-0.879)、发热时间>7天(AUC=0.761,95%CI 0.696-0.818)、混合2种以上病原感染(AUC=0.551,95%CI 0.480-0.621)。结论降低的血红蛋白和白蛋白、升高的血小板计数、发热持续时间>7天、混合2种以上病原感染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不完全川崎病的危险因素。
张晶晶王程毅宋朝敏宋朝敏刘光华王世彪
关键词: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外源性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大鼠高氧脑损伤模型神经细胞凋亡影响
宋朝敏王程毅杨长仪王行富陈余鹏
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炎症因子及凝血指标与危重症评分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2
2013年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炎症因子和凝血指标与危重症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PICU入住24h以上,符合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诊断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分为极危重组(<70分)、危重组(~80分)和非危重组(>80分)。检测炎症因子(血WBC、PLT和CRP、IL-6)和凝血指标(D-二聚体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炎症因子、凝血指标与危重症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01例患儿进入分析,男47例,女54例。非危重组53例,危重组42例,极危重组6例。①随着危重症评分分值降低,IL-6、D-二聚体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逐渐增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RP水平亦随危重症评分降低而逐渐增高,在非危重组和危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计数则随危重症评分降低呈降低趋势,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WBC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IL-6、可溶性P-选择素和D-二聚体水平与危重症评分呈正相关,PLT计数与危重症评分呈负相关,血WBC和CRP与危重症评分无相关性。结论 IL-6、可溶性P-选择素、D-二聚体和PLT水平与儿童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的严重程度相关。
杨秀霖王程毅郑启安张荣娜王世彪宋朝敏
关键词:血液凝固障碍重症肺炎脓毒症危重评分
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身高生长3年随访报告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对幽门螺杆菌感染(helicobacter pylori,Hp)和未感染儿童身高生长随访3年,探讨Hp感染对儿童身高生长的影响。【方法】整群抽样健康儿童454名进行血清Hp抗体检测、体格检查及社会经济状况和父母亲身高、体重问卷调查;Hp抗体阳性者进行粪Hp抗原测定;Hp阴性者随访结束前再次检测血清Hp抗体。研究开始、随访1年半及3年时分别进行1次体格生长指标测量及评价。【结果】60名(13.2%)儿童感染Hp,290名(63.9%)儿童未感染;Hp感染儿童3年身高增长值明显低于未感染儿童,影响儿童身高增长值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和Hp感染状态,Hp感染与儿童身高增长呈负相关。【结论】Hp感染与儿童体格生长有关联,主要体现在身高增长;Hp感染可能是影响儿童体格生长的环境因素之一。
吴斌陈晓冰林希钮红兵王红宋朝敏许能锋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身高儿童随访研究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防治进展被引量:11
2005年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时期严重的肠道炎症性疾病,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对NEC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除传统上禁食、全胃肠外营养、对症治疗及严重者外科治疗的应用等防治手段外,近年国外学者对该病病因、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试图在NEC发病机制的几个环节上进行干预:病原菌感染和炎症的控制、微生态制剂的应用、营养因子促进肠道功能成熟、细胞因子干预。该文就近年有关这方面的干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王红宋朝敏吴斌黄妙辉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儿童身高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对儿童身高生长的影响。方法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于2001年6月至2004年10月,采用整群抽样选择454例儿童进行血清却抗体检测、身高检查及社会经济状况和父母亲身高问卷调查。血清Hp抗体阳性者进行粪却抗原测定;血清Hp阴性者随访结束前再次检测血清Hp抗体。在研究开始、随访1年半及3年时分别进行1次体格生长指标测量及评价。结果60例(13.2%)儿童感染Hp,290例(63.9%)儿童未感染;Hp感染儿童3年身高增长值明显低于未感染儿童,调整后却感染和未感染儿童身高增长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21.4(20.6-22.3)cm、22.1(21.7-22.5)cm,两组校正均值比较,P=0.074。结论Hp感染与儿童体格生长有关联,主要体现在身高增长;Hp感染可能是影响儿童体格生长的环境因素之一,但影响的程度较弱;在社会经济状况相对不发达的地区,营养因素和遗传因素仍是儿童身高的主要影响因素。
吴斌钮红兵林希陈晓冰宋朝敏王红许能锋
关键词:螺杆菌螺杆菌感染身高随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