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红

作品数:27 被引量:130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省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卫生厅医学创新课题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肠炎
  • 9篇小肠
  • 9篇小肠结肠炎
  • 9篇结肠
  • 9篇坏死
  • 9篇坏死性小肠结...
  • 5篇患儿
  • 5篇病毒
  • 4篇新生大鼠
  • 4篇新生儿
  • 4篇细胞
  • 4篇肠组织
  • 3篇新生鼠
  • 3篇幽门螺
  • 3篇幽门螺杆菌
  • 3篇肿瘤坏死因子
  • 3篇轮状
  • 3篇轮状病毒
  • 3篇轮状病毒肠炎
  • 3篇螺杆菌

机构

  • 13篇福建医科大学
  • 13篇宁波市妇女儿...
  • 5篇福建省妇幼保...
  • 5篇浙江省宁波市...
  • 1篇宁波市第一医...

作者

  • 27篇王红
  • 11篇吴斌
  • 10篇宋朝敏
  • 7篇黄妙辉
  • 5篇蒋颖颖
  • 4篇夏萍
  • 4篇朱春
  • 3篇姜娟
  • 3篇郝雯颖
  • 2篇王凤敏
  • 2篇邢振
  • 2篇曹代荣
  • 2篇许能锋
  • 2篇林希
  • 2篇陈晓冰
  • 2篇王晓珺
  • 1篇何英
  • 1篇俞元临
  • 1篇卓玲
  • 1篇夏萍

传媒

  • 5篇现代实用医学
  • 3篇中国微生态学...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国新生儿科...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国外医学(儿...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2006(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18例双胎婴儿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双胎试管婴儿与自然妊娠双胎婴儿的围产期情况、围产期疾病及母亲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出生的双胎儿318对,其中试管婴儿113对、自然妊娠组205对,对围产儿一般情况及并发症、母孕期并发症及分娩方式进行分析。结果双胎试管婴儿226例(113对),自然妊娠双胎儿活产409例(205对,其中一胎胎死宫内)。两组双胎婴儿一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自然妊娠双胎婴儿窒息率和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出生率比双胎试管婴儿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婴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及败血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试管婴儿组孕妇平均年龄比自然妊娠双胎婴儿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试管婴儿组剖宫产率和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比自然妊娠双胎婴儿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其余孕期并发症,如早破水、妊高征及产后出血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试管婴儿双胎儿与自然妊娠双胎儿出生结局及新生儿总体预后无明显差异。
姜娟王红
关键词:围生期试管婴儿双胎
异甘草酸镁治疗婴幼儿无黄疸型巨细胞病毒肝炎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在治疗婴幼儿无黄疸型巨细胞病毒肝炎方面的疗效。方法 59例无黄疸型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观察组肝功能指标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异甘草酸镁治疗婴幼儿无黄疸型巨细胞肝炎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血转氨酶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蒋颖颖王红夏萍桂赛珠赵余丹郑耀
关键词:异甘草酸镁复方甘草酸苷
危重病患儿胃肠功能衰竭的实验室检查及预后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儿伴胃肠功能衰竭的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查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急性胃肠功能衰竭患儿的血乳酸和胃黏膜pH值实验室检查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危重病患儿血乳酸和胃黏膜pH值水平显著高于非危重病患儿(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危重期血乳酸和胃黏膜pH值水平高于恢复期(P均<0.01),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伴有胃肠功能障碍者血乳酸和胃黏膜pH值水平高于不伴有者和对照组(P均<0.01);多器官损害组血乳酸水平高于单器官损害组(P均<0.01);危重病组血乳酸和胃黏膜pH值水平呈正相关(r=0.442,P<0.05)。结论危重病并发胃肠功能衰竭预示病情凶险,早期发现危重病并发胃肠功能衰竭患儿,是积极治疗病因和改善预后与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王红姜娟
关键词:胃肠功能衰竭危重病患儿乳酸PH值
痉咳消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究痉咳消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法将1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痉咳散,观察两组体征及症状改善情况,于治疗前后检测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00%vs 86.00%,p<0.05)。治疗组的咳嗽消失时间、肺内干湿啰音消失时间及X线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CRP、PCT、IL-6均较治疗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痉咳消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
张冬亚历金金王红
轮状病毒肠炎并发良性惊厥患儿Toll样受体及Th17相关因子的变化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观察轮状病毒肠炎并发良性惊厥患儿Toll样受体及Th17相关因子的变化状态。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轮状病毒肠炎并发良性惊厥患儿46例(A组),另选取同时期的46例单纯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为B组,46名健康儿童为C组。检测并比较3组Toll样受体及Th17相关因子水平,同时比较A组与B组中不同脱水程度者的表达水平。结果 A组与B组Toll样受体及Th17相关因子均差于C组(P<0.05),A组与B组Toll样受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中相同脱水程度者Toll样受体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中不同脱水程度者Th17相关因子表达水平差于B组中相同脱水程度者(P<0.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并发良性惊厥患儿Toll样受体及Th17相关因子的表达显著异于单纯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及健康儿童,脱水程度对其表达影响较大,可作为患儿疾病诊治的参考依据。
郝雯颖夏萍王红蒋颖颖朱春桂塞株王晓珺
关键词:轮状病毒性肠炎良性惊厥TOLL样受体
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组织血小板活化因子与肿瘤坏死因子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新生鼠肠损伤时肠组织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变化及肠组织损伤程度与肠组织中PAF、TNF-α表达水平的关系,探讨将PAF、TNF-α表达水平作为肠损伤的检测指标的可能性。方法按析因设计,32只48h新生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各8只。A组给予鼠乳代用品人工喂养,每天2次连续3d给予100%氮气缺氧90s,4℃冷刺激10min;B组用鼠乳代用品人工喂养3d,未受缺氧和冷刺激;C组每天2次连续3d给予100%氮气缺氧90s,4℃冷刺激10min、鼠母乳喂养;D组为正常对照组。在实验结束后24h空腹断头处死大鼠,留取十二指肠下端至直肠上端肠道组织进行肠组织损伤评分和肠组织中PAF、TNF-α含量检测。组织学评分≥2确定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肠组织中PAF、TNF-α含量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应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α=0.05为显著性检验标准。结果经Kruskal-Wallis H检验,A、B、C、D各组肠组织PAF、TNF-α含量不同,差异有显著性。采用非参数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肠组织PAF含量与相应平均损伤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71,P〈0.05);肠组织TNF-α含量与相应平均损伤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81,P〈0.05)。结论肠组织内源性PAF和TNF-α可能是NEC发生的关键介质,其本身又作为致病因子参与了NEC的发生和发展。肠损伤程度与肠组织中PAF、TNF-α含量呈正相关。肠组织中PAF和TNF-α含量与肠黏膜损伤评分一样能反映肠黏膜损伤程度。
王红宋朝敏吴斌黄妙辉
关键词: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鼠血小板活化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幕上脑室外室管膜瘤的MR诊断
林禹王红杨谢锋吴玉惠邢振陈潭辉曹代荣
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究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小儿功能性便秘患儿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3例。给予甲组患儿乳果糖口服液联合枯草杆菌二联合剂治疗,给予乙组患儿枯草杆菌二联合剂单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甲组患儿排便费力消失时间和排便间隔时间均少于乙组(均P<0.01)。甲组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王红
关键词:乳果糖安全性
异甘草酸镁对无黄疸型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肝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及CMV-DNA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对无黄疸型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肝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及巨细胞病毒DNA(CMV-DNA)的影响。方法选取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童消化科2017年8月—2020年6月间收治的无黄疸型巨细胞病毒(CMV)肝炎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静滴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儿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及CMV-DNA拷贝数,同时比较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ALT、AST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8.05±12.53)U/L vs.(72.34±20.60)U/L、(46.90±16.54)U/L vs.(81.35±22.36)U/L、(51.67±13.85)U/L vs.(80.21±16.39)U/L,t=5.518、6.784、7.285,均P<0.001],CD3+和CD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01),CD4+和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01),CMV-DNA拷贝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2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0%、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8)。结论异甘草酸镁对无黄疸型CMV肝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患儿肝功能恢复,且治疗不良反应少。
王红郭岸英
关键词:异甘草酸镁肝炎肝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
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身高生长3年随访报告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对幽门螺杆菌感染(helicobacter pylori,Hp)和未感染儿童身高生长随访3年,探讨Hp感染对儿童身高生长的影响。【方法】整群抽样健康儿童454名进行血清Hp抗体检测、体格检查及社会经济状况和父母亲身高、体重问卷调查;Hp抗体阳性者进行粪Hp抗原测定;Hp阴性者随访结束前再次检测血清Hp抗体。研究开始、随访1年半及3年时分别进行1次体格生长指标测量及评价。【结果】60名(13.2%)儿童感染Hp,290名(63.9%)儿童未感染;Hp感染儿童3年身高增长值明显低于未感染儿童,影响儿童身高增长值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和Hp感染状态,Hp感染与儿童身高增长呈负相关。【结论】Hp感染与儿童体格生长有关联,主要体现在身高增长;Hp感染可能是影响儿童体格生长的环境因素之一。
吴斌陈晓冰林希钮红兵王红宋朝敏许能锋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身高儿童随访研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