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瑞卿

作品数:14 被引量:3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岩石
  • 5篇孔隙压
  • 4篇物理模拟
  • 3篇塑性流动网络
  • 3篇孔隙压力
  • 2篇岩石圈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位
  • 1篇地震
  • 1篇地震活动
  • 1篇地震活动性
  • 1篇断层
  • 1篇三轴压缩
  • 1篇三轴压缩条件
  • 1篇砂岩
  • 1篇渗透性
  • 1篇失稳
  • 1篇中土
  • 1篇纵波
  • 1篇纵波速度

机构

  • 14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14篇宋瑞卿
  • 12篇李建国
  • 10篇王绳祖
  • 3篇周永胜
  • 3篇何昌荣
  • 3篇张流
  • 1篇郭才华
  • 1篇车用太
  • 1篇张宗淳

传媒

  • 4篇第四届全国构...
  • 2篇地震地质
  • 2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中国地震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年份

  • 1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4
  • 3篇1992
  • 5篇1989
  • 1篇198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岩石圈塑性流动网络与多层构造的初步物理模拟实验
<正>大陆岩石圈塑性流动网络与多层构造的观点(王绳祖,1985,1992,1993a,b;王绳祖等,1994a;Wang Shengzu,1991,1993a,b)指出,板块边界的驱动力主要通过岩石圈下层(含下地壳和岩石...
周永胜李建国宋瑞卿王绳祖
文献传递
岩石圈塑性流动网络与多层构造变形的物理模拟被引量:20
1997年
采用塑化松香作为岩石圈延性下层的相似材料,进行了板内塑性流动网络及多层构造变形的物理模拟实验。延性单层模型的实验表明,在边界挤压或“高原”重力势的作用下,依赖于延性层粘度的高低不同,主要形成剪切网络、压性褶皱以及二者过渡型式等一级构造。在延性/脆性双层模型中(脆性上层和延性下层分别相当于岩石圈上、下层),边界驱动力的远程传递,主要借助于延性下层的网络状流动,岩石圈下层(含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的剪切网络,即塑性流动网络,控制着板内构造变形,导致脆性上层内剪切破裂网络、逆推断裂、纵向张裂以及其它次级断裂和褶皱的发育。实验还表明,上、下层之间非连续分布的软弱夹层(模拟壳内低速、高导层)并不妨碍下层塑性流动网络的扩展,但影响牵引力的向上传递及上层构造变形的强弱分布。
李建国周永胜宋瑞卿王绳祖
关键词:岩石圈物理模拟塑性流动网络
孔隙压增压速率对岩石锯切面滑动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正>前人的研究曾经指出,孔隙压变化对断层活动和地震活动均有重要影响,水库地震和注水诱发地震均证明孔隙压变化与地震活动关系密切。在地震预报实践中已观测到大量与孔隙压变化有关的资料,有的观测资料与地震活动对应良好,有的则与...
李建国宋瑞卿何昌荣王绳组张流
文献传递
不同温压条件下饱水砂岩的变形破坏与孔隙压力问题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4
1989年
本文通过不同温度与围压条件下的岩石三轴试验,研究了水、温度、有效围压对饱水的新沂砂岩变形破坏过程的影响及此过程中孔隙压力变化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饱水砂岩的强度比风干岩石低20—30%,而排水条件下的这种差异更大;(2)岩石变形破坏过程中,孔隙压力的变化可划分出四个基本阶段:上升、缓升、下降与保持不变阶段,其中第二阶段相当于微破裂发生阶段,第三阶段相当于微破裂发展成为宏观破坏的阶段;(3)饱水砂岩的强度随环境温度的升高和有效围压的下降而减小,而且排水条件也促使强度降低,因此可以推断,井孔水位对震前异常反映灵敏的岩石力学与水动力学条件是:含水层的渗透性强、温度高、埋深浅、水头高。
车用太杨会年宋瑞卿尹嘉标
关键词:砂岩孔隙压力地下水位
在三轴压缩条件下岩石的孔隙压力和扩容变化
在三轴压缩的条件下,花岗闪长岩、砂岩在变形、破坏过程中孔隙压力(封闭状态)经历了线性上升,达到最大值,然后下降的过程。这表明试件发生了相应的压实、扩容与
李建国宋瑞卿王绳祖
文献传递
亚洲中东部大陆构造变形物理模拟的初步研究
<正>关于板块边界驱动下构造变形的物理模拟,国内外都进行过有益的尝试,其中包括对印度板块推挤下亚洲中东部构造变形的模拟(Tapponnier et al.,1992;钟嘉猷,1988;Peltzer et al.,198...
李建国周永胜宋瑞卿王绳祖
文献传递
断裂带流体压力变化与滑动行为的稳定-非稳定转化
采用流体三轴岩石力学实验装置,在围压为50-300MPa下对风干和饱水泥质砂岩的压缩实验中观测到:试件由圆柱形变为鼓形并形成倾角为55-60°的贯通破裂带,破裂带内泥质粉末和砂粒等碎屑物质发育,在贯通破裂形成过程中无明显...
李建国宋瑞卿王绳祖
文献传递
察尔汗盐湖含盐地层中土的渗透牲与变形行为的实验研就
本文通过三轴压缩、剪切和摩擦等不同条件的实验,研究了土样变形破坏过程中渗透系数的变化规律。实研分别在高围压三轴实验装置和低围压简易三轴实验装置上进行。压缩实验中土样试件的尺寸为φ20×7-11mm;摩擦实验中用透水石作试...
宋瑞卿李建国王绳祖
文献传递
孔隙压变化对岩石错动面滑动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应用摩擦实验装置,在法向压力σ_n=10~120MPa下研究了孔隙压变化速率对岩石错动面滑动行为的影响。当孔隙压增压速率较大时,具粘滑振荡特性的岩石错动面仍将发生粘滑振荡,当孔隙压增压速率较小时,错动面发生稳定滑动,当增压速率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时,错动面则呈粘滑-稳滑转化。以上结果对地震前兆和地震控制研究有重要意义。
李建国宋瑞卿何昌荣王绳祖张流
关键词:地震活动性孔隙压力岩石
孔隙压岩石三轴摩擦实验装置
孔隙压岩石摩擦实验装置主要由孔隙压岩石三轴实验装置和摩擦实验装置组成。三轴实验装置中高压容器分别与轴压、围压和孔隙压系统连接,其压力由电动油泵和手动泵施加。岩石摩擦装置则由放在高压容器内的上压头、下压头和实验的岩石试件组...
李建国宋瑞卿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