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寿江 作品数:112 被引量:540 H指数:13 供职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 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文化科学 建筑科学 更多>>
血尿酸水平与rt-PA静脉溶栓卒中患者预后及脑出血转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2 2015年 目的 探讨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清尿酸水平与短期预后及出血转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2013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卒中单元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23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记录其人口统计学特征、病情严重程度、入院时血清尿酸水平及溶栓后出血转化情况,患者在随访90d时改良Rankin评分>2分(mRS>2分)定义为预后不良,mRS≤2分为预后良好.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对可能影响预后及出血转化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预后良好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375±42) μmol/L比(250±36)μmol/L,P=0.0026],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后发现高尿酸水平预后良好(OR=1.25,95% CI,1.04 ~ 1.47,P=0.013).非出血转化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出血转化组患者[(350±51)μmol/L比(282±38) μmol/L,P=0.015],校正了年龄、高血压等因素的影响后,尿酸水平与出血转化仍呈负相关.结论 较高血尿酸水平与rt-PA静脉溶栓良好预后和低脑出血转化相关. 余小艳 石际俊 姜春黎 徐加平 尤寿江 曹勇军 刘春风关键词:尿酸 急性缺血性卒中 溶栓 出血转化 血清尿酸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背景血尿酸(uric acid,UA)水平和心脑血管疾病预后的相关性还未有定论。有研究发现血UA具有神经保护功能,其水平升高,卒中患者预后改善。但也有报道称高血UA水平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所以我们推测对于急性脑梗死... 黄志超 张霞 尤寿江 姜春黎 张钰 曹勇军文献传递 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S100B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浆S100B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298例,根据服用阿托伐他汀钙剂量分为他汀高剂量(40mg/晚)组106例,他汀标准剂量(20mg/晚)组134例,他汀空白组58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67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各组入院时、7d血浆S100B、HMGB1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他汀高剂量组、他汀标准剂量组、他汀空白组入院时S100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38.19±30.10)pg/L,(38.41±23.75)pg/L,(32.47±25.04)pg/L vs(24.57±12.15)pg/L,P<0.05,P<0.01]。与他汀空白组比较,他汀高剂量组、他汀标准剂量组7d时S100B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他汀标准剂量组比较,他汀高剂量组7d时S100B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入院时比较,他汀空白组7d时S100B水平明显升高,他汀高剂量组7d时S100B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入院时S100B水平与HDL-C(r=-0.224,P=0.010)、脑梗死体积(r=0.272,P=0.004)相关。结论阿托伐他汀钙不仅能调节血脂水平,还能降低炎性因子S100B水平,可能是其发挥抗炎及神经保护功能的机制之一。 杜文秀 李艳艳 史路遥 端光鑫 尤寿江 张霞 冯萍 曹勇军 刘春风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降血脂药 轻型脑卒中患者睡眠紊乱与认知功能损害 目的: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在脑卒中患者中非常常见,既往研究发现PSCI的发病率为25%-81%,但是PSCI的危险因素尚不明确,尤其是睡眠障碍与... 李洁 尤寿江 许亚男 沈贇 黄隽英 熊康平 刘春风文献传递 伴有房颤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伴有房颤的脑梗死患者其在前后循环及双侧大脑半球的分布特点,同时探讨影响其分布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09.09-2013.3伴有房颤的脑梗死患者209例,根据颅脑MRI或CT梗死累及前后循环不同,将患者分... 尤寿江 曹勇军 石际俊 张霞 刘春风文献传递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预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出院转归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对接受静脉溶栓(intravenous thrombolysis,IVT)的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出院时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接受IVT的老年AIS患者。应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估出院时转归,>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有症状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定义为影像学检查发现的任何颅内出血且伴有神经功能恶化,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较基线增加≥4分或出血导致患者死亡。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发生sICH和出院时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分析NLR对出院时转归不良及sICH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228例接受IVT的老年AIS患者,男性118例(51.8%),年龄(73.64±8.16)岁,基线NIHSS评分(6.23±6.54)分。90例(39.5%)患者出院时转归不良,16例(7.0%)发生sICH。单变量分析显示,转归不良组NLR显著高于转归良好组(P<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较高为出院时转归不良(优势比1.245,95%置信区间1.044~1.484;P<0.05)和sICH(优势比1.124,95%置信区间1.010~1.251;P<0.05)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NLR预测出院时转归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693(95%置信区间0.620~0.765;P<0.01),最佳截断值为4.345,其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7.8%和87.7%;NLR预测sICH的曲线下面积为0.651(95%置信区间0.498~0.804;P<0.05),最佳截断值为3.515,其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8.8%和61.8%。结论NLR较高与接受IVT的老年AIS患者出院时转归不良和发生sICH独立相关,对出院时转归不良和sICH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朱亚芳 尤寿江 张霞 秦艳 田凤美 谭丽萍 曹勇军 陈冬勤关键词:血栓溶解疗法 颅内出血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作用。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与不同浓度的糖化牛血清白蛋白(AGE-BSA)共同培养8h,采用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及金属基质蛋白酶(MMP9)的表达。然后将HUVECs与AGE-BSA100μg/ml及抗金属基质蛋白酶抗体(MMP9,MMP2)共同作用于单层内皮细胞8h后采用FITC荧光标记白蛋白漏出法测定单层内皮细胞通透率。结果与正常对照(NC)组相比,AGE-BSA 50、100μg/ml组细胞上清中VE-cadherin及MMP9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NC组相比,AGE-BSA组单层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P<0.01);与AGE-BSA组相比,AGE-BSA+MMP9抗体组单层细胞通透性得到改善(P<0.05)。结论 AGE-BSA通过诱导MMP9激活,促进VE-cadherin自身解聚,从而导致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 李晓赟 尤寿江 谢莹关键词: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血管内皮钙黏蛋白 内皮细胞通透性 金属基质蛋白酶 血清尿酸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背景 血尿酸(UA)水平和心脑血管疾病预后的相关性还未有定论.本研究旨在找出血UA的这个适当水平,并且评估内源性UA水平和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性纳入发病72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7例,均为颈内动... 张霞 黄志超 曹勇军 尤寿江 刘春风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术联合多模式血管再通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 探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术联合多模式血管再通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03月-2019年05月采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术联合多模式血管再通术治疗14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Solitaire AB支架取栓联合多模式血管再通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该组14 例患者术中血管再通血流灌注达到mTICI 3级7 例(50.0%),mTICI 2b级5 例(35.7%),血管再通良好率85.7%.术后复查头颅CT,发生高灌注出血1 例,高灌注脑水肿脑疝1 例,2 例患者均死亡.出血转化4 例,其中症状性颅内出血2 例.术后90 d随访,预后良好10 例(mRS评分≤2 分)(71.4%),预后不良4 例(mRS评分>2 分)(28.6%),包括死亡2 例.结论 Solitaire AB支架取栓联合多模式血管再通术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远期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安全有效. 李永安 尤寿江 肖国栋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取栓术 将卒中纳入心血管风险预测工具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对医疗卫生专业人员的声明 被引量:14 2012年 背景和目的目前美国针对心血管事件风险预测以及一级和二级预防的指南声明均使用绝对风险估计值来识别血管事件高危患者以及可从特定干预措施中获益的患者。然而,这些指南并未明确地包括卒中患者。本指南对现有证据和争论进行概述以支持:(1)将卒中(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纳入心血管病绝对风险增高的患者群体;(2)将卒中纳入血管性疾病风险预测工具的转归预测因素。方法和结果写作组成员由委员会联合主席基于先前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来提名,并得到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卒中委员会科学声明监督委员会以及文稿监督委员会的批准。作者采用系统文献回顾(覆盖1980年1月至2010年3月期间的文献)并参考以往公布的指南、个人资料以及专家观点,以归纳现有证据,提出当前知识的不足,并根据AHA标准对适当的问题制定推荐意见。所有写作组成员均有机会对推荐意见进行评论并批准了最终版本。经广泛的AHA内部同行评议以及卒中委员会领导阶层和科学声明监督委员会的审阅后,最终获得AHA科学咨询和协调委员会的批准。将卒中患者(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纳入冠状动脉和心血管病绝对高危人群的原因如下。首先,有证据显示,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的绝对风险增高,10年绝对风险≥20%,这一风险阈值已被一些指南用于定义冠状动脉疾病风险等危症。其次,纳入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原因与纳入糖尿病、周围血管病、慢性肾脏病以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原因相同,尽管尚缺乏在所有人群或患者中风险增高的统一证据。再次,缺血性卒中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亚型与其他这些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相同。将卒中纳入高危因素将导� Daniel T. Lackland Mitchell S.V. Elkind Ralph D'Agostino Sr Mandip S. Dhamoon David C. Goff Jr Randall T. Higashida Leslie A. McClure Pamela H. Mitchell Ralph L. Sacco Cathy A. Sila Sidney C. Smith Jr David Tanne David L. Tirschwell Emmanuel Touze Lawrence R. Wechsler 4:~ 尤寿江 于海龙 刘慧慧 张霞 刘春风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