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恒辉

作品数:42 被引量:175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细胞
  • 11篇基因
  • 11篇肝细胞
  • 10篇肝癌
  • 10篇肝炎
  • 9篇肿瘤
  • 9篇细胞癌
  • 9篇肝细胞癌
  • 8篇原发性
  • 8篇免疫
  • 7篇乙型
  • 6篇特异
  • 6篇肿瘤免疫
  • 6篇肿瘤免疫应答
  • 6篇免疫应答
  • 6篇节性
  • 6篇抗肿瘤
  • 5篇调节性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细胞

机构

  • 37篇北京大学
  • 8篇桂林医学院附...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北华大学
  • 4篇江苏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北京大学肝病...
  • 2篇桂林医学院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宁夏自治区人...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北京市理化分...
  • 1篇周口市中心医...
  • 1篇河南医学高等...

作者

  • 42篇张恒辉
  • 21篇陈红松
  • 15篇魏来
  • 13篇谢兴旺
  • 9篇费然
  • 7篇梅铭惠
  • 6篇王雪艳
  • 5篇丛旭
  • 5篇陈衍辉
  • 5篇廖维甲
  • 5篇覃理灵
  • 4篇王莉
  • 3篇李国力
  • 3篇邵启祥
  • 3篇段华
  • 3篇马慧
  • 2篇王家祥
  • 2篇罗昊
  • 2篇赵杨静
  • 2篇刘翟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会北...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5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探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其可能在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收集未经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34例和健康对照18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标本,以三色/四色流式分析法对PBMC中CD4^+CD25^+ Treg的频率及表面分子表达进行分析,并同时通过磁珠分选去除CHB患者PBMC中的CD4^+CD25^+Treg,分别以MHC-肽-五聚体法和酶联斑点计数法(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检测HBV core18-27抗原肽刺激的对HBV特异性的CTL(cytotoxic T lymphocyte)频率的升高以及IFN-γ的分泌.结果:CHB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 CD45RO^+CTLA4^+T细胞群以及CD4^+CD127^(lo)CD25^(hi-int)T细胞群所占CD4^+T细胞群的比例与健康对照相比均明显上升(3.78%±1.87%.4.40%±2.11%vs 1.58%±0.76%,2.11%±1.26%;t=4.86,t=5.96;P<0.01)去除CHB患者中CD4^+CD25^+Treg后,特异性CTL的频率以及其分泌IFN-γ的频数与未去除组比出现显著上调(0.94%±0.38%,26±13 vs 0.20%±0.18%,119±30;t=5.25,t= 9.886;P<0.01).结论:CHB患者循环中增多的Treg可能参与抑制抗HBV的免疫应答抑制,去除Treg以及联合病毒抗原肽刺激的进一步研究可能为CHB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张恒辉郭芳费然马慧王雪艳丛旭魏来陈红松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乙型肝炎慢性
1号染色体扩增区MEF2D基因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1号染色体扩增区基因MEF2D mRNA在正常肝组织、肝癌细胞系及肝细胞癌(HCC)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正常肝组织、13个肝癌细胞系及40例HCC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MEF2D 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初步分析。结果MEF2D mRNA在正常肝组织、13个肝癌细胞系及40例HCC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均为高表达,其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0%(2/2)、92.3%(12/13)、95.0%(38/40)和97.5%(39/40)。MEF2D在各组的表达阳性率与-βactin相类似,差异无统计意义,均为P>0.05。结论染色体扩增区域常常存潜在的癌基因,由于染色体具有不稳定性,1号染色体扩增区MEF2D基因非HCC发生的癌基因,MEF2D mRNA高表达与HCC发生、发展无相关性。
廖维甲梅铭惠谢兴旺陈红松张恒辉覃理灵陈谦黄健
关键词:肝细胞癌
病毒性肝炎免疫监测研究的新趋势:量化、特异及紧密结合临床被引量:11
2007年
HBV 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最终清除依赖于机体有效的免疫系统的参与。对慢性 HBV、HCV 抗原及宿主免疫应答监测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最近在慢性 HBV 及 HCV 感染及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关于病毒抗原及宿主免疫应答监测研究的最新进展,也有效推动着临床免疫监测的发展。
魏来张恒辉
关键词:病毒肝炎乙型丙型
系统性硬化病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与辅助性T细胞17平衡关系的变化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观察SSc患者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Th)17细胞水平、表型和功能的变化,探讨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及其关系在SS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提取31例SSc患者和33名健康对照者PBMCs,标记CD4、CD25、叉头框蛋白3(FoxP3)、CD45RA、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TLA)-4及IL-17等荧光抗体,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调节性T细胞及表型变化;分选调节性T细胞,用淋巴细胞共培养法鉴定免疫抑制功能;用FlowCytomix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提取细胞mRNA,用实时定量(real-time)-PCR法检测FoxP3、CTLA-4、IL-17A和孤儿核受体RORC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Sc患者调节性T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3.6±1.1)%,(2.0±0.8)%,t=6.88,P〈0.01];SSc患者调节性T细胞中CTLA-4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34);SSc患者调节性T细胞中FoxP3和CTLA-4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降低(P〈0.05);SSc组调节性T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低于对照组(P=0.034)。SSc患者Th17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Sc患者血清中IL-17A、IL-22、IL-6和IL-1β的水平高于对照组;SSc患者CD25+FoxP3+IL17+细胞高于对照组[(0.075±0.032)%,(0.049±0.027)%,t=3.52,P=0.029],而CD25+FoxP3+IL-17-与H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Sc患者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水平同时升高,SSc患者调节性T细胞水平升高,但其表型和功能存在缺陷,FoxP3+IL-17+细胞水平显著增高,调节性T细胞与Th17细胞的平衡关系被打破。
刘心娟高娜李梦涛张恒辉侯勇徐东王迁曾小峰
关键词:硬皮病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17
一种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复合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的药物复合物,其为Foxp3 siRNA-鱼精蛋白-抗CD25抗体复合物。实验表明,本发明药物能够物靶向递送Foxp3 siRNA至Treg细胞,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内,并...
陈红松张恒辉
文献传递
肝癌预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肝癌术后预后的方法,包括对HLA-DQB1、HLA-DRA、RHBDD2、CD3D、SAMD9、LCN1、OA1和COS-22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肝癌预后的基因芯片和试剂盒。本发明基因芯...
陈红松谢兴旺张恒辉
文献传递
肝细胞癌患者血浆游离DNA高通量测序的分子分型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肝细胞癌(HCC)的分子分型,就是利用目前最新的分子生物学、基因蛋白芯片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根据基因、蛋白表达情况,对HCC进行更精确的分子水平的分类、分型,以预测疗效、预后、转移及复发倾向等,并为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依据。直接的方法是通过组织病理标本获得、完成。但临床上部分患者因种种原因而难以取得病理组织标本。
李臻石冰涛张恒辉陈衍辉胡莹刘俊英韩新巍王家祥
关键词:肝细胞分子分型DNA高通量测序
雌二醇对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平滑肌细胞游离Ca^2+调节模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观察雌二醇对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EMI)平滑肌细胞游离Ca^2+浓度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模式。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因子宫腺肌病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16例,其中子宫内膜增殖期9例、分泌期7例。取其EMI平滑肌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培养,以Ca^2+荧光探针负载平滑肌细胞,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1×10^2、1×10^3、1×10^4、1×10^5pmol/L浓度的雌二醇作用后平滑肌细胞内Ca^2+浓度(以Ca^2+荧光强度表示)的变化,选择最佳浓度雌二醇。以最佳浓度雌二醇分别联合17β雌二醇-牛血清白蛋白复合物(17β-E2-BSA)、ER拮抗剂——氟维司群(ICI182780)、蛋白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CHX)、G蛋白活化抑制剂——百日咳毒素(PTX)处理者分别为17β-E2-BSA组、ICI182780组、CHX组和PTX组,以仅用最佳浓度雌二醇处理者为上述各组的相应对照组,观察雌二醇作用后增殖期、分泌期EMI平滑肌细胞以及各组EMI平滑肌细胞内Ca^2+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1)EMI平滑肌细胞培养24h后即贴壁生长,状态良好。(2)1×10^2~1×10^5pmoL/L浓度的雌二醇均能在1min内引起细胞内Ca^2+荧光强度迅速升高,分别为275±16、449±18、615±36、641±47,其中1×10^4pmo]/L与1×10^5pmol/L浓度的雌二醇作用下细胞中Ca^2+荧光强度增幅最明显,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选择1×10^4pmol/L为最佳雌二醇浓度。(3)1×10^4pmol/L浓度雌二醇作用于增殖期与分泌期EMI平滑肌细胞,两者Ca^2+荧光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7β-E2-BSA组与CHX组细胞内Ca^2+荧光强度分别为646±32和602±31,与各自相应对照组(分别为513±26和617±3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TX组与ICI182780组分别为188±20和302±11,与各自
王丽平汪沙张颖王永军张恒辉常亚楠李国力段华
关键词:雌二醇子宫内膜子宫肌层
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CD8+T细胞抗肿瘤免疫应答与肿瘤抗原表达相关关系的研究
本文探讨了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CD8+T细胞抗肿瘤免疫应答强度与HCC患者肿瘤特异性抗原NY-ESO-1以及LAGE-1表达相关性,为进一步明确肝癌肿瘤抗原表达与抗...
张恒辉魏来陈红松王雪艳费然梅铭惠廖维甲丛旭覃理灵季颖罗速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NY-ESO-1免疫应答
文献传递
两种HBVDNA检测试剂的比较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分析两种试剂在HBVDNA定量检测中的相关性,评价其在不同病毒载量时的检测性能。方法用人AB型血清将WHO第2代HBVDNA国际标准品(编号:97/750)配制成不同浓度的10份样本,10份样本的浓度分别为1×10^6、5×10^5、1×10^5、5×10^4、1×10^4、5×10^3、1×10^3、5×10^2、1×10^2、1×10^1kIU/L。采用深圳匹基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HBVDNA荧光定量PER检测试剂(PG试剂)和美国罗氏公司生产的定量PCR试剂(罗氏试剂)检测78份HBV感染者血清、30份健康献血者血清和10份不同浓度范围的WHO标准品中HBVDNA含量。对两种试剂检测HBVDNA结果相关性进行分析;对试剂在不同病毒载量时的检测性能进行评价;并对漏检情况进行分析。两种试剂每批检测均设有阴性质控、弱阳性质控和强阳性质控。结果两种试剂对WHOHBVDNA标准物质稀释血清均能正确检出,罗氏试剂能检出最高稀释度样本浓度为2.00(klU/L,lg),PG试剂能检出最高稀释度样本浓度为3.00(kIU/L,lg);两种试剂检测结果存在线性相关(R^2=0.9387,P〈0.01),罗氏试剂检测上限与理论值相符,大于检测上限的标本经稀释重复测定,罗氏试剂检测结果[(8.35±0.20)klU/L,lg]高于PG试剂检测结果[(7.73±0.42)klU/L,l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76,P〈0.05)。两种试剂检测108份血清标本中HBVDNA含量,罗氏试剂检测值[(5.88±1.64)kIU/L,lg]高于PG试剂检测值[(5.25±1.55)klU/L.1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97,P〈0.01);检测高HBV病毒载量[(〉5.00-≤7.00)klU/L,lg和(〉7.00~≤9.00)klU/L,lg]组,两种试剂的相关性较高(R^2分别为0.7797、0.6037,P均〈0.01);对低HBV病毒载量(〉3.00-≤5.00kIU/L,lg)组,两种试剂的相关性较低(R。=0.4173,P〈0.01);病毒载量为〉3.00-≤4.00k
张海莹季颖朱凌饶慧瑛王江华张恒辉谢兴旺魏来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病毒病毒载量聚合酶链反应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