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普淑英

作品数:1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农业部动物检疫所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舌病
  • 11篇蓝舌病
  • 5篇病毒
  • 4篇ELISA
  • 3篇抗体
  • 3篇蓝舌病病毒
  • 2篇探针
  • 2篇抗原
  • 2篇检疫
  • 1篇血凝
  • 1篇血凝抑制
  • 1篇血凝抑制试验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抗体
  • 1篇诊断抗原
  • 1篇探针检测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特异性反应
  • 1篇琼扩抗原

机构

  • 12篇农业部动物检...
  • 1篇安徽省农业厅

作者

  • 12篇普淑英
  • 9篇杨承谕
  • 9篇李晓成
  • 9篇陈兴扶
  • 8篇马洪超
  • 5篇范根成
  • 3篇张燕霞
  • 2篇宫云浩
  • 2篇吴时友
  • 2篇孙书华
  • 2篇蒋正军
  • 1篇肖桂英
  • 1篇孙淑芳
  • 1篇尹燕博

传媒

  • 10篇动物检疫
  • 1篇中国动物检疫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3篇1992
  • 4篇199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快速ELISA检测蓝舌病抗体
1992年
用农业部动物检疫所蓝舌病组提供的蓝舌病快速ELISA方法检测绵羊血清353份,快速ELISA对琼扩阳性检出的覆盖率为100%,而且多检出阳性样品84份(高23.8个百分点),出结果时间由常规法的2.5小时缩短为45分钟。
黄乐红李静远刘际彬徐景寿陈兴扶杨永谕马洪超范根成李晓成普淑英
关键词:蓝舌病ELISA抗体
用蓝舌病优质琼扩抗原进行ELISA的试验研究
1993年
经用125份牛羊血清进行定性定量精确比较和对原用解聚抗原检测过的3020份血清的平行重复试验证明,优质琼扩抗原与解聚抗原在ELISA中检测效果一致,具有等效性。
杨承谕陈兴扶马洪超范根成李晓成普淑英
关键词:蓝舌病ELISA琼脂扩散试验抗原
蓝舌病病毒甘肃分离株的定型研究被引量:2
1995年
继利用蚀斑抑制中和试验对蓝舌病病毒山东分离株(L001)进行血清型鉴定后,又对蓝舌病病毒甘肃分离株进行了血清型鉴定,证实甘肃分离株为蓝舌病病毒11型。
马洪超普淑英杨承谕尹燕博李晓成陈兴扶范根成张燕霞
关键词:家畜蓝舌病病毒
检测蓝舌病抗体的快速ELISA程序被引量:1
1992年
在常规ELISA基础上建立了快速ELISA程序,优选出试验条件,经70份牛、羊血清试验,结果表明,快速ELISA对琼扩阳性检出的覆盖率为100%,且比琼扩多检出阳性样品12.85%,45分钟内即可出结果,比常规法缩短时间2/3,与常规ELISA敏感性一致。
杨承谕陈兴扶马洪超范根成李晓成普淑英
关键词:蓝舌病抗体ELISA
从原野库蠓中分离到一株RNA病毒
1994年
1992年9月从安徽省某地黄牛体表采集的原野库蠓雌虫经细胞培养连续传代分离到一株病毒。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毒株无囊膜,呈球形,大小约为24~25nm。分离株的最适培养温度为37℃,对Vero细胞系、C6/36细胞系的敏感性无明显差异。药物抑制试验结果证明该分离毒林为RNA病毒。分离病毒能引起1-2日龄乳鼠发病和死亡。
李晓成张燕霞普淑英杨承谕马洪超陈忠国孟广校梁成珠卢晓中周维翰苏培元
关键词:RNA病毒检疫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蓝舌病的研究
杨承谕陈兴扶李晓成马洪超普淑英
蓝舌病是牛羊的严重传染病,不仅严重危害畜牧业,而且影响动物及其产品的国际贸,国际上将其定为A类传染病,中国定为一类传染病。该病的防制中急需建立高效检测技术。该项研究提从BT群特异性抗体定性,定量兼用的高效检测方法,主要技...
关键词:
关键词:蓝舌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用RT—PCR技术检测蓝舌病病毒的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蓝舌病病毒非结构蛋白NS_1基因在各型中具有高同源性,可作为群特异性检测的依据。采用NS_1基因中210bp的区段作为PCR扩增模板,经逆转录酶合成第一股cDNA后,再进行PCR扩增。结果对BTV可扩增出特异片段,而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和茨城病病毒则不出现扩增。
普淑英宫云浩杨承谕蒋正军马洪超李晓成陈兴扶孙淑芳
关键词:病毒RT-PCR检疫
蓝舌病诊断抗原灭活方法的探索
1990年
目前常用的蓝舌病诊断抗原中往往含有活的病毒颗粒,使用中有潜在的散毒危险。为防止意外散毒,国外对蓝舌病的琼扩抗原多采用β—丙内酯灭活法,对其它诊断抗原尚无理想灭活方法。β—丙内酯是一种致癌性物质,要求在-20℃运送保存。
杨承谕陈兴扶普淑英肖桂英李晓成张燕霞李正英
关键词:蓝舌病抗原
光生物素RNA探针:RNA/RNA杂交试验检测蓝舌病病毒
1990年
用国产光敏生物索标记20型蓝舌病病毒(BTV)全基因RNA,检测BTV、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DV)和实验感染绵羊的血样品。3、10、20、21型BTV RNA杂交阳性,与EHDV无交叉反应。0号感染羊的血样为阳性。试验表明,用乙二醛变性RNA样品,可检出10pg水平的BTV RNA样品,灵敏度高出热变性方法的10—100倍。 蓝舌病是由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内的蓝舌病病毒引起的重要疾病。主要通过昆虫传播,感染反刍动物。本病上世纪发现于非洲,现在叫中东、北美、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都有蓝舌病的报道。蓝舌病现有24个血清型,其痫毒的核酸由10个片段的双链RNA(dsRNA)组成。这些基因片段决定BTV衣壳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上的差异。通常用补反、琼脂扩散或ELISA等血清学方法检查BTV抗体的存在。但这些方法除了敏感性低以外,一个重要缺陷是和EHDV等相关病毒存在交叉反应。K.R.E.Squire等人采用放射性同位素^(32)P,3'末端或5'末端标记全基因组BTV RNA作探针,检测BTV。P·P.C.Mertens和吴时友等,将基因组RNA用一定浓度的NaOH随机水解成150bp左右的片段,再进行末端标记,末端的增加使标记效率显著提高。由于同位素的使用受到经济和安全等方面的限制,为此我们采用非放射性的光生物素标记BTV RNA,打点杂交检测BTV,试验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孙书华吴时友蒋正军普淑英陈兴扶J.Cowley
关键词:蓝舌病RNA探针
用^(32)P标记RNA5′末端探针检测蓝舌病病毒研究初报
1990年
目前世界上报导蓝舌病病毒(BTV)已有24个血清型,各型病毒的毒力不一致。由于蓝舌病病毒的基因序列漂移和基因重配列现象的存在,新的BTV血清型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这就给蓝舌病的研究和诊断带来了困难。近年来,不少国外学者应用核酸杂交技术来研究蓝舌病各型之间的相关性和进行病毒的检测。
吴时友孙书华宫云浩杨承谕普淑英
关键词:病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