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献
- 作品数:30 被引量:148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资助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危重型多发伤的一体化急救模式分析
- 目的:探讨危重型多发伤的急救治疗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救中心3年间收治的185例危重型多发伤(ISS≥25分)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治疗171例,占92.4%;非手术治疗14例,占7.6%.结果:本组185例危重...
- 金戈王毅鑫苏文利孙仲伦朱文献吴坚
- 关键词:危重多发伤急救模式手术治疗
- 文献传递
- 爆震伤的临床救治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爆震伤的临床救治经验及急救模式。方法 对一组共 7例乙炔钢瓶爆炸致伤病人的临床救治经验及急救模式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通过我院急救中心“诊、治、疗”一体化管理模式下的成功救治 ,7例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 ①急救中心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危重病人的抢救至关重要 ;②爆震伤病人的术式选择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③延迟复苏。
- 王毅鑫苏文利孙仲伦周华吴坚朱文献陈奋厉振凯
- 关键词:爆震伤临床救治急救模式
- 大承气汤对脓毒症大鼠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对脓毒症大鼠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大承气汤治疗脓毒症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0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大承气汤低剂量和高剂量组,每组2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模型,大承气汤低剂量和高剂量组于术前2 h和术后(每日两次,相隔8 h)分别灌胃大承气汤5 mL/kg、10 mL/kg,其余3组以生理盐水10 mL/kg灌胃。各组于制模后6、12、24、48 h分别随机处死5只大鼠,经腹主动脉采血并取肝脏组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浆TREM-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REM-1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TREM-1、IL-6、TNF-α含量及肝组织TREM-1 mRNA表达均升高;大承气汤低剂量和高剂量组上述各检测指标均较模型组下降,且以高剂量组变化更显著,TREM-1及IL-6于术后6 h起、TNF-α及TREM-1 mRNA于术后24 h起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 h TREM-1(ng/L):179.19±4.43比213.86±2.84,6 h IL-6(ng/L):136.80±7.70比162.90±3.87;24 h TNF-α(ng/L):71.61±5.07比108.53±6.29,24 h TREM-1 mRNA:24.33±3.16比27.22±3.34,均P<0.05〕。结论大承气汤治疗脓毒症的部分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REM-1表达有关。
- 张慧妍朱文献苏文利王毅鑫
- 关键词:大承气汤脓毒症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中西医结合疗法
- PCT及CRP在急性肠梗阻大鼠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急性肠梗阻大鼠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83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n=13)、假手术组(n=35)和急性肠梗阻组(n=35)。对照组大鼠采集标本后处死,肠梗阻组行开腹手术结扎回肠末端,假手术组仅行开腹手术。检测8 h、24 h、48 h、72 h及96 h血清PCT及CRP水平,观察急性肠梗阻大鼠回肠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情况。结果:假手术组PCT与CRP水平在术后24 h内显著升高,48 h至96 h逐渐下降;各时间点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RP水平在实验结束时已恢复至正常水平。肠梗阻组PCT和CRP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逐渐增加,到实验结束时达到高峰;肠梗阻组PCT和CRP水平在48 h-96 h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对照组大鼠肠壁粘膜结构正常,假手术组可见轻度病理改变,肠梗阻组大鼠回肠组织可见粘膜结构明显破坏,绒毛坏死,严重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结论:血浆PCT和CRP水平能够反映肠梗阻的状态和肠粘膜受损程度。
- 邵伟怡苏文利朱文献王艳华王毅鑫宋振顺
- 关键词:急性肠梗阻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
- 大黄素对脓毒症大鼠肝细胞线粒体水通道蛋白8表达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脓毒症大鼠肝细胞线粒体水通道蛋白8(AQP-8)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96只,分为4组:对照组、脓毒症组、预处理组、治疗组,每组24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构建脓毒症大鼠模型,对照组探查盲肠后回纳腹腔。预处理组、治疗组采用大黄素悬浊液连续喂养5d,治疗组大鼠建模2h后腹腔内注射大黄素。18h后随机每组处死12只大鼠,采集标本,剩余12只大鼠观察生存时间。生化分析仪测定外周血ALT、AST、m-AST含量;ELISA法测定外周血IL-1β、IL-6、TNF-α、HMGB-1、NO含量;肝组织行ATP含量测定,肝细胞线粒体膜Na^(+)-K^(+)-ATP酶、Mg^(+)-ATP酶、Ca2+-ATP酶、Ca^(2+)-Mg^(2+)-ATP酶的活性测定;RT-PCR法测定线粒体内膜AQP-8mRNA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AQP-8蛋白水平。结果 对照组、预处理组和治疗组大鼠存活时间较脓毒症组长(P<0.01);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血清ALT、AST和m-AST水平显著升高,肝细胞ATP含量显著降低,肝细胞线粒体膜ATP酶活性、肝细胞线粒体AQP8 mRNA和AQP8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与脓毒症组相比,预处理组和治疗组血清ALT、AST和m-AST水平显著升高,肝细胞ATP含量显著降低,肝细胞线粒体膜ATP酶活性、肝细胞线粒体AQP8 mRNA和AQP8蛋白表达量明显上升(P<0.01),预处理组和治疗组间无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血清IL-1β、IL-6、TNF-α、HMGB-1、NO含量明显上升(P<0.01);与脓毒症组相比,预处理组和治疗组血清IL-1β、IL-6、TNF、HMGB-1、NO含量明显下降(P<0.01),预处理组和治疗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 脓毒症可以导致肝细胞线粒体膜AQP8 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大黄素可以上调脓毒症大鼠肝细胞线粒体膜AQP8 mRNA和蛋白的表达,延缓大鼠CLP手术后出现脓毒症症状的时间,延长脓毒症大鼠的生存时间。
- 王艳华苏文利朱文献钱龙杰陆景伟姚凌峰殷佩浩王毅鑫
- 关键词:大黄素脓毒症休克水通道蛋白8肝细胞
- 创伤患者p38MAPK信号通路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不同创伤程度患者体内p38MAPK信号通路的变化及意义。方法不同创伤程度住院患者150例,根据创伤度评分(ISS)分为三组:ISS≤15分(L-ISS)组、ISS 16~25分(M-ISS组)、ISS≥25分(H-ISS)组,每组50例,同时选取30名健康献血者作为对照组。不同创伤程度患者在创伤后6h内和第1、3、5、7天分别采集外周血,对照组采集外周血一次,采用实时定量PCR(R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白细胞中p38MAPK的基因表达、蛋白表达及活化(磷酸化)水平变化。结果创伤6h内不同创伤程度患者血液中p38MAPK的基因表达与正常人比较均显著增加(P〈0.05),在创伤后第1天达到高峰(P〈0.01),并持续高表达至第7天(P〈0.05);在创伤后第1天不同创伤程度患者体内的p38MAPK蛋白表达和活化(磷酸化)水平也显著增强(P〈0.05);进一步的试验发现,p38MAPK的基因表达、蛋白表达和活化(磷酸化)程度都随创伤级别的增加而升高(P〈0.05)。结论创伤患者体内的p38MAPK信号通路被激活,且创伤程度与p38MAPK的表达和活化呈正相关,表明p38MAPK信号通路在创伤的病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王毅鑫苏文利朱文献孙仲伦陈奋金戈刘宇健李忆东
- 关键词:创伤信号通路P38MAPK
- p55 TNFR 选择性淋巴毒素对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
- 2015年
- 目的:研究p55 TNFR选择性淋巴毒素对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Wistar乳鼠制备原代心肌细胞,建立H2 O2致心肌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rhLTα处理组及rhLTα-Q107 E处理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内NF-κB的活化;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抗凋亡分子的转录水平( Bcl-2、Bcl-X、XIAP);免疫印迹法检测MnSOD水平;WST法检测CuZn/Mn-SOD活性。结果在体外大鼠心肌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模型中,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伴随着Caspase-3活性明显增高;抗凋亡分子Bcl-2、Bcl-xL和XIAP的表达水平均减少;进一步检测MnSOD的蛋白表达水平下降,CuZn/Mn-SOD活性减弱。当加入rhLTα-Q107 E处理后,可逆转上述改变情况,伴随NF-κB的激活。而野生型LTα作用不明显(P<0.05)。结论 p55TNFR选择性淋巴毒素rhLTα-Q107 E可通过激活NF-κB,上调抗凋亡分子表达和诱导线粒体MnSOD活化,发挥对抗氧化应激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且优于野生型的LTα。
- 苏文利郝平朱文献王艳华邵伟怡钱龙杰王毅鑫
- 关键词:淋巴毒素氧化应激
- p75TNFR单抗对创伤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 目的研究激动型p75TNFR单抗D8F2对大鼠创伤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创伤性关节炎模型组、D8F2治疗的低剂量组(1mg/kg)、中剂量组(3mg/kg)和高...
- 王毅鑫朱文献苏文利
- p75TNFR激活型单克隆抗体对脑创伤小鼠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
- 2012年
- 目的通过单克隆抗体激活p75TNFR信号通路,观察对小鼠脑创伤后关键炎症信号转导通路p38MAPK活化水平和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参照Feeney等的自由落体法制作小鼠创伤性颅脑损伤模型,运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炎症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p38MAPK变化,采用ELISA方法检测注射了D8F2的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IL-6、TNF-α和IL-β水平的变化。结果创伤后TNF—α、IL-1β、IL-6水平均明显升高,治疗组则低于创伤组,且更快恢复至正常水平。创伤后体内p38MAPK迅速激活至较高水平,治疗组则低于创伤组,且下降更快。结论在小鼠脑创伤模型中D8F2能通过抑制p38MAPK活化,抑制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对脑创伤小鼠炎症损害起保护作用。
- 王毅鑫苏文利朱文献张贺
- 关键词:脑创伤P38MAPK炎症因子
- 综合性医院急救一体化运转模式探讨被引量:10
- 2007年
- 通过对我院急诊科进行一体化急救运转模式的研究,探讨综合性医院急救中心一体化运转的模式。即以急诊"绿色通道"为基础、集"诊、治、疗"为一体,打破学科围墙,建立以急诊创伤外科和急诊内科为主体、其他各学科群支撑的一体化急救运转模式。该模式运转4年来,取得一定成效。医院业务量不断增长,急诊科抢救成功率从2002年的87.2%增长至2006年的93.8%。该模式有利于培养和建立急诊科专业医护队伍,为开展新技术与新项目提供了平台,推动了急诊学科的发展。
- 孙仲伦王毅鑫朱文献苏文利杨震宇
- 关键词:急救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