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晋萱
- 作品数:14 被引量:96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脂溶性儿茶素类化合物的制备研究
- 儿茶素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多酚类抗氧化剂,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利用分子修饰法制备脂溶性儿茶素类化合物的进展。化学法主要利用酰氯在化学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制备脂溶性儿茶素。酶法主要利用脂肪酶使脂肪酸或脂肪酸酯的直接酯化...
- 朱晋萱金青哲朱跃进
- 关键词:茶多酚
- 不同地区茶叶籽油理化指标及脂肪酸组成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9
- 2013年
- 茶叶籽油是我国新批准的新型可食用植物油,目前人们对其了解和研究还比较有限。为丰富茶叶籽及茶叶籽油的研究数据,选用了我国9个地区的茶叶籽及其所制得的茶叶籽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茶叶籽的粗脂肪含量差异较大,范围在22.6%~33.1%之间,淀粉含量也与地域有关;不同地区茶叶籽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两个评价植物油品质最为重要的指标差异较大,而相对密度、碘值和皂化值差异不大;茶叶籽油中共检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硬脂酸、亚麻酸和花生酸6种脂肪酸,且不同地区含量存在差异,湖北和湖南的茶叶籽油中不含花生酸,福建的不含硬脂酸,茶叶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80%以上,各地区之间差异不大,福建的含量最高,为84.47%,但各地区间茶叶籽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较大,四川的最高,为29.92%。
- 刘国艳王兴国金青哲张晖毛文东朱晋萱
- 关键词:茶叶籽茶叶籽油脂肪酸组成
- 全国十三省茶叶籽的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对收集到的全国十三个省的茶叶籽油样品作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茶叶籽含油率中等,仁干基含油率可达30%以上,且茶叶籽油是一种低酸价、低过氧化值和高稳定性、高营养价值的油种。经测定,其酸价低于1.0mg KOH/g,过氧化值为0.2~1.6meq/kg左右,且氧化稳定性良好。茶叶籽油样品中脂肪酸种类较稳定,棕榈酸含量均值15.53%,硬脂酸均值2.92%,油酸均值57.28%,亚油酸均值22.30%,脂肪酸组成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为1:3:1,较为接近人体所需脂肪酸的比例要求。
- 朱晋萱张士康朱跃进刘国艳金青哲
- 关键词:茶叶籽茶叶籽油酸价过氧化值脂肪酸
- 适温压榨制取茶叶籽油关键技术研究
- 张士康朱跃进金青哲朱晋萱王盈峰李大伟施海根刘国艳张海华黄赟赟孙达
- 简要技术说明:茶叶籽油最适压榨制备方法研究国内食用植物油制备方法主要有压榨法和浸提法两种。浸提法生产效率较高,但有机溶剂的引入容易导致油食用品质降低。压榨法生产的食用油品质较好,但出油率偏低。压榨法根据压榨温度分为冷榨法...
- 关键词:
- 关键词:茶叶籽油植物油
- 茶叶籽热处理对其压榨油品质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对采摘自湖南的茶叶籽分别进行常温浸提、常温冷榨以及不同温度热处理后压榨,测定分析自制茶叶籽毛油基本指标和脂肪伴随物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20℃加热处理使茶叶子油过氧化值明显升高,脂肪酸组成受加热影响不大。对脂肪伴随物而言,在实验温度区间内,加热处理使茶叶籽油中茶多酚类物质、角鲨烯和甾醇等质量分数上升,但生育酚质量分数随处理温度上升而下降。综合来看,适当的加热处理对提高茶叶籽油的品质是有利的。
- 朱晋萱朱跃进张士康刘国艳金青哲
- 关键词:茶叶籽油茶多酚甾醇压榨
- 储藏条件对茶叶籽毛油品质变化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对茶叶籽毛油进行了6个月的储藏实验,模拟工厂实际情况,探究光照、温度和密闭性对茶叶籽毛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榨茶叶籽毛油储藏稳定性较冷榨茶叶籽毛油好,储藏条件对茶叶籽毛油品质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光照、温度和密闭性;储藏6个月后,茶叶籽毛油酸值、过氧化值增幅均超过100%,氧化稳定指数降幅超过60%,生育酚含量降幅为20%-50%,角鲨烯含量降幅为50%-83%,茶多酚含量降幅为25%-70%;相关性分析发现,热榨茶叶籽毛油的氧化稳定性与生育酚、茶多酚含量相关性较高,冷榨茶叶籽毛油的氧化稳定性则与角鲨烯含量相关性较高。因此,茶叶籽毛油必须避光储藏,同时维持温度稳定,低温尤佳。
- 常明朱晋萱刘睿杰朱跃进张士康金青哲王兴国
- 关键词:储藏稳定性
- 茶叶籽油中反式脂肪酸和苯并(α)芘含量的测定
- 本文测定了15个茶叶籽自制毛油样品中反式脂肪酸(TFA)和苯并(α)芘含量.结果显示,茶叶籽浸提毛油中反式脂肪酸总量很低,其中又以t-C18∶1及t-C18∶2为主,未检测到t-C18∶3类的反式脂肪酸;大部分样品中苯并...
- 朱晋萱朱跌进张士康刘国艳金青哲
- 关键词:茶叶籽油反式脂肪酸
- 文献传递
- 13个省茶叶籽油脂肪伴随物分析被引量:23
- 2013年
- 对收集到的全国13个省的茶叶籽油样品中的脂肪伴随物成分含量做了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茶叶籽油中茶多酚总含量为20~45 mg/kg;总生育酚含量250~450 mg/kg,且以α-生育酚为主;植物甾醇总含量为1 100~1 800 mg/kg;角鲨烯含量500~800 mg/kg。茶叶籽油中的植物甾醇主要为Δ7,22-麦角甾二烯醇和谷甾醇,除此之外还含较多的羊毛甾醇。
- 朱晋萱朱跃进刘国艳张士康金青哲
- 关键词:茶叶籽油茶多酚甾醇
- 一种新资源油脂——茶叶籽油的研究现状分析被引量:21
- 2013年
- 茶叶籽油是以山茶科植物茶树成熟种子——茶叶籽为原料制备的食用植物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与独特的生理功能,是一种新开发的可食用植物油。茶叶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亚油酸含量高于油茶籽油及橄榄油,且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在高级食用油、化妆品、医药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总结分析了目前我国茶叶籽油的提取工艺、理化特性、脂肪酸组成、活性成分及保健功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为茶叶籽油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以期促进我国茶叶籽油产业的发展。
- 刘国艳王兴国金青哲张晖朱晋萱
- 关键词:茶叶籽油理化特性组成成分保健功能
- 油脂精炼对茶叶籽油品质变化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对冷榨茶叶籽毛油、脱酸油、脱色油、脱臭油的脂肪酸组成、基本指标、脂肪伴随物、反式脂肪酸和苯并(a)芘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茶叶籽油在精炼过程中,肉豆蔻酸和花生酸大量损失;甾醇和多酚类物质含量逐渐下降,损失率分别为43.30%和58.40%,脱臭工序的生育酚和角鲨烯损失最大;苯并(a)芘含量降低了85.87%;在脱色和脱臭过程中,茶叶籽油的反式脂肪酸大幅上升至1.20%和1.77%,但均未超过欧盟(5%)和美国(2%)的标准。研究为进一步提升茶叶籽油的品质,制定茶叶籽油品质指标和开发新的茶叶籽油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 常明朱晋萱刘睿杰朱跃进张士康金青哲王兴国
- 关键词:油脂精炼茶叶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