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菲

作品数:39 被引量:132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细胞
  • 12篇淋巴
  • 11篇淋巴瘤
  • 8篇细胞淋巴瘤
  • 6篇弥漫
  • 6篇弥漫大B细胞...
  • 6篇干细胞
  • 5篇预后
  • 5篇干细胞移植
  • 5篇PET/C
  • 5篇PET/CT
  • 4篇造血
  • 4篇造血干
  • 4篇造血干细胞
  • 4篇造血干细胞移...
  • 4篇外周
  • 4篇文献复习
  • 4篇疗效
  • 4篇骨髓
  • 4篇复习

机构

  • 39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保定恒兴中西...

作者

  • 39篇李菲
  • 14篇于力
  • 12篇朱海燕
  • 10篇黄文荣
  • 8篇李红华
  • 8篇赵瑜
  • 7篇王书红
  • 7篇王全顺
  • 6篇窦立萍
  • 6篇邱素红
  • 6篇靖彧
  • 6篇高春记
  • 6篇刘代红
  • 5篇薄剑
  • 5篇王瑞民
  • 4篇刘长滨
  • 3篇关志伟
  • 3篇达万明
  • 3篇李文君
  • 2篇汪菲菲

传媒

  • 9篇中国实验血液...
  • 3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中国病案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转化医学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4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克拉屈滨治疗复发毛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通过1例经克拉屈滨治疗的复发毛细胞白血病的病例分析,进一步了解毛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策略和方法。方法观察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1例经克拉屈滨治疗的毛细胞白血病复发患者的治疗过程,分析毛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此例患者经1个疗程克拉屈滨治疗,3个月后达到部分缓解,随访5个月持续部分缓解。结论克拉屈滨是治疗毛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方法,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适合在中国毛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应用。
李菲朱海燕韩晓蘋陈雪姣王红新李文君丁一刘梅高春记
关键词:毛细胞白血病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临床应用及再思考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狂犬病暴露风险人群狂犬病免疫球蛋白(rabies immunoglobulin,RIG)的应用情况,探讨RIG的安全性和影响其应用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横断面研究调查2019年4月至11月间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就诊的狂犬病暴露者,分析比较注射RIG和拒绝注射RIG两组暴露者的临床特征差异,并通过逐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注射RIG的决定因素。结果1395例Ⅲ级暴露者,其中男性662例,占47%,女性733例,占52.5%,中位年龄29(9~49)岁,注射RIG的有1049例,未注射的有346例。注射RIG时的不良反应包括疼痛(97.6%)、头晕(7.0%)、恶心(6.5%)、胸闷(2.1%)、晕厥(0.3%)。逐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成年人(OR=17.140,95%CI:9.668~30.324)、中老年人(OR=12.921,95%CI:6.835~24.4328)、致伤动物是猫(OR=3.183,95%CI:2.091~4.844)、抓伤(OR=7.664,95%CI:4.271~13.751)、伤情轻微(OR=21.750,95%CI:11.704~40.420)的暴露者更倾向于选择不注射RIG。结论对于狂犬病Ⅲ级暴露人群,规范注射RIG是安全有效的,伤情轻、年龄偏大的非犬致伤的暴露者倾向于不注射RIG。
王雪飞杨芬陈瑞丰黄立嵩贾亿卿牛娟李菲单毅
关键词:狂犬病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在化疗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化疗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方法:将60例血液病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试验组化疗期间应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对照组则应用其他常规保肝药物进行预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胆红素变化。结果:试验组转氨酶和胆红素的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93.33%,对照组转氨酶和胆红素的有效率分别为66.67%和60.00%,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在治疗化疗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中效果优于其他常规保肝药物。
李菲朱海燕董雪茹于力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化学治疗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一种输液量测量卡智能分拣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量测量卡智能分拣装置,包括下底座、分拣器、分拣推头和分拣轮,所述下底座的上方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安装有所述分拣器,所述分拣器的一侧固定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上方安装有分拣气缸,所述分拣气...
邱素红李菲郭洁张赞美许小节尹婷婷薛莲
文献传递
双核素PET/CT在体成像技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分期、疗效及预后评估价值的研究
研究目的:PET/CT是目前唯一用解剖形式进行功能代谢和受体显像的技术,对淋巴瘤具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及功能显像的优点,但常用显影剂18F-FDG具有自身局限性,新型显影剂的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PET/CT对淋巴瘤的诊断...
李菲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显影剂
^(18)F-FLT PET/CT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被引量:9
2012年
本研究旨在比较18F-FLT PET/CT与CT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诊断及分期的评估价值,分析DLBCL病灶的18F-FLT PET/CT显像及分布特点。收集2008年9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经病理确诊的36例DLBCL患者,以18F-FLT PET/CT及CT扫描全身及头颅,用18F-FLT PET/CT及CT测量原发肿瘤的部位、大小及SUVmax,计算与主动脉弓血池SUVmax比值(T/MB)。结果表明,18F-FLT PET/CT及CT检测DLBCL病灶的一致率为79.10%,其敏感性分别为96.65%、85.44%,特异性分别为100%、57.14%,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6.7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1.11%、21.05%,假阳性率分别为0%、42.86%,假阴性率分别为3.35%、14.56%,准确率分别为96.82%、83.64%。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18F-FLT PET/CT对DLBCL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均明显好于CT,能够协助DLBCL准确分期,18F-FLT与18F-FDG PET/CT显像比较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王瑞民朱海燕李菲刘长滨关志伟姚树林
关键词:18F-FLTPET/CT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
一种带有针管与针头分离装置的利器盒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针管与针头分离装置的利器盒,属于医疗技术领域。该带有针管与针头分离装置的利器盒包括利器盒底座、盖板组件和分离组件。将注射器放入定位孔,将卡板插入盖板内,此时,卡槽挡住针头,外力向上拔出针管,在外力...
李菲邱素红郭洁滕姿绮薛慧慧
文献传递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PTLD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PTLD)的临床特点,提高对PTLD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于2014年5月-2017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接受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44例患者(随访时间截止至2017年11月30日),总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PTLD的发病率、危险因素、治疗疗效以及生存情况。结果:244例移植患者中,发生PTLD 22例,发病率为9.02%,其中病理确诊5例,临床诊断17例。22例PTLD患者均伴有EB病毒感染,均为使用ATG的亲缘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或非亲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20例应用了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单药或以利妥昔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17例有效,有效率85%。中位随访时间122 d,中位生存时间5(1-22)个月,总生存率50%。结论: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PTLD的发病与EB病毒感染关系密切。预处理方案中应用ATG是PTLD发病的高危因素。在无法取得病理诊断的情况下,应积极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给予临床诊断。临床上越来越多地选用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PTLD。
刘占祥黄文荣李猛谷振阳朱成英卢柠姚盛王书红李菲高晓宁刘代红高春记
关键词: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利妥昔单抗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合并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高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合并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高罕见病例分析,研究其发病原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合并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高患者的病情发展过程,研究其发病原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效果,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经小剂量马法兰化疗,均疗效不佳,病情逐渐恶化死亡,中位生存期25.5月。结论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合并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高患病率低,病因尚不明确,预后不良。
李菲朱海燕于力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因
组合临床国际预后指数、病理免疫分型及中期PET/CT建立的模型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结合影像(PET/CT)、病理(免疫分型)及临床(国际预后指数,IPI)建立的预后评估模型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诊的270例DLBCL患者的免疫分型[是否生发中心(GCB)来源]、IPI评分等,于化疗前及化疗后2个周期行^(18)F-FDGPET/CT成像,运用5分评分法(5PS)及最大标准化摄取值减少率法(△SUVmax)分析成像结果。通过随访分析患者的疗效及无进展生存率(PFS)、总生存率(OS)在组合预后模型(影像、病理、临床)与单一模型的差异。结果中位随访时间46个月。生存曲线显示单一模型中IPI、5PS及△SUVmax法PFS及O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B组与Non-GCB组免疫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合模型PFS与OS显示不同组合模式高、中、低风险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结合影像、病理及临床多参数建立的评估模型对DLBCL预后评估有显著意义。
朱海燕李菲赵瑜王全顺王瑞民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氟脱氧葡萄糖F18免疫表型分型预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