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柳娟娟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襄阳市科技计划研究与开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梗死
  • 1篇动静脉内
  • 1篇动静脉内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 1篇栓塞
  • 1篇内瘘
  • 1篇染发
  • 1篇维持性
  • 1篇维持性血液
  • 1篇维持性血液透...
  • 1篇小脑
  • 1篇小脑梗死
  • 1篇脑栓塞
  • 1篇静脉
  • 1篇静脉内

机构

  • 3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3篇柳娟娟
  • 2篇丁志刚
  • 2篇曹治华
  • 2篇王普清
  • 2篇王安平
  • 2篇王璞
  • 2篇王勇
  • 2篇刘焦枝
  • 2篇郝世胜

传媒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年份

  • 3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症状性后循环动脉狭窄患者的脑梗死模式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寻症状性后循环动脉狭窄患者的脑梗死模式和脑卒中机制。方法发病后48 h内行MR弥散成像(DWI)证实在椎基底动脉(VBA)供血区有急性梗死灶的患者,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特征结合头颈部血管成像检查,按相关标准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和心源性脑栓塞组,并对两组的脑梗死模式进行比较。结果共收集症状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115例,其中动脉主干狭窄>50%的脑梗死患者58例(50.4%),心源性脑栓塞患者10例(8.7%)。动脉粥样硬化组最常见狭窄部位是椎动脉V4段(51.7%),其次是基底动脉中段及VBA接合处(41.4%)。多发性梗死在动脉粥样硬化组和心源性脑栓塞组分别为60.3%和70%(P=0.820);双侧梗死在两组分别为43.1%和50%(P=0.951);基底动脉终末支的远端梗死在两组分别为50%和70%(P=0.408)。结论后循环动脉病变以颅内段为主;多发性梗死是后循环动脉狭窄患者脑梗死的重要特征;动脉-动脉性栓塞是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脑卒中的重要病理机制。
王普清刘焦枝王勇柳娟娟曹治华王安平王璞郝世胜丁志刚
关键词:脑梗死脑栓塞后循环
双侧小脑梗死模式的探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寻双侧小脑梗死的模式和机制。方法经MRI弥散成像(DWI)证实急性期小脑梗死的患者,根据梗死灶的分布将患者分为单侧小脑梗死组(UCI)和双侧小脑梗死组(BCI),并对两组的人口学特征、血管分布、小脑以外梗死灶以及病因进行了比较。结果因急性卒中入院的115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中,56例为小脑梗死或小脑合并其它部位梗死,其中单侧小脑梗死36例(64.3%),双侧小脑梗死20例(35.7%)。基线资料比较显示,脑卒中史(P=0.002)、纤维蛋白元水平(P=0.036)和入院时NIHSS评分(P=0.001)在双侧小脑梗死组明显高于单侧小脑梗死组。按血管分布区划分,小脑后下动脉(PICA)供血区小脑梗死发生率最高,且更多发生单侧小脑梗死(P=0.006);而双侧小脑梗死更常见于PICA+小脑上动脉(SCA)供血区(P=0.004)。双侧小脑梗死组合并小脑以外梗死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侧小脑梗死组(P=0.002),特别是合并幕下梗死灶常见(P=0.022)。在卒中机制上,双侧小脑梗死以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更多见(P=0.041),责任动脉病变主要是在椎动脉V4段、V4段与BA接合处的重度狭窄或闭塞。结论双侧小脑梗死并不少见,常见于PICA+SCA供血区;大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动脉源性栓塞是其卒中重要机制之一。
王普清刘焦枝王勇柳娟娟曹治华王安平王璞郝世胜丁志刚
关键词:小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
护理干预对降低动静脉内瘘感染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临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过程中降低动静脉内瘘感染发生率的应用价值。方法 250例施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干预组130例与对照组1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动静脉内瘘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动静脉内瘘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动静脉内瘘感染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柳娟娟
关键词:护理干预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