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萍

作品数:59 被引量:490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5篇地壳
  • 19篇地震
  • 18篇形变
  • 16篇东北缘
  • 16篇北缘
  • 12篇地壳运动
  • 12篇青藏高原
  • 12篇青藏高原东北...
  • 9篇块体
  • 7篇GPS
  • 6篇地壳形变
  • 6篇地震活动
  • 6篇青藏块体
  • 5篇断层
  • 5篇断裂带
  • 5篇应力
  • 5篇青藏块体东北...
  • 5篇裂带
  • 5篇反演
  • 4篇地壳水平运动

机构

  • 59篇中国地震局
  • 4篇吉林省地震局
  • 2篇长安大学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国家测绘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中国地震应急...

作者

  • 59篇王文萍
  • 43篇崔笃信
  • 34篇王庆良
  • 20篇胡亚轩
  • 15篇秦姗兰
  • 15篇郝明
  • 9篇朱桂芝
  • 8篇梁伟锋
  • 8篇季灵运
  • 7篇李煜航
  • 6篇张晓亮
  • 6篇张希
  • 5篇王双绪
  • 4篇张四新
  • 4篇薛富平
  • 4篇李克
  • 2篇郑传芳
  • 2篇刘锦文
  • 2篇陈红卫
  • 2篇周琳

传媒

  • 10篇大地测量与地...
  • 4篇地球物理学报
  • 4篇地震学报
  • 3篇地震地质
  • 3篇地壳形变与地...
  • 2篇地震研究
  • 2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中国地震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世界地震译丛
  • 1篇全球定位系统
  • 1篇第七届全国渗...
  • 1篇全国第四次火...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2
  • 3篇2001
  • 4篇1999
  • 3篇1998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GPS数据反演阿尔金断裂现今滑动速率被引量:10
2015年
利用2009—2013年的GPS水平速度场,使用三维线性球面弹性块体模型,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阿尔金断裂及其邻区的三维块体几何模型,反演得到阿尔金断裂不同断层段和其邻区主要活动断裂的现今滑动速率。结果表明:阿尔金断裂柴达木盆地以南段左旋走滑速率为(7.8±0.2)mm/a,该段向北至肃北左旋走滑速率为(7.5±0.1)mm/a,肃北—昌马段左旋走滑速率为5.3-5.5mm/a,昌马以北段的左旋走滑速率仅有(1.0±0.4)mm/a。阿尔金断裂左旋走滑速率总体表现出从南向北减小的趋势,衰减主要集中在祁连山地区,并转换为这一地区明显的地壳挤压作用。
李煜航王庆良崔笃信郝明王文萍秦姗兰
关键词:阿尔金断裂GPS测量断层滑动速率
抽水引起的含水层水平应变──地裂缝活动新机理被引量:51
2002年
基于Darcy -Gersevanov广义渗流关系式 ,本文首先导出了单井定流量抽水引起的泰斯承压含水层水平运动和应变解析表达式 ,并据此提出了抽水诱发地裂缝活动的含水层水平应变新机理 ,其主要观点为 :受井栅的约束阻挡作用 ,抽水活动将在含水层内部形成近井径向挤压区和远井径向拉张区两个应变区域 ,随着抽水时间的增长 ,近井径向挤压区将逐渐向外扩展 ;当地裂缝及其下伏断层或裂隙位于抽水活动引起的径向拉张应变区域时 ,地裂缝将出现加速活动 ;反之 ,当地裂缝处于抽水活动引起的径向挤压应变区域时 ,地裂缝活动反而受到抑制。上述地裂缝活动机理通过大同机车工厂现场抽水实验得到了初步证实。
王庆良刘玉海陈志新王文萍
关键词:地裂缝抽水承压含水层断层
大同机车厂地裂缝强活动深度段位错模型反演被引量:8
1998年
利用跨地裂缝水准监测资料和断层位错模型,对大同机车厂地裂缝活动深度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该地裂缝在深度方向上具有分段性活动特征,150m左右深度以上为强活动段。地裂缝强活动段的存在主要是由于该区80~150m深度处集中开采地下水引起的。
王庆良王文萍梁伟锋刘练
关键词:地裂缝位错位错模型机车厂
青藏块体东北缘现今地壳运动被引量:29
2002年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等GPS观测结果表明 ,相对于稳定的阿拉善地块 ,青藏块体东北缘及其邻区现今地壳运动具有如下特征 :①甘青块体西部以北东向挤压运动和地壳缩短为主 ,其中柴达木盆地南缘 8mm/a的北东向地壳运动几乎全为柴达木盆地的压陷沉降和祁连山地的上升缩短所吸收 ;②柴达木盆地以东的甘青块体中、东部表现为整体的顺时针刚性旋转运动 ,其旋转北边界为毛毛山—海原走滑断裂带 ,旋转角速率为 0 .135°/Ma ;③受甘青块体顺时针旋转运动的耦合影响 ,鄂尔多斯地块表现为逆时针旋转运动 ,两者的耦合边界为北西向的六盘山断裂带 ;④海原左旋走滑断裂带和祁连北缘逆冲断裂带构成了青藏块体东北缘现今地壳运动的主边界。
王庆良王文萍崔笃信朱桂芝梁伟锋
关键词:青藏块体地壳运动逆冲断裂带走滑断裂带
昆仑山与汶川强烈地震对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壳运动及应变积累的影响被引量:21
2010年
充分应用GPS、区域水准、跨断层等地形变观测资料,借助非震负位错反演,结合地震活动,综合研究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Ms8.1级地震对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壳运动与应变积累的影响。通过分析笔者认为,青藏块体内部Ms8.1级巨大地震能量释放产生的扰动应力场对NE向主压背景应力场的调制作用,导致块体边界构造区域地壳差异运动和应力应变状态发生变化。其中,对阿尔金断裂东段与祁连山断裂带西段的应变积累状态反映减缓为主的影响,而对祁连山断裂带中东段则反映促进应变积累为主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一定时期、一定程度的。近期青藏块体东北缘区域应力场处于昆仑山、玉门、民乐等地震后的恢复状态。而由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后有限的GPS、跨断层短水准观测资料,可推测汶川地震对甘川交界东段-甘川陕交界区应变积累状况一定程度促进影响。
张希王双绪张晓亮崔笃信王文萍张四新薛富平
关键词: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壳运动
电离层延迟高阶项对GPS精密单点定位精度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随着GPS卫星轨道、钟差及各种误差修正模型的不断精化,静态精密单点定位(PPP)定位精度达到mm级,进行电离层延迟高阶项较小量级的误差改正研究,对改进PPP数据处理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利用分布在不同地理纬度的5个IGS跟踪站3天的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了电离层延迟二阶项、三阶项对GPS观测值精度及静态PPP定位精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电离层延迟二阶项、三阶项对GPS观测值精度的影响分别为cm级和mm级,对低纬度地区PPP定位精度的影响大于3mm,但对中高纬度的测站观测值、定位精度的影响比低纬度地区小很多。
秦姗兰王文萍庄文泉
关键词:精密单点定位
损伤地壳中的应力场变化与地震活动被引量:1
2001年
推导了损伤介质中应力场变化与地面位移场和重力变化的关系 ,讨论了利用地面位移和重力场变化来计算地球内应力场变化的边界元方法。利用中国华北地区的 1992~ 1995年的 GPS观测资料对该地区地壳内 15km深处的应力场变化进行了计算 ,并讨论了应力场变化分布与 1996年发生的包头 MS=6 .6级地震的关系 。
张永志王文萍朱桂芝
关键词:GPS资料应力变化地震活动重力场边界元法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区现今地壳水平运动与应变被引量:25
2016年
位于青藏块体和华北块体之间的鄂尔多斯块体及其周缘地区是中国大陆构造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从1300年至今,在块体周边断陷盆地和西南缘断裂带上发生了五次8级以上的地震.为了了解该地区现今地壳运动、应变状态以及断裂滑动分布,我们收集了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2009—2013年、国家GPS控制网、跨断陷盆地的8个GPS剖面等共527个流动站和32个连续站GPS观测数据,获得了高空间分辨率的地壳水平运动速度场,进一步用均匀弹性模型计算了应变率分布.结果表明,块体内部GPS站点向NEE方向运动,速度变化较小,应变率大多在(-1.0~1.0)×10^(-8)/a之间;山西断陷带构造运动与变形最为强烈,盆地相对于鄂尔多斯块体为拉张变形,应变率为(1.0~3.0)×10^(-8)/a,相对于东部山地则为挤压变形,应变率为(-2.0^-3.0)×10^(-8)/a,盆地西侧断裂(如罗云山断裂、交城断裂)以拉张运动为主,拉张速率为2~3mm·a-1,盆地东侧断裂主要以右旋缩短运动为主,速率为1~3mm·a-1;河套断陷带西部的临河凹陷处于较强的张性应变状态,应变率为(2.0~3.0)×10^(-8)/a;块体西南边缘处于压缩应变状态,应变率为(-1.0^-2.0)×10^(-8)/a,六盘山断裂存在明显的地壳缩短运动,速率约为2.1mm·a-1,速率在断裂附近逐渐减小,反映了断裂处于闭锁状态;相对于鄂尔多斯块体内部渭河断裂带为左旋运动,速率为1.0mm·a-1,盆地处在弱拉张变形状态.
崔笃信郝明李煜航王文萍秦姗兰李长军
关键词:鄂尔多斯块体GPS速度场地壳运动应变率
南北地震带近期地壳运动与构造变形特征
<正>南北地震带是我国大陆构造活动强烈,强震集中、频发的地区之一。本文基于对其近期GPS观测资料揭示的水平相对运动特征分析,结合跨断层流动形变与部分区域水准观测资料,借助最小二乘配置、弹性块体边界负位错反演、单一力源反演...
张希王双绪王文萍张晓亮薛富平张四新
文献传递
西太平洋地区连续GPS整体网络最初结果被引量:1
1998年
为了研究西太平洋地区的构造形变特征,在此建立了一个连续的GPS跟踪网络,并命名为西太平洋整体GPS网络(WING)。1995年至1997年3月该网共建有10个新站点。我们利用该网1995年7月到1996年10月的观测资料和国际GPS地球动力学服务(IGS)全球站的数据来估算各站点的日坐标,并采用自由基准方法以获取最优基线解。为了将估算的坐标归算到地球参考框架上,我们根据Heki(1996)的估算结果,假设筑波IGS站点正相对稳定的欧亚板块以约2cm/a的速度向西运动。我们发现:(1)海洋板块内各站点的运动速度与刚性板块运动模型吻合得很好;(2)板块边界附近站点的运动受到板块边界形变的影响。在这些板块边界中,马里亚纳和冲绳海沟的弧后隆起(扩张)清晰可辨;(3)位于东亚地区的各站点正相对稳定的欧亚板块向东到东南方向运动,反映了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北向碰撞的长距离效应。
T.KatoY.KotakeS.NakaoJ.BeavanK.HiraharaM.OkadaM.HoshibaO.KamigaichiR.B.FeirP.H.ParkM.D.GerasimenkoM.Kasahara王庆良王文萍
关键词:西太平洋地区GPS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