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庆德

作品数:53 被引量:254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6篇黄酮
  • 14篇微乳
  • 9篇自微乳
  • 8篇自微乳化
  • 8篇柚皮
  • 8篇柚皮苷
  • 7篇凝胶
  • 7篇微丸
  • 6篇灯盏
  • 6篇灯盏花
  • 6篇灯盏花素
  • 6篇总黄酮
  • 6篇新橙皮苷
  • 6篇橙皮
  • 6篇橙皮苷
  • 5篇色谱
  • 5篇生物利用度
  • 5篇醇质体
  • 4篇制剂
  • 4篇色谱法

机构

  • 41篇福建中医药大...
  • 10篇福建中医学院
  • 8篇福建卫生职业...
  • 7篇成都中医药大...
  • 4篇重庆市中药研...
  • 2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寿宁县医院
  • 1篇泉州医学高等...

作者

  • 53篇黄庆德
  • 25篇陈丹
  • 11篇程清
  • 10篇吴晓青
  • 8篇陈筱瑜
  • 7篇任瑞琴
  • 7篇姚娜
  • 7篇杨明
  • 6篇郑利
  • 6篇陈雪
  • 6篇杨荣平
  • 5篇邱红鑫
  • 5篇胡建萍
  • 5篇曾令军
  • 4篇刘永静
  • 3篇于丽丽
  • 3篇黄群
  • 3篇蔡晶
  • 2篇连赟芳
  • 2篇曾华平

传媒

  • 8篇福建中医药
  • 7篇中国医院药学...
  • 4篇中国现代应用...
  • 4篇海峡药学
  • 3篇药物分析杂志
  • 3篇福建中医学院...
  • 3篇中成药
  • 2篇中国中医药科...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中草药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3
  • 1篇2002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测多评法测定玳玳黄酮自微乳化软胶囊中新橙皮苷与柚皮苷的含量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建立玳玳黄酮自微乳化软胶囊中指标性成分新橙皮苷和柚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色谱柱250-4 lichrocart C18;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22∶78);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4 nm,与一测多评法(柚皮苷为参照物)进行比较。结果:柚皮苷在4.080~20.440μg.mL-1(r=0.999 1)、新橙皮苷在6.384~31.920μg.mL-1(r=0.999 2)范围内分别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高效液相色谱法与一测多评法所得到的含量值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99,含量间的相对误差在0.5%以内。结论:一测多评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二者含量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可以用于玳玳黄酮自微乳化软胶囊的质量控制。
程清陈丹黄群曾令军任瑞琴郑利黄庆德白韵雪
关键词:一测多评
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的制备及质量研究
2008年
目的制备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方法以外观、分散均匀度、崩解时间为指标筛选填充剂与崩解剂。结果填充剂以微晶纤维素、崩解剂以交联聚维酮、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纤维素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效果最优,其崩解时间、分散均匀度达到中国药典(2005版第二部)要求。结论研制的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溶出迅速。
黄庆德陈筱瑜
关键词: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
HPLC法测定克癃胶囊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含量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用 HPL C法测定克癃胶囊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方法  色谱条件 :色谱柱 :C1 8柱 (2 5 0× 4.6mm,5μm) ,流动相 :甲醇 -水(60∶ 40 ) ,检测波长 2 45 nm。结果  补骨脂素在 0 .0 964~ 0 .482 μg,异补骨脂素在 0 .0 868~ 0 .43 4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 0 .7%;98.9%,RSD分别为 1.3 9%;2 .11%。
黄庆德杨荣平杨明
关键词:HPLC法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
灯盏花素鼻用微乳凝胶剂的鼻纤毛毒性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鼻用微乳凝胶剂对鼻腔纤毛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蟾蜍上颚模型法,给予自制的灯盏花素鼻用微乳凝胶剂,记录纤毛持续摆动时间,并于显微镜下观察纤毛形态学改变。结果:灯盏花素鼻用微乳凝胶剂对鼻腔纤毛运动无明显影响,相对于NS,纤毛持续摆动时间的相对百分率为93.8%。结论:灯盏花素鼻用微乳凝胶剂无明显鼻腔纤毛毒性,可以用于鼻腔给药。
姚娜黄庆德胡建萍陈雪
关键词:灯盏花素纤毛毒性
薏苡仁油纳米粒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及药动学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MS)测定大鼠血浆中甘油三油酸酯含量的方法,研究薏苡仁油纳米粒给药系统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将随机分组的大鼠分别灌胃给药薏苡仁油原料、普通口服制剂康莱特软胶囊(市售薏苡仁油普通软胶囊)以及薏苡仁油纳米粒,分别于0.083、0.167、0.25、0.5、0.75、1、2、4、6、8、12、24、36、48、72、96、120 h取血,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法测定大鼠血浆样品中甘油三油酸酯的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比较薏苡仁油原料、普通口服制剂康莱特软胶囊、薏苡仁油纳米粒的药动学参数,大鼠血浆甘油三油酸酯的ρmax分别为(5.43±0.45)、(7.54±0.44)和(7.30±1.13)mg·L^(-1),薏苡仁油纳米粒与薏苡仁油原料相比,甘油三油酸酯的ρmax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薏苡仁油纳米粒与普通薏苡仁油软胶囊相比,甘油三油酸酯的ρmax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鼠血浆甘油三油酸酯的AUC0-∞分别为(68.71±5.12)、(46.61±3.86)、(178.91±6.26)mg·h·L^(-1),薏苡仁油纳米粒的AUC0-∞明显高于薏苡仁油原料药及薏苡仁油普通口服制剂;以薏苡仁油原料为参比,薏苡仁油纳米粒中甘油三油酸酯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60.38%;以薏苡仁油普通口服制剂为参比,薏苡仁油纳米粒中甘油三油酸酯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383.84%。结论薏苡仁油制成薏苡仁纳米粒给药系统能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并改善其药剂学性质。
黄庆德郑利陈丹林伊莉曾华平
关键词:薏苡仁油纳米粒药动学相对生物利用度
克癃胶囊中浸膏颗粒薄膜包衣防吸湿考察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为解决克癃胶囊吸湿问题,用欧巴代(AMB型)对克癃胶囊中药颗粒进行包衣。方法:以克癃胶囊中药颗粒吸湿率为指标,对影响克癃胶囊中药颗粒薄膜包衣的因素进行考察,确定包衣工艺条件。结果:包衣条件为进液速度45~50mL.min-1;喷雾压力0.3MPa;蒸汽压力0.5MPa;物料温度55~50℃;进风温度78~68℃;出风温度40~35℃。结论:克癃胶囊中药颗粒采用欧巴代(AMB型)薄膜包衣对防吸湿有较好效果。
黄庆德杨荣平杨明
关键词:薄膜包衣吸湿性
HPLC多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苁蓉舒痉颗粒6个主成分含量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建立HPLC多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苁蓉舒痉颗粒中松果菊苷、芍药苷、毛蕊花糖苷、丹酚酸B、丹皮酚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25℃,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分别为330 nm(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230 nm(芍药苷)、286 nm(丹酚酸B和丹皮酚)、270 nm(丹参酮ⅡA)。结果:松果菊苷、芍药苷、毛蕊花糖苷、丹酚酸B、丹皮酚和丹参酮ⅡA质量浓度分别在18.18~181.8μg·mL-1(r=0.9998)、28.86~288.6μg·mL^(-1)(r=0.9998)、0.5760~5.760μg·mL-1(r=0.9995)、32.96~329.6μg·mL-1(r=0.9997)、31.97~319.7μg·mL^(-1)(r=0.9990)、1.120~11.20μg·mL^(-1)(r=0.9998)范围内与各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8.7%、99.4%、98.6%、99.0%、98.8%、99.1%,RSD分别为1.0%、0.92%、1.6%、0.85%、1.0%、1.7%;3批样品中上述各成分含量范围分别为3.571~3.702、6.692~6.911、0.071~0.089、7.343~7.947、2.201~2.259、0.041~0.055 mg·g^(-1)。结论:该方法可作为苁蓉舒痉颗粒质量标准同时测定6个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法。
洪丽婷刘秀棉陈丹黄庆德余文静熊朝栋蔡晶
关键词: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丹酚酸丹参酮丹参
灯盏花素微乳凝胶剂的体外释放度考察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考察灯盏花素微乳凝胶剂体外释放度。方法以pH 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为释放介质,分别采用正向透析扩散法和反向透析扩散法进行药物体外释放度试验。结果采用反向透析扩散法测得的药物释放速率显著高于正向透析扩散法,采用反向透析扩散法时灯盏花素微乳凝胶剂在2 h内的累积释放量>60%,10 h的累积释放量>90%,其体外释药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结论采用反向透析扩散法方便快捷,能较好地模拟灯盏花素微乳凝胶剂的释药行为,灯盏花素微乳凝胶剂体外释药性能良好。
黄庆德姚娜胡建萍陈雪
关键词:灯盏花素体外释放度
半夏泻心汤“辛苦组”药物提取液纯化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优选半夏泻心汤“辛苦组”药物提取液的纯化工艺。方法以黄芩苷、盐酸小檗碱的转移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上样液浓度、上样液pH值、上样液流速、洗脱剂浓度、洗脱剂用量及洗脱剂pH值对半夏泻心汤“辛苦组”药物提取液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表对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优选的纯化工艺为上样液浓度20 mg/mL,上样液pH值4,上样液流速4 BV/h,5 BV蒸馏水除杂,pH=8的70%乙醇作洗脱剂,洗脱剂用量4 BV,洗脱体积流速4 BV/h,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转移率分别为88.74%、94.53%,干膏收率为5.96%。结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半夏泻心汤“辛苦组”药物提取液的方法稳定、可行。
冯玉天娇陈雪黄庆德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盐酸小檗碱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
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含量的方法,研究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将随机分组的大鼠分别灌胃给药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液及玳玳黄酮有效部位混悬液,剂量120 mg·kg-1(按玳玳总黄酮含量计),分别于0.083,0.167,0.333,0.5,0.667,1,2、4、6、8、10、12和24 h取血。采用HPLC同时测定血浆样品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浓度,运用DAS 3.0药动学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比较口服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及玳玳黄酮有效部位混悬液的药动学参数,柚皮苷AUC0-24分别为(17.710±6.588)和(9.139±1.982)mg.h.L-1,ρmax分别为(4.816±1.329)和(1.575±0.324)mg.L-1,tmax分别为(0.611±0.086)和(0.917±0.204)h,t1/2分别为(13.078±6.382)和(11.678±6.919)h,新橙皮苷AUC0-24分别为(18.094±4.892)和(10.961±2.276)mg.h.L-1,ρmax分别为(5.657±1.391)和(2.096±0.512)mg.L-1,tmax分别为(0.583±0.091)和(0.806±0.222)h,t1/2分别为(14.606±7.562)和(10.985±6.963)h。以玳玳黄酮有效部位混悬液为参比,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93.78%和165.08%。结论玳玳黄酮研制成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制剂能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和改善其药剂学性质。
吴晓青陈丹黄庆德程清黄群李德焱
关键词:微丸相对生物利用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