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珏

作品数:20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病理
  • 8篇胃癌
  • 8篇病理学
  • 7篇蛇毒
  • 7篇细胞
  • 7篇教学
  • 6篇凋亡
  • 6篇蝮蛇毒
  • 6篇理学
  • 4篇增殖
  • 3篇胃癌细胞
  • 3篇教学改革
  • 3篇癌细胞
  • 2篇蛋白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源
  • 2篇血小板源性
  • 2篇血小板源性生...
  • 2篇血小板源性生...
  • 2篇源性

机构

  • 20篇皖南医学院
  • 2篇皖南医学院弋...
  • 2篇皖南医学院第...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20篇周珏
  • 15篇卢林明
  • 5篇黄小梅
  • 5篇朱晓群
  • 5篇张根葆
  • 4篇顾倩
  • 3篇陈冰
  • 2篇王丽珍
  • 2篇周芳芳
  • 2篇吴娟
  • 2篇刘银华
  • 2篇赵国海
  • 2篇陈浩
  • 2篇周兵
  • 2篇段婷
  • 1篇许增祥
  • 1篇王晖
  • 1篇朱国萍
  • 1篇李晓敏
  • 1篇胡浩然

传媒

  • 5篇皖南医学院学...
  • 3篇现代医药卫生
  • 3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右江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皖南蝮蛇毒抑瘤组分Ⅰ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荷瘤鼠体内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皖南蝮蛇毒抑瘤组分Ⅰ(Agkis-trodon halys venom antitumor component Ⅰ,AHVAC-Ⅰ)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荷瘤鼠的体内抑制作用及瘤细胞增殖活性变化,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生长状态良好的浓度为1×107个/mL的SGC-7901人胃癌细胞悬液0.1mL接种于裸小鼠右侧腋窝皮下,待其成瘤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紫杉醇阳性对照组、AH-VAC-Ⅰ高、中、低剂量组,隔日连续给药5次,定期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测量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并计算抑瘤率,HE染色观察瘤体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SP法检测Ki-67增殖指数,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结果:AHVAC-Ⅰ在1.0mg/kg剂量时对SGC-7901细胞有抑制作用,抑瘤率达42.2%;在3.0mg/kg剂量时有显著抑制作用,抑瘤率达78.5%。实验组肿瘤内Ki-67阳性细胞数量下降,凋亡细胞明显增多。结论:AHVAC-Ⅰ能明显抑制裸鼠体内SGC-7901人胃癌细胞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胃癌细胞发生凋亡及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有关。
卢林明周珏张根葆
关键词:胃癌增殖凋亡
新模式下病理学教学改革初探被引量:4
2011年
为适应现代医学教育新模式,培养高质量的实用性医学人才,对传统的病理学教学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探索、改革。从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入手,教学质量得到改善,学生对病理知识的掌握和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能力都有明显提高。
卢林明周珏
关键词:病理学教学
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Ⅰ对小鼠肺癌LLC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Ⅰ(AAVC-Ⅰ)对小鼠肺癌LLC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方法:以小鼠肺癌LLC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MTT法检测药物敏感性、DNA ladder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AAVC-Ⅰ对LLC细胞有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抑制程度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其IC50为43.823μg/ml(P<0.05)。琼脂糖电泳观察到细胞DNA的片段化。结论:AAVC-Ⅰ可抑制LLC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
周兵张根葆段婷周珏吴娟
关键词:尖吻蝮蛇毒细胞凋亡抗肿瘤
AHVAC-Ⅰ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生长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皖南蝮蛇毒抑瘤组分Ⅰ(AHVAC-Ⅰ)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生长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AHVAC-Ⅰ处理SGC-7901细胞。CCK-8法检测其生长抑制作用,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AHVAC-Ⅰ抑制SGC-7901细胞的生长增殖,并呈浓度依赖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58.197μg/ml;镜下可见SGC-7901细胞悬浮、胞核固缩等典型凋亡形态学变化;TUNEL法显示凋亡指数随浓度增加而增加。结论:AHVAC-Ⅰ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具有生长抑制作用,诱导凋亡可能是其主要的作用机制之一。
周珏卢林明张根葆
关键词:蝮蛇毒胃癌细胞凋亡
皖南蝮蛇毒抑瘤组分-Ⅰ对胃癌MKN-28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皖南蝮蛇毒抑瘤组分-Ⅰ(agkistrodon halys venom antitumor componentⅠ,AHVAC-Ⅰ)对胃癌MKN-28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作用。方法:不同实验浓度(5、10和15μg/mL)AHAVC-Ⅰ处理胃癌细胞MKN-2824 h后,采用细胞增殖和毒性检测(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划痕实验和T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激光共聚焦显微镜(annexin VmCherry/DAPI双染)和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e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AHVAC-Ⅰ各浓度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结果显示,随着AHVAC-Ⅰ浓度的增加,MKN-28细胞增殖活力逐渐下降(P<0.01),细胞迁移能力逐渐被抑制(P<0.01),细胞凋亡率增高(P<0.05),凋亡相关蛋白Caspease-3表达上调(P<0.01)。结论:AHVAC-Ⅰ抑制胃癌细胞MKN-28增殖和迁移,诱导其凋亡。
黄小梅支慧陈浩卢林明朱晓群王丽珍周珏庞金金许金亮
关键词:胃癌细胞增殖细胞迁移
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Ⅰ通过促进半胱天冬酶3表达诱导K562/A02细胞凋亡被引量:9
2012年
本研究探讨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Ⅰ(component I from Agkistrodon acutus venom,AAVC-Ⅰ),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选择K562/A02细胞株为对象,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AAVC-Ⅰ(6.25-100μg/ml),用CCK-8法检测K562/A02细胞增殖活性,Giemsa和Hochest 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K562/A02细胞凋亡情况,酶显色活性分析法检测caspase 3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AAVC-Ⅰ能够抑制K562/A02细胞的体外增殖,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48 h时半数抑制浓度为30.988μg/ml。AAVC-Ⅰ作用K562/A02细胞48 h后,镜下可见胞核固缩及凋亡小体的形成。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随着作用药物的浓度由0增高到50μg/ml,细胞凋亡率也由0.88%升高到53.66%。相比对照组,各实验组caspase 3凋亡蛋白的表达呈浓度依赖性增加(P<0.05)。结论:AAVC-Ⅰ能够有效地抑制人红白血病K562/A02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caspase 3蛋白的高表达促进K562/A02细胞凋亡有关。
周兵张根葆段婷周珏吴娟
关键词:尖吻蝮蛇毒K562/A02细胞细胞凋亡CASPASE
皖南蝮蛇毒抑瘤组分-Ⅰ对人原代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索皖南蝮蛇毒抑瘤组分-Ⅰ(agkistrodon halys venom antitumor componentⅠ,AHVAC-Ⅰ)对人原代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和诱导发生凋亡的作用。方法:胰酶消化法分离人原代胃癌细胞,无血清培养液培养细胞和差速贴壁法纯化人原代胃癌细胞以及免疫组化法鉴定人原代胃癌细胞。采用细胞增殖和毒性检测(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各浓度组的AHVAC-Ⅰ对胃癌原代细胞增殖抑制率。免疫组化法验证AHVAC-Ⅰ诱导人原代胃癌细胞发生凋亡和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法观察其形态学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AHVAC-Ⅰ诱导人胃癌原代细胞凋亡率。结果:成功分离纯化人原代胃癌细胞7例,失败11例,免疫组化鉴定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广谱角质蛋白(broad spectrum keratin protein,AE1/AE3)两种抗体均表达阳性。AHVAC-Ⅰ能够抑制人原代胃癌细胞的增殖且呈现剂量效应(P<0.01)。免疫组化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e aspartic protease-3,Caspase-3)表达水平随AHVAC-Ⅰ浓度的升高而升高,HE法观察随着AHVAC-Ⅰ浓度的升高细胞间隙增大、核固缩、凋亡细胞增多。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原代胃癌细胞凋亡率随AHVAC-Ⅰ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结论:AHVAC-Ⅰ能够抑制人原代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诱导人原代胃癌细胞发生凋亡,且呈剂量效应。
田大皓卢林明支慧周珏王晓庆江玉华
关键词:胃癌原代细胞培养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模块式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桥梁学科,由于课时有限,使得病理学教学存在基础脱离临床、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等问题。模块式教学法能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改变上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并开拓科研创新思维和提高科研操作能力,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临床病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王丽珍卢林明黄小梅朱晓群周珏顾倩周芳芳
关键词:病理学模块式教学法教学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PDGF-A)mRNA与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患者相关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与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中晚期胃癌、20例早期胃癌和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DGF-AmRNA与蛋白的表达。结果: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显示PDGF-AmRNA与蛋白在中晚期胃癌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在早期胃癌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P<0.01);胃癌组织中PDGF-A的表达与其肉眼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预后判断指标均密切相关(P<0.01)。结论:PDGF-AmRNA与蛋白在中晚期胃癌组织中高表达,提示其可能是参与胃癌病程进展的分子之一,PDGF-AmRNA与蛋白表达与多项临床病理指标,尤其是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其可作为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复发及预后指标。
卢林明刘银华周珏赵国海
关键词:胃肿瘤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
胃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胃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市两所三甲医院收治的胃癌手术治疗患者850例临床资料,其中具有IMPC成分的58例作为IMPC组,随机选取不含IMPC的79例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非IMPC组);同时根据微乳头状癌成分比例将IMPC组分为<10%、10%~29%、30%~49%和50%以上四个组别。观察IMPC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特征,分析IMPC组和非IMPC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方面的差异,进而分析不同微乳头状癌成分占比对相关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的差异。结果胃腺癌病例中IMPC检出率为6.82%(58/850),其中占比<10%者7例、10%~29%者20例、30%~49%者23例和50%以上者8例。典型IMPC癌细胞呈翻转性生长模式,排列呈实性小巢团状或中空小管状,无纤维脉管轴心,周围有宽窄不等的空白间隙;免疫组化标记MUC1、EMA和E-cadherin等可证实。在组织学类型、脉管侵犯、T分期、N分期、M分期比较项中,IMPC组和非IMPC组患者统计学上具有差异(P<0.05);不同微乳头占比组别在上述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700)。胃切除术后IMPC组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非IMPC组患者分别为56.9%和88.6%,两组间3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01)。此外,IMPC患者不同组别(<10%组、10%~29%组、30%~49%组和≥50%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0%、47.8%和25%,微乳头成分对胃癌患者预后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因此,微乳头成分超过30%,患者生存率明显下降。结论IMPC属于较高恶性程度和侵袭性腺癌亚型,通过观察其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特征及比较与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关系,特别是确定微乳头成分阈值30%,可指导临床病理诊断和患者预后评估。
许增祥卢林明周珏顾倩胡孟晗谢闵
关键词:胃癌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