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雪峰
- 作品数:8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军事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近22年西北太平洋海表风速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13
- 2011年
- 利用来自ESE(NASA Earth Science Enterprise)的1988-2009年CCMP(Cross-Calibrated,Multi-Platform)风场资料,对西北太平洋海域的海表风速进行研究,发现在1988-2009年期间,西北太平洋大部分海域的海表风速呈显著的逐年线性递增趋势,近岸海表风速的递增趋势明显强于大洋,递增趋势较强的海域分布于日本周边海域、对马海峡、我国近海、中南半岛周边海域;西北太平洋海表风速EOF分析的第一模态呈同位相分布,大值区分布于日本以东洋面,第二、第三模态则表现出西北部海域与东南部呈反位相分布;西北太平洋海域极值风速的大值区位于日本以东的广阔洋面,次大值区分布于台湾以东洋面、南海北部海域、渤海海域,且近海的极值风速明显小于大洋。
- 刘志宏郑崇伟庄卉李靖姚雪峰
- 关键词:EOF分析极值风速
- 农作物产量对夏季累积高温的气候响应——以南京市为例被引量:1
- 2011年
- 利用南京站1949—2008年逐日气温、逐月降水距平百分率资料及南京市统计年鉴数据,分析农作物产量对夏季累积高温的气候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949年以来南京市夏季累积高温呈波动上升趋势;最近60年(1949—2008年)和最近30年(1979—2008年)夏季累积高温的线性增长率分别为0.35℃/a和2.88℃/a;夏季累积高温与夏、秋粮产量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6和-0.62,油料作物对夏季累积高温的变化也有一定的响应,但不如前两者显著,棉花产量对夏季累积高温变化不敏感。
- 姚雪峰张韧李倩葛珊珊
- 关键词:气候影响降水农作物
-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周边海域热带气旋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被引量:13
- 2013年
- 针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热带气旋的演变趋势与灾害风险,探讨了我国周边海域热带气旋强度及频数的气候变化特征,从风险分析的角度提出了热带气旋灾害风险概念框架,基于风险评价指数法初步构建了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应用GIS技术实现了我国周边海域热带气旋灾害风险的等级区划。结果显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周边海域热带气旋频数和平均强度在近60年来呈现弱的下降趋势,但近10年来,台风及以上级别热带气旋频数和强度极值明显增加;热带气旋灾害高风险区位于南海北部和菲律宾海东部洋面。
- 李倩张韧姚雪峰葛珊珊邹恒琬
- 关键词:气象灾害热带气旋风险评估
- 气候变化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1年
- 基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和2007年中国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结果,整理、分类和提炼出关系中国国家安全的气候变化要素及其影响的演变趋势和区域响应特征,并分析其产生的安全后果。结果表明,基础设施的损毁、基础自然资源的缺失以及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是气候变化产生的三个关键社会经济影响。气候变化本身及其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与国家现有的地缘政治压力相互作用,产生广泛的安全后果,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通过降低人民生存质量而影响社会和地区稳定;影响国防和军队建设;改变海洋边界和能源通道格局,威胁中国领土主权及海洋权益。
- 姚雪峰张韧郑崇伟李碧红
- 关键词:气候变化
- 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影响的评价体系和评估技术初探
-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亚洲区域响应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开展了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影响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估建模技术研究,初步建立了气候变化风险源检测识别、气候变化风险评价指标和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的基本架构和技术途径。研究...
- 洪梅葛珊珊姚雪峰李倩张韧
- 关键词:气候变化
- 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影响的评价体系和评估技术初探
-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亚洲区域响应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开展了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影响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估建模技术研究,初步建立了气候变化风险源检测识别、气候变化风险评价指标和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的基本架构和技术途径。研究...
- 洪梅葛珊珊姚雪峰李倩张韧
- 关键词:气候变化
- 文献传递
- 2009年7月6~7日南京特大暴雨过程的成因分析
- 2011年
- 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江苏省自动站资料对2009年7月6~7日南京地区的特大暴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发生在"双阻"环流形势下,西太平洋副高西伸、低涡与切变线南压是暴雨产生的重要条件;湿位涡的强度与降水强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可以作为暴雨的判据。
- 邓少格钟中姚雪峰张柽柽
- 关键词:暴雨环流形势湿位涡
- 枪弹头痕迹自动比对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对枪弹头痕迹自动比对方法问题进行建模分析,结论如下:1)提出了姿态标识线的概念,将姿态标识线的斜率和截距作为标识弹头位置和姿态的两个指标以此来消除由人工测量造成的误差.2)通过对原始信息进行去噪、变化坐标等预处理,绘制等高线图,提取弹痕几何对比特征;通过显著性检验确定相关系数大于0.4038的具有显著相关关系区域作为一个稳定且相关度高的弹痕测量数据区域;3)对任意两个弹头分别计算不同比对偏移量时各个次棱所各自对应的相关系数和误差矩阵,寻找最佳次棱对比,然后对比对过的两个弹头计算两者之间的整体相似程度,列表给出两两之间的相似程度.
- 黄志松王辉赞姚雪峰黄思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