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森

作品数:27 被引量:194H指数:9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关节
  • 11篇关节炎
  • 8篇关节镜
  • 7篇骨折
  • 6篇膝骨
  • 5篇疗效
  • 5篇骨关节
  • 5篇骨关节炎
  • 4篇远端
  • 4篇远端骨折
  • 4篇韧带
  • 4篇术后
  • 4篇前交叉韧带
  • 4篇交叉韧带
  • 4篇关节置换
  • 4篇白介素
  • 4篇白介素-17
  • 3篇血小板
  • 3篇脂肪垫
  • 3篇置钉

机构

  • 27篇沧州市中心医...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沧州医学高等...
  • 1篇河间市人民医...
  • 1篇天津市人民医...
  • 1篇天津市北辰医...

作者

  • 27篇张海森
  • 18篇刘畅
  • 12篇白玉明
  • 11篇靳胜利
  • 10篇马世云
  • 7篇张磊
  • 7篇裴宝静
  • 6篇苏航
  • 5篇李龙杰
  • 5篇苏柯
  • 5篇王怀良
  • 5篇张为民
  • 4篇陈百成
  • 4篇苏珂
  • 3篇王庆海
  • 3篇王军
  • 2篇王文杰
  • 2篇林瑜
  • 2篇刘昊
  • 2篇梁东启

传媒

  • 7篇中国医药导报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3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国骨伤
  • 2篇中国运动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中华腔镜外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4篇2020
  • 1篇2019
  • 10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及血浆中白介素-17的影响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OA)患者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后血浆和关节滑液中白介素(IL)-17的水平变化。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因膝关节OA于沧州市中心医院行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以30例膝关节正常的自愿者作为正常对照(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价膝关节疼痛程度。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之前及注射治疗之后1、4、8、12周抽取肘部静脉血液及患侧膝关节滑液,采用ELISA检测试剂盒测量血浆及关节滑液IL-17含量。对照组抽取肘部静脉血进行相应检测并比较。结果试验组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后8周内各时间点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后12周与治疗前比较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浆IL-17含量为(2.4±1.7)pg/m L。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玻璃酸钠治疗前浆IL-17含量显著增高(P<0.05);试验组患者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后8周内各时间点IL-17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血浆IL-17含量仍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12周与治疗前比较IL-17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可在治疗后8周内显著改善膝关节OA患者的疼痛症状,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体内IL-17水平,但治疗后12周临床疗效基本消失,体内IL-17水平也恢复至治疗前水平。
白玉明张海森刘畅靳胜利苏柯刘颖吕志昌
关键词:玻璃酸钠白介素-17
关节腔内联合软骨下骨松质骨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关节腔内联合软骨下骨的松质骨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Kellgren-Lawrence(K-L)分级Ⅱ~Ⅲ级的KOA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A组28例、B组32例,A组关节腔内注射PRP 2 m L,内侧股骨髁和胫骨平台软骨下骨的松质骨内分别注射PRP 1.5 m L,间隔2周后再进行1次穿刺注射;B组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2 m L,每周注射1次,连续5次。患者在治疗前和完成全部注射后的1、3、6、12个月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The Western Ontario和Mc 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比较,P均>0.05。A组治疗后VAS、WOMAC评分较治疗前改善明显,且在第3个月后趋于稳定(P均<0.05);B组治疗后第1、3个月有所好转,但第6个月后开始失效,VAS和WOMAC评分逐渐增高(P均<0.05)。治疗后两组各评分比较,P均<0.05。结论关节腔内联合软骨下骨的松质骨内注射PRP治疗K-LⅡ~Ⅲ级的KOA,能有效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苏柯白玉明王军张海森刘昊马世云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松质骨
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解剖止点中点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胫骨、股骨独立隧道解剖止点中点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近期效果。方法:2009年9月~2011年9月,收治33例陈旧性ACL断裂患者。在关节镜下进行单束重建,通过胫骨、股骨独立建立隧道将移植同种异体肌腱定位于胫骨、股骨止点的中点并固定。应用Lachman和轴移实验及KT-1000评估膝关节稳定性,按照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评分标准(IKDC)、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4个月,平均16.6个月。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关节内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均未发现免疫排异反应及过敏反应。术后1年随访结果:术后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KT-1000检查、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利用胫骨、股骨独立隧道解剖止点中点同种异体肌腱单束重建ACL可恢复膝关节稳定性,近期疗效较好。
张磊陈百成马世云张为民苏航张海森林瑜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损伤关节镜同种异体肌腱
伴有半月板损伤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关节镜治疗术后白介素-17的水平变化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骨关节炎(OA)并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术后血浆和关节滑液中白介素-17(IL-17)的水平变化。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6月因膝关节伴发内侧半月板损伤于沧州市中心医院接受关节镜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试验组,以30例膝关节正常自愿者作为对照组。试验组术后采用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评价膝关节疼痛程度。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抽取患者肘部静脉血液以及患侧膝关节滑液,采用ELISA检测试剂盒测量血浆及关节滑液IL-17含量,对照组抽取肘部静脉血进行相应检测并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15个月。试验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而Lysholm评分较术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前血浆IL-17含量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及关节滑液IL-17含量在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血浆IL-17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试验组术后各时间点血浆及关节滑液IL-17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可显著改善膝骨关节OA伴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的疼痛症状和关节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体内IL-17水平,但尚未恢复至正常水平。
张海森白玉明刘畅靳胜利苏珂刘颖吕志昌
关键词:关节镜手术半月板损伤白介素-17
跟骨前突置钉外固定架治疗AO/ASIF-43 A3型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考察AO/ASIF-43 A3型胫骨远端骨折采用跟骨前突置钉外固定架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在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骨科采用跟骨前突置钉外固定架固定的AO/ASIF-43 A3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36例,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伴有腓骨远端骨干骨折,且胫腓骨远端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术中于跟骨后内侧及载距突前侧约1 cm置入骨折远侧端外固定钉,采用后外侧切口钢板内固定腓骨骨折。术后4周开始训练踝关节屈伸,每周放松外架1次。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围术期并发症等数据。对患者进行为期18个月术后随访,临床疗效的评价采用Maryland评分、Lowa踝关节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2.6±23.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49.5±28.6)mL,平均住院时间(9.2±2.9)d。术后出现腓骨切口浅表炎性反应1例(2.8%),外固定钉道感染1例(2.8%),经相应处理后均愈合。所有病例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总体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5.6%。所有病例均经术后18个月随访。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折愈合,无复位丢失出现。患者Lowa踝关节评分与VAS评分术后各时间点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Maryland评分的整体优良率为88.9%。结论跟骨前突置钉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技术在AO/ASIF-43 A3型胫骨远端骨折损伤早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该方法临床疗效良好,固定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
张海森刘畅梁东启王怀良裴宝静刘辉刘颖
关键词:早期手术外固定架胫骨远端骨折
比较单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中锚定法与钛板固定对预防椎板关闭的效果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比较单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中锚定法与钛板固定对预防术后椎板关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12月因脊髓型颈椎病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63例获得随访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钛板组和锚定组。钛板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62.5±12.8)岁。锚定组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64.5~13.2)岁。在术后1周及6个月横断位CT片上测量C3-C7每一节段的开门角度(openingangle,OA)。在术前、术后1周及6个月矢状位CT片上测量椎管前后径(anteroposterior diameter,APD),并计算椎管扩大率。术后6个月在2mm/层横断位CT图像上评估门轴的融合情况。根据术前及术后1年的颈椎正中矢状位MRIT2加权像,评估每一节段的颈髓受压情况。结果术后钛板组和锚定组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两组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33-3%(10/30)和39.4%(13/33)。在OA、APD以及椎管扩大率方面,两组患者术后各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但锚定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OA、APD及椎管扩大率较术后1周均减小,而钛板组未出现此现象。术后6个月横断位CT扫描示两组门轴均获骨性融合,未见椎板关闭病例。术后1年,颈椎矢状位MRI示两组患者脊髓受压程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术前及术后1年两组的脊髓受压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两组均未见脊髓受压程度超过3级的病例。结论单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中,采用钛板固定或锚定悬吊均可有效防止术后椎板关闭。在脊髓受压的改善程度方面,二者无明显差别,但钛板固定对于维持椎管扩大的作用更佳。
万军张海森张宇贺强于斌夏英鹏张学利
关键词:颈椎病外科手术
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留置引流与否的对比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对比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术后留置引流与否的临床结果。方法:将2008年2月~2013年2月54例陈旧性ACL断裂在关节镜下行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的患者分为2组,一组不留置引流(27例),一组留置引流(27例),采用相同的手术技术和术后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肢体周径增加、关节活动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血肿形成、感染、伤口愈合不良等临床结果。结果:无引流组在术后2周患膝周径与术前相比差值显著大于有引流组(P〈0.05),术后4、6周患膝周径与术前相比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引流组术后2周患膝关节活动角度显著小于有引流组(P〈0.05),两组术后4、6周患膝关节活动角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术后1、2、3天,2周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血肿、伤口感染不愈合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常规不留置引流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张磊陈百成马世云张为民刘畅苏航张海森裴宝静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关节镜引流术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异体肌腱重建术后引流留置与否的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对比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异体肌腱重建术后留置引流与否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7年2月至2013年4月34例陈旧性ACL断裂在关节镜下行异体肌腱重建术的患者分为2组,一组不留置引流(27例),一组留置引流(27例),采用相同的手术技术和术后处理,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肢体周径增加、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等临床结果。结果:无引流组在术后2周患膝周径与术前相比差值明显大于有引流组,术后4、6周患膝周径与术前相比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引流组在术后2周患膝关节活动角度明显小于有引流组,2组在术后4、6周患膝关节活动角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术后1、2、3 d、2周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肿形成、伤口感染不愈合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异体肌腱重建ACL术后常规不留置引流可能是更好的选择。本结论尚需要大样本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验证。
张磊陈百成马世云张为民刘畅苏航张海森裴宝静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前交叉韧带重建关节镜引流术
关节镜微创治疗距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评价关节镜监视下微创治疗距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2013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距骨颈骨折患者27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关节镜组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关节镜组常规采用前内侧和前外侧入路,必要时加用距下关节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均采用相同的前内侧切口。两组术中均达到骨折的解剖复位,终末随访时进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AH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感染刀口不愈合的情况。关节镜组2例患者发生了距骨缺血性坏死(AVN),其中Ⅱ型患者1例、Ⅲ型患者1例,发生率为18.2%;切开复位内固定组4例发生了距骨缺血性坏死,其中Ⅱ型患者3例、Ⅲ型患者1例,发生率为25%(χ2=7.143,P=0.008)。最终随访时,关节镜组AHS评分为(86.3±9.2)分,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为(78.5±7.8)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03,P=0.205)。结论关节镜监视下复位经皮内固定距骨颈骨折创伤小,降低术后距骨缺血性坏死发生率,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距骨颈骨折患者的良好选择。
刘畅张海森王怀良马世云王庆海王军张磊宋国祥裴宝静
关键词:距骨颈骨折关节镜骨折固定
关节镜下清理结合微骨折术治疗慢性顽固性跟腱止点炎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结合跟腱止点微骨折治疗慢性顽固性跟腱止点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清理结合跟腱止点微骨折治疗15例慢性顽固性跟腱止点炎患者资料,男11例,女4例;年龄45~70岁,平均(55.5±8.9)岁;左侧5例,右侧10例;病程18个月至10年。患者均经3个月以上保守治疗,但效果均不佳。术中在关节镜下使用刨刀清理皮下跟腱表面增生的病变组织,而后用直径1.5-2mm克氏针经皮在跟腱止点进行微骨折术,微骨折间距3-4mm,深度5-10mm,可见到脂滴或血液自微骨折处渗出。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价患足疼痛情况,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15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0.6±15.4)min,平均住院时间为(6.2±2.8)d;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神经及血管损伤等并发症。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5个月。末次随访时,无一例发生跟腱断裂及足跟痛症状复发。术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平均VAS评分分别为(7.3±1.6)分、(2.4±1.3)分、(2.3±1_3)分;术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平均AOFAS踝-后足评分分别为(38.5±7.8)分、(92.9±6.9)分、(91.6±7.1)分。术后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AOFAS踝-后足评分较术前显著增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15例患者均对疼痛缓解程度均表示满意;根据AOFAS踝-后足评分,优10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3.3%(14/15)。结论关节镜清理结合微骨折术治疗慢性顽固性跟腱止点炎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治疗方法,临床效果良好。
刘畅张海森李龙杰靳胜利苏航
关键词:关节镜检查跟腱足跟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